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课间实习第三次课.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7685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课间实习第三次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传染病学课间实习第三次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传染病学课间实习第三次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传染病学课间实习第三次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传染病学课间实习第三次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课间实习第三次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课间实习第三次课.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次课一、实习目的(一)熟悉各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和主要特色,治疗原则。肝功、肝癌生化检查。掌握各型肝炎临床特点,病原学特征,肝炎病毒标志的意义,诊断依据,(二)掌握腹泻鉴别诊断。掌握伤寒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了解伤寒的流行病学特点,熟悉伤寒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三)掌握菌痢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治疗方法,了解菌痢的流行病学特点,了解致贺菌属的特征。(四)掌握霍乱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方法。了解霍乱弧菌的特征,熟悉霍乱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五)掌握阿米巴病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原则。熟悉阿米巴病发病机制。了解阿米巴病流行病学特点,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六)

2、熟悉艾滋病主要表现。二、实习内容(一)淤胆型肝炎、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临床特点,治疗原则。(二)甲、乙型等肝炎病毒血清标志意义,肝损害、肝癌的生化检查。(三)腹泻的鉴别诊断,常见消化道传染病诊断、鉴别及治疗。(四)病例讨论,艾滋病录像。第一节一 淤胆型肝炎1 淤胆型肝炎又称胆汁淤积型肝炎。临床表现为完全梗阻性黄疸。本病系肝细胞性黄疸,主要机制是肝细胞合成胆汁酸成分失调,不能有效形成亲水性胆汁分子团,导致肝细胞分泌胆汁障碍,故应视为特殊类型的肝细胞性黄疸。5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点:a起病于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b完全梗阻性黄疸持续周以上最重要。皮肤瘙痒(可能是由一

3、种肝细胞合成的鸦片样物质,随胆汁排泄引起瘙痒),大便灰白,常有明显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凝血酶原活动度60%或应用维生素K1肌注后一周可升至60%以上,血清胆汁酸、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固醇水平可明显升高,c并除外其它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者,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2 鉴别肝内梗阻性黄疸:药物性肝内胆汁淤积(有用药史;无黄疸前期表现;有些药物过敏表现,皮疹,E;与用药相关;病毒指标阴性)、妊娠黄疸(于妊娠后期,总胆85.5mmol/L以下;ALT正常或34倍升高;皮肤严重瘙痒,夜间尤重,

4、分娩后2周消失)、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抗线粒体抗体大都阳性)、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Dubin-Johnson和Rotor综合症(时轻时重,持续黄疸,ALT、AKP正常,家族性)鉴别肝外梗阻性黄疸:胰头癌,壶腹癌,胆管癌等,必需影像学检查。3 淤胆型肝炎的治疗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选用氢化泼尼松每日4060mg口服或氟美松每日1015mg溶于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泼尼松口服30mg/日,5天,如血清胆红素降40%以上,提示肝炎诊断。试用思美泰,熊胆(为亲水性双羟胆汁酸,作为拮抗剂用于淤胆时的置换疗法),苦黄,茵陈等。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消胆胺(一种树脂,在小肠与胆盐结合,服用后胆汁酸水平降低,影响脂溶性

5、维生素吸收)。二 重型肝炎1 重型肝炎诊断标准:(1)急性重型肝炎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度以上(按度划分)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它原因者,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黄疸急剧加深;或黄疸很浅,甚至尚未出现黄疸,但有上述表现者均应考虑本病。(2)亚急性重型肝炎 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同时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并排除其他原因者,黄疸迅速加深,每天上升17.1mol/L或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首先出现度以上肝性脑病者,称脑病型(包括脑水肿、脑疝等);首先出现腹水及其相关症

6、候(包括胸水等)者,称为腹水型。(3)慢性重型肝炎 其发病基础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史;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肝穿检查支持慢性肝炎;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重叠甲型、戊型或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时要具体分析,应除外由甲型、戊型和其他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起病时的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达到重型肝炎诊断标准(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 为便于判定疗

7、效及估计预后,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早、中、晚三期:(1)早期 符合重型肝炎的基本条件,如严重乏力及消化道症状,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正常10倍,凝血酶原活动度40%30%,或经病理学证实。但未发生明显的脑病,亦未出现腹水。(2)中期 有度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出血点或瘀斑),凝血酶原活动度30%20%。(3)晚期 有难治性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度以上肝性脑病、脑水肿、凝血酶原活动度20%。2 鉴别诊断2.1 妊娠急性脂肪肝特点:初次妊娠末期;急性腹痛、血清淀粉酶升高;严重黄疸但尿胆

