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药用重气味学术思想研究.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7070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7.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杂病论》药用重气味学术思想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伤寒杂病论》药用重气味学术思想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伤寒杂病论》药用重气味学术思想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伤寒杂病论》药用重气味学术思想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伤寒杂病论》药用重气味学术思想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寒杂病论》药用重气味学术思想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杂病论》药用重气味学术思想研究.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文中除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已经发表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者,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完全由自己承担。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提 要气味学说为中药

2、运用的基本,历代医家均很重视药物的气味,然历代研习张仲景学说的医家对仲景用药的气味的理解多源于后世的中药书,很少运用神农本草经所载的药物气味对仲景用药进行分析,或偶有医家重视神农本草经药物气味,却又将朴素的气味理论论述的玄之又玄,脱离临床。完全按照神农本草经朴素的气味对仲景用药思路进行分析尚属空白。本论文是对张仲景用药的气味进行分析,所用药物气味以神农本草经的记载为标准,医理以黄帝内经为标准,跳出后世注家对张仲景用药思想的个人主见,直接分析张仲景的用药思路,对张仲景所常用的药物的气味进行分析 ,尤其对分歧较大的药物进行详细分析,真正做到以经解经。关键词 气味:神农本草;中药The resear

3、ch of importance Academic Thought of Chinese herbs Qi-Wei in Shang han za bing lunSpeciality: TCM clinic basis-Shang Han Lun Author: wang weiTutor:Professor wu xiu fuAbstract The Qi-Wei theory is the base of using the Chinese herb,Ancient physician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hinese herbs Qi-

4、Wei, However, Ancient doctrine of physicians studies Zhongjing s Academic Thought on the perception of the Qi-Wei from generations of Chinese books, there are few doctors using the Shen Nong ben cao jings Qi-Wei theory to analyze herbs contained in Shang han za bing lun ,Or a few occasional physicia

5、n pay attention to Shen Nong ben cao jing s Qi-Wei theory,But they treated these theories complicate,and it cannt meet the clinical. Its still blank about Full accordance with the Shen Nong ben cao jings Qi-Wei theory to analyze Zhongjings herbs Application laws.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Qi-Wei

6、theory about Zhang zhong jings herbs Application, The herbsQi and Wei is According to Shen Nong ben cao jings records as the standard, Principles of medical science is According to Huang di nei jing as the standard, and be out of later commentatorss individuals assertiveon the herbs thinking of Zhon

7、gjing . using the direct method to analyze Zhongjings medication thinking about how to use the herbs,Selecting commonly used herbs of Zhongjing to analyze,In particular, doing a detailed analysis to larg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erbs about many doctors Understanding,We hope to truly use the classic

8、al theory to explain the classical theory.Key words Qi-Wei; Shen Nong ben cao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目 录提 要1引 言1正文21运用中药重气味历代文献研究21.1黄帝内经奠定了药物运用重气味的基础21.2神农本草经首次详细记载了每味药的气味21.3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发展了药物气味理论21.4金元以前的中药气味理论停滞31.5金元至清初中药气味理论重新发展31.6清朝到民国时期中药气味理论回归41.7近代中药气味理论研究蓬勃发展52古人对中药治病之理的认识52.1古人对中药的认识

9、62.2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认识72.3气味在药物功效上的运用73张仲景用药重气味分析之辛味药83.1张仲景运用附子气味分析83.1.1附子剂量问题93.1.2附子的运用93.1.3附子的煎煮93.2张仲景运用桂枝气味分析103.3张仲景运用姜气味分析103.4张仲景运用半夏气味分析113.4.1半夏的炮制问题113.4.2半夏的运用113.5张仲景运用细辛气味分析123.6张仲景运用吴茱萸气味分析123.7张仲景运用石膏气味分析123.8张仲景运用辛味药物总结134张仲景用药重气味分析之苦味药134.1张仲景运用麻黄气味分析134.1.1从性状分析麻黄气味144.1.2麻黄发汗之理144.1.

