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堂教学策略评价与研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07138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节堂教学策略评价与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章节堂教学策略评价与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章节堂教学策略评价与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章节堂教学策略评价与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章节堂教学策略评价与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节堂教学策略评价与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节堂教学策略评价与研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策略、评价与研究,许宏晨 外交学院 英语系 ,1. 什么是教学策略,“策略”指计策、谋略、技术与艺术。 英语中与“策略”相对的是strategy,指the art of planning, of using existing means,含有tactics之义。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预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学行为,如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师生-生生间的持续互动等等。,2. 教学策略的理论分类,语言教学三层次说(Stern,1992) 第一层:原理层(概念和理论)“教学法” 第二层:原则层(语言教学一般类型)“策略” 第三层:行为层(课堂教学活动)“技巧” 教学策略观 类型观(te

2、aching strategies as categories of instruction) 程序观(teaching strategies as procedures) 原则观(teaching strategies as principles) 技巧观(teaching strategies as techniques),2.1 类型观(1),2.1.1 母语-外语参照教学策略 母语参照教学策略源于“语法翻译法”,主要用于“翻译”教学 外语参照教学策略源于“直接法”,主要用于“四技能“教学,是当今外语教学主要策略 两者无优劣之分,适用于不同教学环节 但外语教学应以外语参照为主,母语参照为

3、辅(Stern,1992),2.1 类型观(2),2.1.2 分析-经验教学策略 分析型教学策略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学习目标,注重准确性和系统性,以机械操练为主(语法翻译法) 经验型教学策略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倡导”在实际运用中内化语言结构,培养语言能力“(交际教学法) 两者应该结合,既有分析,又有运用,2.1 类型观(3),2.1.3 显性-隐性教学策略 这是外语教学法的争论焦点 显性即”有意识的”教学方式(直接法、翻译法等),把语言看做认知发展过程,是一种系统性学习 隐性源于行为主义,把学习看做“习惯养成”过程,强调通过模仿、重复、记忆和操练等方式学习,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过程(催眠法

4、、暗示法等) 应互相结合,适应不同的学习者,2.2 程序观,教学策略是指培养学生学生语言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程序,包括: 接受型策略 把听读技能放在首位 交际型策略 以意义为中心的隐性教学程序,与交际教学法基本相同 重组型策略 以再现活动等方式重组原文、创造新的语言运用过程, 折中策略 根据具体情况,将以上三者整合,3. 教学策略的实践分类,普遍性教学策略 组织策略 激励策略 提问策略 具体性教学策略 词汇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策略 写作教学策略 听说教学策略,3.1 组织策略(1),课堂组织原则 选择适当的交互模式 全班集体活动,两人活动,小组活动(4-6),个人活动 指令交代适当 活动方式、步骤、

5、时长、反馈方式等 活动中责任到人 分派额外任务、互查、派入新小组 合理控制时间和空间 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小组间互不干扰,3.1 组织策略(2),课堂组织策略 随意参与和指定参与 好同桌 一分钟问卷 学生反馈委员会,3.2 激励策略(1),激励原则 自主性原则 自我实现原则 归属感原则 自尊原则 乐学原则 外部强化原则 反馈原则,3.2 激励策略(2),激励措施(1) 编辑新闻 ”规划“课程 自选阅读 ”设计“试题 求知表格 反思参与 短时阅读,激励措施(2) 头脑风暴 哑剧表演 预测指导 扮演作者 坐热板凳 委派”重任“,3.3 提问策略(1),有效提问的作用 引出话题 词汇教学 阅读教学

6、 组织教学 课堂互动,3.3 提问策略(2),影响有效提问的因素 学生的水平 学生的喜恶 问题的梯度 等待时间 反馈,3.3 提问策略(3),有效提问的标准 清楚 具有学习价值 能激发兴趣 刺激参与 具有扩展作用 适当的教师反馈,3.3 提问策略(4),问题的种类 信息性-理解性-应用性-分析性-评价性 封闭vs开放;聚合vs发散;展示vs参考 课文显性vs课文隐性vs超越课文,3.3 提问策略(5),步骤一:计划 确定提问目的 选择提问内容 组织问题 答案内容要丰富;问题要具体;要有足够弹性;不应包含答案 预测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 不易理解的概念;学生回答不恰当;学生拒绝回答等,3.3 提问策

