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分裂及其整合第二稿完成稿.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16249 上传时间:2019-05-07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7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分裂及其整合第二稿完成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分裂及其整合第二稿完成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分裂及其整合第二稿完成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分裂及其整合第二稿完成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分裂及其整合第二稿完成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分裂及其整合第二稿完成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分裂及其整合第二稿完成稿.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硕士学位论文 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分裂及其整合学 科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学 位 类 型 科学学位 专业学位 研 究 生 姓 名 曾祥宝 导师姓名、职称 彭运石 教授 论 文 编 号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2012年 月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分裂及其整合the Divis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Reductionism&Holism学 科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学 位 类 型 科学学位 专业学位 研 究 生 姓 名 曾祥宝 导师姓名、职称 彭运石 教授 学位论文的授权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是国家科技部直属的综合性科技信息研究和服务机构,是国家法定的学位论文收藏单位

2、,肩负着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提供文献保障的任务。从六十年代开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受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国家科技部的委托,对全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进行全面的收藏、加工及服务,迄今收藏的国内研究生博/硕士论文已达100多万册。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水平的体现,是研究人员辛勤劳动成果的结晶,也是社会和人类的共同知识财富。为更好地利用这一重要的信息资源,为国家的教育和科研工作服务,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议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承担了开发建设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加工和服务的任务,通过对学位论文全文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建成全国最大的学位论文

3、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服务。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开发建设目的和使用的相关情况,本人学位论文为非保密论文,现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人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本人保留在其他媒体发表论文的权利。论文题目:IT专业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调查研究毕业院校:湖南师范大学论文类型:博士论文 硕士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授权人签字: 日 期: 年 月 日摘 要现代西方心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尝试着确立科学的方法论。还原论与整体论在心理学发展史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促进

4、了心理学学科的科学化进程。与此同时,还原论与整体论之争可谓由来已久。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梳理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定义和内涵,回顾还原论与整体论在心理学发展中的渊源和流变,明确心理学中有关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几种划分类型,从而把握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合理内核,反思二者本身的局限和优势,了解还原论与整体论对心理学科发展的影响,展望在整合视野下还原论与整体论为心理学发展带来新的前景。因此,本文的研究侧重于五个方面:一是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二是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定义与其在心理学中的内涵;三是还原论与整体论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历史演变和代表理论;四是还原论与整体论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及其局限;五是展望还原论

5、与整体论为心理学发展构建的未来前景即新的科学的心理学方法论。这五个方面分别体现在文章的前言、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等部分对还原论与整体论相关的介绍和探讨之中。本文主要的依据是过去几百年来心理学发展变迁的历史和各心理学理论和流派在还原论与整体论路线的选择上所产生的分歧及其整合的趋势,创新之处,一是尝试着提出了还原论与整体论按照一般哲学范畴在心理学中的分类、特征及其表现形式,二是按照科学主义方法论及科学主义范式、人文科学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的心理学方法论的一般发展历程来阐述心理学方法论中还原论与超越还原论、发展整体论、辩证整合观的理论历程和发展方向,提出构建新的科学的心理学方

6、法论应该基于人的整合属性,在此整合视野下,还原论与整体论皆有其合理存在的空间和价值。关键词:还原论 整体论 心理学方法论 ABSTRACTEstablish scientific methodology is always the objective of modern western psychology since the beginning. Reductionism and holism both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and accelerate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

7、ent.Basie on the former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reductionism and holism, origin, arguments, different types, limitations and advantages, and prospects the future of the psychology with the influence of reduction and holism.This pa

8、per mainly focuses on five aspects: the previous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reductionism and holism in psychology;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representative genres of reductionism and holism in psychology development; the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reductionism an

9、d holism in psychology development; the future prospective of reductionism and holism which will be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in psychology. This paper principally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psychology in the past hundreds of years, the arguments raised in choosing reduction or holism an

10、d the integration trend of reductionism and holism. Besid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esent the category, feature and representation of reductionism and holism in psychology according to general philosophical category. And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scientific paradigm, scientific huma