8、红素阴性;B超脂肪肝波形。2.2 药物引起的重型肝炎如利福平、扑热息痛、酮康唑等,无黄疸前期表现,有用药史。2.3 此外,在急性重型肝炎临床黄疸尚不明显时,应注意与其它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昏迷、神经精神症状相鉴别。3 重型肝炎的治疗 应及早采取合理的综合措施,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纠正各种严重紊乱,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3.1 支持疗法(1)严格卧床休息、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早期治疗,防止继发感染。(2)每日摄入热量维持在67134KJ/kg。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应严格限制(血浆蛋白低、腹水时成人100-120g/d,肝性脑病时小于40g/d),昏迷者禁食蛋白质。给予足量的维生素

9、(E、C、B族、K)并予高渗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其中可加能量合剂和胰岛素。入液量及糖量不可过多,以防发生低血钾及脑水肿。但时间糖浓度过高时肝脏不能同化而以尿糖排出,脂肪乳是必要的。有条件可输入新鲜血浆、白蛋白或新鲜血。注意液体出入量平衡,每日尿量一般以2000ml左右为宜。(3)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根据临床和血液化验以确定电解质的补充量。低钾者每日应补钾3克以上,低钠早期一般仅限液体,可酌予生理盐水,不宜用高渗盐水纠正,使用利尿剂时注意防止发生低钾血症及碱中毒。3.2 阻止肝细胞坏死,促使肝细胞再生(1)胰高糖素一胰岛素(G-I)疗法:胰高糖素1mg及普通胰岛素10U,加于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

10、每日12次。(2)肝细胞再生因子静脉滴注或人胎肝细胞悬液静脉滴注,初步报告疗效较好。3.3 改善微循环莨菪类药物有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丹参、低分子右旋糖苷,前列腺素E亦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3.4 防治并发症(1)肝性脑病的防治预防和治疗氨中毒:(a)减少氨由肠道吸收:限制蛋白质摄入量(05克/公斤;口服乳果糖1520克一日3次,或食醋30ml+温水100ml保留灌肠;禁用含氨药物。(b)降低血氨:天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c)还原型谷胱甘肽,其SH 键参与体内多种重要生化反应,如与化学毒物或活性氧代谢产物等有害物质结合,通过抗氧化反应而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纠正氨基酸比例失衡 提高血中支

11、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比例,可竞争性地减少芳香族氨基酸通过血脑屏障,从而减少神经抑制介质5-羟色胺的形成,有利于防治肝性昏迷。可予复方支链氨基酸制剂500ml/日静脉滴注。(2)脑水肿的防治 如出现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应及时静脉给予高渗脱水剂(如20%甘露醇、25% 山梨醇等)及利尿剂。并可给东莨菪碱或山莨菪碱以改善微循环。使用脱水剂时应注意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以及防止心脏功能不全。(3)防治出血 给予Vit-k1肌注或静脉滴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新鲜血浆滴注等。如有胃肠道大出血,可给予新鲜全血静脉滴注,胃粘膜糜烂或溃疡引起渗血者可予三七粉或云南白药口服。(4)防治肝肾综合征 注意避免各种诱发

12、因素,如大量放腹水,过度利尿,消化道大出血导致引起的血容量下降,低钾血症,重度黄疸、继发感染、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等。当出现少尿时,可静脉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或血浆等以扩充容量,并可给予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滴注以增进肾血流量。有条件者早期采用透析疗法。(5)防治腹水 静脉滴注白蛋白、新鲜血浆等以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使用利尿剂时注意并用具排钾(如呋塞米)和潴钾(如安体舒通、氨苯蝶啶)作用者,以避免引起电解质失调。(6)防治继发性感染 精心护理,诊疗操作尽可能做到无菌;在病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征象;在使用皮质激素的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常不明显,尤应提高警惕。一

13、旦发生感染,应及早选用敏感的抗感染药予以控制,且注意药物须对肝、肾无毒性或影响较小。3.5 抗病毒药物(见慢性肝炎的治疗)3.6 免疫增强及免疫调节疗法(见慢性肝炎的治疗)。3.7 肾上腺皮质激素 急性重型肝炎早期应用可能有益。可予琥珀酰氢化可的松每日300500mg加于葡萄液内静脉滴注,57天为一疗程。宜同时给予免疫调节剂。3.8 人工肝支持疗法如血液透析、血浆交换、肝脏移植、交叉循环可部分除去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代偿肝脏功能。但尚存在不少问题。3.9 肝移植三 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1)肝炎肝纤维化 主要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超检查结果可供参考。超检查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强、增粗,肝脏表

