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化保整理.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35472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化保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1化保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1化保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1化保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1化保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化保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化保整理.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植物化学保护一、 名词解释综合防治、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触杀剂、胃毒剂、内吸剂、熏蒸剂、拒食剂、引诱剂、不育剂、昆虫生长调节剂、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内吸杀菌剂、对菌无毒化合物、灭生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毒力、致死中量、致死中浓度、有效中量、有效中浓度、相对毒力指数、抑制中量、半数致死时间、击倒中时、击倒中量、击倒率、农药持效期、安全间隔期、农药半衰期、农药最高残留限量、药效、干扰指数、农药毒性、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联合毒性、迟发性神经毒性、安全性指数K、急性药害、慢性药害、农药的选择性、农药分散度、形态选择、生理选择、生化选择、人为选择。农药、杀菌剂、对菌无

2、毒化合物、急性毒性、致死中浓度农药的分散度、安全间隔期、综合防治、内吸杀菌剂、致死中量、慢性毒性、有效中浓度、击倒中时、农药持效期二、计算公式:稀释倍数 = 稀释剂重量(或体积) / 某商品农药的重量(或体积)原药剂浓度原药剂重量 = 稀释药剂浓度稀释剂重量1、某农户种有10亩(小亩)葡萄地,为防治葡萄白粉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于发芽前喷1次药,若稀释倍数是800倍液,亩用水量按40公斤计算,问此次喷药需要准备至少多少药和水?2、用50%福美双粉剂拌种防治油菜黑斑病,拌种的浓度为种子重量的0.4% ,问1公斤油菜种需用该粉剂多少公斤?如何配制? 3、某农户有10亩地,用井冈霉素在水稻封行后

3、至抽穗前期或盛发初期,针兑水稻中下部喷雾或泼浇防治纹枯病,方法是每次每亩用5%可溶性粉剂120克,兑水80公斤,间隔期10天,施药2次。问需要准备多少药?稀释倍数是多少?三、 简答及论述农药的毒性、毒力和药效的相互关系影响农药药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农药药害有哪些种类?症状?如何避免农药药害?药害产生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农药的毒性种类?两种主要毒性种类的症状?中毒后如何做?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 分散度和药效的关系影响粉剂药效的因素 农药混合使用的目的?以延缓抗性发展为目的农药混用的基本原则?农药混合使用后的毒力表现?农药混合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杀虫双、甜菜宁、2,4-D农药有什么特点?石硫合剂为什么

4、对白粉病和锈病效果好,对霜霉病效果不好?保护剂的优缺点?内吸杀菌剂的优缺点?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的共同特点购买农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波尔多液可溶性铜能慢慢增加的原因是什么?石硫合剂杀菌的原理是什么?写出化学反应式。甘蓝得了黑根病应如何防治?甘蓝得了软腐病应如何防治?农药的毒性有哪些种类?中毒有那些症状?中毒后为什么要及时送往医院?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策略?如何提高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药效?2,4-滴为内吸选择性高效杀阔叶草除草剂,为什么防除多年生宿根性杂草时低剂量多次用药才会收到更好的防除效果?参考内容:综合防治:从生态学观点出发,综合利用一切

5、有效的防治措施,物理、机械的,农业栽培、耕作的以及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并且使它们协调起来。应该强调的是要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而灵活运用各种防治手段,避免单纯依赖某一种措施来解决植保问题。防治的目的是不造成危害,因此,对防治的要求压低到病虫害不致造成经济上损失为度。要求彻底消灭,既是不可能的,从生态学观点看也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 农药的定义:农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指所有在农业上使用的化学品。狭义的解释: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目前我国所称的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

6、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杀虫剂:用来防治有害昆虫的化学物质。 杀菌剂:用来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除草剂:用以防除农田杂草的化学物质。 杀螨剂:用来防治蛛形纲中有害种类的化学物质。 杀鼠剂:用来防治害鼠的化学物质。 杀线虫剂:用来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化学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来促进或抑制农林作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杀软体动物剂:用来防治有害软体动物的化学物质。(1)触杀剂:药剂通过体壁及气门进入害虫、害螨体内,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称触杀剂。 (2)胃毒剂:药剂通过害虫取食而进入消化系统,使之中毒死亡。 (3)内吸剂:药剂被植物的茎、叶、根或种子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

