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关于植物复习.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7903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关于植物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科学关于植物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科学关于植物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科学关于植物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科学关于植物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关于植物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关于植物复习.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植物教学目标:正确掌握花的主要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以及生物实验探究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种子结构和花的结构,生物实验探究题本节课流程:1. 回顾上节课重点内容和解答上节课的作业2. 讲解种子、花结构以及生物实验探究题的典型类型3课堂练习来检验4. 回顾知识点和习题布置第一部分导言:中考前夕的生物复习方法1、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2、加强记忆对于生物的学习来说,仅有对知识的理解是不够的,大家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复习的最后阶段,大家一定要注意记牢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结论,如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等。3、选做前几年的中考题这一阶段,大家应慎做模拟题,但应该选做

2、一些近3年的中考题,以便进一步明确中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4、注意应试答题技巧第一要仔细审题,见到一道试题后,首先要弄清题目所涉及的所有概念的含义和一些重要词语的作用,排除表面现象的迷惑,以保证对题意的理解准确无误。其次,要抓住关键词句,这样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第三,要学会避陷阱、破定势,要善于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第四,要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将所给信息进行合理转换5、重视实验和识图对于各章节出现的结构图、流程图等,不仅要认图识图,还要了解相关的知识点(这样便于学生将散落在课本上的知识点联系

3、起来)。重视和加强对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的考查是当今中考的一项重要目标。前两年的实验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而近几年年的实验题,目标层次又有了新的提高,增设了考生对实验设计的评判理由的陈述等考查内容。第二部分(复习) 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1、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 无种子植物 苔藓 藻类藻类、苔藓、蕨类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2)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

4、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且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苔藓植物对空气污染十分敏感,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苔藓植物就会死亡。)(3)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2、植物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具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植物是被子植物,也称是绿色开花植物; 有根,茎,叶,种子, 无花,无果实的植物是裸子植物; 只有根,茎,叶的植物是蕨类植物; 只有茎,叶的植物是

5、苔藓植物; 生物体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直接构成的植物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器官)。3、植物的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4、生物体的结构: 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生物整体动物的结构:细胞 组织器官系统生物整体植物的结构:细胞 组织器官生物整体(植物没有系统)第三部分专题一 花1、花的结构和发育 开花 成体 花萼 花被 凋落 花冠 花 雄蕊:凋落 生长发育 柱头和花柱:凋落 花蕊 子房壁 果皮 雌蕊 珠被 种皮 子房 果实 胚珠 极核+精子 受精极核 胚乳 种子 植物幼体 卵细胞+精子 受精卵 胚 萌发2、 受精过程(1) 雄蕊的花药中有许多花粉,其内含有雄性生殖细胞是精子。雌蕊子房中有

6、胚珠,其内含有雌性生殖细胞是卵细胞。当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2) 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方式是自花传粉,如水稻、小麦、棉花和桃等;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方式为异花传粉。油菜、向日葵、苹果树等是异花传粉的植物。 柱头 伸长(3) 花粉 花粉管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萌发 花柱、子房、胚珠传粉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花粉管内有精子。子房内的胚珠中有卵细胞。当花粉管到达胚珠时,花粉管里的精子就会与卵结合,形成受精卵。(4)

7、有性生殖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即境活用】1、右图是一朵花的主要部分及传粉后的变化情况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中4是,根据这一结构的生长情况分析,说明这朵花还没完成作用,该过程一经完成,将发育成果实。(2)若此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则桃的可食用部分是由 发育来的。(3)2、3、5、6合称为 ,将来发育成 。【解析】(1)花柱、受精、子房(2)2 子房壁(3)子房 果实一个桃子就是一个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我们吃的桃子肉就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补充知识点:1、 除了有性繁殖,还有无性繁殖。(1) 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2) 种类:分裂生殖(细菌)、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

