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读书会.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0728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信读书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正信读书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正信读书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正信读书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正信读书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信读书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信读书会.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正 信 讀 書 會,主 持 群 : 鄭 健 、 姚 永 錩 、 陳 淑 珍 、 賴 明 秀,佛法的生活應用,2008/07/30,本週主題 2008/07/30,佛教徒如何有效的脫離情的牽絆? 親情、友情、人情、宗教情、等,種種甩不掉的情,有義務、有負擔、有熱情、有悲情、。 經典如何教導我們超越各種情鎖?,前言,生命的愛悅與悲哀 生命,在三世流轉中,是無限的因果網絡;每一有情,活像網結一樣。生,是任何人都喜悅的,都希望過著快意的生活,可是現實世間,並不盡如理想,橫梗在前面的,是許多困難,煩悶。老實說,人類的生命,還是苦多樂少。依佛法說,有情有情愛的特性,本不是盡善的,含有矛盾的特性。人類的苦痛

2、、煩悶、恐怖、悲哀、失望,都是與生命俱來的。憑你怎樣的謳歌生命,讚美生命的光明遠景,而生命的缺陷,永遠是不可避免的事實。自身,無論怎樣愛護他,他還是一死了事。人事與物質的境遇,無論怎樣的和諧豐富,而夾雜在裡面的,卻到處是不自在。不如意事常八九,悲哀而又要愛好他,而且是唯一愛好的對象。人生,有情的生命,矛盾!矛盾! 在這又可愛,又討厭的生命現實中,我們第一要著,是止惡而向善,使自我在三世的延續中,趨向於進步的前途。再進一步,修學出世法戒、定、慧,對於不徹底的,充滿缺陷的生命,作一番徹底的改造,徹底解除苦痛。把三世流轉的生命,淨化而成為究竟圓滿的生命。 (p.40),導讀一,談男女欲 人類有眼等五

3、根,即不能不受用五境;生存人間,即不能不衣食資生。所以佛法的離欲,不是拒絕這些,是淨化自心而適當的合於社會情況,合於身心需要而受用這些,不為環境的愛著而牽轉。 人類生而有男女根,淫欲不是生死根本,佛法的出家眾,為什麼要嚴格禁絕,不像對於衣食資生的相對節制呢?這可以說:衣食是無情的,雖與社會有關,但比較容易的自由控制。男女的牽制,繫縛力特別強;在男女相互佔有的社會結構中,苦痛是無法避免的,實是障道的因緣。在當時的社會中,適應當時的出家制,所以徹底戒絕男 女的淫欲。如人間為北俱羅洲式的,依此而向出世,男女問題也許會像衣食一樣的解決了。大乘淨土中,有菩薩僧而沒有出家眾,即是這社會理想的實現! (p.

4、233),導讀二,欲的對治 一個罪惡的現實人間,有兩大癥結,非修定不能對治。一、欲樂:人類對於物質的欲樂,適合自己情意的色聲香味觸,及男女的欲樂,都是貪戀不捨的。現在的欲樂,耽著不捨。過去的欲樂,念念不忘。未來的欲樂,盲目的追求著。這些欲樂,沒有的苦求不已;得到了,又怕失去;失去了,憂苦得了不得!試想:人間的一切問題 社會,經濟,政治等一切,那一樣不是為了大家的貪求欲樂而存在。欲樂是不可著的,如刀頭的蜜,似乎有味,而不知接著是割舌的苦惱。二、散亂:人心是散亂的,比猴子的躁動還厲害若干倍。由於內心的散亂,情意容易衝動,認識不能明確(散亂重的,連世間學都不能了解),自己不能控制自己,一味隨著環境而

5、轉動。散亂為引起顛倒煩惱的有力因素,使人陷溺於多憂多苦的欲海,不能自拔。修定才能不受欲樂的繫縛,不為散亂所嬈亂,心地明淨安定,而有自主的自由。 (p.107),導讀三,非苦非樂的中道行 世尊的時代,印度社會的風尚,正走上極端的路子。有的是樂行者,就是縱欲的享樂主義者,這是大多數。大家在物欲的追求中,爭取,享受,為無窮的欲望所奴役。最極端的,有庸俗的順世外道,還有性欲崇拜的遍入外道,以 男女交合為大樂,看作解脫生死的妙法。相反的是苦行者,就是禁欲的克己主義者。這如各沙門團,當時的出家外道。最極端的,是耆那教徒。他們過著極端的苦行,有的不穿衣服;有的冷天臥在冰上,暑天曬在太陽下;或者睡在荊棘上。吃