7、内传导扩散或产生更毒的代谢物,使取食植物的害虫(螨)中毒死亡的药剂称内吸剂。 (4)熏蒸剂:药剂能够在常温下气化为有毒气体,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害虫体内,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称熏蒸剂。 (5)拒食剂:药剂被害虫取食后,破坏害虫正常生理功能,消除食欲,不能再取食,最后死于饥饿。 (6)引诱剂:药剂以微量的气态分子引诱昆虫产生行为反应,将害虫引于一处,聚而歼之。 (7)不育剂:药剂进入害虫体内后,可直接干扰或破坏害虫的生殖系统,使性细胞不能形成或性细胞不能结合或受精卵和胚胎不能正常发育。 (8)昆虫生长调节剂:药剂阻碍害虫的正常生理功能,阻止正常变态,形成没有生命力或不能繁殖的畸形个体。 杀菌剂:凡是可

8、通过各种施药方法被用来防治植物真菌和细菌病害的化合物都称为杀菌剂。防治植物真菌和细菌的生物农药、抗菌素也归纳为杀菌剂。(1)保护性杀菌剂:在植物发病前,将药剂均匀喷洒在植物体表,以预防病原微生物入侵与传播,这类杀菌剂称保护剂。 (2)治疗性杀菌剂:在植物发病后施用,以抑制病菌的生长或致病过程,使植物病害停止发展或使植株恢复健康的一类杀菌剂称治疗剂。(3)内吸杀菌剂;药剂能侵入植物并传导,对病害有内疗作用,在病菌侵染植物以后也能抑制病害发展。(4)对菌无毒化合物:有些化合物在离体下对病原物既无杀菌作用也无抑菌作用,但是,使用在活体上能够防治植物病害,这些化合物称为对菌无毒化合物。A、灭生性除草剂

9、(非选择性除草剂):能杀死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的一类除草剂。B、选择性除草剂:能杀死某些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一类除草剂。 农药的毒力表示农药毒效的大小,常称为毒力。严格地讲,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防治对象发生毒作用的性质和程度。测定农药毒力,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药剂的一个量度,作为评价或比较标准。致死中量:能使供试生物群体的50%个体死亡所需的药剂用量,用LD50表示。药剂剂量单位有两种:一是以供试生物体的单位质量所接受的药量为单位,如毫克/千克或微克/千克;另一是以供试生物个体所能接受的药量为单位,如每一个体

10、接受的毫克量(毫克/个)或微克量(微克/个)致死中浓度:能使供试生物群体的50%个体死亡的药剂浓度,用LC50表示。药剂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药剂中含有药剂有效成分的量(一般是以质量为单位)的百分比、千分比以至万分比,如1%、0.1%等。有效中量:能使供试生物群体的50%个体产生某种药效反应所需的药剂用量,用ED50表示。某种药效反应是指能使供试生物产生任何不正常反应表现如昆虫被击倒、失去活动能力、体重减轻、停止取食、死亡、病菌孢子不发芽、菌丝生长速度减慢、种子失去萌芽力、萌发生长缓慢甚至萎死、植株叶片退绿、叶片卷曲、产生枯斑等。有效中浓度:能使供试生物群体的50%个体产生某种药效反应所

11、需的药剂浓度,用EC50表示。相对毒力指数:在对多种药剂进行毒力比较时,有时需要分批进行毒力测定,不同批次的试验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为消除上述差异的影响,选一种农药作为标准药剂,求出每种被测药剂与其毒力的比值。这种与标准药剂的比值即称为相对毒力指数。 相对毒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T=(B/A) 100 T:相对毒力指数; B:标准药剂的致死中量(或浓度); A:供测药剂的致死中量(或浓度)。 抑制中量(ED50) 杀菌剂常以EC50或ED50来表示,即抑制50孢于萌发所需浓度或剂量。对鱼的急性毒性常用48h的TIM值来表示,意即在一定时间内,50的鱼能耐受的浓度。 半数致死时间也称致死中时

12、,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供试生物群体的50%个体死亡所需的时间,用LT50表示,计量单位一般是天。击倒中时也称半数击倒时间,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供试昆虫50%个体被麻醉而击倒不能步行或飞翔所需的时间,用KT50表示。计量单位是分钟。例如卫生用气雾剂的药效标准是对蚊蝇的KT50为小于2分钟,对蟑螂的KT50为小于4分钟。击倒中量在一定条件下,供试昆虫50%个体被击倒所需的药量,用KD50表示。与致死中量不同,昆虫的反应是击倒(麻痹)而不是死亡,是群体接受的药量,而不是个体接受的药量,因而其计量单位为克/平方米或克/立方米。击倒率:也是衡量杀虫剂毒力或药效大小的一种量化指标。指用药处理后,在一个昆虫群体中

