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学复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11737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力学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力学复习.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力学专题,2,力学知识结构,力,作用效果,运动状态改变,形变,力与运动,压强,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直线运动,转动,惯性定律,二力平衡条件,速度,力臂,杠杆平衡条件,简单机械,机械效率,力的度量,合力,质量及测量,时间及测量,长度及测量,密度及测量,常见的力及测量,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重力及测量,摩擦力,弹力压力,功和能,功率,机械能守恒,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其它操作正确,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则物体的重力为 ,A. 一定等于10N B. 一定小于10N,C. 一定大于10N D. 以上判断都不正确,讨论,典型习题

2、解析,B,你知道吗,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在同一物体上,已知其中一个力是400N,合力是1000N,则另一个力( ),A 一定等于600N B 一定小于600N C 可能等于1400N D 一定大于1400N,C,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6N B 、9N C 、3N D、0N,C,弹簧测力计受到的合力为( ),D,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物体的平衡状态的区别,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同一个物体,两个物体,力的属性不一定是同种力,一定是同种属性的力,同,同一直,同,反,反,同一直,力和运动的关系,条 件,不受力,受平衡力,合力

3、为零,合力不为零,相 同,相 反,不一致,速度增大,做直线运动,速度减小,做直线运动,运动方向改变,做曲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平衡(静止状态);动平衡(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1、用吊车匀速提起重物,若重物所受重力为G,吊车对钢索的拉力为F,钢索对重物的拉力为T,重物对钢索的拉力为T,则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 ),A.F与G B.F与T C.T与T D.T与G,D,2、吊在天花板上静止不动的吊灯,与灯 有关的力中,属于相互平衡的力是:,A、天花板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的拉力,B、灯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的拉力,C、绳对灯的拉力和灯受到的重力,D、灯对绳的拉力和灯受到的重力,C,

4、3、用力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当增大时,墙对木块的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 ) 增大 减小 不变 无法判断,C,(1).惯性和力,(2).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例2:牛顿第一定律,易错易混的知识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定律揭示了物体的惯性,但它所表示的是物体的 和 的关系.,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飞机匀速飞行过程中空投救灾物资,相隔10s先后落下两个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在落地前,图1所示哪一幅图能反映两物体及飞机间的相对位置 ( ),A,B,C,D,C,牛顿定律研究的是 的关系,不受力,受平衡力,合力为零,合力不为零,相

5、同,相反,有角度,加速、直线运动,减速、直线运动,做曲线运动,平衡态: 静止、匀直,力与运动方向,力和运动,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一定,(牛一定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可能,可能,受力,(平衡力),一定,运动状态改变,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零),一定,一定,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物体受力情况。,分析,例:一跳伞兵从高空下落,开始速度不断增大,他受到的阻力_重力,后匀速直线下落,他受到的阻力_重力(填“”、“”、“”)。,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两个力,如果: (1)二力的大小 (2)二力的方向 (3)二力的力作用线,相等,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二力平衡条件,(二)典型习题:,

6、1、重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位同学用40N的力竖直向上提木箱,则木箱受到的合力为 N,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为 N.,G=100N,F提=40N,F支,0,60,1、我们把_压在物体_上的力叫压力。,垂直,表面,2、画压力的示意图。,压力压强,大气压强,历史上著名的_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一个标准大气压值是 ,或 .,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1.01x105Pa,760mm水银柱高,气压高, 液体的沸点_,气压低,沸点_.,高,低,1、如图1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7、 B.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C,(二)典型习题解析,二.重点知识、易混知识的复习.,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1、如图,盛有一定液体的容器,如图放置在斜面上,a、b是容器底部上的两点,c、b是容器内同一水平面上的两点,设a、b、c三点的压强分别为Pa 、Pb、Pc,则( ),对公式P=液gh中h的理解:,Pa Pb=Pc,2、一根装有液体的长直试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然后使管逐渐倾斜(液体没有溢出),则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将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变小,1:

8、一本质量约为0.3kg,面积为500cm2的初中物理课本,放在面积为0.5m2的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 ),A.6pa B.60pa C.200pa D.600pa,B,(二)典型习题解析,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A、B、C竖立在水平 桌面上,如图所示,若将图中阴影部分切掉 后,剩下部分的密度和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 小关系是 ( ) A. ABC PAPBPC B. ABC PAPBPC C. ABC PBPAPC D. ABC PAPBPC,C,甲、乙两个外形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它们的三个边长之比是123。已知甲对地面的最小压强跟乙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之比是23。现将甲平放在水平地面上,

9、它对地面的压强为P1;再将乙竖放在甲上面,见下图所示,此时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P2为 。,23,如图所示,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12),且将它们置于水平桌面上,在距两个容器底部均为h有a、b两点,则Pa Pb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图表示气流通过机翼上下表面时的情况,比较机翼上下a、b两点的流速和压强( ) Aa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a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b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Db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B,图中给出的是大气压跟对应高度的一些测量数据。,(1)根据图所示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根据测量数据,请你

