中国古代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98038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7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古代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儒学的新发展 宋明理学,1、什么是理?,规律、规则,万物起源的规律。 (本源、本体),2、最高的规律(理)是什么?,3、儒家认为最高的理(万物起源)是什么?,核心是“仁”,具体表现为儒家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天理,天理难容、伤天害理 、 天网恢恢,一 理学产生背景及其特点,1、佛、道思想冲击儒学地位,2、三教融合潮流,背景之必要性,特点,1、哲学思辨化,2、吸收佛道思想,3、以重塑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背景之可能性,(1)北宋实行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2)唐中后期以来,儒学复兴运动。(韩愈“道统论”;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子之道。),3、政治上唐末五代乱世,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

2、导致社会伦理道德沦丧,礼制破坏,程朱理学,开创:北宋五子,集大成者:南宋朱熹,陆王心学,开创者:南宋陆九渊,集大成者:明代王守仁,二、理学的发展、派系、核心概念及主张,(二程:“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孔颜之乐。),成熟:,发展:,核心概念,发展、派系,理:万物的本质与规律,指儒家伦理道德,气:构成一切万物的材料,心:思维意识,寻找并认识理的能力。,程朱理学朱熹主要观点:,A、理气论(本体论):,1、万物由“理”和“气”构成,,3、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即“太极”中的阴阳变化。,2、理先于气,理又离不开气。 (理在万物之中),B、个人修养论:,1、方法:,“小学”和“大学” (循序渐

3、进),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2、目标:,“格物致知”(学习);,成“仁” 成圣;,社会责任感,“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4、目的重建儒学信仰,C、社会政治理论:,3、要求:恢复“三纲五常”(礼), “存天理,灭人欲”,2、关键:“正君心”,1、依据道统论 (道儒家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 (统指圣贤相传之传统),1227年,朱熹及其学说获得昭雪,1241年,朱熹学说正式定为正统。1279年南宋灭亡。,绍熙五年(1194年)九月,朱熹于行宫便殿奏事。第一札要宋宁宗正心诚意,第二札要宋宁宗读经穷理。十月十四日,朱熹奉诏进讲大学,反复强调“格物、致知、

4、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引起宋宁宗的不满。因此,朱熹在朝仅46日,被宋宁宗罢职。,宋朝庆元二年 (1196)十二月,朱熹被斥之为“伪学魁首”,有人竟提出“斩朱熹以绝伪学”。庆元六年(1200年) 71岁的朱熹在血雨腥风中去世。,“至于朱学本身,固然因政治的钦定而去掉了伪学的身份,摆脱了被封杀的厄运,但却也因为政治对它进行了规范化了的符号运用,从而失去了思想上的活力。不仅是朱学失去了活力,而且对儒家精神作其他理解的学派,也因此受制于政治符号化了的朱学,而失去了自由思考与表达的权利。一句话,儒家的思想活力被儒学的政治文化所吞没。” 何俊南宋儒学

5、建构,A、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B、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哲学影响深远;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程朱理学朱熹历史地位:,鹅湖之会 朱陆之辩(1175年),朱熹,陆九渊,(1175)朱熹和陆九渊曾在信州鹅湖寺进学术辩论,史称“鹅湖之会”。,程朱理学,陆王心学,VS,1)心学的基本特征:,(1)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程朱重政治,心学重个人),(2)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程朱理学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阳明),(2)在日常生活体悟:“本心体悟”、“

6、发明本心”,(3)要求除“物欲”,主要思想:,(1)天理在人心中,就是人内心深处的本心,心学地位: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就是天理,就是本心、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满街都是圣人,(儒学平民化),理是什么,儒家的伦理道德,核心“仁”,理在哪里,外在的物,如何找到理,格物致知(学习),如何存理,存天理,灭人欲(影响),宋明理学,内在的心,内省、体悟,三、如何评价宋明理学?,(3)宋明理学崇尚道德、气节;强调自我约束,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对提高社会道德修养和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

7、,(一)积极,三、对宋明理学的评价,(1)推动儒学思辨化,促进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2)推动儒学平民化、普及化、通俗化,三纲五常成为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的工具,成为吃人的礼教。,(二)消极,“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文集卷七读大纪,“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熹,面对乱世,他提出“仁”和“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他注

8、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人民版必修三p4,教材解析,重心,哲学思想,“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效、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必修三P14,唐末至宋明开始(1)吸收佛道思想,(2)从万物起源(本原)角度(3)重塑儒家伦理道德的哲学思辨的新儒学(儒学一支)。,“理学”,概念,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世称朱文公,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

9、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一事不穷,则阙(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格物致知:格物,探究事物;致知,获得知识。通过接触、探究、穷尽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清末兴办新式学堂,“格致”成为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礼记大学,“小学学其事,大学穷其理”。,朱熹在他编著的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中,对儿童的衣着、语言、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具体的规范,比如: 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说话:凡为人子弟必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

10、 读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详缓看字; 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朱熹性理精义,整理注解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明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王守仁(14721529)等很多学者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从而引起社会动荡,主张以心学来更新儒学。这种思潮的结晶是“阳明心学”。 曹大为,赵世瑜文化发展的历程,近人张亮采在中国风俗史序例中说道:“自宋至明,有讲学诸行,提倡实学,人知自励,洗尽五季之陋。仁人义士,清操直节,相望于数百年问,而负社会这责任者,不可胜数也。故命为由浮靡而趋敦朴时代。”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