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乡土历史初探.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03531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乡土历史初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浙江乡土历史初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浙江乡土历史初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浙江乡土历史初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浙江乡土历史初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乡土历史初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乡土历史初探.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浙江人 浙江潮,浙江乡土历史初探,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省份。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浙,折也,言水屈折于群山之间也。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人口5056万。全省辖:11个地级市。杭州、宁波2个副省级城市,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舟山9个地级市。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新近的历史和遥远的历史是理解现在的两把钥匙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苏秉琦指出:“过去有一种看法,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的民族文化先从这里发展起来,然后向四处扩展;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

2、在它的影响下才得以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在历史上,黄河流域确曾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文明时期,它常常居于主导的地位。但是影响总是相互的,中原给各地以影响,各地也给中原以影响。”,文明是多元的,A文化重心不断南移 B经济重心南移是文化重心南移的基本原因 C北方文化走向没落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南方文化教育发展,右图是唐朝至清朝科举考试中“状元”(部分)在今天各省分布情况。这一资料不能说明,C,第一篇 古 代 浙 江,Just as there is paradise in heaven there are Suzhou and hangzhou on earth .,余姚河姆渡遗址,京杭

3、大运河,南宋都城临安,浙江一段:由杭州至嘉兴,(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距今7000年的余姚河姆渡文化(水稻栽培)。春秋时浙江分属吴、越两国。 (二)秦朝在浙江设会稽郡。 西汉时浙江分属会稽、丹阳郡。 东汉时分属会稽、吴、丹阳郡。 (三)三国时富阳人孙权建立吴国。 西晋东晋和南朝江南经济初步发展开始赶上北方 (四)隋、唐: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唐越窑(今绍兴)青瓷 (五)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镠建立吴越国。 宋代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浙东路和浙西路。元朝设江浙行省。 “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马可波罗) (

4、六)明朝改元制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为浙江得名的开始,省界区域基本定型。 清朝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建制至此确定,省名沿用至今,11府(地区)、63县(州、厅)。 (余姚:王守仁 黄宗羲),想一想:阅读左边年表,概括古代浙江发展特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历代封建政府有效管辖,开发;,(书圣:王羲之),(湖州:赵孟頫),1、结合下列当时流行语说明长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地位。,隋唐:“天下之盛,扬为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中国南北交往,带动浙江经济文化的发展,为杭州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宋元:“苏湖熟,天下足”-浙江农业举足轻重,南宋时都

5、城南迁,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浙江在大量吸引北方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走向鼎盛阶段,江浙地区开始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明清:“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说明该地区商品经济发达,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探究一 古代南方(长三角地区、浙江)经济,总体特点: 持续发展 后来居上,作为浙江人,你认为最有感情的朝代是哪个朝代?你对它的印象是怎样的?,探究二 第三只眼睛看宋朝,时间,内容,国家分裂,棉纺织业;制瓷涌现名窑 市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坊市的界限,出现商业街。 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直接监管; 草市已具备相当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相国寺庙会;工商业市镇;纸币 宋元时期商品远销海外 -封建经济继续发

6、展,超过了前代,风俗画 文人画,宋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发展,活字印刷的发明; 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日本的一流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中国是世界近代化前奏。,当代美国的比较历史家麦克尼尔在权力的追求中也说:中国在一千年前后转向市场调节的行为颠覆了世界史的一个关键性的平衡。,探究三、根据以下材料思考宋朝经济高度发展以后的中国为何又陷于惰性的停滞。,材料一 金全盛时(1207)有户768万,元灭金时(1235)仅得户87万,短短28年间在籍户数下降了89%!试图用治理草原大漠的方式来统治中国的蒙古贵族立刻就使宋朝社会向市场经济资本主义迈进的步伐戛然而止。 材料二 明朝时浙江是全国赋税重地之一。此

7、时嘉兴、湖州发展为生丝的主要产地。对外贸易也极其活跃。但是朱元璋对两浙人支持张士诚和方国珍对抗明朝向来不满,遂对包括浙江在内的沿海实施封闭锁国的海禁政策,使商业文明和重商倾向较明显的浙江备受压制。,材料三 (雍正帝说) 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四 宁波道台已批示慈溪县的仁乾及其他华商商号,准其建立一个火柴厂制造火柴。这工厂将设于偏僻的处所,不至于使城市中人觉得讨厌或影响健康。 材料五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

8、:“洋商见我工商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推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商成独揽之势。”摘自浙江通史,作为宋人的后代,你如何看待宋灭于元这一现象?,第二篇 近代浙江,宁波开埠沦“双半” 1842年8月29日,清朝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同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利”号上签订了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湖红船启新航 一条小船,一个大党。89年前,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一条红船上起航,率领全国人民劈波斩浪,勇往直前,谱写出中华民族崛起图强的壮丽篇章。,(一)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宁波) 1

9、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杭州)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二)1911年 武昌起义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3月临时政府迁京,开始北洋政府统治 一战间 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春天 1915年 新文化运动(鲁迅、蔡元培) (三)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嘉兴南湖)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四)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927-1937 国共十年对峙 1931年 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局部开始) (五)1937年 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日) (六)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 1946-1949年 解放战争,想一想