11、nism methodology and humanism method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dur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reductionism, beyond reductionism, develop holism and dialectic holism in the methodology of psychology.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that the new scientific methodology in psych

12、olog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human integration, and then the reductionism and holism will able to have reasonable value under this prospect.Keywords: Reductionism Holism Methodology in Psychology目 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引言和文献综述第一章 还原论的内涵1.1还原论的概念1.2还原论的基本特征1.3还原论的主要表现第二章 整体论的内涵2.1整体论的概念2.2整体论的基本特征2.3整体论的主要表现第三章 还

13、原论与整体论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历史流变3.1还原论的产生及其发展3.1.1心理主义范式与还原论3.1.2行为主义范式与还原论3.1.3信息加工范式与还原论3.1.4科学主义方法论中还原论的修正3.2整体论的产生及其发展3.2.1人文科学心理学方法论与整体论3.2.2格式塔心理学与整体论3.2.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整体论3.3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融合第四章 还原论与整体论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4.1还原论的贡献和局限4.2整体论的贡献和局限第五章 构建新的科学的心理学方法论5.1构建心理学的整合视野及其依据5.2整合视野下的还原论与整体论参考文献致谢引言和文献综述西方心理学在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百余年时

14、间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心理学门派林立、精彩纷呈。然而,时至今日,心理学并未揭示人的全面本质和构筑出人的完整形象,未能真正确立人的特有研究方式,仍是一门“危机的科学” Leahey,T.H.A historyof psychology:Main currents in psychological thought.(3rd.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92,pp.381.。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化,但就目前来说,并未达到一致的认识,各个发展阶段、不同研究领域中所产生的各种方法论及其研究方法和技

15、术仍共存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之中。即使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中,由不同方法论所指导的各种研究方法也常常同时并存。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总是在研究者一定的方法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它决定了我们的研究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所需手段的选择。心理学的危机本质上是方法论的危机彭运石.林崇德.车文博,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及其超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2期。还原论和整体论,都曾在心理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心理学科的科学化进程。然而,对于二者的争论,也始终存在。一方面,在心理学发展演变的历史之中,还原论与整体论截然两立,代表着完全不同的两种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倾向,一个代表了实证主义的、科学主

16、义的和实验的倾向,一个则代表了现象学的、人本主义的和经验的倾向;另一方面,现代心理学在各个研究领域中几乎运用到了所有各种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其中也包括了各种还原论路线和整体论路线的方法,并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影响深远。应该说,自心理学脱胎于哲学以来的百余年以来,还原论曾代表了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主流思想,并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近年来,伴随着理论界对还原论的批判认识和对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具体、全面、详细的争论,对心理学中的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国外对于还原论与整体论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从古代的希腊思想中原子论和整体论之争,中世纪的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直到近现代认识论上关于真理的融贯论和符合论

17、之争,主要集中于偏重分析和偏重整体的方法的争论。一般说来,作为传统西方思维的标志性方式,还原论思想不但奠基了近代自然科学,而且还奠基着西方由古至今的主要理性思维方向和视域寻觅最基本的、终极的原子规律或概念,以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定论方式解释所有现象。还原论方法也因此创造了近现代科学400多年发展的巨大成功。对还原论和整体论的具体、全面、详细的争论则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事情。第一个使用“还原论”一词并对它进行批判的是著名哲学家蒯因。1951年蒯因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中正式提出“还原论”。蒯因指出还原论虽然在科学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它只强调独立的个体,脱离了科学实际发展的具体环境,而真正的科学

18、应该是由一个许多互相联系、彼此影响的命题和原理所组成的大网络。1945 年,贝塔朗菲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论,这标志着系统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系统科学以整体性和整体论为根本特征,使得20世纪科学思潮开始发生重大转变,还原论日益受到冷落,成为了落后、僵化的代名词,整体论开始占据上风。争论随后发展到生物学领域、心理学领域、形而上学领域,如心身问题、自由意志、因果性问题等等。尽管还原论和还原方法仍然被普遍运用,但学术讨论或是文本研究表明,对还原论批判已经愈来愈明显。近年来,国内的研究同样集中于对还原论的批判认识,表现出一种超越还原论的强烈呼声。孙革还原论思维方式的终结(1995)、孙孝科还原论评价