10、3麻黄被误解之原因154.1.4仲景对麻黄的运用154.2张仲景运用术气味分析164.3张仲景运用柴胡气味分析164.3.1柴胡苦辛之辨174.3.2关于柴胡功用的其他证据184.3.3张仲景对柴胡的运用184.4张仲景运用黄芩、黄连气味分析194.5张仲景运用芍药气味分析194.6张仲景运用大黄气味分析204.8小结205张仲景运用甘味药气味分析205.1仲景运用甘草气味分析205.2仲景运用黄芪、饴糖气味分析215.3仲景运用人参气味分析215.4仲景运用茯苓、猪苓气味分析215.5小结226总结227气味学说临床运用22结语25参考文献26致谢28l论文著作29伤寒杂病论药用重气味学术思

11、想研究引 言古往今来,对伤寒杂病论常用药物的解释医家数不胜举,大都都是通过后世医书中记载药物的功效阐述张仲景方剂的功用,这样与张仲景对药物的理解有些偏离。中药治病之理为药物之气味,学生通过神农本草经的药物气味理论研究张仲景的用药思路,跳出后世注家对张仲景用药思想的个人主见,直接分析张仲景的用药思路,为继承张仲景学术观点提供基础。以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以及神农本草经为论据,尽可能还原张仲景的原貌,以神农本草经的性味理论结合伤寒杂病论的前后条文互参,分析张仲景的用药思路,即不是脱离临床的纯搞理论,又可以避免只为过分追求专病专药的存药费医的错误,而且像这样系统的论述很少有人研究。正 文1运用中药重气

12、味历代文献研究1.1黄帝内经奠定了药物运用重气味的基础黄帝内经是中医的根源,其中很多篇章详细介绍了不同气味的中药的功用,如:“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就明确指出了不同味的中药过用对人体的伤害;“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明确指出了气味的作用机理;“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素问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明确指出了不同味的中药对人体的作用;尤其是七

13、篇大论中详细记载了不同气味的中药的配伍方法。综观整本黄帝内经对中药的记载很少谈及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详细谈论药物气味的作用,可见在黄帝内经成书时期对中药运用的指导主要还是气味理论,而不重视具体药物的功效。1.2神农本草经首次详细记载了每味药的气味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开篇便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治时日,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说明本经对药物的运用是很重视药物的气味的。同时每一味药的前端都有详细而单一的药物气味,证明气味在对药物的运用上很有意义,由此可知本经将中药的气味理论详细运用到了临床。1.3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发展了药物气味理论辅行

14、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相传为梁代陶弘景据汤液经法所撰,其中详细记载了中药气味理论在调理脏腑中的运用,其中五脏补泻的方剂全部用气味理论推导而组成,对每一脏器都提出了用不同气味补泻的方法,与黄帝内经的补泻方法微有差异。辅行诀将相同气味的中药亦进行了分类,使每一味中药的气味都很详细具体,且每一味中药都只有一个主要气味,不像后世一味中药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味。然此书之气味记载很多与本经记载不同,自成体系,可以说此书虽发展完善了药物气味理论,然脱离了本经对药物的记载。1.4金元以前的中药气味理论停滞从汉代以后到宋末,中药气味的理论几乎停滞不前,中医学者大量钻研专病专方,出现了大量的方书,两晋南北朝

15、的方书有刘宋时宋建平王典术120卷,李修药方110卷,王显药方35卷,徐之才徐王八世家传效方10卷,葛洪肘后备急方以及作者尚不确定的小品方、范汪方、僧深师方等,其中很多方书已经失传,到了隋唐时期医生对方剂的搜集更是努力,其代表作是四海类聚方共2600卷,如今已经失传,唐代方书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宋代方书有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而关于中药的运用以及医理的阐发却鲜有论述,此一段时间中医出现了重方轻理论的现象,因此在这一段时间中药的气味理论几乎无人运用,亦无相关文献论述,几乎处于停滞阶段。1.5金元至清初中药气味理论重新发展金元时期伴随金元四大家的出现,中药气味理论得

