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函数及其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17102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数函数及其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指数函数及其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指数函数及其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指数函数及其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指数函数及其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数函数及其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数函数及其质.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青铜峡市三中 张艳荣,(说课稿),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必修1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第一课时),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一、背景分析,1 、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及初步应用。 指数函数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新教材引进的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与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有联系,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是学习对数函数和等比数列的基础,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学生通过动手折纸实验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它学科的联系,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

2、义,利用已有的函数知识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探索指数函数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学生通过动手折纸实验活动感知生活中的数学,了解数形结合,概括和归纳等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和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学情分析 我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怕难,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折纸实验,从而可以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幂的运算,已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性质,因此可以采取探究,概括和归纳的学习方法学习本节课。 因为高一的学生

3、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对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应用比较困难,因此我将本课的难点确定为: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的性质。,课程标准 指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具体实例了解指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指 数函数的性质。 考虑到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课容量,结合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设 计,1、知识目标(直接性目标) :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能力目标(发展性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 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科学正确的计算能力。

4、3、情感目标(可持续性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 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三、课堂结构设计:,本课是概念、图像及性质的新授课,设计了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结构。,1、学生自备学具:,学生准备纸张,三角板,学生通过折纸游戏观察折纸次数与层数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的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3、教师利用多媒体准备的素材,指数函数的图像,例题和习题,与本节课相关的结论,四、教学媒体设计:,2、板书设计: 为了使学生对学习本节课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教学时将重要内容进行板书

5、,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五、教学过程设计,对折次数,所得纸 的层数,1,2,2,4,3,8,形如,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为自变量,定义域为,其中,指数为自变量,幂为函数,底为常数,为后面研究函 数图象性质 埋下伏笔,1、创设情境,形成概念,定义:函数,叫做指数函数,,为自变量,定义域为,其中,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指数函数?,我是,我不是,二、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根据什么思路研究函数的性质? 如何作函数的图像?说出步骤 如何利用上面的步骤,作出 的图像? 指数函数图像有什么特点? 通过图像,你能发现指数函数的哪 些性质?,以问题为载体,带领学生探求新知,图 象,性 质,y,x,0,y=1,

6、(0,1),y=ax (a1),y,x,(0,1),y=1,0,y=ax (0a1),定 义 域 :,值 域 :,恒 过 点:,在 R 上是单调,在 R 上是单调,a1,0a1,R,( 0 , + ),( 0 , 1 ) ,即 x = 0 时, y = 1 .,增函数,减函数,指数函数 的图像及性质,当 x 0 时,y 1. 当 x 0 时,. 0 y 1,当 x 1; 当 x 0 时, 0 y 1。,三、深入探究,加深理解,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发现图像与底的关系,在第一象限沿箭头方向底增大,底互为倒数的两个函数图像关于y轴对称,难点的突破,4、当堂训练,共同提高,例1: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

7、小 (1) 1.72.5 , 1.73; (2) 0.8-01,0.8-02 (3) (4) (5)(0.3) -0.3 与 (0.2) -0.3 (6)1.70.3,0.93.1,同底比较大小,不同底但可化同底,不同底但同指数,底不同,指数也不同,同底指数幂比大小,构造指数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不同底数幂比大小,利用指数函数图像与底的关系比较,利用函数图像或中间变量进行比较,例2:已知下列不等式 , 比较 m,n 的大小 : (1) (2) (3),知识的逆用,建立函数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双基训练,知识内化,5、小结归纳,拓展深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又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

8、的方法和数学思想? 你能将指数函数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吗?,回顾知识,拓展深化,6、布置作业,学以致用,必做题 :课本58页1,2,3 思考题,想一想,A先生从今天开始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承担如下任务:第一天给A先生1元,第二天给A先生2元,第三天给A先生4元,第四天给A先生8元,依次下去那么,A先生要和你签定15天的合同,你同意吗?又A先生要和你签定30天的合同,你能签这个合同吗?,体会指数的增长速度之快,同时让学生感受指数的用途,激发学生的兴趣。,今天我们所学的性质是由观察图像得到的,那么这些性质能否通过推理的方法得到呢?,让学生认识到除了通过观察图像,演绎推理也是研究数学常用的思想,将学生思维引领向更高的层次,六、教学评价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 1.关注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生的投入程度、思维水平的发展.具体体现在: (1)在指数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观察学生能的思维发展过程,学生的概括问题的能力、 (2)在指数函数的性质的探索过程中,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在练习中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3.根据学生在课堂小结中的表现和课后作业情况,查缺补漏,以便调控教学。,青铜峡市三中 张艳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