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资料,新时期是否需要毫无保留的发扬雷锋精神.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29834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论赛资料,新时期是否需要毫无保留的发扬雷锋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辩论赛资料,新时期是否需要毫无保留的发扬雷锋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辩论赛资料,新时期是否需要毫无保留的发扬雷锋精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辩论赛资料,新时期是否需要毫无保留的发扬雷锋精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辩论赛资料,新时期是否需要毫无保留的发扬雷锋精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辩论赛资料,新时期是否需要毫无保留的发扬雷锋精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论赛资料,新时期是否需要毫无保留的发扬雷锋精神.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辩论赛程序及用时规定序号 程序 时间 备注1 正方一辩发言 2分30秒2 反方一辩发言 2分30秒3 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分45秒每个提问不超过15秒4 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分45秒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5 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分45秒6 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分45秒7 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1分30秒8 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1分30秒9 自由辩论(正方先开始) 8分钟(双方各4分钟)10 观众向反方提问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除四辩外任意 辩手回答11 观众向反方提问一个问题 回答时

2、间不超过1分钟 同上12 观众向正方提问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同上13 观众向反方提问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同上14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3分钟15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3分钟我方 一辩:孙博涵。二辩:何佳。三辩:王茹。四辩:高照4、雷锋传人郭明义:感动中国事迹: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

3、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郭明义曾先后获部队学雷锋标兵、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

4、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是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颁奖词: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6、草原曼巴王万青感动中国事迹:王万青,男,汉族,66岁,上海人,中共党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2003年退休。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2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来,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

5、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交融的民族团结佳话。王万青在阿万仓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当时阿万仓乡总人口3400余人),20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累计手术上万例,在当时医疗设备不足、乡卫生院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他以精湛的医术,以一名医生高度的责任心成功救治了无数个生命垂危的患者。(励志名言 )在任阿万仓乡卫生院院长的10年中,他建立了全乡3000余人的门诊病历,使全乡90%的牧民有了健康档案,为开展牧民发病情况分析和提高救治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调到玛曲县人民医院后,他开展的许多手术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

6、术的空白。王万青高度重视高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此,他和藏族妻子凯嫪一起起早贪黑,逐一给当地牧民实施预防接种。他曾背着X光机、心电图机,骑马去冬窝子(冬季定居点)为牧民进行健康体检。 1981年他一人独立完成了全乡布病普查任务,因阿万仓乡地域黄河上没有桥也无渡船,为了开展计划免疫,他曾经抓着马尾巴冒险来往黄河两岸。1985年阿万仓乡“四苗”接种率达到85%,成为当时玛曲县至甘南州计划免疫工作的先进典型。现在他的家人子女全都生活、工作在这片土地上,可以说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草原,奉献给了玛曲的卫生事业和这里的人民。如今虽然退休了,但他仍然坚持经常指导县医院的外科手术,并经常在家里给上门的藏族群

7、众治病送药,群众亲切地称他为“草原曼巴(好医生)”。他的这种扎根玛曲高原,情系医疗卫生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在玛曲草原从80年代开始到今天被传为佳话。颁奖词: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吧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7、烈焰之中筑大爱王茂华谭良才感动中国事迹:王茂华,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3月21日14:50许,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子打着

8、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到来。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凌晨1时19分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全国,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向英雄表彰学习的决定,王茂华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颁奖词: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场良知大爱的考验

9、,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做大!一对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生命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9、“最美”洗脚妹刘丽感动中国事迹: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从20

10、06年起,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到现在固定的37个。她把赚来的钱几乎都资助了贫困学生,还号召数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虽然有人说她“傻”,但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颁奖词: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阿里帕-阿力马洪:十九个孩子的妈妈颁奖辞: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事

11、迹: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开始,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为了不让孩子们饿肚子,阿里帕的丈夫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帮人家打土块。阿里帕则每天都要到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蔬菜。虽然家里养了两头奶牛,但谁也不舍得喝奶,全部卖了换钱以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和购买生活必需品。2008年8月,操劳一生的阿比包病逝。子女们争抢着赡养阿里帕老人。每到过年过节,孩子们都会回家团聚,180多口人围在老人身边。每当有孩子问:“阿妈,你对哪个孩子最好?”老人总会大笑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样亲!”李灵: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颁奖辞:一切从零开始,从乡村开始,从识字和算术

12、开始。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作。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她是80后。事迹:2002年,李灵从河南省淮阳师范学院毕业。她回家后看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用家里20多万元的积蓄办起了周口淮阳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辛勤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学费全免,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7年来,李灵为了办学已经欠了8万元的外债。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