16、到了充分的认识,以易水学派对中药气味的认识最为代表,其他医家亦受张元素影响很大。张元素所著珍珠囊药性赋,对药物的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均有所述。李时珍称之为“深阐轩歧秘奥,参悟天人幽微,言古方新病不相能,自成家法,辨药性之气味、阴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六气、十二经及随证用药之法,立为主治秘诀心法要旨,谓之珍珠囊,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 (明)李时珍. 李时珍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38”可见此书对中药气味理论阐发很多,惜本书原著,久已散佚,散见于本草纲目、济生拔粹等书中。其弟子对气味理论更加详细的进行了论述,再传弟子王好古所著汤液本草

17、收载了李东垣之用药法相,详细记载了不同药物气味的作用,“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 温、凉、寒、热,四气是也,皆象于天。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 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皆象于地。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甘、咸者,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轻清成象味薄,茶之类,本乎天者亲上。重浊成形味

18、厚,大黄之类,本乎地者亲下。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清阳发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也。浊阴归六腑,浊之浊者也。 浊阴走五脏,浊之清者也。 (元)王好古. 汤液本草(中医经典文库)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0”可见真正指导易水学派用药的非药物功效而是药物的气味,然张元素、李东垣等均改变了药物在本经中记载的气味,将原先单一的一药一气味改成了一药多气味,且加入了归经等理论,使得气味的运用开始背离本经的运用。过分注重药物归经,优点是便于初学者记忆中药,有利于药品的归类,缺点则是注重归经很容易丢失药物的很多作用,如附子可以温五脏之阳,若归经则附子之温阳作用便很难全面掌握。

19、且对中药理论过多,则对中药运用便过于繁琐,不易掌握,以此中药的运用开始注重经验的总结,而非经典的论说。从金元四大家以后的中药学著作几乎全部将中药的重点放在药物的功效当中,且由于每一个医家经验不同,对同一中药的功效分歧越来越多,直到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时就对同一味中药列举了大量有分歧的功效,使得对中药的运用无所依从。故到清代徐大椿深感后世所学非本草之正义,在其著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三代以前遗法,其用药之义,与本经吻合无间。审病施方,应验如响。自唐以后,药性不明,方多自撰,如千金方、外台秘要之属,执药治病,气性虽不相背,而变化已鲜沿及。宋元药品日增,性未研极,师心自用,谬误相仍。即用本经诸种,其精微妙

20、义,多所遗漏。是以方不成方,药非其药,间有效用,亦偶中而非可取。必良由本经之不讲故也。 (清)徐灵胎. 徐灵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1”1.6清朝到民国时期中药气味理论回归清代医家大都对经典极力推崇,并有将经典神话化,大有非经典不学之势,各个医家纷纷注解经典,其中对本经的研究亦如雨后春笋,对药物的运用开始从本经中吸取营养,气味学说亦开始得到重视。徐大椿著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即从本经中选取百余味药,对其药物气味与功效进行分析,所用药物气味唯依本经。陈修园所著神农本草经读亦对本经中气味理论推崇备至,对后世的论述全然否定,“自陶弘景以后,药味日多,而圣经日晦矣。

21、张洁古、李东垣辈,分经专派。徐之才相须、相使、相恶、相反等法,皆小家伎俩,不足言也。 (清)陈修园. 陈修园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67 ” 张隐庵著本草崇原以及托名叶天士所著之本草经解亦是持同样的观点。公正的说清朝这些医家的观点有点偏激,尤其在否定后世著作上有欠公正,其对本经的重视为后学指明学习经典的重要,然其书多过于玄奥,很多为解释本经而显得过于牵强附会,甚至脱离临床。清末大医张锡纯对本经气味的研究甚是精当,其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纠正了很多药物气味,如详细论述了石膏之气味当从本经“辛、微寒 (清)张锡纯. 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中医临床必读丛书)M.