14、面不光滑,边缘变钝,肝脏、脾脏可增大,但肝表面尚无颗粒状,肝实质尚无结节样改变。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如透明质酸(HA)、型前胶原(PC-)、型胶原(-C)、层连蛋白(LN)四项指标与肝纤维分期有一定相关性,但不能代表纤维沉积于肝组织的量。(2)肝炎肝硬化 是慢性肝炎发展的结果,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为弥漫性肝纤维化及结节形成,二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诊断。代偿性肝硬化 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级。虽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尚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血清白蛋白降低,但仍35g/L,胆红素35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多大于60%。血清ALT及AST轻度升高,AST可高于ALT

15、,谷氨酰转肽酶可轻度升高。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失代偿性肝硬化 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B、C级。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A/G1.0,明显黄疸,胆红素35mol/L,ALT和AST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60%。患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将肝硬化区分为:活动性肝硬化 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ALT升高,黄疸、白蛋白水平下降,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并伴有门静脉高压征。静止性肝硬化 ALT正常,无明显黄疸,肝质地

16、硬,脾大,伴有门静脉高压征,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肝硬化的影像学诊断:超见肝脏缩小,肝表面明显凹凸不平,锯齿状或波浪状,肝边缘变钝,肝实质回声不均、增强,呈结节状,门静脉和脾门静脉内径增宽,肝静脉变细,扭曲,粗细不均,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 第二节一 肝炎病人示教,1 学生对指定病例进行重点的病史询问 病史采集要点: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疼痛性质(隐痛、钝痛、绞痛、),疼痛与体位变动、呼吸运动和活动的关系。是否伴发热、畏寒、寒战、出汗、黄疸(出现时间、深浅、变化情况)。各主要症状的演变。一般状况、体重改变、体力改变、大小便、既往史、腹泻史、接触史,其他传染病史。2 体检体格检查要点:T,P,R,BP,

17、一般情况,面容,皮肤巩膜有无黄染,各组淋巴结、头颈部、心肺、腹部隆起、腹直肌紧张度、腹壁静脉、肝浊音界(上界),肝脾大小,压痛,质地,移动性浊音、脊柱四肢,下肢浮肿、神经反射。3 学生报告病史及体检结果。由教师提供有关辅助检查和实验室资料,在老师指导下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临床讨论教师核实、补充,介绍其他有关资料。4 结合病例进行讨论。教师指导、启发、提问及总结。5 讨论参考题: (1)本病例有哪些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特点?肝炎病毒标志的意义。(2)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诊断及诊断依据。(3)治疗措施。二 讲解:乙肝发病机制携带状态发生的机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呈出芽方式复制,病毒进入肝细胞,复制后s蛋白

18、与c蛋白出肝细胞,不引起肝细胞病变。由免疫机制引起肝损害,而携带状态时机体对乙肝病毒发生免疫耐受。目前正在寻求打破免疫耐受。急性肝炎推测的发病机制:1. 感染HBV的肝细胞表达(HBcAg、HBsAg和聚合酶)抗原肽-HLA-1复合体;2. 游离的HBV被抗原提呈细胞吞噬,降解为抗原肽片段,APC表面表达MHC-类分子和病毒抗原,并分泌IL-6,之后Th活化。在IL-4、IL-10作用下,Th对自体B细胞提供特异性辅助以产生抗体应答,抗体与肝细胞表面抗原结合,一方面中和抗原,一方面通过补体或发挥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使肝细胞受损。3. 活化的Th在IL-2和IFN-作用下,

19、 CD8+CTL被激活。活化的 CTL细胞识别感染肝细胞,通过杀伤途径和非杀伤途径清除病毒。当分泌穿孔素或诱导肝细胞Fas-FasL途径引起肝细胞破坏同时清除病毒,呈自限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发病机制:机体对乙肝病毒发生不全耐受;病毒变异逃避免疫清除;自身免疫参与。 三讨论: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意义乙型肝炎病毒(HBV) 是一种DNA病毒。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在显微镜的观察下可查见3种颗粒:直径22nm的小球形颗粒;管状颗粒,长约100700nm,宽约22nm;直径为42nm的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及管状颗粒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含表面抗原,大球形颗粒即病毒颗粒,有实心与空心两种,空心颗粒缺