8、组织培养等(3) 植物常用方法:扦插、嫁接、分根、压条(都是营养繁殖)(4) 优点: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变异小,有利于保持母体本形状。有性繁殖优点: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进化。营养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种,不通过有性途径,而是利用营养器官:叶、茎、花等繁殖后代。2、 生物的发育过程和生殖方式的比较生物名称发育过程生殖过程植物开花受粉种子(萌发)新植株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昆虫卵幼虫蛹成虫(完全变态发育)有性生殖卵若虫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两栖动物受精卵幼体成体(变态发育)有性生殖、体外受精鸟类受精卵(孵化)雏鸟成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都是特指

9、昆虫的发育过程,不能用于两栖类:如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是两个范畴。两栖类的只能是变态发育。专题二 植物的一生木瓜的果实和种子一、种子1、种子的结构种子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凡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种子才是真正的种子,如棉花、落花生、菜豆、油菜、柑橘、茶和桑树的种子。农业生产中的种子,其范围是广泛的,如小麦、玉米、水稻、高粱和向日葵的籽粒,也常被称为“种子”,实际上是果实。因为它们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真正的种子被包在果皮之内。成熟的种子孕育着新的植物体的雏体胚。新一代植物体的根、茎、叶等各器官是从种子的胚长大发育起来的,从种子播种、萌发,经过一定的生长发育阶段便开花、结果

10、,产生新的种子的过程,称为种子植物的生活周期。种子是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是分别由受精卵(合子)、受精的极核和珠被发育而成。(一)胚的发育 种子里的胚是由卵经过受精后的合子发育来的。卵细胞受精后,便产生一层纤维素的细胞壁,进入休眠状态。 一粒成熟的种子,播种在适宜的土壤里,不久便能萌发出幼苗,这说明种子有萌发的特性,如一些谷类作物种子就是这样。但是有些植物的种子,如桃树的种子,即便在肥沃潮湿的土壤里,也要拖上一年半载,幼苗才肯破土而出。像这种种子成熟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萌发的现象,叫做种子的休眠。种子休眠,是植物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特别是生长在干湿或冷暖交替季节地区的植物,它们的

11、种子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休眠。 传粉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花粉管内有精子。子房内的胚珠中有卵细胞。当花粉管到达胚珠时,花粉管里的精子就会与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后,子房逐渐发育成为果实,而花的其他结构先后枯萎或凋落。最终,子房的各部分也逐渐发育成果实中相应的结构。 整理:子房 子房壁 珠被 受精卵果皮和种子即为一个完整的果实 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新的植物体就是由胚生长发育而成的。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1)胚根和胚芽的体积很小。胚根一般为圆锥形,胚芽常具雏叶的形态;胚轴位于胚根和胚芽之间,并与子叶相连,一般很短(2)子叶

12、与一般正常叶的功能是不同的,有储藏养料的作用,或能从胚乳中吸收、转化营养物质供胚生长时使用。不同种子其子叶数目不同,在被子植物中分为两类:一类具有两片子叶,如瓜类、豆类、棉花、桃、杏、苹果等植物,称之为双子叶植物。另一类只具有一片子叶,如小麦、玉米、水稻、甘蔗、高粱、百合、葱、蒜、姜等,称之为单子叶植物。组成胚的细胞都是具有胚性的(指这些细胞能转化为其它组织的细胞),这些细胞的特点是体积小,细胞质浓、核相对比较大,细胞质中没有或仅有小的液泡。当种子萌发时,这些细胞很快分裂,胚根和胚芽突破种皮,胚根发育成幼苗的主根,胚芽发育成茎、叶部分,胚轴发育成茎的一部分(连接根和茎的部分),使胚迅速形成幼苗

13、。比较内容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不同点子叶数胚乳营养物质贮藏部分子叶功能(二)胚乳的发育 胚乳是被子植物种子贮藏养料的部分,由2个极核受精后发育而成,所以是三核融合的产物。极核受精后,不经休眠,就在中央细胞发育成胚乳。2、种子萌发(1) 种子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2) 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并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二、植株的生长(1)一棵植物体上所有的根的总和叫根系,其中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的叫直根系,没有明显的主、侧根之分叫须根系。植物的根系往往比地上部分范围要略大,这有利于固定植物体和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双子叶植物的根系一般是直根系,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一般