6、的,有的不吃熟食,專吃野菜水果;有的喝水;有的服氣。戕賊自己的身心,被看作神聖的修行。釋尊初轉法輪,首先揭示了不苦不樂的中道行。認為極端的樂行與苦行,都不能使自己的身心正常,不能引導到解脫的境地。所以佛的真解脫道,是遠離那苦行與樂行二邊,而保持那中道的以智化情的生活。克制自己,而不可戕賊自己;受用維持生存所必須的享受,而不可放縱。唯有這樣,才能引上解脫的正道。 (p.127),導讀四,談愛 生命都是有情愛的。母子,夫妻等愛,無論愛到怎樣深,都是有條件的愛;只有愛自己我愛,才是無條件的。所以佛說:愛莫過於己。人愛自己的生存;到了病勢嚴重時,還存有大概會活下去,可能會好起來的欲望。到了絕望時,也要

7、把希望寄於未來,這叫後有愛。有的,只要聽到死字,就害怕起來。其實,病才痛苦,死了又不知苦痛,怕什麼呢?他是怕沒有這個我呀!怕財富,權位,眷屬,都成為不是我的呀!由於這我愛的欲求,才會招感生死而不斷。如自我的愛見斷盡了,永不再感生死苦果;此生的報體結束了,就是入涅槃。當破了我見,斷盡煩惱,證入法性時,名為得涅槃。涅槃是親切的體證了,但還不能沒有苦。有此身體存在,餓了還是要吃,冷了還是要穿,辛苦了還是會疲勞,會老,會病。不過,比平常人不同,雖然身體有苦,而不致引起憂愁懊惱等心苦,這叫有餘涅槃,就是上文的斷惑則得涅槃。到最後死了,這個身心的組合離散了,不再引生新的自體,新的苦果,這叫無餘涅槃,也就是

8、業盡報息則入涅槃。(p.224),導讀五,自體愛與境界愛 情愛的活動,又必然是自我的活躍於環境中。有人說:人類的一切愛,都是以男女間的性愛為根本。愛兒女、父母,愛朋友等,不過是性愛的另一姿態。然以佛法說,這是不盡然的。有情是可以沒有性欲的,如欲界以上;即如一類下等動物,也僅依自體的分裂而繁殖。所以論到情愛的根本,應為自體愛。自體愛,是對於色心和合的有情自體,自覺或不自覺的愛著他,即深潛的生存意欲。自體愛又名我愛;這不獨人類如此,即最低級的有情也有。有了我,我是主宰,即自由支配者,所以我愛的活動,又必然愛著於境界,即我所愛。對於與自我關涉而從屬於自我的欲求貪著我所愛,或稱之為境界愛。境界愛與自體

9、愛,嚴密的說,有此必有彼,相對的分別為二(我與我所也如此),是相依共存的。有情存在於時間中,故發現為過現未的三世愛染;自體愛與境界愛,可說為有情的存在於空間中。愛著有情自體,而自體必有相對的環境,所以即以自我愛為中心而不斷的向外擴展。如燈以炷燄為中心,向外放射光明,使一切外物籠罩於光明中一樣。有情愛著自體,於是對關聯自體的環境也愛著。,導讀六,自體愛與境界愛 如在家庭中,即認為我的家庭而樂著;我的身體,我的衣物,我的事業,我的朋 友,我的國家,我的名譽,我的意見等愛著,也是境界愛。有我即有我所,這本為緣起依存的現實。由於情愛的愛著,想自主,想宰他,想使與自我有關的一切從屬於我。然而自我的自由,

10、要在我所的無限擴大中實現;不知我所關涉的愈多,自我所受的牽制愈甚。想佔有外界以完成自我,結果反成為外界的奴隸。或者由於痛感我所的拘縛,想離棄我所而得自在。那知沒有我所,我即成為毫無內容的幻想,從何能得自由?從愛染出發,不能理解物我、自他、心境的緣起性,不能契合緣起事相,偏於自我或偏於外境,造成極端的神秘離世,與庸俗徇物。不過這二者中,自體愛是更強的.。此自體愛與境界愛,如約現在、未來二世說,即四愛:愛,後有愛,貪喜俱行愛,彼彼喜樂愛。前二為自體愛,後二為境界愛。第一、為染著現在有的自體愛;第二、是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第三、是現在已得的境界愛;第四、是未來欲得的境界愛。此四愛,即自體愛與境界愛