10、用图像的方法把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这一规律画在下边坐标中。,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甲,丙,乙,压强:,1、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做了下面三个实验。,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比较_两个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1)比较甲乙两个图说明:,甲丙,实验:,由图可知B处液体的流速_,_处的压强小。,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处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处,压强越大。,大,B,4、如图:薄壁容器,底面积为100cm2,装了重24.5N的水后,水面距容器底部20cm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分别为,=19.6 N,F=PS,=1.96

11、103 Pa,规范要求:公式、代入数据、单位、结果,1、浮力产生的原因: 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所受的重力. 可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液gV排. 从公式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 V排有关,而其他因素无关.,3、浮沉条件: F浮G,上浮,最终漂浮; F浮G,下沉 ,最终沉底; F浮G,物体可悬浮在液体内部任何深度的地方. 对于实心物体,也可 根据密度判断物体浮沉: 当液物,上浮; 液物,下沉; 液=物,悬浮.,方法小结,4、求浮力的方法有: 称重法:F浮=G-F; 阿基米德原理(排液法): F浮=G排=液gV排; 压力差法: F 浮=F向

12、上-F向下; 平衡法:F浮=G(适用漂浮或悬浮),方法小结,5、浮力应用,5.密度计是测量_的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_条件的应用.如图1所示,有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在A、B两种液体中,静止时, 如图 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密 度计在A液体中所受的浮 力_在B液体 中所受的 浮力,A液体的密度_ B液体的密度(填“”、 “”或 “=”).,图1,液体密度,漂浮,=,6.轮船是利用_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_来使船浮在水面的;潜水艇靠改变_来实现浮沉的;气球和飞艇是内部充有_的气体来实现在空中漂浮的。,重力,空心,浮力,密度比空气小,7、轮船的排水量就是轮船时排开水的,某轮船的排水量为0000吨,轮船自重00

13、0吨,那么该轮船最多能载吨货物。,满载,质量,8000,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所受到的浮力 .但轮船的船体要 一些.(填“上浮”或“下沉”),3.体积相等的实心铁块和木块,都 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 A铁块大 B木块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C,4.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木块,都 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 A、铁块大 B、木块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B,5.体积相等实心铁块和木块,投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 ) A 铁块大 B 木块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A,例题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杯内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2。若将一物块

14、M轻轻地放入杯中,则物块M静止后 Ap1一定不变,p2可能增大 Bp1可能增大,p2一定不变 Cp1一定增大,p2可能增大 Dp1可能不变,p2一定不变,47,A,受力分析很重要 所处状态要知道 平衡方程列出来 展开求解讲技巧,利用列平衡方程来求一些物理量,求:木块的体积和铁块的体积之比?,F木F铁G木G铁,水gV木水gV铁木gV木铁gV铁,求:已知木块的密度木和体积V,液体的密度液,求弹簧对木块的拉力T.,如图所示,一个由均匀材料组成的实心圆柱体, 底面积为S,将它放入水中,静止后呈竖直漂浮状态, 其体积的1/2露出水面。若在圆柱体下底面帖一层 厚度为d、面积也为S的均质塑料(胶的质量和厚

15、度均不计),再把它放入水中,仍能竖直漂浮于 水中面,但露出水面的高度减小了h,求塑料的密 度。,解:圆柱体第一次漂浮在水面时,有: F浮G 水gV 排物gV 物 水gV 物/2物gV 物 物(1/2)水 圆柱体底面贴上塑料后第二次漂浮在水面时,有: F浮GG 水g(V 物/2dShS)物gV 物塑gdS 将物(1/2)水代入上式 解得:,【题目】要把水平放置的电线杆竖立起来,先用起重机的钢丝绳栓住电线杆的一端,吊离地面,如下图所示。假设电线杆是密度均匀的圆柱体,重为2104N,长为10m。要把电线杆的一端抬起,钢丝绳的拉力至少是多少?把电线杆吊到竖直位置,拉力做功为1.25105J, 吊起电线

16、杆的过程中机械效率是多少?,1、重1.47N的铁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铁球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49N,求 铁球受的浮力 铁球的体积 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计算:,2、如图2甲是一个空水池,底部的排水口已用塞子塞住,放水至虚线处, (1)现将一质量为60g,体积为750ml的空心密闭瓶放入水中,试计算该瓶静止后所受的浮力; (2)如用弹簧测力计向上逐渐用力拉塞子,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时,塞子恰好被拔出。如用(1)中所用的空心密闭塑料瓶代替弹簧测力计,同样使池中水位达到相同位置时恰好将塞子拔出,如图丙,试计算塑料瓶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大时能把塞子拔出。(g10Nkg),杠

17、杆平衡条件,F1L1F2L2,镊子 钓鱼杆 铁锹 缝纫机的脚踏板,天平 定滑轮,瓶起子 羊角锤 道钉撬 独轮车铡刀 刹车脚踏板 动滑轮,F3,F2,F4,F1,哪个方向更省力?,实验:, 杠杆两端有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什么作用?,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作用: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 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出。,实验数据表格设计,F1L1,F2L2,3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 几分之一,【例题】使用同一撬棍撬某石头,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下,使用撬 棍最省力的是 ( ),一根长2.2