20、乏核酸。HBV的抗原复杂,其外壳中有表面抗原,核心成分中有核壳抗原和分泌型e抗原,感染后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 HBsAg于感染后2-12周,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前,即可由血内测到,一般持续412周,至恢复期消失,但感染持续者可长期存在。抗-HBs对同型感染具有保护作用。乙型肝炎前S抗原及前S抗体 前S1及前S2蛋白具有与HBsAg不同的抗原性。完整的HBV颗粒含有S蛋白及前S2蛋白,而缺陷病毒颗粒则无前S2蛋白。血清中出现前S1、前S2抗原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前S2蛋白具有较S蛋白更强的免疫原性,含有前S2

21、蛋白的HBsAg诱生的抗-HBs,其滴度明显高于不含前S2蛋白的HBsAg所诱生者。与侵入肝细胞机制有关。2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血液中一般不能查到游离的HBcAg。血中的Dane颗粒经去垢剂处理后可以查到其核心部分的HBcAg和DNA聚合酶。抗-HBc,在HBsAg出现后2-5周,临床症状未出现前,即可由血内测到。早期(发病第一周)出现者主要是抗-HBcIgM。抗-HBcIgM一般在血内维持6-8个月,是近期感染的重要标志;血清中抗-HBcIgM阳性表明有肝细胞损害,体内有HBV复制(不是可靠的);若抗-HBcIgG阳性且滴度高,伴以抗-HBs阳性,则为乙型

22、肝炎恢复期;若抗-HBcIgG呈低滴度,抗-HBcIgM阴性,而抗-HBs阳性,则是既往感染的标志。HBVDNA聚合酶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内,是一种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其功能与修补及延伸双链DNA的正链有关。患者血清中HBVDNA聚合酶活性增高常伴有HBV复制。检测复杂,已不常用。3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e抗体 (抗-HBe)HBeAg是一种可溶性蛋白。在感染HBV后,HBeAg可与HBsAg同时或稍后出现于血中,其消失则稍早于HBsAg。HBeAg仅存在于HBsAg阳性者的血液中,通常伴有肝内HBVDNA的复制,血中存在较多Dane颗粒和HBVDNA聚合酶活性增高,因此,

23、HBeAg阳性是病毒活动性复制的重要指标,传染性高。急性肝炎患者若HBeAg持续阳性10周以上,则易于转为持续感染。前c基因突变则HBeAg不能产生,血液仍可具有传染性。抗-HBe在HBeAg消失后很短时间内即在血中出现,其出现表示病毒复制已减少,传染降低。抗HBe在临床恢复后尚可持续存在1-2年。4 HBVDNA 应用核酸杂交技术或PCR技术可直接检测。即使在HBsAg是阴性患者中,尤其是在某些HBV发生突变,其相应的血清学标志消失的患者中,其血液仍具有传染性。检测HBVDNA是判断HBV感染、复制、转归及药物疗效的最可靠指标。四 结合化验单讲讲 生化检验 (一)血清酶活性的测定1 常用来反

24、映肝细胞损伤以及判断损伤程度的酶有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时,以ALT为最敏感,而反映损伤程度时AST较为敏感。一般认为AST大部分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ASTm),当肝细胞损伤较严重时ASTm释放入血液循环中,AST/ALT1。有人主张当AST、ALT活性增高(达正常20倍)情况下,AST/ALT的比值不同类型的肝细胞损伤其比值不同。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时AST/ALT1;重症肝炎、酒精性肝炎时AST/ALT1。ALT虽敏感但不特异。轻微的急性肝损伤就有ALT升高,但在肝炎恢复期,尚残存较明显的肝脏病变,ALT可正常。ALT超过20倍,一

25、般只能是肝胆系统的疾病,且常是肝细胞性损伤。不能以ALT水平来判断病变的轻重和预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ALT仅低水平增高和波动。2 ALP 肝炎大多不超过2.5倍,明显升高见于淤胆性肝炎,因肝细胞合成增多,胆汁酸刺激ALPmRNA转译增高。需先检测-GT 升高以表明其来自肝胆系统。生长、妊娠和骨病时-GT不高。ALP在肝占位性病变持续增高可能与小胆管阻塞有关。对肝组织的肉芽肿浸润性病变,如结核、结节病、某些真菌病,ALP有助早期诊断。然而也有明显胆管阻塞而ALP不高的。 3 慢性肝细胞损伤的酶学指标-GT-GT在反映慢性肝细胞损伤及其病变活动时较转氨酶敏感。-GT活性75存在于肝细胞细胆

