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罪心理分析(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31194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4.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年犯罪心理分析(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少年犯罪心理分析(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少年犯罪心理分析(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少年犯罪心理分析(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少年犯罪心理分析(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年犯罪心理分析(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犯罪心理分析(2).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世界三大害之一,环 境 污 染,世界三大公害之二,吸毒贩毒,世界三大公害之三 少 年 犯 罪,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1、智力发展的成熟 认知能力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感觉、知觉很灵敏,从一般的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 这时,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类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通常他们都会经历一段迷茫、苦恼、沮丧与失落的时期。,2、自我意识的形成 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对自我评价过高,会产生沾沾自喜,甚至居高自傲、盛

2、气凌人的心理。 由于对事物识别能力不足,看问题时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就会走入另一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抑郁不振、甚至自暴自弃,评价别人时也常过于片面化、情绪化和波动化。 这期间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3、性意识的发展 青少年性意识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青春期,由于生理上急剧变化,性别发育差异,往往对性的问题感到害羞、腼腆、不安和反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不愿意接近异性、彼此疏远、男女界限分明、喜欢与同性伙伴亲密相处等情况。这一时期的性意识是对两性关系

3、是一种朦胧状态。,4、心理发展的矛盾 青少年在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心理特点,并非孤立存在,它们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5、 依恋关系的变化 独立意识的增强: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与家庭的联系逐渐疏远,对父母的权威产生怀疑,甚至发生反抗行为。他们要摆脱家长和其他成人的监护,摆脱由这些成年人规定的各种形式的束缚。由于价值标准受到同辈和社会的影响逐渐大于来自父母的影响,因此,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摆脱家庭束缚”的倾向。 伙伴关系密切 : 同龄人、伙伴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进入青春期,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展,青少年对家庭的依恋逐

4、渐转向伙伴群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等相互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在伙伴关系中,同伴之间对共同问题的讨论及反面的经验提供了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术。,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特点,青少年情绪活动的矛盾性 青少年情绪活动的外显性 青少年情绪活动的迅速性 青少年的情绪活动是瞬息万变的,在别人的眼中他们好像有些喜怒无常,表现出极不稳定的特点。青少年情绪体验的迅速性,意味着他们的情绪反应由开始到高峰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青少年情绪的这种时间上的特点将会导致他们在遇到某些意外刺激时,迅速产生激烈的情绪反应,于是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仔细考虑当时的行为是否合理,这样就有可能因为一时的冲动产

5、生过激的行为或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同伴关系,同伴互动: 青少年与同伴共度的时间继续增长。而且,青少年的互动往往是在没有成人引导和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更可能有异性个体的参与。 同伴关系: 青少年时期的友谊概念有着意义显著的发展。青少年时期的个体开始接受其朋友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需要,并在这种变化中成长。尤其要指出的是,青少年意识到了给朋友一定程度独立和自主的责任。因此,他们关于友谊讨论涉及到了如何提高各自对于友谊的自我认同,有着更少的占有和嫉妒。 同伴群: 与同年中期的儿童一样,由青少年组成的小团伙也很多见,并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应付压力的能力密切相关。 同伴影响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变化而

6、变化。在青少年早期同伴的影响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 同伴的影响大小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同伴的影响及同伴与父母的相对重要性,随着生活领域的变化而不同,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一)物欲性 (二)野蛮性和残酷性 (三)集合性 (四)冲动性 (五)模仿和易受暗示性 (六)戏谑性,(三)集合性 青少年往往在父母面前封闭自我,而更爱与年龄相仿、趣味相投的伙伴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这样,青少年犯罪的组织形式上具有团伙性特点。虽然青少年罪犯年轻力壮具有体力优势,但由于他们缺乏作案经验,思想还不是太成熟,能力差,结伙作案可以相互鼓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恐惧感和孤独感。因此,团伙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

7、态,其社会危害性极大。,(四)冲动性 青少年犯罪心理上的冲动性往往表现为案件的突发性。青少年违法犯罪与成年人违法犯罪相比,他们的动机往往比较简单,作案没有明确目的,随意性强,有时甚至表现出正常人无法理解的某种奇特的变态心理。因为青少年在这个时期,身体增长速度快,生理能量代谢率大,性的生理冲击力强,活动能量超过认识水平。但是他们在心理上、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容易干出意料之外的犯罪行为。,第六章 少年犯罪,概述 西方学者论少年犯罪 海峡两岸学者论少年犯罪 犯罪少年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青少 年 及 少 年 犯 罪 概 念,青少年是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从生