22、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等。整书对药物的运用皆法本经,用药重视气味,且不纯搞理论,每味药都是从临床出发,为研习本经不可多得的参考书。1.7近代中药气味理论研究蓬勃发展近代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中医药的各个方面都有蓬勃发展,对中药气味的研究亦蓬勃发展,有许多医家亦意识到本经中药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对研究伤寒杂病论至为重要,如李心机教授就“一直以神农本草经为依据还原仲景组方用药思路,探讨其辨证用药的规律。 李心机. 伤寒论通释(精).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 刘渡舟、胡希恕、冯世纶等认为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学习本经的用药方法是学习张仲景用药的基础。张苇航、何新慧认为“分

23、析伤寒论对神农本草经药物学的继承和发展,既可进一步深化汉代以前的本草理论研究,又能挖掘仲景组方用药的本义,以扩大经方的应用范围,指导临床运用。 张苇航、何新慧.试论伤寒论对神农本草经药物学的继承和发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9”并作了很多论述。刘力红在其著作思考中医中说:“神农本草经,它在每个药物里先谈什么呢?先谈气味,气味放第一位,主治功效放在第二位。气味是药物的首要因素,功效主治是次要的因素;气味是体,主治功效是用。 刘力红.思考中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6”然该书并未展开论述。虽然气味学说经过了这么长久的发展,然而以前学者或者不重视本经的药物气味,或者过度神话本经的气

24、味理论,使得理论玄之又玄,脱离实用。真正用气味学说朴素的分析张仲景用药思路尚属空白,尤其全部是运用本经的气味学说来分析张仲景用药思路亦属空白,学生正是基于此对伤寒杂病论中药物气味进行分析。通过气味分析,可以对张仲景用药有更直观的认识,且以气味理论指导中医临床,有执简驭繁之优点。2古人对中药治病之理的认识欲彻底掌握张仲景用药的思路则必须运用古人的思维方式思考中药,而不能以现代人的思路思考。现在人对药物的认识多为某药可以治疗某病,而古人则不这样认为。中药不同于西药,西药是世界上先有了某种病,而后针对该病研制开发一种可以治疗该病的药物,于是我们可以说某药就是治疗某病的。而中药的发明机理与西药完全不同

25、,世界上的所有中药都是先于人类疾病而存在的,即任何一种中药都不是为了治疗某病而产生的,在人类之前本来就有各种植物,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征,这些不同的特征被中国古人发现后用来调整人体,于是这些植物便成了老祖宗神奇的药。因此对中药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某药治疗某病的思路上,如果说某药治疗某病则对药物的理解不够全面,况且某药对某病的治疗必然不能都有效,否则中医就不会发明辨证论治了。中药的治病机理非为杀病毒、抗细菌,亦不是止头疼、治失眠等,而是通过药物气味之偏来调整人体的气机。在古人的思维认为中药治病的机理为以偏纠偏,因此在整本黄帝内经中很少出现某药治某病的记载,却大量记载了不同气味的药物对人体气机的调动,

26、“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2.1古人对中药的认识在中国古人的思维中,天地间任何有生命的动物、植物均是天地二气交感而成,并且天地二气一直养育着天地间所有的生物。管子内业篇里就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春秋)管仲. 管子(中华经典藏书)M,中华书局,2009,291”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就是天地两仪,“三”则是天地交感,于是万物化生。同样的观点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亦有论述,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27、“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就动物而言必须通过呼吸来接受天气并且通过饮食来接受地气;就植物而言则需要通过枝叶来吸收天气,通过根来吸收地气。天地二气必须交感万物方能生长,即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如此周流不息。于人体而言,“腰以上者天气主之,腰以下者地气主之”天地二气升降出入,交流不息则人体无病,若二气不调则生各种病,即出现人体阴阳失和。若二气不交,则为阴阳离绝,则死矣。于植物而言,地以上的枝叶吸收天气与地以下的根吸收地气相交感则植物生长,故而枝叶与根相比较,枝叶所吸收的天气较多,而根所吸收的地气较多,果实为一株植物的精华

28、,具有繁育后代的重任,因此古人认为果实所含气味俱多,此只为大概的规律,不能死套。由于植物生长与采收的节气不同,所处环境寒温不同,在生长过程中所采集的天气便不同,故植物有寒热温凉四气之分;由于生长环境、生长的位置不同,在生长过程中根所吸收的地气便不同,故植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的不同。天清地宁,凡是采收天气较多的都具有天的特征清;凡是采收地气较多的都有地的特征宁,故质地较轻、结构比较疏松的植物其所采天气较多,其气较重;结构比较结实、质地比较硬、质量比较重的植物其所采地气较多,其味较重。关于矿石类药物,古人认为是天地之精所化生,服之可以长生,故而本经将很多矿石列为上品,且古代有很多道士便常年服食矿石所

