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采种林的营建及其经济效益.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15743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松采种林的营建及其经济效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红松采种林的营建及其经济效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红松采种林的营建及其经济效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红松采种林的营建及其经济效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红松采种林的营建及其经济效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松采种林的营建及其经济效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松采种林的营建及其经济效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红松采种林的营建及其经济效益 吉林省通化市林业局张仁杰摘要:本文论述了红松采种林的概念及其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经营的六种模式,探讨了红松采种林经营或改建的技术及其达到的经济效益。关键词:红松采种林复合生态系统、改建技术红松属松科、松属、亦称果松、又名海松,为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圆满,树势挺拔壮丽,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用材树种之一。红松叶五针一束,花为雌雄同株异花,雄球花红黄色,生于当年枝的下部,密集成穗状;雌球花绿褐色,单生或数个集生于当年枝的顶端,花期56月。球果卵状长椭圆形,每个球果一般含种籽140粒左右,最多达200粒,千粒重平均495克。红松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完达山

2、和长白山,自然分布区的幅度南北约900公里,东西约500公里。60年代末,山东、河北,以及四川、内蒙的部分地区引种现长势良好。在国外分布不多,仅分布于远东南部沿海的丘陵地区,朝鲜北部、日本的本州中部等国的山地,是典型的山地树种。红松阔叶林是长白山区典型的地带性森林植被和生态群落。目前,随着我国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吉林省东部山区营林工作重点已逐步转移到营造红松阔叶林上来。林业育苗生产所需红松种籽不断增加,特别是国内、国际市场对红松籽的需求更是供不应求。红松籽营养价值高,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是真正的无污染的天然绿色滋补珍品。为此,大力发展和营建红松采种林,努力提高红松籽产量及其遗传品质,对提高红松

3、种苗质量,繁荣林业经济,充分发挥红松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一、红松采种林的历史背景及其生态系统的特点1、红松采种林的历史背景红松采种林是一定自然经济地理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红松林地生物性的生产组合。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林业局根据目前各地林木种子基地(包括种子园和母树林)还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从国家财政预算内拿出专项资金投入到林木种苗基地建设项目中,大力发展红松采种林,通过选择优良无性系,提高红松种籽的遗传品质,进而达到提高其遗传增益,保证生态建设和人民的生活对红松种籽的需要。因此,对红松采种林的解释是:在一片土地上,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经济背景、经营红松籽、

4、提高其遗传品质为主同时兼营木材和农业的红松采种林复合生态系统。2、红松采种林生态系统的特点红松采种林是在人类活动影响之下形成的,因此,除保留天然红松林的某特征以外,又有某些不同于红松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特点。(一)经营目标的差异红松采种林主要目标是为了持续获取数量多、遗传品质好的种子,木材及林下资源。而红松天然林是自发地向顶极群落发展。 (二)林分稳定性的差异红松采种林是人工培育与选择的结果,生物物种相对单一,系统稳定性差,容易遭受病虫等灾害。因此,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技术、物质和能量。而红松天然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较多,相互制约,可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系统比较稳定。(三)调控因素的差异红松采

5、种林主要依靠人工调控并与自然调控相结合,如通过改良土壤、选种育种、密度控制、病虫防治、定型修枝、嫁接矮化等措施提高系统生产力。红松天然林则主要通过大自然作用于系统内来进行调控。(四)开放性差异红松天然林所产生的有机物基本都保存在系统内,许多矿质营养的循环在系统内平衡。红松采种林大部分物质输出系统之外,要维持输出输入平衡,必须有一定的能量投入。(五)管理体制的差异红松采种林不但受自然规律的控制,也受社会经济规律制约,如经济政策、市场需求、科技水平等,都是影响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红松天然林则主要按自然规律演替发展。(六)生产效率的差异红松采种林选育高产物种,加上辅助能源、技术、劳力、资金、管理的

6、投入,其生产效率比红松天然林生产效率要高得多。3、如何建立红松采种林复合生态系统对于红松采种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内涵是:即有意识的将红松与农作物或畜牧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综合整体。它具有三个主要特征:首先是复合性。“林”指的是采种林;“农”则包括经济作物、粮、菜、药、菌和畜、禽、鱼的培养,巧用“生态位”将这些经营类型采用多层立体空间交错配置,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形成一种科学的土地利用制度。其次是整体性,红松采种林复合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其经营目的明确,主要发挥系统的总体功能和综合效益。第三是集约性,其管理集约程度较高,投入系统的物质、能量较多,而系统产出也大。红松采种林复合生态系统主要以

7、下六种类型:(一)林药复合型长白山林区是我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据初步统计,有药用植物2000余种,其中许多药用植物喜生于林下,可以充分利用采种林行间土地种植药材。(二)林草复合型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许多农业科技先进地区,在采种树行间植豆科牧草并适时收割、覆盖树盘的生草与覆草技术,以生物环境调控达到肥沃土壤,减轻病虫害发生,提高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林粮(菜)复合型营造红松采种林前几年,林地空隙较大,林下间作粮、菜作物“以短养长”可取得一定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光能利用率。(四)林牧复合型加拿大、西欧和东欧在林下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非常普遍,这不仅能改善牲畜生境条件,而且能利用林