19、(1999)、郝刘祥现代科学中的还原论与整体论(2008)、刘敏、董华还原论传统的盛行与隐匿(2011)等,无一例外都揭示了还原论的局限和面临的困境,认为尽管还原论确实激励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但其迄今所取得的成就是相对有限的,在后现代科学中将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系统科学的出现,事实上预示并践行着一场深刻的科学革命。原献学、邹卓然还原论、整体论与记忆理论(1985)、虞真还原论已从机械论中摆脱出来(1988)、张华夏兼容与超越还原论的研究纲领理清近年来有关还原论的哲学争论(2005)、黄欣荣专著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2006)、刘劲扬专注哲学视野中的复杂性(2008)等,则揭示了还原论的一定合理

20、内核和其应用缺陷,同时提出了超越还原论的主张。此间,刘劲扬还原论的两种形象及其思维实质(2007)、严国红、高新民还原论概念的多维诠释(2007)、杨文登、叶浩生论心理学中的还原论(2008)、李庆平、刘明海还原论的论证和核心信念(2009)等基于还原论的合理内核,对还原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类型和层次的分析,提出了对还原论进行合理运用的主张,认为还原论不失为“没有选择的选择”、或是科学研究方法“不可避免的选择”。可以看到,还原论虽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但并没有被抛弃,而是经历了一个否定与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国内对整体论的研究总体来说要比对还原论的研究迟缓一些,尽管还原论往往与整体论(反还

21、原论)相较而论。整体论一般是作为对还原论的比较或者补充。2007年7月光明日报.学术版以科学研究的新途径整体论为题,刊发了一组关于整体论的文章,推动了国内整体论研究的发展。此后,对于整体论的研究也基本循着整体论作为科学研究的新途径这一思路,发掘整体论在各个科学研究领域的运用优势。虽然整体论由于系统科学的发展开始流行于科学界,但是对整体论的研究也表现出一定的分歧。刘啸霆整体论的形态及其价值(2007)金吾伦、蔡仑对整体论的新认识(2007)、冯国瑞整体论的发展形态及其重要意义(2008)、张超中、金吾伦整体论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影响(2009)对整体论的历史演进、主要特点、形态和价值以及局限等进行了

22、有益的探索,表明整体论的态度特别是生成整体论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能够促进物的科学向人的科学的转型跃迁,另一方面能够促进个性化科学的建构和发展。陈少华、郑雪整体与部分之和一种整体论的心理学模式(2000)也提出,与机械论和还原论相比,整体论的模式更有可能揭示人性的本质。而反对的意见也存在不少,如前述虞真还原论已从机械论中摆脱出来(1988)早已指出,已有的还原论停留在旧式的物理学、化学中,现代的物理学学、化学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因而所谓的整体论不过是新形式的还原论,否则就只能陷入活力论的窠臼活力论:指关于生命本质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又名生机论或生命力论。它主张有某种特殊的非

23、物质的因素支配生物体的活动。活力论渊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事物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形式构成事物的本质,在事物的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生物的形式是灵魂,即“隐德莱希”,它赋予有机体以行为完善性和合目的性。灵魂的性质决定有机体的机能和结构。还原论认为,生命的构成与非生命没有本质区别,而且生命的活动同样遵循着基本的物理和化学规律。活力论则相信,生命世界与非生命的无机世界存在着截然的界线,有着其特殊的活动规律。活力论认为在生物体中存在着一种非物质的要素,这种要素使得物质获得“生机”,使生命这种特定的形式实现其自我完善的目的。董春雨从因果性看还原论与整体论之争(2010)也从因果性考量了还原论与整