29、炼制的丹药,现在证明是错误的,不科学的,这一点为古人认识世界的局限性所致,我们不能不加分析的全盘接收,只吸收其正确的,对临床有意义的理论。2.2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认识本经将药物分成了三等,上等药主养命;中等药主养性;下等药以治病。上、中二等药物分别用“养”字,分别养的是人的命和性。在古人的思维结构中,人是由性和命组成的,性即性格、思想、七情六欲等一切看不见的因素;命即身体发肤一切看得见的因素。性与命相比,人的性变化很大,正似天气健运无常,时常风雨阴晴,用一句诗比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且性看不见亦像天无形,因此古人认为人的性是吸收天气而来,只要有呼吸,人就一定有性;命则与性不同,虽

30、然变化,但不像人的情志一样变化莫测,相对比较稳定,像地,人的身体必须通过吃大地生出的万物来充养,若人不吃饭,则身体得不到充养便会消瘦,且人体是看得见的,像地有形。人身上的气血亦是如此,气无形,变动较大,经常会因为人的情志活动而发生气的运动变化“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因此古人认为人体的气亦来自于天;血相对于气而言是有形的,运动规律是很难受人意识改变的,为吸收地气所得。因此本经认为上等药偏重吸收地气较多,偏于调养人的有形身体;中等药偏重吸收天气较多,偏于调养人体气的异常。即上等药多数味较重而气较轻,气轻则

31、寒热之性偏差较小,其性静;中等药偏于气较重而味较轻,气大则寒热之性有偏,其性动。关于下等药则气味俱重,偏性太大,其性动而剧,甚者偏性过大则有毒,因此可以用来治病,当然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等其客观指标还很多,气味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对于病较轻的只需用上、中二等的药物调养一下便可,但对于病较重的则需用下等药物进行治疗。2.3气味在药物功效上的运用药物的功效由气和味构成,气味最原始的定性方法是通过鼻子闻和口尝而得来,凡是闻起来比较刺鼻的其气均较重,尝起来味道较重的味则重。当然这只是最原始的定性方法,后来人们将吃完药物后引起人体气机运动较大,如使人发汗、泻下等,虽闻起来气较轻,但实际所起的效果与闻起来较

32、刺鼻的药物引起的效果相同,即亦为气较重的药物;有些药物虽然尝起来没什么滋味,可是吃下去后会引起人身体变化较大的,如使人发胖、消瘦、皮肤及内里有变化等,虽尝起来无味但均认为是味较重。如果把气味分为阴阳,则气为阳,味为阴,“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气味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如辛味则散,使人体气机由内向外宣发,但是味为地气主静,辛味的散必须与气结合才能发挥散的功用,同是味辛气温的药,如果辛味大而其气不大,则可由里而外温脏腑,而不会发汗,如干姜;如果辛味大同时气也大则温通之力就强,如吴茱萸。再如苦味则下,可使人体气机由外向内疏泄,苦味药与寒

33、味药相配,若气非常大,则苦寒泻下,如大黄;若气较小,则可由外而内凉脏腑,而不会泻下,如黄连。3张仲景用药重气味分析之辛味药 张仲景所用药辛味药物主要有辛温药与辛寒药两类,辛温药物以附子、桂枝、细辛、半夏、吴茱萸等为代表,辛寒药主要以石膏为代表,现逐一对其进行论述。3.1张仲景运用附子气味分析附子本经记载辛、温、有毒,为下品药,下品则气味俱重是用来治病的。学生之所以首先探究附子是为了纠正时弊,现在新兴一派滥用附子的中医,逢病必用大剂量附子,自称仲景心法,更有甚者提出常服四逆汤可以益寿延年,此弊不除不知要坑害多少生命。下品药于本经中写到“不可久服”,久服的后果历史上已有。读史可以知今,在历史上中国

