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长郡中学第一轮复习强化训练1》.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6149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长郡中学第一轮复习强化训练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长郡中学第一轮复习强化训练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长郡中学第一轮复习强化训练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长郡中学第一轮复习强化训练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生物《长郡中学第一轮复习强化训练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长郡中学第一轮复习强化训练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长郡中学第一轮复习强化训练1》.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年新化二中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刘秋雪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这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 )A实验设计中都需要有对照 B实验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加热C实验结果都有颜色变化 D实验材料都始终保持生物活性2将培养有水绵的培养皿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并阻止氧气进入,此时只有厌氧细菌生长,当水绵被通过分光镜获得的单色光光束照射时(如右图),藻丝上细菌聚集最多的部位是( )A1、3 B2、3 C3、4 D1、43右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粒分裂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4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D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

3、胞免疫5下列所述实验及其所用试剂搭配错误的是 ( )A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醋酸洋红溶液 使染色体着色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丙酮提取色素C在通过特异染色观察D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染色液为甲基绿D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使用苏丹III染液鉴定蛋白质6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 )A含有水、DNA、RNA、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 B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T2噬菌体和乳酸菌C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D既有DNA,又有RNA的是

4、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T2噬菌体7. 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正确的是 ( )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则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将好氧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细胞为死细胞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ABCD8下列有关番茄代谢或调节的变化趋势图,正确的是 ( )9.粗糙脉孢菌的单倍体细胞中具有7条染色体。两个不同类型的粗糙脉孢菌A和a融合后成为二倍体,随即发生典型的减数分裂,紧接着

5、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此过程最终形成的子细胞数及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 ) A. 8个、7条 B. 8个、14条 C. 4个、7条 D. 4个、14条10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特征,显微镜先后被使用的结构是(若重复使用同一结构,其次序以第一次使用为准)( ) A反光镜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B转换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C反光镜转换器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D转换器反光镜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11据右图,下列选项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A BC D12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限制因素是A它们的祖先不

6、同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C变异的方向不同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B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比例称为基因频率C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D人类进化中,基因库中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14、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 B苏丹和苏丹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D碘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15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

7、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1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溴麝香草酚蓝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水绵细胞内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中须先将叶片摘下置于暗处,以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17某同学从杨树叶片中提取并分离得到4种色素样品,经测定得到下列吸收光谱图,其中属于叶绿素b的是 ( )18某遗传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系谱图,有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说法错误

8、的是( )A此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7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C7号8号结婚,出生的女儿12号为杂合子的概率为3/5D假如10号携带色盲基因,则13号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4419某蛋白质由X条肽链、Y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AY-XBY-2XCX+YD2X+Y20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所以它们的通透性是相同的B因为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所以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中是均匀分布的C所有生物膜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组成D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是使细胞成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21

9、右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元素组成的主要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EG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 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B具多种功能的直接原因是由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次序不同 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本质原因是由于E中的e排列顺序不同 E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ABCD22右图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光合量)之间的关系,对这一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A点时,光合量与呼吸量相等B在过B点后,再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量不再提高C在 B点时,总的光合量为7mg/m2D在A点时,总的光合量为023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肌细胞含线粒体较多

10、; 胃腺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合成它的场所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肝细胞不能合成胃蛋白酶,说明其DNA分子中不含控制胃蛋白酶合成的基因; 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甲状腺细胞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但不能合成酶; 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4层膜,每次都要消耗能量; 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气被其他细胞利用要通过6层膜。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24水稻的体细胞内有24个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细胞核内DNA分子数目依次是( )A24、24、24 B24、48、96 C24、48、48 D24、24、9625下图1表示同种生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

11、2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图2中AB段的细胞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图l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 C图1中乙、丙细胞处于图2中的BC段,甲细胞处于DE段D图1中乙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26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实验生物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推测A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将R型活菌与S型菌DNA(经DNA酶处理)混合培养并观察只生长R型菌;可推测DNA被水解,失去遗传效应B噬菌体、大肠杆菌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上清液并检测。上清液放射性

12、很高;可推测DNA是遗传物质C烟草花叶病毒、烟草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并观察烟草出现病斑;可推测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D大肠杆菌将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14N培养基中,经三次分裂后检测含15N的DNA占DNA总数1/4;可推测DNA进行半保留复制27下列有关遗传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生物体不同体细胞的核基因和质基因的数量都相同B测定人类单倍体基因组和二倍体水稻(2n=24)单倍体基因组时,各需测定24条和13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C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物细胞并整合到叶绿体基因中,不会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D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基因与