24、体论的关系,指出了整体论的缺陷及其原因,认为整体论多被“架空”,整体论并不充分,因而深陷“尴尬”。尽管如此,各种研究表明,对于整体论总体是持欢迎和肯定态度的。还原论与整体论各自有其优势,同时引发了第三类主张,认为还原论和整体论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都有其合理性,各有其发展空间,主张二者的整合倾向。卢静轩、何筱仙、刘曾复关于生命科学中还原思想及其争论的几点看法就认为,还原思想强调物理化学过程在生命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正确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关于生物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则应当坚持生物系统理论,整体、深入、全面认识生命及其运动形式和规律既有分析又有综合的系统研究。肖静宁脑研究中还原论与反还原论的互补则

25、明确要在还原论与反还原论之间架起互补的桥梁,全面地、客观地吸收两者的合理内容,兼收并蓄,取长补短,走向综合统一的道路。方舟子还原主义与整体主义述评(2000)认为还原主义和整体主义做为两种相对的研究思想,在生物学史上经过长期对抗后,已达成一定程度的融合,还原是一种完善的研究方法,对生物学的研究,可以也应该在不同的层次、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当然生物学不可能被彻底还原成物理学。新世纪以来,赵光武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探索复杂性(2002)、董立河试论还原论与整体论的互补与共存(2002)、付立从还原论到整体论(2005)、刘鸿翔还原论、整体论与融贯论复杂性科学方法论之认识(2008)等立足于复杂性研究

26、,着手于还原论与整体论的比较,从理论基础、方法论演进和整体与部分、抽象与具体、简单与复杂、分析与综合等多个维度讨论了还原论与整体论融合的可能,对实现还原论与整体论辩证统一的方向、目标和途径进行了探讨。彭运石、林崇德、车文博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及其超越(2006),龚玲、彭运石、李路丹浅议还原论与整体论(2009)提出要建立整合视野下的心理学,也包含了整合视野下对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运用和发展。综上所述,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于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形态及其发展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比较,对于还原论与整体论的优势和局限也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和研究,并提出了关于整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观点。但实际上,还原论与整体论

27、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关于还原论与整体论二者的争论并没有终止。在心理学领域,在具体的运用中,还原论路线与整体论路线往往表现出水火之势。一些学者本身对还原论与整体论本身的定义和涵义的理解就不一致,有的把它们作为本体理论,有的把它们视为思维方式,有的把它们当做具体方法,因而在研究中可能出现种种误解。在心理学研究中,心身关系是还原论与整体论不可逃离的主要战场,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中,身体或许能够被分析、解析和还原成各种生理活动和行为,然而心理及其活动和行为能够被分析、解析和还原吗?心理及其活动和行为或许能够为人所知,我们又是否了解其背后的自然基础或生理本质,进而可以完全发现“人”之为人的奥秘呢?在有关研究

28、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整体论是新形式的还原论,这主要是基于整体论仍然要使用分析方法,事实上,这也是整体论为人诟病之处。反过来,还原论是否也可以说是整体论的一种形式呢?毕竟还原论最终的目的也还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对理论、结构、概念、属性、模型、构成等“部分”的全面分析确能展示事物的全面本质 Reductionism and Holism Two Types of Holism,ISHIDA, Yasushi, Symposium at Blaise Pascal University: Encounters of French and Japanese Philosophies, The 3r

29、d Session, Japanese Views of Rationality。这一观点并不常见。这些都涉及到我们文中将要开展的关于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定义和内涵以及方法论意义的讨论。目前,在心理学中,对还原论和整体论的研究还往往体现在对心理学发展具体流派或代表思想的方法论阐述中,而对它们的具体表现以及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历史流变和历史地位,尚欠缺全面、完整、系统地研究。不可否认,确立与人的本性相适应的心理学研究方式,是心理学实现展示人的全面本质、构筑人的完整形象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关键彭运石.林崇德.车文博,西方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及其超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2期。因此