8、木保持水土。(五)林蛙复合型林蛙是长白山驰名中外珍贵的“山珍”,我市封沟养殖林蛙已取得丰富的经验。采用这种方式主要在经营上着眼于林、蛙两项主要产业。(六)林菌复合型红松采种林的林分郁闭后,如何建立有效而稳定的复合系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开展“林菌”复合生态系统经营,在郁闭的林分内培养食用菌,不但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培养食用菌过程中在林地投放大量肥料,有效促进了林木的生长。二、红松采种林的营建及经营的几个技术问题1、红松优良无性系的选择国内外育种工作已经证明,提高种子产量必须走良种繁育的道路,如采种仅局限于从现有的人工红松林改建为红松采种林,其产量不会大幅度提高,只有选育优良无性系,结实量才会

9、明显提高。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天然林内选择结球多、种粒大、出种率高、出种仁率高的优树作为营建采种林的材料。在天然林内最好在红松种籽丰收年选择,丰收年林内大部分母树都正常结实。二是利用结实高产无性系营建红松采种林。据辽宁森林经营研究所研究结果表明:结实高产无性系具有较高的遗传力达85.6%以上。结实高产无性系具有结实株率高、种籽质量可靠和含有速生的遗传基因等特性。选择的方法是在红松无性系种子园中定时定位观测各无性系的结实量,记录各无性系球果数、出种率、种籽千粒重、种籽出仁率等原始数据,通过分析,找出我们需要的优良无性系,适时采条进行嫁接。2、高技嫁接红松嫁接技术,早在60年代初,引入前苏联的髓心形

10、成层贴接法。近年又采用高枝嫁接法,建立红松采种林,实现提前开花结实,缩短投资回收时间。其砧木选择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红松幼林中选用“砧木”高枝嫁接。二是在苗圃选用45年生超级大苗,培育砧木。接穗要从发育年龄较大的顶端侧枝上采2年生的雌花枝或树冠中部12年生雄花枝,接穗长度为1015cm。雌花枝粗度为0.61.0cm,雄花枝粗率为0.40.6cm;采集的接穗要求:粗壮、无病虫、顶芽饱满、不采内堂枝。按母树编号、粗度级、性别型分别打成捆加标签,贮藏在苗木窖内,保温、保鲜、防霉变。其无性系配置通常采取31,即3株雌性:1株雄性。嫁接方法可采用劈接、对接和髓心形成层对接法,嫁接以春季最佳。3、栽植密度栽

11、植密度关系着群体结构、光能利用、地力利用,直接影响着产量高低,是红松采种林栽培中重要技术因素之一。确定栽植密度不仅要根据其生物特性,而且要考虑立地条件,此外经营目的也是确定密度的因素之一。我省营造红松采种林的密度一般为6m6m,公顷保留株数为200300株。4、修剪特点修剪是经营红松采种林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在土肥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合理修剪,利于实现种籽高产、稳产和优质。红松具有顶端结实优势的生物学特性,侧枝不结实或很少结实。50年代日本学者三岛超以我国东北红松天然林调查结果为依据,阐述了红松杈干性与结实的关系,并指出:“杈干回数越多其结实量也越多”。红松分杈后,形成的数个顶端同原来的主枝一样,

12、一直向上生长。分杈后、侧枝增多,针叶总面积增大,可增加有机物合成数量,并能满足树体生长和数个顶端结实的需求。因此,分杈树结实量增加的同时,又加速了树木材积的生长。修剪方法是:主干高通常确定为45m,及时去头修剪,使树体形成多主枝树冠促进多结实。据观察,大部分雌花枝只有粗度达1cm以上时才开始结采种,细弱枝不结采种。所以,人工整枝要促分叉,去弱枝。红松含有丰富的树脂,为了不因修枝引起树干从锯口流脂,一般在树木停止生长后期,即11月至2月进行修枝。三、红松采种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红松采种林复合生态系统用1公顷为一个计算单位,株行距为6m6m,1公顷采种林保存红松株数为200300株。结实初期按

13、每株结10个球果,平均每个球果产籽为0.1公斤,松籽价格按12元/公斤计算,那么1公顷红松采种林结实初期年均产值为0.3万元左右。当达到结果盛期时,每株平均结球果200个,那么1公顷红松采种林年均产值6万元,这样的经济效益是种植其它任何经济作物所达不到的,而且省时省工。通化市现有89万公顷有林地。按权属分,其中民营占2/3,也就是说有64万公顷集体林。在这64万公顷有林地中,绝大多数为低质低产次生林,公顷蓄积仅有50立方米左右,生产力非常低。通过改造,64万公顷集体林至少有20万可以改建为红松采种林。20万公顷红松采种林,结实初期,年均产值6亿元;结实盛期,年均产值120亿元。这对调整我市农村产业化结构,使农民脱贫致富有非常重要意义。作者简介:张仁杰,高级工程师,男,1965年6月出生毕业于吉林林学院林学专业。现任通化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通讯地址:通化市林业局;邮编:134001;电话:043532440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