26、管膜和光面内质网,当慢性肝病有活动性病变时,诱导微粒体酶合成增加。在急性肝炎恢复期ALT活性已正常,如发现-GT活性持续升高,即提示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即使ALT正常,如-GT持续不降,在排除胆道疾病情况下,提示病变仍在活动;慢性持续性肝炎(CPH)-GT轻度增高;慢性活动性肝炎(CAH)-GT明显增高。肝细胞严重损伤,微粒体破坏时,-GT合成减少,故重症肝炎,晚期肝硬化时-GT反而降低。酒精性肝炎有-GT增高,认为酒精可造成肝细胞微粒体损伤,导致血清中-GT的活性增高。单独升高见于酒精性可逆性肝损害,肝脂肪性变,肝组织见Mallory小体。检测-GT的意义之一是鉴别ALP升高是否与肝胆疾病相

27、关,在胆汁淤滞和肝细胞损害时-GT升高。-GT升高也见于肝外疾病,如胰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和糖尿病。(二)胆色素和胆汁酸 血清胆汁酸检测 升高见于肝胆疾病,可能:胆汁中的返流入血,肝细胞摄取减少,门-体分流。而溶血性黄疸和某些先天性黄疸不高。(三) 慢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浆蛋白的变化血浆白蛋白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代表肝的储备功能。白蛋白半衰期17-23日,下降见于慢性肝炎合成减退及从肠道、皮肤、浆膜腔和肾脏丢失。此外前白蛋白(PA)及抗凝血酶(AT)亦能很好地反映肝脏的储备能力,藉以判断慢性肝细胞损伤的病变程度。-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及预后,若-球蛋白增高达40时提示预后

28、不佳。-球蛋白增高的机制是枯否细胞功能减退,不能清除血循环中内源性或肠源性抗原物质,后者刺激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IgG,以致-球蛋白增高。(四) 血清脂蛋白、脂质、ChE 胆固醇 几乎见于所有细胞膜,是胆汁酸和类固醇激素的前体,在肝脏、小肠等处由乙酰辅酶A合成。胆汁淤滞时升高,主要因胆汁酸返流。低胆固醇见于重度肝功能不全。酒精肝时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高。ChE敏感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在急性肝衰竭和失代偿肝硬化病人ChE活性均值只有正常均值的1/3,如持续低水平提示病情严重。(五)凝血酶原检测 肝脏疾病过程中合成减少,半衰期很短,能迅速反映暴发性肝衰竭。(六)肝癌的生化诊断1. 甲胎蛋白(AF

29、P)由胎肝、卵黄囊、肝癌细胞合成, 肝细胞癌、卵黄囊肿瘤、肝硬化、慢肝时增高,肿瘤临界值为200g/L。肝炎时短暂性低滴度升高。2. -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GT)在-GT中有三种同工酶(-GT,)与肿瘤有关,即-GT,肝癌时该酶基因脱抑制,导致富含唾液酸的-GT产生,电泳时即-GT增加诊断肝癌。不特异,在胆红素和转氨酶正常时考虑HCC。3. -L-岩藻糖苷酶(AFU) 是溶酶体中的一种酸性水解酶,参与含岩藻糖苷的糖蛋白、糖脂的降解、代谢,肿瘤组织中岩藻糖转换率增加,AFU活性增高是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志,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检出率。4. 癌胚抗原 (CEA)大多数慢性肝病时增高,肝转移癌时

30、更高。第三节 腹泻鉴别腹泻的鉴别诊断一 什么是腹泻?具备1.粪便性状改变,变稀到完全水样,或有不正常成分(粘液、粘液血、雪水、米泔水、脓血等)2.便次不正常,一般每日3次或以上。二 腹泻原因 1肠道感染性腹泻 (1)渗出性机理 侵袭性病原引起的腹泻如菌痢,阿米巴痢疾,弯曲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引起肠道渗出过多导致腹泻。鉴别:非感染性炎症中如原因未明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变态反应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以及结肠憩室炎,也因渗出增多而引起腹泻。肠道肿瘤 如小肠淋巴瘤,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结肠、直肠癌,结肠、直肠绒毛状腺瘤,多发性息肉等由于粘膜受累尤其伴有肠炎时,也常引起腹泻。(2)分泌性机理

31、 产肠毒素病员引起的如霍乱、金葡菌、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蜡样芽胞杆菌肠炎。鉴别:血管活性肠肽瘤引起的非感染性的分泌性腹泻,因肿瘤释放的VIP能激活肠粘膜的腺苷环化酶,刺激小肠分泌故而出现严重水泻。胃泌素瘤大量分泌胃泌素,胃液进入小肠,加速肠蠕动,引起水泻,属于分泌性腹泻。特点:大量水样粪便,含大量电解质,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及基本相同。进食后腹泻不停止,一般无腹痛。 (3)渗透性机理 轮状病毒胃肠炎、腺病毒胃肠炎可引起腹泻。鉴别:高渗性药物硫酸镁,还有对食物的消化分解不全,不能被肠粘膜吸收,本身的渗透效应阻碍了肠壁对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为维持其渗透梯度,粘膜细胞分泌大量水分入肠腔。特点:禁食后