30、,还原论和整体论能否以及如何在心理学发展中发挥出更加完善的功用,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地认识还原论与整体论,对它们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赋予科学方法论的内涵。本文在前述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梳理还原论与整体论定义和内涵,回顾还原论与整体论在心理学发展中的渊源和流变,明确心理学中有关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几种划分类型及相互类型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还原论与整体论的合理内核,反思二者本身的局限和优势,了解还原论与整体论对心理学科发展的影响,展望在整合视野下还原论与整体论为心理学发展带来新的前景。本文认为,关于还原论与整体论在心理学实践中的运用,或将经历一个超越还原论、发展整体论、实现心理学整合视野下的还原论与整

31、体论辩证统一的过程,推动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发展。第一章 还原论的内涵1.1还原论的概念对还原论的定义,目前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刘明海,还原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如有的辞书上写到还原论“是一种认为可以把高级现象还原为低级的基本现象的学说。还原论的基础是承认现实领域的一定等级。按它的观点,现实中的每一个高一级的形式均可还原为低一级的形式,最终可还原为最基本的一级。”蒋永福,吴可,岳长龄等主编.东西方哲学大辞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 308 页。也有的辞书上写到“还原论是主张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的一种哲学观点”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

32、1.第 555 页。尽管其表述不尽相同,在还原论思想下,它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可看成是更低级、更基本的现象的集合体或组成物,因而可以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还原论派生出来的方法论手段就是对研究对象不断进行分析,恢复其最原始的状态,化复杂为简单,将复杂事物归结为简单事物,将复杂运动归结为简单运动,或者说用简单事物、简单运动来解释复杂事物、复杂运动。这是还原论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追求这一方式的结果。1.2还原论的基本特征哲学还原论思想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始祖泰勒斯就认为世界是由水构成的,他的后辈留基伯、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等都持朴素的原子论观点,把世界还原成微小的

33、、不可再分的粒子,认为万物就是这些粒子的组合、分离或改组。近代以来,笛卡尔认为世界就是像时钟一样的机器,可以通过研究构成机器的组件来达成对整个机器的了解,从而开创了近代意义上的还原论传统。这一传统在肇始于伽利略、集大成于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中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应用,成为了影响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一大方法论体系。虽然还原论思想早已存在,但“还原论”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美国逻辑实用主义哲学家蒯因于20世纪中期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时首次提出的。后来,历经内格尔、亨普尔、奥本海姆、普特南等科学哲学家的发展,逐渐在哲学中形成比较精致、成熟的还原论思想。根据已有的研究,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还原论的主要内核:世界是由

34、基本的事件、状态、属性而构成的。通过分析这些构成世界的基本的事件、状态、属性,就可以得到关于世界的认识。换一种说法,还原论认为,世界是分层的梯级系统,可以通过已知的、低层级的事物或理论来解释与说明未知的、高层级的事物或理论。这是还原论的核心思想。1.3还原论的主要表现尽管还原论有其一致的基本特征和核心思想,表现形式却是不同的。划分标准不同,还原论就会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大致可以有如下划分刘明海,还原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根据还原的对象可分为唯心主义还原论和唯物主义还原论。唯心主义还原论主张只有感觉、心灵才是真正的实体,所有现象都可还原到心理的,如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

35、知。”不过唯心主义还原论似乎和常识相悖,也为科学所不容,所以持这种观点的占少数。唯物主义还原论认为存在的实体只能是物质,一切的现象都可以还原到物质的。这种主张为大多数人持有,而且一般谈到还原论也主要是指唯物主义还原论不过由于对物质的看法不同,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许多人把唯物主义说成物理主义。而在物理主义派别中又由于对还原论的认识论意义的看法有争论,而分成还原物理主义和非还原物理主义。2)根据还原所涉及的领域可分为广义还原论和狭义还原论。广义还原论指的是存在各学科中的具有相同哲学底蕴的还原论,如社会学中的个体主义、伦理学中的自然主义等等。狭义还原论主要是指在自然科学中存在的理论还原论,也称为科学还