13、棉花基因的基因结构是相同的28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的(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也增多D生长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也减少29临床上常用膝跳反射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右图为膝跳反射反射弧,下列关于该反射弧叙述正确的是( )A2是传出神经元,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最终通过2传导到效应器B因为在3处兴奋只能单向传导,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当1处受到损伤时,针刺足部仍会产生痛觉D如刺激4处,可在1和5处检测到电位变化30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有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B抗体的化学本质

14、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也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D人体内抗体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它能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31将一株植物水平放置,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B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低,茎弯曲向上生长C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弯曲向下生长D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更敏感,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弯曲向上生长32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

15、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33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e五种生物,a为植物,其余的为动物。一年内输入内这五种生物的能量数值如下表。下列说法除哪项外都是正确的?( )生物abcde能量(J.m-210-5)909.50.961.080.32A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随营养级的升高,能量递减Bb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Cc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Dd属于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34下列四种疾病的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肺结核 B破伤风 C甲型流感 D细菌性痢疾35下列对右图曲线a和b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和可分别代表夏季晴天正

16、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中二磷酸腺苷和H含量的变化B和可分别代表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蛋白质种类和干重的变化C和可分别代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D和可分别代表细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高低的变化36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状腺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COOHB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主动运输过程C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D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

17、部位依次为37分析下列甲、乙、丙三图,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甲曲线表示的是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则阳生植物的曲线与此比较,b点向左移,c点向右移B在图乙中光照强度相同时,t2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大C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类胡萝卜素D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绿色的塑料大棚 38下列关于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有关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丙图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与不相同B甲图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部位,解旋酶作用于部位C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甲图中(A+C)(T

18、+G)比例表现DNA分子的特异性D形成丙图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小麦叶片细胞中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AaBbCAaBb甲aabb乙AABBAabbAbAAbbAAaaBBbb39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是A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和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C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与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40下列据图所作的推测,错误的是A基因型如甲图所示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AaBb后代的概率为1/4B乙图表示孟德尔所做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的

19、性状分离比C丙图中5号女儿患单基因遗传病,那么3、4号异卵双生兄弟的基因型相同D丁图所示生物的细胞中很可能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丁41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正确表示A和a基因频率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D )42一同学用某植物的幼苗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四项实验,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实验、可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B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菜叶发黄是因为无光照叶绿素不能合成C实验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的生长具有向重力性D设置实验的目的是作为实验的对照实

20、验43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0/19 B9/19 C1/19 D1/244为证明“生长素可促进果实的发育”,某同学欲借附近农民土地里的农作物做相关实验,但农民要求他不能影响作物的产量。以下作物最合适用来做实验的是( )A玉米B油菜C花生D黄瓜45右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结构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B神经冲动传到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D若刺激II处,则在I和III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46接种甲型H1N1流感

21、病毒疫苗一段时间后,人体血液中便会出现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构成这种抗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生产此抗体的细胞分别是( )A氨基酸、效应B细胞B核苷酸、效应B细胞C葡萄糖、效应T细胞D氨基酸、效应T细胞47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数量为N/2C由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确定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D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48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移动的方向,单位为kcal(m2a)。下列

22、说法错误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利用图中A的所有能量B辐射的太阳能中仅有1%左右的能量被生产者利用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和被分解者利用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49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B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垂体相应分泌部位,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在炎热的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可以通过调控皮肤血管的舒张度和汗腺的分泌,来增加散热D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可以通过垂体调控肾上腺的分泌活动,从而促进相关代谢活动,来增加产热

23、50关于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能产生淋巴因子,参与机体的免疫作用B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C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出的记忆细胞的功能相同DB细胞和T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导致功能不同二、非选择题部分51. (14分,每空1分)提高光合速率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光合作用过程需要许多酶的催化作用,科学家通过对有关酶及相关基因的研究,在野生植物体内找到了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基因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了某种转基因作物。某高二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率测试的研究课题。请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要测量植物的真正的光合速率,可以用此装置实验测得的