8、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讲),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 青少年犯罪是指达到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青少年实施危害社会、触犯刑律的、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部 分 国 家 对 少 年 犯 罪 年 龄 规 定,已满岁末满岁,已满岁末满岁,已满岁末满岁,第一节 少年犯罪概述,不满14岁,完全不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岁不满16岁,对犯故意杀人等重罪要负刑事责任; 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减轻刑事责任; 行为已满18岁的,负完全刑事责任; 不满18岁的不适用死刑。,我国刑法对青少年犯罪的刑事责任规定,青少 年 犯 罪 趋 势,帮伙犯罪突出,图为鞍山“天堂十五少”二成员,青少 年 犯 罪 新 趋 势,恶性犯罪增

9、加,美国威斯康星州一15岁中学生连开三枪杀死校长(06年9月27日),青少 年 犯 罪 新 趋 势,性犯罪增加,图为劫持20余名少女卖淫的犯罪嫌疑人之一18岁的荣荣,青少 年 犯 罪 新 趋 势,吸毒问题严重,图为10岁开始吸毒以盗窃为业的阿弟,青少 年 犯 罪 新 趋 势,犯罪呈低龄化倾向,13岁的邵某连砍数刀杀死邻家女孩方某,青少 年 犯 罪 新 趋 势,犯罪手段成人化,图为 “829”特大抢劫杀人案犯罪嫌疑人 16岁的白狼及其作案凶器,我国青少年犯罪概况,青少年罪犯人数增长情况,2003 年比1999年增长4.7%,我国青少年犯罪概况,青少年刑事案件作案率增幅,2003 年比1999年增

10、长1.4倍,我国青少年犯罪概况,25岁以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占全国治安拘留人员总数比例,我国青少年犯罪概况,25岁以下青少年违法人员占全国刑事案件作案人员总数比例,我国青少年犯罪概况,14至16岁年龄段的犯罪少年比例(%)增长示意图,第一节 少年犯罪概述,台湾地区少年犯罪概况,1992年至1995年各类少年犯罪之比例,第一节 少年犯罪概述,美国少年犯罪概况,校园暴力流行。,1985年至1993年每年有两万多12岁至15岁的学生被枪打死打伤,每8个青少年死者中就有1个死于枪杀。,赵承熙:一位独来独往的杀手,2007年4月16日早上7点15分,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

11、共33人死亡。枪手自杀。 性格特点:自闭、沉默、孤独、扭曲 纹身:ishmael(被遗弃的人、社会公敌)、包裹iahmaelax署名 6页笔记、死亡诗歌、墨镜帽子、暴力剧本、幻想女友(jelly spanky)、心理偶像、偷拍跟踪女生、在宿舍放火、自称与普京渡假、服药 老师:一定是他干的!与他说话就像与一个洞交谈! 视频资料,如果他们选择去死,别人也要死,暴力青年:患有精神疾病;在青少年时代有长期的破坏行为;心理正常,但存在情绪障碍且感到不公。(白宫司法委会1999) 校园杀手:都是男性,98%有过重大挫折、失败或委屈,其中一半曾被恋人抛弃。 刘锡伟:精神分裂症(疯劫)偶然、公开、残酷、特立独

12、行、情感冷漠、滥杀无辜、钟情妄想、被控制感、人格解体,第一节 少年犯罪概述,美国少年犯罪概况,重罪率不断上升,杀人罪 51%,抢劫罪 50%,重伤罪 49%,强奸罪 17%,1988至1992年4种罪案增长率,第一节 少年犯罪概述,日本少年犯罪概况,1991年被捕少年刑事犯罪比例,第一节 少年犯罪概述,日本少年犯罪概况,1986至1990年少年刑事犯罪在校生比例,1989年纽约联合国青少年犯罪和处遇及社区参与国际研讨会报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卷入吸毒、偷盗、破坏财产、卖淫和不计后果的暴力行为!,西 方 学 者 论 少 年 犯 罪,社会学之研究 精神病理学及精神分析学之研究,第二节,一 、社会学