36、原论。科学还原论是还原论的代表。3)根据还原强调的特征美国的斯蒂芬罗思曼在还原论的局限一书中把还原论分为:经济的还原论、作为客观的还原论、作为无神论的还原论、作为唯物主义的还原论、作为决定的还原论、弱微观还原论、强微观还原论。4)根据还原强弱可区分为强还原论和弱还原论。强还原论认为事物都是由其潜在的结构,由其基本组成部分和元素构成,并可以由后者的认识而达到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强还原意味着和机械论、决定论联系在一起。有人把它归结为“整体仅仅只能是部分之和”。弱还原论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由较小的、潜在的元素或部分构成的,没有神秘的东西存在。但弱还原论并不强调后者一定推出前者。5)根据还原论研究重点可区

37、分为经典还原论和形而上学还原论。还原论系统研究开始于逻辑经验主义,其中 E内格尔的理论还原被视为代表。理论还原和科学发展是紧密相联的。我们把这一时期的还原称作经典还原论。后来还原论发生转向,关注点在于属性、因果等形而上学问题,这一时期称作形而上学还原论。6)根据哲学研究范畴一般对还原论划分是根据哲学研究范畴,分成本体还原论、认识还原论、方法还原论。本体还原论是还原论最重要的形式,也是其它还原论形式的目标。这一形式在科学史和哲学史上非常明显,如古希腊的原子论者,近代的机械论者,它表明物质只不过是基本粒子集合,基因只不过是DNA 分子,意识只不过是大脑中的神经元集合。认识还原论可以描述为这样的观点

38、:假如在某科学领域所形成的理论和实验定律表现为其它分支学科所形成的理论和定律的具体例子,那么我们说前面的科学的理论、定律(包括概念、定义、模型)可以被还原到后者科学的理论、定律(包括概念、定义、模型)。科学史成功还原例子很多,如几何光学还原到物理学;气体定律还原到分子运动定律,热力学定律还原到统计力学定律,孟德尔基因说还原到DNA 结构。根据还原的形式和操作方法,认识论还原可以分为:理论还原、定义或概念还原、模型还原等。其中最重要的形式是理论还原。认识论还原的主要特征重视逻辑演绎推导关系。并且广为科学哲学家所研究。有人把这种还原称作科学还原论或解释还原论。方法还原论则是指具体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

39、的方法,即把问题和实体分成部分和考查组织的低层来理解高层,通过研究部分和低层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再把它们恢复原状以理解其如何在整体或高层中作用和工作的。大多数科学家,无论持什么哲学或宗教信仰,都实际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这种方法还原论。方法还原论把分析作为合理的、最终的、研究实在的策略,而不管实在究竟如何构成。也就是说,不管什么为真,分析是研究所必须遵循的唯一策略、程序、规划或良方。简单的来说,我们可以按照一般哲学范畴对心理学中还原论进行一个基本的划分,以下我们将会用这种方法分析心理学中的还原论思想。比如,本体论还原论的观念认为不同运动形式间高级运动形式可以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同一运动形式内的高

40、级层次归结为低级层次;如各种元素论、原子论、要素论等。认识还原论如理论还原,是指用较为成熟的理论去理解和表达较不成熟的理论,认识还原论还包括各种生物还原、动物还原、公式还原、机器还原等。方法论还原论则认为可以从较低级的物质层次、较简单的物质运动形式去分析、认识较高级的物质层次、较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这是还原论者研究路线的体现。 总的来说,从心理学的范畴来看,还原论有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在对人及其心理本质问题的理解上的原子论世界观,在心理学研究原则上强调的还原原则,以及在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上坚持的还原分析法。在对人及其心理本质问题的理解上,还原论认为,人及其心理像世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由一些最

41、基本的原子或元素所构成的。任何事物均由一些基本的原子或元素所构成,均可以分解为某些基本的原子或元素;原子与原子之间彼此独立,或有着一种线性因果的关系;找出构成事物的基本原子,便可以用它们去拼装复杂的事物。这以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和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为代表。在随后的发展中,元素、原子可能分别为其他的基本物所代替,如华生的“人是机器”、赫尔的公式还原等。斯金纳将人还原为动物或信息加工范式将人还原为智能等的还原论一方面是这一还原论思想的延续,另一方面也将还原论发展到了新的领域。在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上,还原论坚持的是还原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先将复杂现象(如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还原为简单现象