13、,中毒击倒的个体数占群体总个体的百分率,其计算公式为:击倒率(击倒个体数 / 供试总虫数)100%农药持效期农药施用后,能够有效防治病虫草鼠所持续的时间,应称之为持效期。农药持效期的长短与药剂性质和施药条件等因素有关。农药持效期的长或短,都不是缺点,它可为人们科学地选择、利用农药提供条件。安全间隔期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的天数,也就是说喷施一定剂量农药后,必须等待多少天才能采摘,故安全间隔期又名安全等待期。它是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中的一部分,也是控制和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农药半衰期农药施用后,落在植物上和土壤中,或散布在空气中,都会不断地分解直至全部消失,这就是农药的

14、降解过程。农药在某种条件下降解1/2所需的时间,称为农药半衰期或农药残留半衰期。什么叫农药残留和农药残留量?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残存的数量叫做残留量,以每千克样本中有多少毫克(或微克、纳克等)表示。什么叫做农药最高残留限量?农药最高残留限量代号为MRL,指在农产品、食品和饲料中法定的农药残留量最高允许浓度,以每千克食物中所含农药的毫克(毫克/千克)表示。它是按照农药标签上推荐的使用方法施用农药后在食物中产生的最大残留量,而不是残留量的平均值。在这个残留限量的限度之内,人们长期食用,仍可保证健康而不受损害。这是一种从

15、食品卫生保健角度防止农药残留危害的安全性措施。药效(effectiveness):药效是药剂在田间条件下对作物的病虫草害产生的实际防治效果。 是指在实际使用时,除药剂本身对生物体的作用外,也包括实际使用时其它各种条件对药剂发挥毒力的影响。干扰指数:interfering index根据生命表的方法,来评价不同的作用因子,对种群的干扰作用。特别适合于一些新型的农药的药效评价。影响农药药效的主要因素首先,药剂本身的化学结构是决定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化学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也有差别。如果说化学性质决定药剂的毒杀作用机制,则物理性质决定发挥这种作用的条件。 实际药效也与防治对象种的特性有关,不同种类害虫

16、、病苗、植物或动物,由于生活方式和生理机能不同,接受药剂与中毒、解毒方式、程度的不同,对同一类或不同类型药剂的反应有很大差别。另外,影响药效的因素就是施药当时的环境条件,因为环境条件不同,除影响药剂的挥发、分解以及其它理化性状外,也影响生物体接受药剂和解毒、中毒过程。温度、湿度、日照及其它环境条件都可影响药剂本身药效的发挥。农药毒性:农药对人、畜、禽以及其他有益生物(如鱼类、蜜蜂、家蚕、天敌昆虫、鸟类、蚯蚓、土壤微生物、水蚤、藻类等)产生的毒害作用,称为农药的毒性。按农药对机体产生损害的性质或持续时间,也把农药毒性分为下列几大类:1、急性毒性2、亚急性毒性3、亚慢性毒性4、慢性毒性5、联合毒性

17、6、迟发性神经毒性急性毒性是指对动物一次大剂量给药或24小时内多次给药后,在短时间内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一般以24-48小时(最长可观察14天)受试动物有半数死亡所需药剂有效剂量表示,包括急性经口毒性(LD50),急性经皮毒性(LD50)及急性吸入毒性(LC50)。LD50 或LC50的数值越大,则毒性越小。急性中毒多在12小时内发病,口服立即发病。轻度: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多汗、无力、胸闷、视力模糊、胃口不佳等,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一般降至正常值的7050%。中度: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瞳孔缩小、精神恍惚、行走不稳、大汗、流涎、腹疼、腹泻。重者还会出现昏迷、抽搐、呼

18、吸困难、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惊厥,呼吸麻痹。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我国农药急性毒性暂行分级标准(卫生部) 给药途径 (高毒) (中毒) (低毒) 大鼠口服(mg/kg) 500 大鼠经皮(mg/m324h) 1000 大鼠吸入(g/m3h) 10 慢性毒性是指农药对动物长期低剂量作用后所产生的毒性。给药期限1-2年,将药剂混入饲料或饮水中,每周连续给药5-7天,给药剂量可参考亚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的结果,通常是采用LD50值的1/10、1/50、1/100和1/1000。观察毒作用的内容基本与亚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相同。联合毒性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对动物产生的总毒性。联合毒性有4种情况:相加作用