13、之研究,失范理论之观点,少年犯罪是由于社会没有为少年提供 明确的规范以指导少年活动,以使少 年无所适从。,(法国社会学者涂尔干),一 、社会学之研究,标签理论之观点,违法犯罪是他人根据法律规范惩罚 犯罪人所致,不要随意为偶尔犯错 的小孩加上坏的标签。,一 、社会学之研究,犯罪副文化理论之观点,少年通过接触与主文化相对立的副文 化群,而产生与社会规范或法律相冲 突的行为。,美国犯罪学家沃尔夫冈,一 、社会学之研究,中和技术理论之观点,中和技术:少年犯罪的一种理论,美国犯罪学家马茨扎在工作,一 、社会学之研究,中和技术理论之观点,否认责任 否认损害 否认被害人 对责备者的遣责 高度效忠群体,合理化

14、,合理化,一 、社会学之研究,社会控制理论之观点,该理论认为人都有潜在的犯罪倾向, 但社会联系可以防止个人犯罪。,美国犯罪学家赫希的著作之一,一 、社会学之研究,社会控制理论之观点,依恋 奉献 参与 信仰,社会联系,社会联系,二 、精神病理学及精神分析学之研究,潜伏性少年犯罪论,艾希哈尔认为,除非个人已有犯罪倾 向或禀赋,否则就不会产犯罪行为。,(瑞士精神病学家艾希哈尔),二 、精神病理学及精神分析学之研究,潜伏性少年犯罪的,以冲动的方式寻求欲望的即时满足 认为满足自我的需要比满足他人的需要更为重要 满足本能的需要而不考虑对与错,缺乏罪恶感,人格特征,人格特征,二 、精神病理学及精神分析学之研

15、究,母爱剥夺论,鲍尔贝认为,在出生后头五年中与 母亲的长期分离,是形成少年违法 犯罪的最大原因。,(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二 、精神病理学及精神分析学之研究,影响母子依恋关系形成的三个条件,岁之内没有机会建立与母亲般人物的依恋 在生命最初几年中个月的母爱剥夺(突然与母亲分离) 在生命的头三年内母亲般人物的改变,二 、精神病理学及精神分析学之研究,父母作用论,英国学者安德里认为父亲对子女的影响 更深更长远。另,违法少年讨厌双亲; 不愿与双亲接触;与兄弟吵架较多。,二 、精神病理学及精神分析学之研究,家庭紧张论,阿拉哈姆逊提出“家庭紧张是犯罪行为 的基本原因”的论点。紧张的家庭导致 儿童充满敌意

16、、心理紧张、情感与行为 的紊乱。,(美国精神病学家阿伯拉哈姆逊),二、精神病理学及精神分析学之研究,情绪障碍论(少年犯罪人具有以下情绪障碍),在爱的方面遭到拒绝,被抑制 在爱以外的方面受到阻碍因而引起的深刻情感 在家庭、学校、体育运动等方面有不恰当的自卑感 对家庭不和、父母品行、生活条件、管教等不满 对兄弟姐妹的嫉妒,被作为继子对待的感情 基本根深蒂固的内在心理冲突而产生的不幸感情 对幼年时期违法行为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罪恶感,二 、精神病理学及精神分析学之研究,同一性危机论,青少年在成长中不能获得心理上的同一 性,就会产生角色混乱。消极的同一性 使青少年产生不良行为。,新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

17、埃里克森),二 、精神病理学及精神分析学之研究,抑制理论,抑制理论认为,犯罪是个人内在控制能力和社会中存在的 外在控制因素缺乏的结果。包括内部抑制和外部抑制因素。,海 峡 两 岸 学 者 论 少 年 犯 罪,台湾学者论少年犯罪 大陆学者论少年犯罪,第三节(略),一 、台湾学者论少年犯罪,主要观点和流派,社会主因论(蔡墩铭) 适应困难论(周震欧) 多元与科际整合论(蔡德辉、张甘妹) 家庭与社会环境因素皆主因论 家庭与学校教育失败论(张春兴),二、大陆学者论少年犯罪,主要观点和流派,能动内化过程论(邵道生) 综合动因论(罗大华等) 青春期危机论(皮艺军) 相互作用论(王国新等) 心理矛盾论(田国庆