32、腹泻停止,便中有大量未完全消化和分解的食物成分,粪中电解质含量不高。(4)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伪膜性肠炎、念珠菌肠炎。抗生素想杀灭致病菌,结果反使耐药菌在体内繁殖生长,导致二重感染,如耐药性金葡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成为主要病原。2 . 肠道外感染性腹泻 原发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肝炎引起吸收不良或反射地肠蠕动增加。3 .其它非感染性腹泻(1)急性中毒生物毒物:发芽马铃薯、毒蕈、白果、河豚、桐油等。化学毒物:农药、重金属、砷、有机磷、四氯化碳等。(2)泻剂与药物 泻剂:硫酸镁、巴豆、久服大黄、番泻叶、果导等。 药物:胆碱能药物、洋地黄类、神经节阻滞剂、某些抗生素、抗酸剂、甲状

33、腺素、铁剂、汞剂、消胆胺等。(3) 全身性疾病 胃肠道出血、过敏性紫癜、尿毒症、变态反应性肠炎、甲状腺危象、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多发性动脉炎、糙皮病、恶性贫血。急性全身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肺炎、败血症、黑热病等。 (4) 吸收不良 结合胆酸缺乏、严重肝病、长期胆道梗阻、胆汁性肝硬化、远端回肠切除术后、回肠旁路等肝胆系统及回肠疾病。 胰原性: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广泛切除术后。 细菌过度生长:盲袢综合征、小肠多发性狭窄、空肠憩室、胃结肠瘘、小肠结肠瘘、系统性硬皮病、口服新霉素等抗生素。 原发性粘膜细胞异常:双糖酶和单糖酶缺乏症。 小肠粘膜病变,乳糜泻、热带性口炎性腹泻、嗜酸性胃肠炎

34、、肠道淀粉样变、小肠缺血、肠原性脂肪代谢障碍,放射性肠炎。 小肠广泛切除、胃大部分切除后。 淋巴梗阻、肠道淋巴瘤、肠系膜淋巴结核或肿瘤转移、肠道淋巴扩张症。 内分泌紊乱及其他: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肥大细胞增多症。类癌、胃泌素瘤、甲状腺髓样癌、凡-英氏综合征等。(5) 功能性腹泻 结肠过敏等。三 腹泻的鉴别诊断 1起病与病程急性腹泻,有不洁饮食史,多为急性菌痢、急性食物中毒性感染和急性阿米巴肠病。急性发作转为慢性(2月以上)或时轻时重,多为慢性菌痢、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阿米巴肠病等。慢性起病、腹泻与便秘交替者,多为肠结核、肠道易激综合征、糖尿病性

35、植物神经病变和结直肠瘤。胃肠手术后腹泻常见于倾倒综合征、迷走神经切断后腹泻、盲袢综合征和肠间瘘。夜间腹泻,使人觉醒而泻多为器质性病变,夜安昼泻者,多为功能性腹泻。禁食后腹泻持续,多为分泌性腹泻;禁食后腹泻停止,常是渗出性腹泻。服饮牛乳、麦乳精等营养品可诱发腹泻者,多见于双糖缺乏。血吸虫病区的腹泻应考虑血吸虫肠病,山区腹泻应考虑肠道寄生虫。2粪便形态 急性腹泻粪便先为水样后为脓血便,一日多次至数十次,伴里急后重,多为急性菌痢。粪便为暗红色,果酱色或血水样,多为阿米巴肠病。粪便稀薄或如水样,无里急后重,多为食物中毒性感染。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的粪便呈紫红色血便,带有恶臭。脓血便常见于菌痢、阿米巴

36、肠病、血吸虫肠病、溃疡性大肠炎、结直肠癌等,而克隆病、肠结核、肠道易激综合征、成人乳糜泻、结肠过敏等则少见脓血便。粘液便或便中粘液多常见于粘膜性结肠炎、结直肠绒毛膜腺瘤,若排出粘性乳白色牙膏样物,或带少量血液,则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征。大便量多,呈油腻泡沫样,味恶臭,提示为脂肪泻,见于乳糜泻、胰腺病变等。粪便中仅见粘液呈透明状,无脓血者常为结肠过敏症。小肠疾病引起的腹泻,粪便多呈水样、泡沫状、量多,含有脂肪,一般无血。结肠病变多带粘液、脓血。直肠病变伴里急后重,下坠感。肛门病变,多伴排便带鲜血、疼痛、脱出或肛周流脓。 3伴随症状 (1)腹痛:小肠疾病腹痛位于脐周,结肠疾病位于中下腹,直肠疾病位于

