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基本结构概述(3).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15161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基本结构概述(3).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基本组织 general tissues,细胞生理是器官、系统生理学的基础 细胞的基本功能 跨膜物质转运 跨膜信号转导 细胞生物电现象 肌细胞的收缩活动,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液态镶嵌模型 (fluid mosaic model): 1972年,Singer和Nicolson提出: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脂质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70%,长杆状,亲水端由磷酸和碱基组成,疏水性端由脂肪酸烃链组成。磷脂分子由磷酸酰(胆碱、乙醇胺、肌醇、丝氨酸)+甘油+ 脂肪酸。 胆固醇:30%,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脂质双分子层:屏障

2、作用 保持细胞内容物的相对稳定 细胞膜蛋白质:膜通道蛋白,载体蛋白,酶 细胞内外物质、能量、信息交换。 细胞膜糖类:糖蛋白,糖脂 作为膜蛋白受体识别部分 参与免疫反应,二、细胞膜化学组成及意义,被动转运 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三、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顺化学梯度 不耗能(分子热运动的扩散),1. 单纯扩散的特点,1. 定义:体内不溶或难溶于脂质的物质,在细胞膜上某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从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二)易化扩散,2. 特点 (1) 顺电化学梯度,不耗能 (2) 膜蛋白对转运的物质具有选择性(膜 蛋白分子本身有结构特异性) (3) 膜通透性可变,1.定义:细胞

3、通过本身的某种耗 能过程,将物质的分子或离子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2.特征 逆电化学梯度 耗能,(三)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转运的方向 转运的能量 转运的后果,3.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区别,(1) 结构:膜蛋白质,具有ATP酶活性 (2) 功能:分解ATP,释放出能量,利用这一能量,不断地将Na+从胞内泵出胞外,将K+从胞外泵入胞内 (3) 特性: 3个Na+移出膜外2个K+ 移入膜内,4. Na+-K+泵,Na+-K+泵,(5)生理意义: 建立一种势能贮备,供细胞其他耗能过程利用 产生和维持细胞内高K+ 、细胞外高Na+的状态,是细胞产生生物电的基

4、础 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1. 定义:是指某些物质逆浓度梯 度的主动转运过程,所需能量间接来自ATP的分解,也称联合转运。,(四)继发性主动转运,2. 特点: Na+从胞外被动扩散至胞内释放的能量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主动转运. 3. 条件: 胞膜上存在转运体蛋白,1. 入胞:一些大分子物质或团块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 2. 出胞:大分子物质或固态、液态物质从细胞内排出的过程,(五)出胞与入胞,第二节 基本组织,组织学的分类依据:胚胎发育、结构构造和功能特性 上皮组织(或上皮) 胚胎期来源于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它覆盖在身体和器官的表面上,内衬体腔和器官腔(身体器官或管道的空腔部分),并形成各种

5、腺体。上皮组织参与保护、吸收、排泄和分泌。 结缔组织源干中胚层;连结、支撑和保护人体各部分。 肌肉组织亦来源于中胚层;承担人体的活动和运动。 神经组织来源于内胚层;它发出并传导神经冲动,协调身体活动。,(一)特征 1、分布于表面 2、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 3、多排成层、成囊、成管、成泡。 4、无血管。 5、具有极性,即游离面和基底面。 6、再生能力强。,一、上皮组织,二、功能:保护、分泌、吸收、 排泄、感觉、生殖等功能。 三、分类 (一)被覆上皮: 根据细胞的形态可分为: 1.立方上皮 2.扁平上皮 3.柱状上皮 根据细胞层次可分单层和复层。,一、上皮组织,1、单层 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和

6、间皮及其它)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单层纤毛柱状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一、上皮组织,2、复层: 复层扁平上皮(鳞 状)。 复层柱状上皮。 (二)腺上皮:具有分泌功能的细 胞所组成的上皮组织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所组成的器官称腺体。 外分泌腺 根据排泄途径 内分泌腺,一、上皮组织,外分泌腺的分类: 1、根据腺体细胞的数量: 单细胞腺:单个细胞、杯状细胞。 多细胞腺:分泌部(腺泡),排泄 部(排泄管)。 2、根据腺细胞排列形状分类: 泡状腺(皮脂腺)、管状腺(胃底腺)、管泡状腺(腮腺)。,一、上皮组织,3、根据腺细胞分泌物的性质分类: 浆液性腺泡:由蛋白质分泌细胞组成。 粘液性