18、) 社会病态综合症论(许前程),少 年 犯 罪 之 心 理 与 行 为 特 征,犯罪少年之心理特点 犯罪少年之行为特征,第四节,一 、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美国犯罪学家格卢格克夫妇的调查,身体结构属中胚叶型的最多 气质上表现为不稳重,冲动、攻击性 态度上表现出敌对性和反抗性 身体特征表现为发育过程中有异常或障碍 智力上表现为思维的直接性和易受暗示 家庭环境存在许多问题,美国犯罪学家格卢格克夫妇的调查,犯罪少年与正常少年体型之比较,一 、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日本犯罪心理学家佐伯茂雄认为,克制欲求不满的耐性非常缺乏 在社会生活的竞争中表现气馁 从本位主义考虑个人问题,责难他人 常因过分冲动即兴行事,

19、热衷追求感快乐,一 、犯罪少年之心理特点,认识特点,错误的人生观,江湖义气 亡命称霸,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 、犯罪少年之心理特点,认识特点,法制观念缺乏,一 、犯罪少年之心理特点,认识特点,认知结构的片面与缺乏自省,13岁的小强为骗保费毒死父母,一 、大陆犯罪少年之心理特点,情感特点,情绪体验的原始性、低级性 情绪的易激动性和外露性 情感的浅薄性 情感的极不稳定性 自尊与自卑并存 情感的冷酷性,一 、大陆犯罪少年之心理特点,意志特点,两重性,适应社会的意志,反社会的意志,强,弱,一 、犯罪少年之心理特点,意志特点,冒险性,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豁出去了,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一 、犯罪少年之心

20、理特点,意志特点,易受暗示性,河南某县少年犯罪团伙毒蛇帮正在伺机作案,一 、犯罪少年之心理特点,动机特点,内容多样性 贪婪性动机突出 动机产生的情景性 强烈的情绪性 无意识动机比较显著 不稳定性,一 、犯罪少年之心理特点,某省少年犯管教所1050名犯罪少年的犯罪动机,一 、大陆犯罪少年之心理特点,个性特点,智力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占多数 气质类型中,暴力犯罪强型居多,非暴力犯罪弱型居多 性格倾向中外向型居多,田英忠对300名少年犯进行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结果,二、犯罪少年之行为特征,模仿性 冲动性 凶残性 结伙性 互感性 戏谑性 易变性,案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时间:2002年5月20日

21、地点:河南省郑州市齐礼闫乡 案情:17岁的李岩林因为对父亲抛弃母亲和家庭的行为极为不满,竟然将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年仅6岁的李海林从楼顶扔了下去活活摔死。 心理分析:父亲的背叛与父爱被剥夺,因妒生恨,导致李岩林理智的丧失而犯罪,图为被警方羁押的李岩林,孩子交友不慎 迷恋网吧和游戏机 青春期性教育的缺乏,我国当前少年犯罪的三大原因,教你写字,下面是赠送的PPT模板不需要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感恩 父母,天冷时,是他们给你送来温暖,有时,他们会对我们发火,感恩父母 感谢你们 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 感谢你们 给了我自由的空气 感谢你们 谆谆的教导 殷殷的嘱托 我长大了 而你们却老了 谁言寸草心

22、 报得三春晖 我会向你们献上一片诚挚的孝心 祝你们永远健康,愿天下所有的父母 永远健康快乐!,对部门及岗位职责的理解,系统集成(SI,System Integration):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负责集成项目软、硬件产品与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及使用培训、售前技术支持。,负责项目及相关技术问题的跟踪和解决,售后设备维护工作。,三、工作总结,项目运维,项目实施,银青高速,无线网桥 视频监控,东毛隧道,语音电话 人员定位基站 隧道监控 停车场,

23、项目全面实施 (IP设置),银青路基五标,贵州独平高速,项目全面实施 (监控室机柜布线),四、心得体会,在这段时间的学习过程中,我对部门很多产品从零学起,刚到公司的时候感觉压力很大,经过这些时间的认真学习和实际操作,调整心态,现已完全能融入公司的各项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中。这些时间,感觉不仅仅是工作技能的提深,更宝贵的是对我人生观念和工作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还让我对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有了深刻的体会。由于到达公司时间较短,不可能一下子将公司所有产品亲自操作一遍,但通过公司相关文档的学习收获颇多。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多参加这些的项目。“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通过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脚踏实地做事,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集成工程师。,五、职业发展规划,第二阶段,低姿态起步、踏实做事 虚心请教,加强相关产品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相关证件的考取 项目管理流程的学习,第一阶段,第三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