18、 m的粗细不均匀的木料,一端放在地面上,抬起它的粗端要用680 N的力;若粗端放在地上,抬起它的另一端时需要用420 N的力,求:(1)木料重多少?(2)木料重心的位置.,规范要求:公式、代入数据、单位、结果,计算:,一、力对物体做功的必要条件,(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F,G,s,规范要求:公式、代入数据、单位、结果,1.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 A.叉车举起货物,叉车对货物做了功 B.燃烧的气体使火箭起飞,燃烧气体对火箭做了功 C.起重机挂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起重机对货物做了功 D.马拉动原木,马对原木做了功,C,1.一个同学用360N的力,将一只重8N

19、的足球沿水平方向踢了出去,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了20米才停下,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脚对球做的功是( ) A.7200J B.160J C.7360J D.0J,D,2如图1所示,小红用大小相等都为60N的拉力F ,分别拉动 A、B、C 三个物体,使物体A 、B和C分别沿光滑、粗糙水平面和斜面移动5m ,且GAGBG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一定运动得 越来越快 BB物体一定做匀 速直线运动 C小红对三个物体做的功一定相等 D小红对三个物体做的功一定不相等,图1,AC,4(05嘉兴)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三位同学想比较爬杆时谁的功率大。以下是他们讨论后得出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20、 用相同的时间爬杆,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杆的高度,即可比较功率大小; 都爬到杆顶,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大小; 爬杆后,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杆用的时间和爬上杆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A.只有 B. C. D. ,D,2F =f F =1/2 f,1.搞清哪一个滑轮是动滑轮,做好受力分析.,2F = G动 + G物 F =1/2 (G动+ G物),方法:,2.搞清几个关系,搞清F与其他力之间的关系,用好 F=F/n的关系式, F在不同情况中等于什么? (F-有用的阻力),F s W总 P总 v绳 G物 h物 W有 P有 v物,W总 F s,W有=f s物,如图所示,用

21、一个动滑轮将一重为5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移动3m,在绳的自由端施加的力是120N,则拉力做的功是 J。,如图所示,已知F120N,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的速度是0.5m/s,运动的时间是10s,,则拉力做的功是 J,功率是 w.,如图所示,已知F120N,在此力作用下,物体以0.2m/s的速度运动了一段距离功率是 w.,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沿水平地面匀速拉动物体A,已知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力是500N。在A移动0.8m的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250W。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F移动的速度是( ),A.0.4m/s B.1.2m/s C.1.5m/s D.0.3m/s,例3如图

22、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的重物(不计摩擦力和绳重) (1)用250N的力将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动滑轮的重力多大? (2)若用此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那么拉力做的总功多大? (3)机械效率之比?,F,规范要求:公式、代入数据、单位、结果,3.由两动两定组成的滑轮组,把一重为10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m时,人站在地面上所用拉力为312.5N,若绳重及摩擦不计,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动滑轮重为多大?若提升的重物变为1500N,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多大?,=80% G动=250N F=437.5N,测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实验:,机械能及转化,1、关于

23、机械能,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没有做功,它一定不具有机械能 B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速度大的动能一定大 C位置高的物体一定比位置低的物体重力势能大 D弹簧一定具有弹性势能,一、机械能,B,25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一架飞机,正在向灾区投物资空投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是( ) A动能、重力势能都增大 B动能、重力势能都减小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10如图所示,滚摆上下滚动时,不计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B在最低点时势能最大 C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 D在各处的机械能一样大,D,热量的计算,Q吸 = c m (

24、tt0) Q放 = c m (t0t),Q = c m t,规范要求:(1)写公式 (2)代入数据、单位 (3)计算一步得结果,求比值:,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水壶里的水烧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 D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CD,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给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 B乙液体的比热容大,C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 D无法通过图像判断哪种液体的比热容大,B,二、比热

25、容表,比热容C / J(kg)-1,水的比热容是多大?物理意义是什么:,相同时间内提供相同的热量,1、采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的目的?,实验:,2、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煤油的温度升高的多。说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在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升高的温度比煤油多,3、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的时间长说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2同一个正方体先后放入a、b、c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如图6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浮力FaFbFc B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相等 C液体的密度abc,D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aPbPc,综合:,一个滑

26、轮分别作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使用,用它们把同一物体以相同的速度 升高到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比较它们的使用,则动滑轮 ( ) A一定可以省功 B功率一定小 C机械效率一定低 D一定省一半力,C,例4、(04年黑龙江)如图所示情景是一种游戏,叫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人从高处跳下,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B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 为动能 C游戏者通过a点后,绳子具有弹性 势能 D游戏者到c点时,他的动能为零,CD,将A、B、

27、C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 A、h B、 h C高处滚下(A=cC),推动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探究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2)通过乙、丙可以研究_与的_关系, (3)通过甲、乙说明_. _。 (4)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个小球刚到水平面时, 球的动能最大 (5)通过以上的实验可知,动能的大小与_和_有关。,(1)实验是通过木块被推动_ 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动能,速度,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B,速度,质量,距离,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 (1)在此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 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若A、B两铁块质量相等,则两铁块下落的高度关系是 ;若A、C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铁块质量的关系是 ,4、探究重力势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