7、腺泡:由糖蛋白分泌细胞组成。 混合腺泡:在分泌部有两种细胞,即 浆液性和粘液性细胞。 4、根据分泌的形式分类: 全质分泌腺(皮脂腺)。 顶质分泌腺(大汗腺等)。 局质分泌腺(胰腺外分泌腺泡)。,一、上皮组织,一、特性: 1、细胞少,间质多, 纤维:有形态。 间质: 基质:无形态,均质状物。 2、分布广泛,不规则。 3、血管丰富:供应自己,并通过渗透作用,供应上皮。 4、再生能力较强:在系统发生上,它属于分化较低的组织。 5、构造复杂: 6、可互相转化: 二、功能:支持、保护、连结、营养、防御等。,(二) 结缔组织,三、种类 (一)疏松结缔组织 1、细胞: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肥大细胞。

8、浆细胞。 脂肪细胞。 间充质细胞。 2、纤维: 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3、基质:主要是蛋白多糖,糖蛋白和水。 蛋白多糖主要由透明质酸及硫酸软骨素A、C组成。 分子筛:透明质酸大分子链上结合着其他蛋白质,并与硫酸软骨素等共同结合成能限制某些物质通行的屏障称之。,(二) 结缔组织,图1-6 (二)致密结缔组织:,(三)脂肪组织: 单房脂肪组织(白) 多房脂肪组织(棕) 图1-7,(四)网状结缔组织:,(二) 结缔组织,(五)软骨组织: 1、结构: 软骨细胞。 纤维 间质 基质(凝胶状半固体) 2、特点: 软骨细胞成群,位于陷窝内,称同源(族)细胞群。 无血管。 纤维丰富。,(二) 结

9、缔组织,3、种类: 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 纤维软骨,(二) 结缔组织,(六)骨组织 1、骨的组织结构: 骨细胞:胞体扁圆形,有许多细胞突起,胞体位骨陷窝,突起伸入周围的骨小管内。 纤维:胶原纤维 间质 有机成份 基质:蛋白多糖 骨盐 无机成份,(二) 结缔组织,2、长骨的结构: 骨松质 骨密质 长骨骨干的结构:外环骨板、内环骨板、穿通管、中央管、骨单位、间骨板等结构。,(二) 结缔组织-骨组织,图1-8,图1-9,3、骨的发生: 成骨的方式: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骨 成骨的过程: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纤维、骨细胞、有机基质)类骨质(骨盐)骨组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下改建成骨。,(二) 结缔组织-骨

10、组织,图1-10,(七)血液 由血浆、血小板、 血细胞组成,(二) 结缔组织-血液,1、血浆:水,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另有白蛋白、球蛋白、酶、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无机盐。 2、血小板:是巨核细胞的脱落物,有一定的形态、有细胞器,无核。功能是参与止血和凝血。止血主要是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使血管平滑肌收缩,凝血主要是凝血因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正常值1030万个/mm3。,(二) 结缔组织-血液,(二) 结缔组织-血液,3、红细胞: 形态结构和功能。 正常值:红细胞: 男性400550万个/mm3。 女性350500万个/mm3。 血红蛋白: 男性 1

11、216g/100ml。 女性 1115g/100ml。,4、白细胞: 特点:细胞大,圆球形,有核、变 形运动,对环境适应性强。 正常值:400010000个/mm3。 分类: 中性粒细胞(50-70%) 有颗粒白细胞 嗜酸粒细胞(0.5-5%) 嗜碱粒细胞(0-1%) 无颗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二) 结缔组织-血液,主要由肌细胞(肌纤维)组成,根据结构、功能、分布和神经支配等特点分为三种。 骨骼肌 平滑肌 心肌,(三) 肌肉组织 muscle tissue,一、骨骼肌 (一)骨骼肌肌纤维一般形态结构: 肌细胞长柱状,一般长140mm。多个核靠近肌膜,肌质(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线粒体、

12、肌红蛋白和肌原纤维,肌原纤维与肌纤维长轴一致。肌纤维有横纹。,(三) 肌肉组织,(三) 肌肉组织,(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1、肌膜 :表面的基膜和内面的细胞膜。 2、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呈明暗相间的带,明带(I带)暗带(A带),明带中央有Z线,暗带中央有H带,H带中央有M线。 每条肌原纤维有肌微丝组成,肌微丝分为肌球蛋白微丝和肌动蛋白微丝。,(三) 肌肉组织-骨骼肌,肌球蛋白微丝由肌球蛋白分子构成,位于A带,较粗称粗丝,中间略粗,正中间又伸出一些丝突,形成M线,H带两侧肌球蛋白微丝的长轴旋转伸出一些等距离的横突(横桥),每周六个,横突与相邻的肌动蛋白微丝相连,H带没有横突。,(三) 肌