13、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徐本禹,男,25岁,中共党员,华中农业大学99级经济学专业学生。2002年暑期,当时还是大三学生的徐本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一所岩洞小学支教,那里艰苦的生活条件、简陋的学校以及山区孩子强烈的求知渴望让徐本禹深深震撼。社会实践结束离开时,他面对依依不舍的孩子们,许下了一个诺言:“大学毕业后,我再回来教你们。”2003年,徐本禹高分考取了学校公费硕士研究生。是继续读书,还是兑现一年前在贵州许下的诺言?经过慎重考虑,徐本禹决定,到贵州贫困山区义务

14、支教两年。学校得知他的情况后,也决定破例为他保留两年研究生入学资格。在贵州,他先后任教于大方县猫场镇狗岩洞小学和大方县大水乡大石小学,这里地处海拔1500多米的大山区,不通电,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没有自来水,主食是玉米渣子,气候也非常恶劣。艰苦的条件使徐本禹落下了胃病,视力急剧下降,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更是令他痛苦万分。但他总提醒自己,“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无论多苦也要坚持下去,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支教期间,他努力地实践着他的每一个承诺。他答应孩子,有机会带他们走出大山到北京去看看,2006年暑期,在他的努力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山里的孩子们终于到了北京;他曾说过“要让这里的孩子们都能上学

15、”,于是工作之余,他四处奔波,为改善当地办学条件争取社会援助,在当地建成了两所希望小学,使大水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为了兑现承诺的“每分钱用到孩子们身上,每笔捐款都要给资助者一个交代”,他建立了华农贵州支教基金网,如实公布每笔捐款的用途,及时向每个捐款者反馈信息。从2004年7月至今,徐本禹先后收到捐款上千笔,金额达到100多万元;收到捐赠物资数十万件,折合金额超过500万元,笔笔有回复,件件有着落,没有出现一点差错,没有引起一点质疑,受到了捐资者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大爱至善 唐山13位农民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

16、龙,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农民。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13位农民除夕租了辆中巴车,顶风冒雪到郴州救灾。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他们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他们的义举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勇为”。【颁奖词】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烛照深山 李桂林、陆建芬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进出极为艰

17、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教书育人,共培养了6届共149名学生。陆建芬现在还是代课老师,1个月的工资才230元。夫妇俩第一次来到北京,连照相机也没有。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微尘之光公益团事迹-微尘之光,传递爱心,奉献社会。微尘之光公益团是由一群充满热情、以奉献爱心、践行善举为意愿的青年人自发组成的民间公益团体,公益团以发扬“微尘精神、

18、汇聚关爱、播撒阳光、传递爱心”为根本宗旨,遵循自愿、无偿、诚信、有益的组织活动原则。为了公益团的发展,负责人田守玉在广泛征求志愿者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并通过微尘之光公益团的章程、宗旨和会员互助章程,建立了组织机构,使公益团的组织工作、公益活动上了一个新台阶。自微尘之光成立以来,全团志愿者从事公益活动,捐款捐物,义工行动,奉献爱心,影响着身边的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目前发展会员达122人,成为活跃在城阳区的一支民间志愿服务团体。“传递爱心,温暖人间,奉献才是快乐”是微尘之光公益团全团志愿者一直信守和践行的理念。自2007年成立以来,“微尘之光”全团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默默

19、地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累计捐款捐物六万多元,志愿者从事公益活动一千多人次,其中包括:1、2008年8月为奥帆赛提供安保义工服务。2、2008年参加清理浒苔义工活动。3、2009年6月同市南义工团一道开展服务老人义工活动。4、2007年至2010年,为城阳区惜福镇牟家村小敬超多名困难家庭和学生赠送款物。5、2009年8月为因交通事故受伤的高举稳捐款6000余元。6、2009年8月京红十字会批准为志愿者高举稳募捐10余天,募捐3万余元。青岛早报、半岛都市报、城阳电视台报道。7、2008年至2010年间,为惜福镇老年公寓、棘洪滩街道敬老院、小寨子敬老院的老人提供按摩、修脚、陪聊天、打扫卫生等关爱老

20、人活动20余次,参加人次500多人次。8、2010年夏天,同韩中亲善团理疗队一道为城区养老院老人义诊、按摩、打扫卫生活动。9、2009年冬天开展了“爱心同行温暖冬日”志愿服务活动和城阳区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青岛城阳电视台报道。10、2008年组织为汶川地震捐款,2009年为玉树地震捐款。11、2009年至2010年组织团友义务献血33人次12、2010年12月,参加中国老龄委老年志愿者培训活动。13、2011年1月至今为城阳区科埠敬老院、小寨子敬老院、城阳街道敬老院老人按摩、修脚等关爱老人活动6天,服务70人次.14、2011年夏天组织到第一海水浴场清理浒苔两天。15、2011年7月21至