14、是须根系。(2) 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的器官是根,主要部分是根尖的根毛区;根尖(四个部分):根毛区(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伸长区(使根伸长)、分生区(细胞分裂)、根冠(保护根尖)植物细胞吸水原理: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植株生长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氮、磷、钾常用的肥料主要作用氮肥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氨水、尿素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磷肥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肥(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使作物早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钾肥硫酸钾,氯化

15、钾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即境活用】1、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形象地形容花生的结构。在花生的结构中,发育成“红帐子”和“白胖子”分别是( )A珠被和受精卵 B子房壁和受精卵 C受精卵和受精极核 D子房壁和受精极核【解析】A。红帐子指种皮,白胖子指种子专题三 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一、知识网络图二、蒸腾作用1、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2、影响因素

16、(外界):光照和温度 湿度(较大湿度使水分汽化速度减慢,蒸腾作用减弱) 叶片周围的空气流动三、光合作用1、 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出氧气的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2、 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3、 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生产者)。4、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植物体。为植物

17、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 影响因素(外界):光照强度、 二氧化碳浓度(温室种植蔬菜可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产量)、温度。6、 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实验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光照的部位(对照组)和不照光的部位(实验组)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应用:合理密植是增大光合面积的一项重要措施,合理密植是指在

18、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根据土壤肥沃程度等情况种植适当密度的植物。如果种植的太稀,光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如果种植的太密,植株互相遮挡,争夺养料与空间,使种内斗争加剧,植株也不会茁壮地生长。因此,无论是栽种农作物,还是种树、养花,种植的密度都应当合理。适当间苗、修剪,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徒长。封行过早,使中下层叶子所受的光照往往在光补偿点以下,白白消耗有机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有上述措施均与有效光合叶片指数相关。四、呼吸作用1、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2、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

19、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3、影响因素(外界):温度(对呼吸作用影响最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加强;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水分(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加强)、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大,会抑制呼吸作用。在贮藏蔬菜、水果、粮食时采用低温、干燥、充加二氧化碳等措施,可延长贮藏时间)。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

20、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如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2)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专题四 生物实验生物实验解题步骤:1、 认真审题:浏览试题,明确要求,挖掘条件特别是隐含条件2、 要弄清楚实验类型:(1)验证性试验:有明确的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2)探究性实验: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者不确定的,应针对多种可能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探究性实验找出要考的考点)3、 确定实验目的:探究或者

21、验证什么生物学现象或原理。找出探究问题,这一点题目中都会给我我们提示,诸如“研究、验证、探究”等字眼后面往往是本题将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是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目的才能明确运用哪一原理进行实验,才能明白实验中哪一因素是实验变量。4、 分析实验原理:涉及生物学及相关实验中的许多方法和原理,要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并充分利用题干中给出的实验条件来确定实验原理。探究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建设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进行实验与观察)、分析与总结、讨论与评价计划制定时注意:(1) 涉及生物的实验设计,应使该生物处在合理生存状态(判断实验步骤是否合理正确)(2) 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变量法)(3) 多次实验(

22、或增加样本数量),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建设假设方法:(1) 假设合乎情理,要有一定的证据,不能胡编瞎猜(2) 确定某个变量,变动其它变量,做出假设。句式:某某与某某有关,某某怎样,某某会怎样得出结论的方法:(1) 对实验数据分析并总结得出结论,注意表述的完整性,如:在相同(一定)时,(自变量)怎样(因变量)怎样(2) 对实验结果应进行综合、全面分析,注意隐藏在表面现象及数据后的科学实质。【典型例题】1、 下面是某合作小组的同学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取两个玻璃缸,分别标记A、B在A缸中加入500ml池塘水,B缸中加入500ml自来水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

23、资料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各一只在A缸中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不加入保持A、B两缸水温2025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1)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加以补充完善 _ _。(2) 第步中,设置B缸的目的是什么? _ 。(3) 如果实验如能按照你所修改的方案进行(假如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清楚)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_ _ _。【解析】(1)第一处是第步,应该在两个缸中加入同样水质的水(比如都是池塘水);第二处是第步,要加入一定质量的蝌蚪,不能只加一只蝌蚪(2) 起对照作用 (3)如果A缸中的蝌蚪比B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速度快,