19、、协同作用(增毒作用)、拮抗作用和独立作用(各单剂引起的毒作用互不干扰,表现各自独立的效应)。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结果判断联合毒性属于那种作用: 混剂理论LD50联合毒性 混剂实际LD50迟发性神经毒性是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特有的神经毒性。在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8-14天出现,症状是下肢麻痹、运动失调、肌肉无力、食欲不振的瘫痪状态,有的能恢复,有的不能恢复而死。农药的毒性、毒力和药效的相互关系:1、一般情况下,毒力是对防治对象而言,毒性是对高等动物而言,前者是利,后者是害;就农药(特别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则更是如此)的发展趋势而言,毒力和毒性之间相关性不大。2、一般来说,对于除草剂、杀虫剂(杀虫剂

20、中也有例外),没有毒力就谈不上药效,毒力是药效的基础,但不等于有毒力就肯定有药效;对于杀菌剂而言,毒力和药效之间基本上关系不大。3、毒性和药效之间,般无规律可循。 安全性指数K农药对植物是否容易产生药害可用安全性指数k来表示。K = 药剂防治病虫害所需的最低浓度 / 植物对药剂能忍受的最高浓度很明显K值越大,相对来说药剂对植物越不安全,容易产生药害;相反K值越小应用时越安全。当然药剂种类繁多,施用的作物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一一进行测定,但在不同药剂对同类作物间,或同种药剂对不同作物间,利用上式进行比较还是很有用的。 植物药害的种类 A、急性药害 B、慢性药害急性药害的症状急性药害在喷药后短期

21、内即可产生,甚至在喷药数小时后即可显现。症状一般是叶面产生各种斑点、穿孔,甚至灼焦枯萎、黄化、落叶等。果实上的药害主要是产生种种斑点或锈斑,影响果品的品质。慢性药害的症状慢性药害出现较慢,常要经过较长时间或多次施药后才能出现。症状一般为叶片增厚、硬化发脆,容易穿孔破裂;叶片、果实畸形;植株矮化;根部肥大粗短等等。药害有时还会表现为使产品有不良气味,品质降低。农药的选择性 农药的选择性一般指的是选择毒性和毒力。毒性的选择性主要指对高等动物毒性的大小;另外,对防治对象的毒力大小,也属于选择性。选择性和广谱性只是相对程度上的差别,不能将二者绝对化。 Albert(1976)曾给选择性下过一个较为严格

22、的定义即:“在相互接近的生物种属中,对一些有毒害而对另一些全无损伤的,即为选择性”。 杀虫剂的生理选择性可从以下几方面的差别中来获得: (1)药剂向体内渗透性的难易;(2)药剂的解毒或活化代谢;(3)药剂在组织内的蓄积和排出体外;(4)药剂对作用点的透过性。由于生物间生理上的差别,以上每一过程的受阻与否,都有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选择性。杀虫剂的生态选择性是利用害虫等的习性、行为的差异而获得的。另外也可以从药剂的加工和施用方法而获得。例如使用内吸剂进行深层施药时,直接为害植物的植食性昆虫被毒杀,而非植食性害虫天敌则很少受伤害。杀菌剂、除草剂的选择性获得原理也大致相似。 农药的“三致”作用指的是什么

23、?“三致”就是致畸、致突变或致癌。致畸是指农药干扰胚胎或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器官形态结构的异常而形成畸胎或畸形儿的毒性。广义的致畸还应包括生理功能或精神活动的发育缺陷,为了保护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妇女在孕期、哺乳期应避免接触具有致畸作用的农药。致突变是指农药损失生物遗传物质造成不可逆的诱变作用。这种诱变如发生在体细胞则影响个体本身,如发生在生殖细胞则可遗传给下一代。致癌是指农药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生恶性肿瘤的作用,可表现为发癌率增高、发癌时间缩短,或两者均有。药害产生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如果已经出现了药害,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喷大水淋洗或略带碱性水淋洗。 若由叶面喷洒药剂后产生

24、的药害,且发现早,可迅速用大量清水洒2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洗涮掉,并增施磷钾肥,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以增强作物恢复能力。(2)迅速追施速效肥 。(3)喷施缓解药害的药物针对导致发生药害的药剂,喷洒能缓解药害的药剂,如农作物受氧乐果等农药的药害,可在受害作物上喷施0.2%硼砂溶液。(4)去除药害较严重的部位。这种措施在果树上常用。如在果树上采用灌注、注射、包扎等施药方法,使用内吸性较强的杀虫药剂,若因施药浓度过高而发生药害,对受害较重的树枝应迅速去除,以免药剂继续向下传导和渗透,并迅速灌水,以防止药害继续扩大。 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 农药剂型加工不仅可以使不能直接应用的原药变成可以使