24、来表示。在植物体内,氧气产生于 中,在 中消耗;还原氢产生于 (场所)。(2)第一步:测定植物的细胞呼吸强度,方法步骤:取两个相同的组合装置(如上图所示),编号甲、乙。其中装置甲中 。 。来源:学科网 。来 。来(3)第二步: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基本同上,但不同的处置有: ; 。实验装置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测定植物呼吸 速率甲装置 (填左移或右移)15厘米来源:学科网ZXXK乙装置右移05厘米测定植物净光合速率甲装置 (填左移或右移)45厘米乙装置右移05厘米(4)实验数据: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5)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 cm ,植物体内的葡

25、萄糖增加或减少1 g ,那么该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分解葡萄糖速率)是 g/h。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52(16分,每空2分)下图1是某反射相关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3是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m、n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请分析回答:(1)图1中,当e上某点受到适当刺激后,兴奋部位的膜外的电位呈_。(2)图2表示的结构是_。人缩手反射时,兴奋只能从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已知A释放的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3)图3中,如果

26、人体内激素水平升高,则耗氧量将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在寒冷环境中,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填字母)的分泌量也增加,二种激素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协同作用。(4)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途径有:一是_、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传递。(5)当分泌过多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起_作用,这种调节机制为_53(13分)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P53基因,生物技术可对此类基因的变化进行检测。 (1)目前常用的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 、 、 。 (2)右图表示从正常人和患者体内获取的P53基因

27、的部分区域。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该区域的碱基会发生改变,种变异被称为 。(2分) (3)已知限制酶E识别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E分别完全切割正人和患者的P53基因部分区域(见上图),那么正常人的会被切成 个(2分)片段,而患者的则被切割成长度为 _对碱基和 对碱基的两种片段。(4分) (4)如果某人的P53基因部分区域经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碱基对的三种片段,那么该人的基因型是 (以R表示正常基因,r表示异常基因)(2分)54(7分,每空1分)近年来,沙棘木蠹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研究者发现,鄂尔多斯市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

28、程度有显著差异,如下图所示: (1)为了计算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应采用 法分别对两地的沙棘林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2)已知每个有虫株上的虫数大致相同,那么据上图可知,从20012006年,山坡地的 沙棘木蠹蛾种群呈 型增长,在 年(区段)该种群的种群增长率最高 。 (3)研究者为了研究沙棘的抗虫机理,对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条件进行了调查,发现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肥力及土壤含水量均不同,研究者认为决定沙棘抗虫性的关键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分为A、B两组,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B组 ,结果A组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

29、的假设。 (4)河滩地生物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可通过 作用和 作用返回大气中。 (5)对于沙棘木蠹蛾已经成灾的山坡地,在不造成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可以采用 措施(答两种)来降低沙棘木蠹蛾的种群密度。新化二中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卷答题卡姓名:_ 班级:_ 学号:_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答案题号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答案题号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74950答案51. (14分)(1)可以用此装置实验测得的 来表示。氧气产生于 中,在 中消耗;还原氢产生于 (场所)。(2)其中装置甲中

30、 。 。 。来 。(3) ; 。(4) (5)是 g/h。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52(1)_ (2)_ _(3)_ _ (4)_ (5)_ _53(13分)(1) (2) (3) (4) 54. (7分)(1) (2) 方案:方案:(3) (4) (5) 新化二中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分)1-15CBBCD ABAAB BBDAD 16-30 CADCD DDBCD BCABA 31-50 CDCCA DBCBC DCA DA ABADD二、简答题51(共14分)单位时间内植物细胞呼吸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实际测得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叶绿体 线粒体 叶

31、绿体、细胞溶胶、线粒体 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内膜装有活的转基因植物,装置乙中装有相同的但已死亡的转基因植物作为对照分)。向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均放入等量相同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将装置甲、乙的玻璃钟罩遮光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将装置中的NaOH溶液改为等量相同适宜浓度的NaHCO3 溶液将装置甲、乙均放在相同的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等环境中左移 右移 4 845216分(1) 负电位 (答”“外负内正”或“负电荷”等不给分)(2)突触;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使B(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3)增加 ; m (4)激素(或神经递质) (5)抑制 反馈调节53(13分)(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文库法)、利用PCR技术扩增(PCR扩增法)、化学方法人工合成;(2)基因突变 (3)3 464 220; (4)RR54(7分)(1)样方 (2)S型 2002-2004 (3)土壤含水量与山坡地相同(或土壤含水量低于河滩地),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 (4)微生物的分解 呼吸 (5)施放性引诱剂(用黑光灯诱杀,引入沙棘木蠹蛾的天敌等合理答案均可)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