34、曾经有过长时间服用火热药的经历,在汉代以后有很多方士炼丹,所谓丹药就是一些火热性质的矿石药,而矿石药的火热之性倍于附子,人一旦吃了火热药就会感觉精神亢奋,会感觉冲动,故而历代很多皇帝都喜欢这种感觉,而长时间服食丹药,最后都早早“升天”。有人说这些皇帝之所以升天是因为长时间的重金属蓄积中毒引起的,其实这些都是西医的观点,中医的病理上没有重金属中毒这一说,中医认为这些人之所以会早死就是因为火热药调动了人体的阳气,使人体的火气过于亢奋,这些火气发不出来,堆积日久则为火毒,就会生痈疽,就现代药理研究附子亦有蓄积性,久服亦会有蓄积中毒。因此很多人吃了附子之类的配方后会在身上生疮,很多人脸上会起青春痘,此

35、为火毒发于体表,如果长时间的吃附子,而体表又没有发出来,则火毒在体内郁积,甚是危险。且按西医说长时间吃附子对肝肾的损害是很大的,我就亲眼见一个病人因长时间大量吃附子导致肝功异常。现在研究发现长时间吃烘烤食物、烧焦的鱼肉易致癌,用中医眼光看就是长时间的火毒发不出来而致癌,而烘烤的食物的火毒比起附子不知要小多少倍,长时间吃都可致癌,更何况其火如虎狼之附子乎!3.1.1附子剂量问题关于毒药的运用本经记载的很详细:“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即凡是用毒药都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药,病去后立刻停药。这一点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亦是如此。桂枝加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

36、汤、真武汤、附子泻心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用炮附子一枚;桂枝附子汤用炮附子三枚,虚弱家及产妇减服之;甘草附子汤、附子汤用炮附子两枚;四逆汤为生附子一枚,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附子汤、白通汤为生附子一枚,顿服;通脉四逆汤中为生附子大者一枚。乌梅丸因剂型不同所用附子量无法与汤剂比较,在此不做论述。通过张仲景用附子的剂量可见仲景用药心思缜密,根据病情轻重对不同病采用不同剂量的附子。附子味辛气温,于本经中位于下品,可见其气味俱强,其温通之力甚强,故本经言“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可见其走窜力甚强,对于虚人不可用大剂量,故仲景在需要大剂量的用附子的方后注中均言“虚弱家及产妇减服之”,

37、可见仲景在附子的剂量上是谨慎运用的,而非动辄大剂量的用附子。3.1.2附子的运用本经言附子有毒,为下品,故气味俱大,故既可温里宣通脏腑,亦可温通经络。附子所用者为根,且质地很硬,质重,像地之性,故所采地气较天气多,故附子虽辛温力强,所走的仍在里,不能发表出汗。张仲景用附子亦不外乎温里回阳,温通经络、温化脏腑水饮。温里回阳的代表方为四逆汤、干姜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等;温通经络的代表方为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温化水饮代表方为真武汤。由方剂组成可以看出仲景回阳温里多用生附子,温通经络、温化水饮多用炮附子。用生附子回阳多配伍干姜,以增其味;而用炮附子通经络则多配伍桂枝,以增其气。炮附

38、子是生附子用大量胆巴浸泡,然后漂洗而成,胆巴为一种盐,味苦咸气几乎为平,可见附子的炮制过程实际上是减弱附子的味而尽量不减附子气的过程,可见炮附子的辛味要弱一些,气依然较强,故仲景用炮附子温通关节、脏腑。生附子气味俱大,即可温里又能通阳,可使阳气得复,故仲景多用生附子回阳。3.1.3附子的煎煮现在用附子多久煎,久煎可减毒,与仲景法相左,仲景用附子即使为生品亦不久煎。药物久煎则取味,轻煎则取气。附子的气味俱重,若久煎则只取了附子的辛味,而其走窜之气早已没有。单论味而言附子的辛味不如干姜强,因此一旦附子久煎则其效果不如用干姜更好。且在中医思维中所谓药物的毒性是指其气味偏的较大,气味偏性较小的药物为无