11、而表現於現在、未來的形式中。,導讀七,談親情 一般人之慈悲同情只限囿於自己的親人,不能推廣於他人。最明顯的例子,做父母的見到自己的子女生病時,內心 的憂愁焦慮超過了子女的病苦;只恨不能以自身代替。這一偉大的慈愛,普通人只能施捨於自己的子女,而不能普及到他人的子女,因被情愛所束縛,封鎖在一個小圈子裡不能超出。儒家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家要人冤親平等,這無非希望我們擴大同情,增長慈悲。要想悲心深切,先應明白人生真義(以智慧去觀察)。佛法說緣起,人是群居動物,我們的衣食住行,生活資具,均由社會廣大人群:士、農、工、商所供給,生命財產,由軍政、法律所保障。明白這相依相成之緣起的

12、道理,即能對他人生起同情心。約我們無限延續的生命說,過去無量生死中,我們也有很多父母親屬,眼前現生的父母我們要報恩,過去的父母兄妹我們也應報恩。所以佛經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們的慈悲心,不是為一家一族一國全人類,甚至要擴大到一切眾生界。大乘佛法特別強調素食,不殺害眾生,原因在此。同時佛法中講慈悲,不是施予,而是一種報恩。與智慧相融的慈悲是契合真理自他緣成,相依相存。 (p.163),導讀八,宗教情 一般宗教講博愛,總以自我為中心。如順我者生,逆我者亡,信者永生,不信者永火,這種強烈的獨佔的排他性,除屬於自己外,一切皆要毀滅,階級愛的底裡,露出了殘酷的仇恨!佛法中慈悲是冤親平等,

13、對於冤家或不信者,雖一時不能度化他,待因緣成熟,自然可以攝化。依宇宙因果自然法則說:自作自受,沒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可以賞善罰惡。如人爬樓梯,自己不小心,就會摔跤,一切自己負責。佛法講善因得善報,惡因得惡果,有人不明因果法則,以為其中含有功利觀念,殊不知佛法講善惡,根本原則建立在合情合理人事種種關係上。符合道德法則稱之為善行,自有好的果報;違反情理的,損人害己的惡行,自會召感苦痛的後果。這不是功利,而是社會人群共同循守的自然法則。如此才能鼓舞人們道德心行,提高道德生活水準。 (p.163),導讀九,信仰與理智的統一1 一般宗教之愛,因為缺少智慧,故愛有範圍。佛法以智慧為體,慈悲為用。唯有真智

14、中才有大悲,佛經說:佛心者,大慈悲是。由於大乘佛法以莊嚴佛土,成熟眾生為己任,若缺乏大悲,即不能成辦。 人類各各習性不同,重於理智者,則個性孤僻,不能樂群;重於感情者,又以自我為中心,這些均不能稱為完美理想的人生。佛法以智信合一,悲智融和為人生之正鵠。信仰,智慧,慈悲為大乘佛法三大心要,均衡的發展,由凡夫位,次第修學,進達於最後究竟的佛果。人生旅途,僅數十寒暑,我們應利用這短暫的人生,以此理想完善的藍圖,來莊嚴此人生,昇華此人生! (p.163),導讀十,信仰與理智的統一 2 佛法主張信智合一,如何合一?能否合一?這就要對佛法中信仰與智慧,先有一番了解。信仰的特徵,是對於所信仰的對象,生起一種

15、欽敬仰慕之情操。任何宗教徒,均有如此信仰生活的經驗。這種信仰,若缺乏理智思考和抉擇,就不 能稱為理智的信仰。佛法中信仰,是透過考察與分別,了解到信仰的對象,具有真確(實)性,功(德)性和功用(能)性。例如佛弟子對釋迦世尊的敬信,必先通達到釋尊確實示現過這一世界,他具有崇高的智慧德相和那偉大救世利人的慈悲大用。佛法中的信仰以理智為基礎;從理智出發而加強信心,從智慧體認而陶冶的信仰,理解愈深切則信心愈堅強。這種信心能引發我們向上向善,不但對信仰的對象上有高山仰止之情愫,而且進一步也想達到同一境地! 常見一般對佛法頗有研究的知識份子,理解力雖強,但缺乏信仰,所以佛法不能在他們身心中生根,更不能獲得佛