7、略(5),步骤二:设计问题 简化 调节 启发思维 提问挑战性问题 提问继续性问题 提问与学生有关的问题 提问发现性问题,3.3 提问策略(5),步骤三:控制 给问题排序 问后点名 提问不主动的学生 转移与诱导 增加等待时间 全方位注意 变换提问方式,3.3 提问策略(5),步骤四:评估答案 表扬 鼓励 引用 使用体态语,3.4 词汇教学策略(1),词汇教学内容(1) 词义、用法、构词法 词汇记忆策略 上下文策略 词缀词根策略 映像策略 分类策略 翻译策略,词汇教学内容(2) 词汇记忆特点 分散记忆集中记忆 智力和情感的投入 活跃的学习状态 一次只记一种功能-形式关联 注意满足学生需求和兴趣,3

8、.4 词汇教学策略(2),词汇教学模式 展示词汇意义 定义、上下文、信息沟、语义图等 运用词汇 语境中学词汇(以性格描写形容词为例) 测评 语境测评,3.5 阅读教学策略(1),影响阅读的因素 背景知识 词汇量 句法结构 阅读策略 兴趣,阅读教学模式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交互补偿,3.5 阅读教学策略(2),阅读理解的层次 字面理解(read the lines) 推理理解(read between the lines) 联想理解(read beyond the lines),3.5 阅读教学策略(3),阅读教学步骤 读前活动 阅读活动 读后活动,3.5 阅读教学策略(4),常用阅读教学策略

9、互惠阅读(reciprocal reading) 读前向学生介绍四种技能:summarizing,questioning,clarifying,predicting 师生共同默读一段文章 教师示范 鼓励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进行模范 教师和学生轮流提问,3.5 阅读教学策略(5),常用阅读教学策略 结伴阅读(pair reading) 选两篇难度相当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 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的小组若干 给学生准备好问题 学生阅读后互相提问(回答可以头口也可以笔头) 由同伴进行评估,3.5 阅读教学策略(6),常用阅读教学策略 自选阅读(self-access reading) 学生自选喜欢的材料阅读

10、组织学生分享阅读成果(口头或笔头) 将分享过程纳入考核成绩,以便监督 质疑作者(questioning the author) 布置一篇文章 从读者角度对作者提出各种疑问(目的?信息?等) 学生进行讨论,3.6 写作教学策略(1),写作教学模式 重结果的教学模式 命题-写作批改 重内容的教学模式(高级学习者) 收信息写初稿修改 重过程的教学模式(中级学习者) 题目初稿修改二稿修改三稿修改定稿,3.6 写作教学策略(2),写作教学原则 写作任务真实化 写作过程化 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结果评估+过程评估 鼓励自由写作 不必按部就班,3.6 写作教学策略(3),句子重组 适合练习重点句型结构 故

11、事重组 适合练习narration 流程卡对话写作 适合练习explanation和description 框架写作+拆分信件 适合掌握篇章技巧+区别语体 轮式写作 适合发展创造性写作,3.7 听说教学策略(1),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语音解码 词汇 习惯用法 材料的真实性 学生的兴趣 背景知识,影响口头表达的因素 语言表达能力 词汇量 交际策略 纠错 气氛 交互模式,3.7 听说教学策略(2),听力教学模式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交互听力,口语教学模式 3P模式 任务型模式,3.7 听说教学策略(3),整体理解类 标题探索与对比、复述等 细节理解类 排序、判断正误、spot dictation等

12、 听说综合类 听与画(for description) 流程卡(for explanation) 排序(for narration) 角色小品卡(for communication) 传球法、采访法、陪审团法等(for argumentation),教学策略经典书籍,Brown, H. D. (198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语言学习与教学的原则 Stern, H. H. (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UP.语言教学的问题及可选策略 Ur, P. (1988). Grammar practice activities: A practical guide for teachers. CUP. Ur, P. (1996).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OUP.语言教学教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