39、毒药物,因此病情较重则人体的气机偏离较重,若要纠正这种气机就必须选择气味偏性比较大的药物,即毒药,此即所谓以毒攻毒。既然需要用附子则需要用其气味俱重之性,故而久煎后虽能减毒,但影响了附子的疗效,需谨慎应用。3.2张仲景运用桂枝气味分析桂在本经中记载有两种,一为箘桂,一为牡桂,现在大部分学者赞同张仲景之桂枝为箘桂,无论哪种桂气味均是辛温,均位于本经上品,因本文只用到了桂枝的气味所以对究竟是箘桂还是牡桂不做进一步的探讨。桂枝用药部位为桂树之细枝,为地上部分,相对结构中等,质地较轻,故接收天气较多,其气较重,温通力较强。本经将此药列为上品,可见其味亦较重,虽然此药温通力强,但有较厚重的味为基础,辛而

40、不散,弱人亦可服之,故为上品。仲景运用桂枝的方剂有:桂枝汤及其类方、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枝甘草汤、苓桂剂等。仲景运用桂枝最为灵活,取其温通之性,故对心阳虚用桂枝与甘草相伍,温通心阳而无辛温出汗耗损心阳之虑;对太阳中风营卫不调则桂枝生姜相伍,发汗解肌,且即使桂枝加桂汤增加了桂枝的用量也不会增加出汗,桂枝本无发汗之功,唯佐生姜或麻黄方可;对太阳伤寒表实证用桂枝与麻黄相伍,以发汗解表;对关节经脉不通则桂枝附子相配温通经脉,对于膀胱气化不利,水饮内停等证用桂枝配伍茯苓,温化水饮。特别需要提出,方剂的君药不一定非要质量比其他药多几两才行,桂枝汤中虽然桂枝与芍药所用质量相同,均为三两,但桂枝质地

41、较芍药要轻的多,同样三两桂枝和芍药,而实际桂枝比芍药的数量多许多,因此桂枝汤之君药当为桂枝。3.3张仲景运用姜气味分析姜于本经中只有一种,其书中言“生者尤良”,可见其所用之姜为生姜。而仲景所用之姜为两种,一种为鲜品生姜,一种为干品干姜。干姜为生姜晒后而得,经过长时间的日晒生姜之味仍在,而气却挥发掉了。生姜本经列为中品,且去掉水分后的姜质较松,可见生姜气较强,该药口尝味很大,且质量较重,故其味亦较大。姜味辛气温,分言之,生姜气味俱强,而干姜味重气轻,因此生姜发散之力强而干姜温中之力强。仲景用生姜辛温发散之性一者散水饮,如真武汤、生姜泻心汤等;二者解表散寒,如桂枝汤、大青龙汤等、小柴胡汤等,而生姜

42、之所以能止呕亦因为温散胃中水饮。仲景用干姜辛味重而气轻之特性来温中、回阳,如四逆汤、理中汤等,且就温中而不走的气味而言很少有药能超过干姜。3.4张仲景运用半夏气味分析3.4.1半夏的炮制问题现在很多学者提出仲景所用之半夏为生半夏,而非制半夏。对于其所用的半夏非制半夏学生赞同,但绝对不是生半夏。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生半夏为半夏拣净杂质,筛去灰屑而得;制半夏有多种,最常见者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半夏曲等,均为半夏用不同的材料长时间浸泡蒸煮后而得。很显然为了避免半夏的毒性,传统的炮制由于长时间浸泡(或煮),再用清水反复漂洗等工序,完全改变了半夏原有的气与味,张寿颐也尖锐指出“于此物

43、之制造,则百出而不穷,于是浸之又浸,捣之又捣,药物本真,久已消失,甚至重用白矾,罨罨悠悠 江苏新医学院编. 中药大辞典M. 上海人民出版社,l977,779.。”可是生半夏毒性很强,学生亲尝生半夏,仅如小指甲大一枚半夏口服后即咽喉非常紧痛,甚是难受,深知此药生品毒性较大。伤寒论在每个用到半夏药的后面均注“洗”,现在学者认为张仲景用半夏只是洗干净就行,不用炮制,很明显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任何草药在入药前都要洗干净,尤其是根类药物,不洗则全是泥土不能入药,别的根类药都没写“洗”字,为何只有半夏后写“洗”字?看来这个“洗”并非用清水洗一洗这么简单。在伤寒论的一个传本金匮玉函经后面有专门的药品炮