25、用的农药,同时还可以通过农药剂型加工提高药效,使高毒农药低毒化(高毒农药加工成颗粒剂、微胶囊剂等),减少环境污染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做成颗粒剂,种衣剂局部施药),延缓抗药性发展,延长有效药剂使用寿命。也可以通过农药剂型加工提高使用农药的效率和扩大应用范围。 农药剂型加工的意义:(1)、赋形;(2)、稀释作用;(3)、优化生物活性;(4)、使原药达到最高的稳定性,以获得良好的“货架寿命”。(5)、扩大使用方式和用途;(6)、高毒农药低毒化;(7)、控制原药释放速度;(8)、混合制剂具有兼治,延缓抗药性发展,提高安全性的作用。农药分散度 农药被分散的程度称为农药分散度。在农药加工和使用中,分散度是

26、衡量制剂质量或喷洒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农药的分散度,通常用其分散颗粒的直径大小来表示,分散度越大,粒子越小。有时也用颗粒之总体积(v)与总面积(s)之比值(sv)称“比面”来表示,比面越大粒子越小,个数越多,分散度越大。 提高药剂的分散度,可采用两种手段:一是加工手段。如将固体药剂粉碎,粉碎得越细,分散度就越大,乳剂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液体分散体系。另一个是施药手段。液体药剂通过喷雾喷洒使用时进行分散,喷雾器的气压越大,喷头的雾化能力越强,分散度就越大。 常用农药剂型,其分散度大小的顺序是: 水溶剂(溶质呈分子或离子状态,直径小于0.001m)胶体剂(理论上胶体颗粒直径应为0.0010.1m,

27、而实际上农药胶体颗粒直径多为m)烟剂(烟粒直径约为0.12m)乳剂(油珠直径约为0.110m)粉剂或可湿性粉剂(粉粒直径多在1074m)。水溶剂胶体剂烟剂乳剂粉剂或可湿性粉剂 HLB值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性的强弱通常用亲油亲水平衡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也称亲水性值)是定量的表示表面活性剂分于中亲水和亲油平衡关系的一种数值。即:各种表面活性剂,其结构,亲水、亲油性均不相同,在稳定的乳油里,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和亲油基在一定条件下维持亲水,亲油性的稳定状态至平衡现象,如用数值来表达,便为HLB值。 亲水基重量 100 HLB = 亲油基重量+亲水基 5HLB

28、 值愈小,亲油性愈强;该值愈大,亲水性愈强。由于石腊完全没有亲水基,它的HLB值定为零,完全亲水的聚乙二醇定为20,所以表面活性剂的HLB值都为020。 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加工和农药应用中的作用 :1乳化作用和乳状液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但在水中不能溶解的原药,加适量的乳化剂和溶剂,就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乳状液,这就是乳油加工过程中使用乳化剂的作用。乳化剂在油水界面上形成一层定向排列的分子层,降低了界面张力,并对油水合并起屏障作用。 2、湿润作用和水悬液 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填料和润湿剂混合后经过粉碎并达到一定细度的粉状物,兑水后成为悬浮液。有机农药原药不易被水润湿,有的填料也难被水润湿或润湿速度慢

29、,当含有润湿剂后,这种粉剂会较快被水所润湿,有利于提高悬浮率。不仅液用农药制剂中含有表面活性剂,而且有些粉剂、粒剂中也含有少量表面活性剂。3提高药液在喷洒表面的湿展性 药液喷洒到作物、菌体、虫体等表面,只有迅速湿润、展布才不会大量流失,也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表面活性剂在药液中,通过降低表面张力,就能很好地起到这种作用。4其它作用 表面活性剂还有增溶、增渗、增加药剂稳定性的作用等。粉剂的加工方法有三种:一为直接粉碎法,即按确定的配方,将农药原料和填料分别初粉碎,然后计量混合进一步粉碎至一定细度过筛,再经混匀成产品。其次为母粉法,即先少加一些填料与原药粉碎制成高浓度粉剂母粉。此母粉不能直接喷洒使用