42、(如物理现象、元素或原子),然后再从简单现象中寻求对于复杂现象的解释。反映到科学研究范围和理论目标上,还原原则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还原到具体,一是还原到抽象。第一种还原将科学研究范围定位在个别事物或具体经验,将科学研究的理论目标限定在个别知识或经验理论,或事物“原样意义”、“原样理解”、“原样解释”的寻求;第二种还原则将科学研究范围定位在“物理学家的世界,数学家和化学家的世界,抽象、定律和公式的世界、假设体系的世界、非直接经验而有赖于惊艳世界的世界。”马斯洛,科学心理学,林方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第65-66页.冯特、铁钦纳、华生、斯金纳等人的还原论都是还原到具体,而赫尔、信息加工范式

43、以及精神分析学的还原论则是还原到抽象的具体表现。在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上,还原论坚持运用还原分析法。这一方法的基本程序是,先将复杂、高级的东西化简为一些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元素或低级的层次,将元素、部分从事物的整体中抽离出来孤立、静止的考察,然后以线性因果观或“算术和”说明元素或部分间的关系以及事物的性质参阅: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还原论的心理学范畴立足于原子论,认为认识人及其心理和行为的根本途径在于将它们分解为一些基本的原子或元素,或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如物理、化学、生理过程,然后以部分阐明整体的性质,或以物理、化学、生理学的规律说明人及其心理和行

44、为的规律。构造主义的元素分析法、行为主义的实验分析法都是还原论的具体体现。第二章 整体论的内涵2.1整体论的概念一般认为,与还原论相对应的是整体论。对整体论的定义和认识也不尽相同。整体论一词公认是由英国在南非联邦的统治者施穆滋(Jan Smuts)于1926年创造的。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中指出施穆滋对整体论的释义是:“它把宇宙看作神秘的整体系统,强调并宣称,整体不能归结为它的组成部分。它认为英国是某种高级的整体。把它的组成部分说成是整体的部分,宣称部分应绝对服从整体并为之服务。”转引自:金吾伦、蔡仑,对整体论的新认识。这里的中心含义是“整体不能归结为它的组成部分”。 在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由

45、生物哲学研究学者胡文耕所撰写的“整体论”(Holism)条目作了这样的概括:它“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是由各部分、或各种要素组成的,但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理论。整体的性质大于其组成部分性质的总和,整体的规律不能归结为其组成部分的规律”。转引自:金吾伦、蔡仑,对整体论的新认识。一般说来,与还原论相对,整体论的哲学观认为,将系统打碎只研究它的组成部分的做法是受限制的,对于高度复杂的系统,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因此我们必须以整体的系统论观点来考察事物。2.2整体论的基本特征整体论的思想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关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箴言,同时它也被视为东方自然观和思维方式的基本特质之一参阅:李三虎

46、,重申传统:一种整体论的比较技术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但整体论一词直到1926年才由斯马茨在整体论与进化一书中提出。在当代汉语语境中,整体论一词有多种涵义。常识化论述中提及的整体论主要涉及两类,一是作为自然哲学观的有机整体论或系统整体论,二是将这种自然观拓展到人类社会,将社会及其建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或整体性的系统。前者多以对还原论的批评论证自身的合法性,以支持科学的生态化、东方科学复兴、整体论科学等观点;后者则主张将社会作为一种系统工程(如创新体系等)加以构建。例如,考察一台复杂的机器,还原论者可能会立即拿起螺丝刀和扳手将机器拆散成几千、几万个零部件,并分别进行考察,这显然耗时费力,效果还不一定很理想。整体论者则会采取看起来比较简单一些的办法,不拆散机器,而是试图启动、运行这台机器,输入一些指令性的操作,观察机器的反应,从而建立起输入输出之间的联系,这样就能了解整台机器的功能。整体论是整体的而不是原子论的,是功能型的而不是分类型的,是能动的而不是静态的,是动力学的而不是因果式的,是目的论而不是简单机械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