37、小腹,肛门疾病位于肛管及肛门周围。急性腹痛应考虑阑尾炎、部分肠梗阻、溃疡性大肠炎等;慢性腹痛,便后腹痛常可缓解或减轻,应考虑肠道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菌痢、阿米巴肠病等。 (2)发热:急性腹泻伴高热,以菌痢、沙门菌属食物中毒性感染等常见。腹泻伴发、贫血、体重减轻者,多属器质性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阿米巴肠病、肠结核及淋巴瘤等。 (3)体重减轻和贫血:常见于吸收不良、甲状腺机能亢进,溃疡性大肠炎、克隆病及结直肠肿瘤。 (4)皮肤结节红斑或坏死性脓皮病:提示溃疡性大肠炎。皮肤有色素沉着,见于成人乳糜泻、Wipple病或Addison病。泡疹性皮炎、牛皮癣或指端皮炎可伴有相应特异的小肠病

38、变。 (5)关节炎:关节痛和关节炎,提示克隆病等炎症性肠病。 (6)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或瘘管:提示克隆病、溃疡性大肠炎、晚期肠癌。 (7)喘息、潮红综合征:腹泻伴肺部有哮鸣音、面颈部潮红,是典型类癌综合征。 (8)排便时间改变:肠道易激综合征常在清晨发生腹泻,也易在餐后腹泻。胃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总是在餐后腹泻。糖尿病腹泻主要在夜间。四 腹泻伴腹痛的鉴别腹痛伴随胃肠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排便次数多而无大量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便(化验便常规正常时考虑到非感染性腹泻)内科腹痛特点:突发,反复发作;可用针刺、局部热敷及解痉剂等缓解;疼痛缺乏明确定位,不能用手指尖定出痛点;病灶部位有深压痛。外科急腹症特点:1

39、.腹痛+发热+压痛或腹肌紧张为炎症性。2.突发持续腹痛+腹膜刺激征、气腹、肠鸣音消失为穿孔。3.阵发性腹痛+呕吐+腹胀+排泄功能障碍为梗阻。4.腹痛+失血性休克与急性贫血+隐性出血为出血性急腹症。5.外伤+腹痛+腹膜炎或内出血症候群为损伤性急腹症。6.绞窄与扭转性急腹症可触及包块。7.功能性紊乱与全身疾病所致的急腹症常无明确定位,呈间断性,一过性或不规则性,症状呈严重,但体征轻,腹软,无固定压痛和反跳痛,如食管弥漫性痉挛,胆道运行功能障碍,肝(脾)曲综合征,游走肾,肠道易激综合征,过敏性紫癜。 五 试述感染性腹泻病,伤寒,副伤寒,菌痢,霍乱,肠阿米巴病,成人轮状病毒胃肠炎临床特点? (一)感染

40、性腹泻患者示教 1 实习目的: (1) 掌握常见腹泻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 培养学生对腹泻的鉴别诊断及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 2、实习方式: 由学生全面系统客观地询问病史,做好体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临床讨论。 3、实习要求: 学生收集临床资料后进行课堂讨论。 (1)病史询问要点:起病缓急,有无畏寒、发热、病程长短、腹泻次数、粪便性状、粘液、血量多少。里急后重感、腹胀、腹痛、疼痛性质与大便关系、反复发作情况、诱发因素(劳累、受凉、饮食、环境改变、精神因素等)体力改变、体重及既往史、接触史、预防接种史和传染病史。 (2)体格检查要点:T,P,R,BP、一般状况,病容、贫血、皮肤弹性、各组淋巴

41、结、头部、眼眶、颈部、心肺、腹部形状、腹部是否有肿块、压痛、反跳痛,肝脾大小,肠鸣音。 (3)教师提供有关化验资料。 (4)课堂讨论:(参考下列思考题)。4、 思考题:(1)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化验室结果概括出本病例的临床特点。(2)根据这些资料,考虑有哪些可能性的诊断?应和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3)该进一步做哪些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4)订出本例的治疗方案? (5) 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有何异同。(二)伤寒掌握内容:(1)临床表现:1、几个主要临床表现的特点。热型与病程关系。2、潜伏期、发病初期、极期、缓解期及恢复期表现。3、小儿伤寒及老年人伤寒的特点。4、临床类型:轻型、普通型、暴发型