30、,而是运输到用药地区,再进一步与粉碎好的填料,按照需要的浓度,混拌均匀,出售使用,其优点是能保证原药的细度,减少运输费用,有利于贮藏,减少分解;第三种方法 是浸渍法,即将原药溶解在易挥发的溶剂中,然后通过喷雾与已经粉碎好的填料混拌均匀,回收溶剂,即得浸渍粉剂。影响粉剂药效的因素 1有效成分在粉剂中的均匀程度直接使用的粉剂一般有效成分的含量都是比较低的,高效药剂甚至不足百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有效成分在粉剂中分布是否均匀,对药效影响极大。 2.有效成分的粉粒细度及超筛目细度的含量粉粒细度是粉剂农药能否发挥药效的关键。对于杀虫剂粉剂来说,最有效的粒度范围是超筛目细度部分,尤其是直径小于20微米的细

31、药粒。 3填料的种类和理化性质 填料的硬度、比重、吸附性、流动性、化学成分和酸碱度,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粉剂的药效。填料中含有Fe2O3和Al2O3等金属化合物也会使多种农药分解失效。 农药混合使用的目的(1)扩大防治范围、提高药效、减少防治次数。(2)减少高残毒农药品种对环境的污染。 如“甲六粉”、“乙六粉”。(3)延缓抗性发展。以延缓抗性发展为目的农药混用的基本原则 :1混用农药各单剂有不同作用机制,没有交互抗性。 2混用农药各单剂之间有增效作用。3混用农药各单剂之间比例适当,持效期相当。 4具有负交互抗性关系的农药混用,对延缓抗性最理想。农药混合使用后的毒力表现1、 相加作用 即农药混用

32、时对有害生物的毒力等于混用农药各单剂单独使用时毒力之和。2增效作用 即农药混用时对有害生物的毒力大于各单剂单用时毒力的总和。3拮抗作用 即农药混用时对有害生物的毒力低于各单剂单用时毒力的总和。农药混合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 1物理性状恶化 2化学分解 3。毒性增加 4产生药害 5药剂浪费 有机磷杀虫剂的性能特点:1、化学上的特点:(1)属磷酸酯,在水中、酸性、碱性中易 水解、醇解、氨解。 要求含水量0.5%以下,pH=5-7;不能用醇做溶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混配。(2)水解的速度与温度正相关。 温度越高,水解越快。(3)碱性越强,水解越快。2、毒理上的特点(1)酶的残余活性与作用时间呈反比。(2)抑

33、制的速度与酶的浓度无关,与施药的剂量成正比。(3)抑制的速度与温度成正相关。(4)抑制酶的速度与P原子的电正性有关。(5)抑制速度与抗性酶的分解速度反相关。3、生物活性上的特点(1)广谱、高效、作用方式多种多样。(2)在环境中易于降解,相对安全。(3)在一般浓度下对植物安全。(4)持效期有长有短。石硫合剂 石硫合剂经稀释后喷布在植物体上,由于氧、水、二氧化碳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而产生颗粒极细的单体硫,发挥杀菌作用。 无机硫化合物中最主要的是石硫合剂(多硫化钙),将石灰和硫黄按1:2比例加水熬煮,即可自行配制石硫合剂原液。一般石灰:硫黄:水比例为1:2:100,如果工厂大规模生产,用水可

34、减少,使原液浓度提高。原液浓度一般用波美比重计度量,可以代表有效成分的多少。用上述比例自行熬制,成品一般能达到波美比重计2325度以上。最近有的工厂生产一种晶体石硫合剂,产品为固体物,使用时加水溶化稀释即可喷雾使用,这一产品简化了包装并且方便了使用。 石硫合剂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多硫化钙,以五硫化钙的多少来衡量质量。使用石硫合剂时,必须根据作物、病害及气温等不同情况,加水稀释成不同浓度,以保证药效和对植物的安全。石硫合剂经稀释后喷布在植物体上,由于氧、水、二氧化碳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而产生颗粒极细的单体硫,发挥杀菌作用。 硫制剂不仅能杀螨,如在果树休眠期使用45波美度的高浓度石硫合剂处理,

35、还可以杀死越冬介壳虫和虫卵。在病害防治上,硫制剂主要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白粉病和锈病;对霜霉病效果不良。一般认为原因是硫具亲脂性,其杀菌效力与病菌孢于脂肪含量成正比,白粉病菌、锈病菌等孢子脂肪含量较高,对干燥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相对而言,霜霉病菌则是亲水性的,硫制剂的效果较差。 波尔多液。当石灰乳与硫酸铜水溶液混合时,即产生一种天蓝色胶状悬液,其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杀菌成分是碱式硫酸铜,主要成分的化学组成应该是CuS047Cu(OH)26Ca (OH)2;由于配制时石灰的比例不同;前式中的x,y,z可有不同的变化。由于生石灰中氧化钙的含量不定,所以实际使用时配制的波尔多液,其化学组成也是不太一定