44、制上写“半夏,洗,去滑”,即半夏反复用水浸泡清洗,会在水中出现很多“滑”的性质的类似粘液质的东西,一直洗到没有此物质为止。此种炮制经过水泡后其有毒的“滑”的物质会流失,在长时间洗的过程中会冲淡一些味,而其气还完好。这种对半夏的炮制方法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亦写“半夏,洗去滑”,可惜现在无此种炮制方法。3.4.2半夏的运用半夏本经记载气味辛平,有毒,为下品药。半夏入药部分为块根,质地较硬,生药材气味俱大,仲景所用之半夏为炮制品,去掉其有毒成分,使其气味较生品平和的多,即仲景所用的半夏辛味不大,其气较强,且并不偏于寒热。因其走窜之气较强,故仲景用此药行气化痰,如小陷胸汤、半夏散及汤、小青龙汤。因该

45、药性平无甚寒热之偏,故仲景于热痰、寒痰等均用之,不拘泥于现代很多所谓热痰不得用半夏之说。半夏还有降逆之功,如小半夏汤、半夏泻心汤等,在传统的观点里辛则散,则升,苦才能降,为何仲景却用辛味药来平上逆,且仲景不仅用辛味之半夏降逆止呕,还用辛味之桂枝降逆平冲,辛味的吴茱萸治疗食谷欲呕。其理甚是简单,半夏泻心汤、小半夏汤、吴茱萸汤等所治之呕吐均为胃中有邪气导致的胃气不降,治病必求于本,此时只要用辛味药散掉胃中的邪气则呕吐自止,若不明此理,一派用止呕,则病必不除,甚至变生他病,桂枝平冲降逆之功亦同。且半夏辛散之性不仅可以治疗有形的郁结,无形的郁结亦可散开,故小柴胡汤用半夏以散郁。半夏辛散之性甚强,若津液

46、亏虚则不可用此辛散之药。3.5张仲景运用细辛气味分析细辛,气味辛温,本经列为上品药。此药所用为马兜铃科植物细辛的根,其质地疏松,闻其气呛鼻,口尝辛辣麻舌,气味俱大,且有毒。按说此药不当为上品药,本经之所以列为上品历来没有解释,学生以为可能与道家炼丹方面有关。从其质地疏松和临床的功用来看,此药所吸收天气较多,其气强,走窜之力强。此药常外用治疗跌打损伤以及外用贴肚脐以温中等,能穿透皮肤吸收,可见其气之强远非附子、半夏可比。因此张仲景运用其走窜之性治疗厥逆,如当归四逆汤、乌梅丸等。且对于外邪侵入少阴,亦非此药不能通达,故真武汤治疗有咳的兼证时加细辛,少阴病发热时用细辛,均取其走窜之性无所不达。3.6

47、张仲景运用吴茱萸气味分析吴茱萸本经记载气味辛温,为中品药。此药为近成熟的果实,其气呛鼻,且为中品,故可知此药之气很强,民间多用其走窜之气以避晦。此药为果实,故味亦不小,所以此药即能温又能走。对于阴寒凝滞较重者仲景多用此药,如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吴茱萸汤等均是治疗阴寒重证,古人形容此药有推倒墙壁之功。因此药走窜之力甚强,多刚入胃中即吐,因此仲景在吴茱萸汤中云:“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以汤洗七遍就是为了减弱其走窜之性,惜此法于现代临床未得重视。3.7张仲景运用石膏气味分析仲景用药选择辛寒药物很少,且本经中辛寒药物的比例也较少。因石膏为矿石类药品,故不能从其性状分析其气味的侧重,只能从本经的记载中分析。石膏本经记载气味辛微寒,为中品药,中品药则气偏重一些,而味较轻,故此药之寒脏腑之功并不是很强。辛则向外散,气强则外散之力强,可使内里之热散开。当人体处于大热、大渴、大汗的阳明热盛,同时又没有燥屎内结时,选药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