24、则证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如果A缸中的蝌蚪比B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速度慢,则证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如果AB两缸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速度一样快,则证明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生长发育不起作用。2、下面是最早发现青霉素(抗生素的一种)时,弗莱明所进行的观察和探究过程。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上偶然见到青霉菌,在其周围无细菌生长;在没有青霉菌的培养皿内却布满了细菌。把青霉菌放入培养液中培养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的实验结果是: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弗莱明等科学家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种抑菌物质,分析出它的化学结构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1) 弗莱明在进

25、行实验之前,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假设,该假设是_。(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或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引起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方法是 _ (3)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_,则整个实验的结论是 _ 【解析】(1)青霉菌抑制细菌生长 (2)设置一组不加青霉菌培养液的培养基,这组为对照组 (3)有细菌生长、青霉菌抑制细菌生长练习 1、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pH=7)、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请

26、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2)、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 、持续光照8小时后,瓶内液体pH最接近7的生态瓶是 。(填字母标号)(4) 、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 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鱼、螺狮、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解析】(1)小鱼(或鱼)(2)生产者 (3)A (4)A和B (5)缺氧或二氧化碳过多pH太低,虾被小鱼捕食,虾缺少食物2、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

27、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 (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 来源:学科网 (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

28、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 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 下的气温(T1)、 下的气温(T2)、 下的气温(T3)。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 的距离相同。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解析】(1)液态水蒸发会吸收环境中的热量(2)部分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 (3)A树;B树;阳光直晒;树干 3、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

29、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2)、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一 ,这是

30、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蚕豆幼茎对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刺激所作出的不同反应都属于植物的 。这种特性也可以称为生物的应激性。【解析】(1)单侧光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2) 单侧光使蚕豆幼苗产生的生长素在体内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而向光侧少)(3) 直立生长(4) 向上弯曲(或背地生长) 感应性4、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份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所示),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_ 或 _ 。(2)若选择A、B两组进

31、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 _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 _ ;理由是_ 。【解析】(1)A与D B与C(两空次序可互换)(2)探究光照强弱(或多少)对两组植物生长的影响。(3)不合理; 甲、乙两盆植物的土壤中都含有包括镁离子在内的各种无机盐。5、历史上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的大气成分变

32、化可能较小,而现在它们的大气中都没有游离氧,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甲烷和氨。由此推测,原始地球空气的成分和木星、土星上的大气成分类似。1953年米勒做了一个探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实验(右图是米勒实验的装置图)。米勒向装置中通入推测的原始大气成分:甲烷、氢气、氨、水蒸气,通过放电和照射紫外线的方法代替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获得了多种氨基酸。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米勒实验属于_ (选填“黑箱实验、“对照实验”、“模拟实验”)。(2)如果在实验装置的气体中有氧气存在,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 _ 。(3)在绝大多数的实验中,往往用水作为冷却剂,主要原因是_ 。(4)从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

33、源的角度,观察到实验收集到氨基酸混合物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 。(5)1972年米勒又开始做另一个实验:他把早期地球可能具有的氨和氰化物(一种小分子)的混合溶液密封于小瓶内,置于一78的低温下达25年之久,结果发现小瓶内生成了生命的基本物质DNA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碱基和氨基酸,据此可作出的推测是_ 。【解析】(1)模拟实验; (2)爆炸; (3)比热大、成本低(4)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有机分子(原始生命物质);(5)地球上的原始生命(生命物质)也可能起源于冰中(低温条件下)(其它合理的推测也可参照给分)。 6、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人

3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回答下列问题:目镜物镜甲1540乙1040丙1010丁1510 (1) 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由于他所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左下方,于是他试图将该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你认为应该如何操作? 。(2)上图是甲同学绘制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请你判断该细胞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 ,判断的理由是 。(3)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同学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两张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请你推测该种动物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 。【解析】(1)甲 边观察边将装片往左下方慢慢移动 (2)不正确 口腔上皮细胞没有图中所示的细胞壁和液泡等结构 (3)圆柱体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