36、的。 波尔多液最大的优点是物理性状好,粘附力强,喷于植物表面可以形成较为牢固的覆盖膜起保护作用。碱式硫酸铜的水溶性很小,可溶性铜(Cu2+)少,对植物安全,但可溶性铜又是对病菌起防治作用的有效物质。例如,等量式100倍波尔多液,可溶性铜仅为o3mgkg左右,但如果使黑斑病菌孢子死亡却需要27mgkg;研究证明波尔多液喷于植物上后,还会慢慢产生可溶性铜发挥杀菌作用,这就是所谓释效作用。对于释效作用的解释有三种说法。即雨水中溶有CO2及氨增加了铜的溶解;植物叶子分泌物中有一部分有机酸,可使碱式硫酸铜增加可溶性铜;病菌自身的分泌物含有多种有机酸、氨基酸可使可溶性铜增多。因此,波尔多液既能做到对植物安

37、全,又能防治病害。 波尔多液应该现配现用才能显示其优良的物理性状,如果先配好经过贮存其胶状颗粒变大,使物理性状变差,影响防治效果。配制波尔多液虽然并不复杂,但也必须注意许多问题。首先应该根据病害及寄主作物的具体情况,变化硫酸铜、石灰和水的比例,因为不同植物对铜的耐受力不同,不同病害防治时需要的浓度也不同。例如:硫酸铜:生石灰:水为1:1:lOO,一般称为1等量式波尔多液,石灰加倍称倍量式波尔多液,水的多少也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策略1、 根据病害特性,采取综合防治策略。2、 根据杀菌剂的专化性和作物,选择适当的杀菌剂品种及制剂(经济、安全、低毒、持效期适当、质量保证)3、 防重

38、于治。根据病害发生的测报趋势及早用药;尽快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4、 科学的施药方法。杀菌剂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即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或化学内疗剂) 。所谓保护性杀菌剂是指这类药剂只有在病原菌侵染植物以前施药,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至于施药的时间和地点则因不同病害的具体侵染循环不同而异。消灭种传、土传病害的菌源,与喷布于植株表面保护植物不受气传病害的侵染,都是保护性措施;内吸杀菌剂主要是针对药剂是否能侵入植物并传导而言的,内吸剂可起保护剂起不到的作用,即对病害有内疗作用,在病菌侵染植物以后也能抑制病害发展,这也可看作是防止病害进一步发展的一种保护性措施。事实上有些药剂虽然有一定的内吸治疗作用

39、,在使用时常仍作为保护剂使用。内吸杀菌剂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神经系统内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 (ChE),和有机磷杀虫剂发生磷酸化反应形成共价键的“磷酰化酶”是有机磷剂的主要作用机制。酯解部位的抑制 对酯解部位的抑制即对丝氨酸-OH基的O进行的攻击,有机磷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都有这种作用,有机磷为不可逆性抑制剂,其特征是与酶结合的磷酸在水存在的条件下,很难被水解使酶复原,这与酶和底物乙酰胆碱的结合不同,在有水的条件下,酶和乙酸的结合体只要几毫秒即可水解。所谓“不可逆抑制”也并非绝对不可逆,只是相对而言。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氨基甲酸酯的作用也是

40、抑制胆碱酯酶,与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十分类似,但也有所不同。下式反应中第一步是可逆的,最后一步的水解反应比有机磷化合物更容易进行,因此与有机磷剂不同,全部反应是可逆的,称为可逆性抑制反应。由于这个反应与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十分类似,所以又叫竞争性抑制剂。也就是说氨基甲酸酯可作为胆碱酯酶的底物与乙酰胆碱竞争,如果在反应中,加入乙酰胆碱使浓度提高则反应向左进行;所以作为整个反应过程,始终是进行着竞争性的可逆反应。由于各种不同的氨基甲酸酯化学结构的不同,即连接的x基不同,最后的水解速率也不同。如果水解太快,或整个分子与胆碱酯酶的亲和力不强,都不能表现较高的毒效。试验证明,氨基上连接甲基的氨基甲酸酯水解