16、法的真實受用。這樣的研究佛學,是違反佛教精神的。因為佛教生活是包括了信仰要素,有了信心才能滌除內心煩惱 貪、瞋、我慢。 ( p.158),導讀十一,信仰與理智的統一3 佛法智慧的推求以自我體驗為中心,真理不從外得,認識了自我,把握住自我後,由內向外,擴大到人生現象界,以外界作為自我體驗之印證。這如一個耳聰目明的人,知識豐富,一切不需他人幫助,就能辨別清楚,如此才能智信合一。其實智信不相違背,否則,不偏於信仰即重於智慧,信智不能調和。因為無信仰的智慧,是偏重於物質的智慧,結果是反宗教。沒有智慧的信仰,是偏重於情感的信仰,結果是反理性。佛法是信智合一,信是充滿理性的,智是著重人生的,自力的;信離顛

17、倒,而智有確信。能夠這樣的去了解,體驗,實行,則人生前途才充滿了無限光明。 信心的修學方式,可以分成幾個階段,在其過程中雖有淺深的不同,但最後是信智統一。第一是信順,內心不存有絲毫的成見,而以理解為基礎。因為胸中一有主見,則不能信順他人或接收真理。舉一淺例說:甲與乙彼此感情不和。乙有了錯誤,甲以真誠心忠言勸告,但乙胸有成見,不但不肯接受,而說是惡意謗譭。反之若甲乙毫無成見,或感情很好,那即使甲以粗言相對,乙也能甘之如飴的。 接續下頁,導讀十二,信仰與理智的統一4 所以丟開了主見才能信順真理,這樣信心才能清淨(與三慧中聞慧相應)。第二是信可,或稱為解信,經過信順後,接著就對於所信的對象上生起深刻

18、的了解,或印可它確實如此。認得真,才信得切。通過耳聞眼見,再經內心思考(這與三慧中思慧相應),求得系統的認識,認定它確實無謬。第三是信求,這一階段是經過智慧思考後採取行動,希求獲得。如去山中採礦,經過勘定後,知其地實有石油,確信無疑,即可開始鑿掘了(與修慧相應)。第四是證信,由於不斷的修習,體悟到真理究極與最初所信的毫無二致。如開礦者,繼續的開掘,終於發現到大量石油(這與現證慧相應)。佛法說信不排智,智以信成,達到信智合一,這與其他宗教的信仰大大不同。 佛法中的智慧從自證而來,因為一切知識必須以人為本位,了解到人生,把握此人生的智慧,再去觀察宇宙現象界,才能通達無礙。若以為智慧從外界獲得,只能

19、知其表面,不能徹法源底。約智不礙信說,在事相上,佛陀曾親證到世界無量,眾生無數。科學不發達時,人們對這種看法是非常懷疑的。但到目前,以科學儀器視察,證明太空中是有無數星球。科學愈昌明,愈能證明佛法所說是千真萬確。約信不礙智說,在理論上,佛說緣起,無常,無我等,在現實人生中,我們處處可以體驗到這一永恆不變的理性原則。這一信智不二的佛學,是其他宗教所不及。 (p.158),總結,有人說:佛法是否定生命反人生的。這是對的,也是不對。如西洋某哲學家說:道德的目的,在於不道德。這不道德,並不是殺人放火等惡行,是說:道德的究極目的,在使人到達超越一般的道德。佛法說了生死,說無生,也是如此。一般的人生,愛染

20、是他的特性,是不完善的。情本的有情,含有不可避免的痛苦,有不可調治的缺陷,故應透視他,超脫他。佛法的體察有情無我無我所,不但離有愛,也要離無有愛。所以佛法說無生,不是自殺,不是消滅人生,是徹底的洗革染愛為本的人生,改造為正智為本的無缺陷的人生。這樣,無生不但無此生,更要無此不生。如龍樹的解說無生,即生、無生等五句皆絕。如佛與阿羅漢等,即是實現了情愛的超越,得到自由解脫的無生者。 (p.87),小組討論議題,17,生命的本質離不開情的維繫,佛教徒應如何 觀照,才能不起煩惱? 父母對子女的愛,以佛法來看,如何拿捏 才算如法? 對於宗教信仰的情操如何避免墮入迷信及 個人崇拜?,下週讀書會主題,主題6:佛教徒如何面對自己的挫折? 在面對生活、工作、進修、健康、人際關係、等,往往因不順暢而陷入低潮。經典如何教導我們面對挫折? 主持人:許惠貞 師姐,感恩您的參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