21、23日公益团高举稳到北京寸草心志愿者联盟敬老院为老人按摩修脚等志愿服务活动(华龄周刊报道)。16、2011年公益团微尘之光助学计划已开始工作。17、2011年1月被青岛市文明委等六部门评为优秀志愿团队。其中:为志愿者高举稳捐款和募捐活动:2009年8月3日,一直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好青年高举稳,在一次交通事故中,颅脑双侧骨折,生命垂危,进行开颅手术需要高额的手术费,这对于一个在城阳创业的河南青年来说,是难以筹集的的。为了使高举稳及时得到救治,也为了让在平时奉献爱心的好人,在危难之时得到爱心关怀,微尘之光理事会向全团志愿者们发出了捐款的请求,各位志愿者踊跃参与,并带动了青岛扬帆公益团和胶南公益团的

22、船老大、山东家家悦超市胶南2店店长叶子及其员工、湛山寺等组织单位积极捐款。经过公益团的积极协调,城阳区红十字会批准了公益团向社会募捐的申请。各位团友积极参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募捐活动。募捐活动在烈日炎炎下举行了十多天;团友们汗流浃背,大家都被晒黑了,午饭全部由自己解决,有的团友请假参加募捐,有的团友为此耽误了工作。在这次募捐活动中涌现出了许多热心公益、勇于奉献的优秀志愿者。募捐活动和高举稳的事迹相继得到了青岛早报、半岛都市报的关注和报道,区长刘圣珍、区政协主席、区慈善会会长崔永利等领导前往医院看望,并为高举稳送来了慰问金和慰问品。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也及时地送到了医院,好青年高举稳的病情得到及时

23、治疗,高举稳现已康复出院。其中: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自2007年公益团成立以来,帮助和关怀困难老人和儿童就成为公益团的主要公益活动,先后以多种形式多次帮助和关怀老人,比如:给困难老人送款送物,给有脚疾的老人免费修脚,为敬老院的老人修脚、按摩、打扫卫生、陪聊天等活动;2009年在城阳区团委的倡导下,公益团开展了“爱心同行温暖冬日”志愿服务活动和城阳区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先后为惜福镇敬老院、老来乐老年公寓、棘洪滩敬老院的老人修脚、按摩、打扫卫生、陪聊天等活动20多次,人数达500多人次。2010年夏天,同韩中亲善团理疗队一道为城区养老院老人义诊、按摩、打扫卫生活动;2011年至今为城阳区科

24、埠敬老院、小寨子敬老院、城阳街道敬老院老人按摩、修脚等关爱老人活动6天,服务70人次.2011年夏天组织到第一海水浴场清理浒苔两天。2011年7月21至23日公益团高举稳到北京寸草心志愿者联盟敬老院为老人按摩修脚等志愿服务活动(华龄周刊报道)。2011年公益团微尘之光助学计划已开始工作。这一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微尘之光公益团爱心奉献的精神和形象,倡导和践行慈善的风尚,向社会传播了爱心奉献的精神,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许多人听说有这样一个群体而感到惊奇和赞许,有很多人积极申请加入团队,公益团的志愿活动带动引领了一些人的善良心境和慈善行动。志愿者们也在付出了爱心的同时,深感欣慰和幸福;在社会公益活

25、动中感受和体会到了“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理念。2、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助学的歌手丛飞事迹介绍:丛飞,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歌唱家郭颂关门弟子,36岁。 丛飞是个会唱歌的人。1997年,丛飞加入深圳义工联。一次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2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 2005年1月,丛飞抱病参加了为东南亚海啸灾区的场赈灾义演。那时,丛飞已经患上了胃癌,连食物都已经难以下咽了。然而,他还是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演出,还将用于治病的1.5万元钱捐了出去。

26、 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2003年,为了在开学前筹齐助学款,他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2004年7月,当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学费时,已经背上了17万元的债务。 2005年5月17日,丛飞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他这样说:“如果命运再给我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解说词:有这样一个歌手,有这样一个志愿者,当他自己还没有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那样的眼神看着那么多的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让他行动,他的名字很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他叫“丛飞”,“丛”

27、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站在大地上需要互相支撑,互相温暖。 颁奖词: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5、连续12年自强自立,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事迹介绍: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

28、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便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2年。解说词:哥哥这个称呼在他心里有着独特的分量,因为是哥哥他生活中多了很多的操劳,因为是哥哥他生命中多了很多的体验,哥哥使他成为今天的他。颁奖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的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仍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5钟期荣、胡鸿烈夫妇 香港教育界的传奇这是两位均已89岁高龄的老人,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钟期荣和胡鸿烈夫妇1953年学成回香港后,一直是执业律师。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1971年他们出资创办了树仁大学。两人为创立树仁大学,奉上毕生积蓄4亿至5亿元。他们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为香港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颁奖词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