41、的速度最慢(但比有机磷快),所以许多实用化的品种多是这类结构。 氨基甲酸酯分子中的x也与反应速率有关,因为连结不同的x基团与整个分子的立体结构是否和ChE作用部位适合有关。如果结构适合与ChE的亲合性就大,易于与ChE结合,为反应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2,4-滴2,4-滴为内吸选择性高效杀阔叶草除草剂,对植物有强烈的活性,低浓度时可刺激植物生长,高浓度时则抑制植物生长,植物的根、茎、叶均可吸收传导。茎叶吸收的药剂随光合作用产物沿韧皮部筛管运送到根、茎、叶生长旺盛部分或营养储存部分。根部吸收药剂随蒸腾流沿木质部导管向上传导至茎叶的生长点。防治多年生宿根性杂草,在晚春早秋用药,药剂更多用到杂草下部

42、叶片,低剂量多次用药会收到更好的防除效果。这是因为晚春或早秋时期,杂草可产生大量的光合作用物质向根部转移,同时杂草下部叶片产生的同化物质更多的转向根部,这样都有利于2,4滴向根部集中,杀死杂草。过量使用2,4滴防除多年生宿根性杂草,由于输导组织被杀死,而不能使2,4滴向根部更好的转移,因此反而效果不好,低剂量多次用药则避免了输导组织的破坏,使2,4滴更多的集中到根部,有利于根除杂草。2,4-滴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几乎可影响植物的全部生命过程,但它是典型的植物激素型除草剂,它能干扰植物体内激素的平衡,造成植物死亡。2,4-滴对分蘖期的禾谷类作物安全。在生育期作茎叶处理可有效防除稻、麦、玉米、高梁

43、、甘蔗田的双子叶杂草,在玉米播后苗前作土壤处理可有效防除一年生双子叶及单子叶杂草,对双子叶作物非常敏感,特别是对棉花更敏感,使用时注意不要污染敏感作物产生药害。使用的喷雾器最好专用,以免对敏感作物产生药害。甜菜宁甜菜宁为内吸选择性芽后处理剂。叶片吸收并能传导到植物各部,抑制光合作用中希尔反应的电子传递。使杂草的光合同化作用遭破坏而死亡。甜菜能迅速降解甜菜宁为无效化合物。因而耐药性很强。温度对甜菜宁的药效和药害影响很大。气温在20以上时用药有利于药效发挥,气温过高或过低作物生长受抑制,易产生药害。一般加工成乳油芽后喷雾使用。主要用于甜菜、草莓等作物田防除多种双子叶杂草。如藜属、荠菜、野芝麻、扁蓄

44、,卷茎蓼、繁缕、野萝卜等。对禾本科、莎草科杂草和未萌发的杂草无效。用药适期为甜菜子叶至二真叶期,杂草2-4叶期。农药利用率怎样才能提高? 毫无疑问,提高手动施药机械质量,改变喷洒部件单一的现状,促进手动喷雾器的更新换代喷雾器是雾化质量的决定因素,直接影响农药在作物上的沉积分布。雾滴分布密度是关系到防治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等量的药液,如果雾滴尺寸缩小一半,所得的雾滴数目可增加8倍。由全国农技中心牵头成立的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开发生产了卫士牌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和4 项发明专利,并已率先获得3c认证,成为我国手动喷雾器理想的更新换代品种。 推行低量施药技术,降低

45、目前的亩施药液量作物叶片表面能够附着的农药雾滴是有限度的,当喷洒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叶片上的细小雾滴会凝聚成大雾滴而滚落、流失,反而使叶片上附着的农药量急剧降低。发达国家的施药液量一般都控制在每公顷100-300升的范围,不到我国单位面积施药液量的13,因而流失量极少,农药利用率较高。广泛开展施药技术培训,让农民掌握科学施药方法手动喷雾器采取的是液力雾化方式,高压液体在通过狭小的喷孔后,要经过30厘米以上的距离才能够完全雾化,所以在喷洒农药时,必须保持喷头与作物的距离在 30厘米以上,避免将喷头贴近作物表面喷雾。在使用圆锥雾喷头喷洒作业时,应改变沿前进方向左右双侧z字型交叉喷雾习惯,而采取顺风单侧z字型喷雾,保证施药人员所在的区域是无药区。同时,应逐步用扇型雾喷头替代圆锥雾喷头,采取单侧平行推进法喷雾,提高农药分布的均匀性。机动喷雾机采取的是气力雾化方式,离喷头越远,雾滴越细,一般水平喷幅在8米以上。在喷洒农药时,要充分利用其有效喷幅,采取飘移叠加法喷雾,提高工效和防效,避免针对性喷雾。作业时,应按照风向确定喷头的指向(喷向)、机手的行走路线(走向)和田间作业的顺序(始向)的原则,使喷向与风向尽量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