13、肉组织-骨骼肌,肌动蛋白微丝由肌动蛋白分子、原肌球蛋白分子和肌原(钙)蛋白分子构成,较细称细丝,从Z线上伸出形成I带,并伸入A带到H带两侧,形成6条肌动蛋白微丝围绕一条粗的肌球蛋白微丝的立体图案。,(三) 肌肉组织-骨骼肌,图1-13,3、横小管:肌膜呈漏斗状向内深陷,形成与肌原纤维相垂直的横行细管,称为横小管,也称T小管。T小管环每条肌原纤维,沿二条终池之间穿行。 4、肌质网:是肌质内的滑面内质网,是由薄膜构成的管道系统,也称肌小管,肌小管在A带与肌原纤维平行排列,在H带彼此分枝吻合成网状,在A带和I带交界处,肌小管汇合成单条横向膨大的肌小管称为终池。调制肌质内Ca2+的浓度。三联体(管)由

14、中间的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三) 肌肉组织-骨骼肌,图1-16,二、平滑肌: (一)特点: 1、细胞梭形,一个核,位中央。 2、光镜下肌原纤维不明显。 3、一个肌细胞收缩可使周围的细胞都收缩。 4、再生能力强。 5、自主神经支配,不受意志支配。 (二)分布:内脏器官的壁、血管、淋巴管道等处。,(三) 肌肉组织-平滑肌,三、心肌:属横纹肌,自主性神经支配,不随意肌。 (一)分布:心脏 (二)特点: 1、心肌纤维为短柱状有分支现象。 2、一般一个核,位细胞中央,也有2个核的。 3、横纹不太明显。 4、肌纤维的连接处有闰盘。,(三) 肌肉组织-心肌,5、肌质网的肌小管简单而又不规则,包绕肌节吻

15、合成网状,无明显的终池,横小管位Z线。 6、有蒲肯野氏肌纤维。 7、不易疲劳。 8、无再生能力。,(三) 肌肉组织-心肌,图1-17,神经细胞:是形态和功 能单位,称为神经元。 组成: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保护、支持、绝缘、营养的作用,但无传导的作用。,(四) 神经组织 nerve tissue,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1、胞体 细胞膜:可兴奋细胞膜。 细胞核:位中央,大、圆、核仁 清楚。 细胞质:尼氏体(粗面内质网与游离核糖体)。 神经原纤维(微丝和微管)。,(四) 神经组织,2、突起: 树突:1多个。 轴突:一个,无尼氏体。轴突表面的细胞膜称轴膜,轴突内的细胞质称轴浆,内有

16、微丝、微管、线粒体,长管状的滑面内质网。 轴浆流动: 顺向运输:轴膜更新所需的蛋白质,及神经递质,由胞体合成后顺滑面内质网运输到末梢进行补充或释放。 逆向运输:轴突末梢代谢产物及摄取的神经营养因子,形成多泡体,向胞体运输。,(四) 神经组织,图1-18,(二)神经元的分类 1、突起的数目: 单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 2、功能: 感觉神经元(传入) 运动神经元(传出) 中间神经元(联合) 3、轴突长短:高尔基型神经元 高尔基型神经元 4、递质: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胆碱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四) 神经组织,二、突触: 1、概念: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的结构功能

17、上的联系点。 2、结构: 突触前部:突触前膜、突触小泡 突触间隙: 突触后部:突触后膜有特异性蛋白受体。,(四) 神经组织,图1-19,三、神经纤维和神经 (一)神经纤维 1、概念:神经元长突起和包在它外表的鞘膜状结构合称神经纤维。 2、结构分类: 有髓神经纤维(有鞘、有膜)。 无髓神经纤维(有膜无鞘)。 3、分型:根据纤维直径及传导速度分A、B、C型。,(四) 神经组织,图1-20,图1-21,四、神经末梢: 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是神经与组织器官发生联系的结构。分为:感觉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 (一)感觉神经末梢 是感觉神经元树突的末端装置,与附属结构构成感受器,分为:游离神经末梢和有被囊神经末梢(环层小体、触觉小体、肌梭、腱梭)。,(四) 神经组织,(二)运动神经末梢 泛指运动神经元轴突的末端,终止于肌肉和腺体,形成效应器。 1、躯体性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板),是指躯体性运动神经元轴突未梢与骨骼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联系点,包括终板前膜,终板间隙和终板后膜三部分。 终板前膜:末梢的神经细胞膜,递质小泡有乙酰胆碱递质。,(四) 神经组织,终板后膜:对应的肌细胞膜,有凹槽和小皱褶, 膜上有特异性受体。 终板间隙:有胆碱脂酶。 2、内脏运动神经末梢,自主性神经分布在心肌、平滑肌、腺上皮的神经末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