42、、迁延型、逍遥型。5、复发与再燃。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2)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症状与体征。3、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肥达氏反应的诊断意义及其评价。培养:血液、骨髓、大便等细菌培养取材时间及培养价值。(3)鉴别诊断:病毒感染、疟疾、钩体病、恙虫病、血行播散性结核病、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恶性组织细胞病等。2 熟悉内容:伤寒的发病原理,治疗:1、一般治疗2、抗菌治疗。(三)痢疾 掌握内容:(1)临床表现:1、潜伏期2、急性期:普通型(典型):急性发作、发热、腹痛、腹泻、腹部压痛、里急后重、大便性状及次数

43、。轻型:中毒型:2-7岁多见,积骤起病,严重毒血症、高热、惊厥、昏迷、休克、循环和呼吸抑制,肠道症状轻或无。休克型。脑型。混合型。3、慢性期:病程超过2个月,慢性变的因素。慢性迁延型:慢性隐匿型:急性发作型:(2)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血象。粪便:外观及显微镜检查。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免疫学检测。慢性期可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或钡剂灌肠线检查。(3)鉴别诊断:1、急性期:阿米巴痢疾,急性坏死出血性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轻型霍乱。2、慢性期: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直肠癌和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3、中毒型:主要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4)治疗:1、急性期:一般治

44、疗:隔离、饮食及输液。病原治疗: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磺胺制剂。等。2、慢性期:联合用药,药物灌肠疗法。3、中毒型:病原治疗:头孢菌素类药物、氨苄西林等。高热、惊厥治疗:人工冬眠疗法。循环衰竭治疗。呼吸衰竭治疗。 3 熟悉内容:菌痢的发病机制。(四)霍乱掌握内容(1) 临床表现:1、潜伏期。2、病程经过:泻吐期。脱水虚脱期。反应期及恢复期。3、临床类型:轻型、中型、重型、“中毒型霍乱”。(2)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表现。3、病原学检查。血液。尿液。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学检查:粪便直接镜检。粪便培养。血清学检查:凝集试验、沙弧菌试验。(3)鉴别诊断:细菌性食物中

45、毒,急性菌痢,病毒性肠炎。(4)治疗:1、强调补液疗法的重要性。2、补液疗法:液体种类、量、速度。静脉补液:口服补液:适应症,配方,补液量。3、抗菌药物。4、并发症治疗。熟悉内容:霍乱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五)阿米巴病掌握内容:(1)临床表现:潜伏期。普通型:缓慢起病,腹痛、腹泻,果酱样大便,右下腹压痛。无症状型:大便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包囊而全无症状。暴发型:起病急,症状重登,易并发肠出血与肠穿孔。慢性型:病程2个月以上,反复发作。(2)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标本收集,肉眼观察,直接涂片镜检,找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与包囊。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G与IgM抗体检

46、测。乙状结肠镜检:线钡剂灌肠检查。(3)鉴别诊断: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结肠癌,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4)治疗: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病原治疗:甲硝咪唑(灭滴灵)。并发症的治疗。熟悉内容:阿米巴病的发病机制。六 理论考试1.高热伴意识障碍的传染病有哪些?举出2种并鉴别2.菌痢和阿米巴痢疾的鉴别?3.热程超过2周的传染病有哪些?举出2种加以鉴别4.流行性出血热早期临床表现?第四节一 病历摘要1、 男性,38岁。一周来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尿黄。近三天黄疸迅速加重,神志恍惚。肝功ALT 580 IU/L,Tbi1 280mol/L。进一步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什么?病人最可能患何病?2、 女孩

47、,6岁。近三天低热37.8,伴纳差,恶心,呕吐2次,不愿活动。今日家长发现眼黄。肝功ALT 1460 U/L,TBi1 56mol/L。病人最可能患何病?3、 男性,52岁。5年前体检发现 HBsAg阳 性,肝功能正常,未予理会。近2个月来感觉体力和食欲均减退。肝功ALT 240IU/L,TBil 40mol/L,HBsAg阳性。病人最可能诊断?4、 女性,26岁,近20天来皮肤发黄而住院。患者感轻微乏力,食欲略差,皮肤瘙痒,尿深黄,大便色变浅。ALT 150IU/L,TBil 40mol/L,DBil 240mol/L,AKP400,GGP400。对患者黄疸进行鉴别诊断5、 男性,40岁。一周来发热,伴乏力,食欲差,恶心,厌油,呕吐2次,近三天来提问正常,尿黄,查体:T36.8,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