10、:概括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发展主题,近代中国简史:,时间,内容,宁波、(温州)、杭州被迫对外开放,反侵略,求独立; 反专制,求民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创实业,求富强;,学西学,求进步,北京大学由蔡元培出掌,在北大的教授中无论是新派还是旧派,浙籍人均占三分之二以上,特别是在对新文化和新文学起风向标作用的文学院里,可以说是占据统治地位。,前提:浙江作家本身的确具有卓越的文学才华 必然因素: 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特别是吴越文化中的一些因子,赋予了浙江人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地域环境:浙江地处东南沿海,率先经受近代西方文化的洗礼; 经济和思想原因:浙江作为“鱼米之

11、乡”,经济的发达与变革推动浙江启蒙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探究:浙江作家为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带头人?,第三篇 现代浙江,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2008年5月1日正式全线通车,北起嘉兴市海盐,跨越杭州湾海域,止于宁波市慈溪,全长36公里。民间的投资资本占了总资本的一半 。,新中国简史: (一)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立三大基本民主制度 1952年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二)1956-1966 十年探索 (三)1966年 -1976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 (四)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决策 19

12、84年 开放宁波、温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十四大,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2001年 加入WTO,发展主题: 政治:民主法治 祖国统一 和平外交 经济:改革开放 经建中心 民生改善 思想:思想解放 文化昌盛 科教兴国,阅读上述大事年表,结合所学概括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主题。,材料一 浙江新昌县镜岭区专职办社干部陈新宇、瑞安县湖岭区农技站畜牧兽医员冯至来、嵊县农技站蚕桑技术员杨木水,上世纪60年代初,他们都给毛泽东寄过信,论证“包产到户”的价值和意义,但招致严酷打击。 材料二 1978年,浙江全省农村人均耕地仅0.68亩(温州部分地区为0.3亩),户均不过3亩,即使包产到户后

13、农民干劲冲天,以当年的产量与粮价也只能填饱肚子,藉此致富仍是梦想。 胡宏伟中国模范生浙江改革开放30年全记录,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浙江理论家倡导“包产到户”并招致严酷打击的原因。 问题2:根据材料二分析浙江实行“包产到户”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浙江人又是如何成为改革的模范生。,“左”倾错误的泛滥; 农村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 个人崇拜的盛行,面临问题:人均耕地过少,无法满足农民致富的要求;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致富梦想,宁波雅戈尔总部,改革开放后,雅戈尔的发展历程正是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集团董事长李如成在谈到企业

14、的成长时提到他们正是抓住了这30年三次重要的机遇,这三次机遇分别是什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完 成伟大转折,实行改革开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趋势下,2001 年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打 开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宁波,台州,温州,丽水,金华,绍兴,杭州,衢州,湖州,嘉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始真正意义的经济腾飞。简要分析此地经济腾飞的主要因素。 1、坚持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4、重视科技、资本和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原有的经济基础和人才基础; 6、国家政策的倾斜;

15、区位优势等;,王守仁,黄宗羲,蔡元培,鲁迅,走近浙江人,品味浙江精神,解读历史,钱学森,“宁波帮”形成于明朝,崛起于鸦片战争后的上海,至辛亥革命后达到鼎盛。近代中国工商业的风风雨雨,留下了“宁波帮”浓墨重彩的一笔。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商帮中,不仅有“山西帮”的晋商,也有“安徽帮”的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的“宁波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

16、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宁波帮”与“晋商”、“徽商”在经营理念上的差异之处。(2分),材料二: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

17、析其经济思想产生的根源。(分),君主政治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1分)经济发展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1分)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分),材料三 为了阻止外国商船北上,乾隆曾经试图提高宁波等港口的关税,但是令他惊讶的是,英国商船宁愿多交关税也要去浙江贸易。愤怒之下,1757年乾隆断然决定:以后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地贸易。 郎咸平天下宁波帮:诚信、团结、现代商业意识 (3)联系以上材料分析归纳以“宁波帮”为代表的浙江商人的特点,说明 “英国商船宁愿多交关税也要去浙江贸易”的原因。(2分),特点:浙江商人诚信; 善于创新,团结;具有现代商业意识。,浙江精神,

18、求真,务实,诚信,团结,开放,图强,给浙江十大名人纂写目录,伟大的爱国诗人 心学的集大成者 清初启蒙思想家 杰出的教育家 现代中国文坛巨子,王充 沈括 陆游 王阳明 黄宗羲 龚自珍 蔡元培 章太炎 王国维 鲁迅,东汉著名哲学家 稀世通才,但开风气不为师的,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 新史学的开山,苏南才子的风花雪月,浙江学者的经致实用,浙江在历史长河中,浙江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在哲学、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不少杰出的人物。自东汉到现代,载入史册的浙江籍文学家逾千人,约占全国的1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15。,巨著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

19、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材料一 熙宁10年(1077)北宋赋税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 材料二 明神宗(万历)以“矿税”的名目,用杀鸡取卵的方式压榨工商业者,8年间总共搜刮到了200万两白银(一般兑换率为1两白银=1贯铜钱)。 材料三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特点:宋朝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 已经开始产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的因素。,思考:根据材料说明宋朝经济特点。并从

20、课文中找出史实论证。,宋朝时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广泛使用。 活字印刷术是宋代发明, 雕版印刷术在宋代始大量应用; 火药和火器在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火药的记载是在晚唐); 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大量装备远洋船舶。 宋朝第一次出现了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合流的迹象(“梦溪笔谈”),在西方,这是近代科学大发展的先声。 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余个增加到40个,汴京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和南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4,第5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 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506万贯,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32万贯 南宋绍兴末年(1162),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200万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