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野外露头地质剖面.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46810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里木盆地野外露头地质剖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塔里木盆地野外露头地质剖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塔里木盆地野外露头地质剖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塔里木盆地野外露头地质剖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塔里木盆地野外露头地质剖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塔里木盆地野外露头地质剖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里木盆地野外露头地质剖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塔里木盆地野外露头地质剖面认识实习报告实习单位:采油一厂油研所姓 名:李国鹏2009-5-2为深化对塔里木盆地周边及盆地内古生界及中新生界露头剖面的认识,在采油一厂厂领导以及油研所所领导的精心筹划下2009年4月22日到4月30日我们2008级新分毕业生以及2007级未参加上次野外地质实习的员工(16人)在马德昌副所长以及杜德新指导员的带领下跟随陈跃老师去阿克苏、巴楚两地进行了为期8天的野外剖面认识实习。遵照李总的教导,第一注意安全,第二不虚此行,多学多想多看多思,本次出去我们共观察了5条剖面,主要是从前寒武系到二叠系的地层剖面。柯坪隆起:1.因干地区磷矿沟震旦系-下奥陶统剖面2.因干地区大弯

2、沟中奥陶统-上泥盆统剖面3.因干地区开派兹雷克上泥盆统-中二叠统剖面4. 采石场油苗露头剖面巴楚地区:5.大坂塔格唐王城勒雅依里塔格上寒武-上奥陶统剖面(包括石炭系小海子组)考察目的:通过柯坪-巴楚地区地表不同地质层位剖面的考察,其目的就是要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地表与腹地钻井资料的对比,增强对区域沉积横向对比及其变化趋势了解。一、柯坪地层小区古生界露头剖面柯坪地区分两个地层小区:柯坪塔格小区和乌什小区。以阿合奇乌什一线以北为乌什小区,以南为柯坪塔格小区。本次考察剖面位于柯坪塔格小区内。该小区从下至上主要发育以下层系:下元古界阿克苏群,主要为各种片岩和石英岩。上元古界巧恩布拉克群,分布于乌什小

3、区,位于乌什县尤尔美那-恩布拉克一带。主要为次深海海底扇碎屑岩沉积。与下元古界阿克苏群接触关系不详。下震旦统尤尔美那克组,分布于乌什小区,位于乌什县尤尔美那-恩布拉克一带。主要为粗碎屑岩,属于山间或山前冲积扇沉积,不整合在元古界之上。上震旦统苏盖特布拉克组,主要为一套红色碎屑岩,属海岸泻湖潮坪-滩坝沉积,陆壳型基性火山岩发育。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主要为碳酸盐岩,属局限台地半封闭泻湖-潮坪、滩坝沉积,微古植物非常发育。寒武-奥陶系,假整合在震旦系之上,二者连续沉积,发育完整。以碳酸盐岩为主,夹泥页岩和砂岩。属台地相和陆棚-盆地相沉积。生物门类丰富,门类繁多。寒武系主要为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

4、生物以底栖三叶虫为主,藻类十分丰富,生物面貌属于华北型。地表出露在柯坪、阿克苏、乌什三县的交界的印干山、柯坪塔格、苏盖特布拉克等地。以阿克苏硝尔布拉克磷矿至水泥厂剖面为代表。奥陶系下统以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中上统夹较多的笔石页岩和少量碎屑岩。生物以角石、三叶虫、头足类、碗足类、牙形类、海林檎等壳相生物为主,夹多层笔石,为典型的生物混合相。志留系,假整合于奥陶系之上,属浅滩相和有障壁的潮坪相,以碎屑岩为主,下部产笔石,上部产双壳类、腹足类及鱼类。泥盆系,为一套红色海岸潮坪相碎屑岩沉积,渐变为干旱平原及洪暴河流沉积。石炭系,柯坪塔格小区基本缺失下统,仅发育上统四石场组。为一套河流+潮坪相的以碎

5、屑岩沉积。二叠系,发育较为完整,仅缺失上统上部层位。下统为康克林组,主要为一套以开阔台地相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中统(库普库兹满组,开派兹雷克组)为一套潮坪+河流相的以碎屑岩沉积,伴有多期火山喷发相基性玄武岩发育。上统(沙井子组)为一套湖泊+河流相碎屑岩沉积。图1 柯坪地区剖面位置示意图BB剖面:石灰窑(1xO1y) CC剖面:柯坪印干村(O1dS2yp)DD剖面:库如克乌居木(C2sP2kp) EE剖面: 良里塔格唐王城(O1yjO2-3l)FF剖面:小海子水库(D3d)。 注:具体剖面点略有差异,仅仅供参考。1 阿克苏硝尔布拉克(磷矿-水泥厂)震旦系-下奥陶统剖面1)、下元古界阿克苏群:图2

6、 下元古界阿克苏群浅变质片岩主要为各种片岩和石英岩,片岩的主要成分为绿泥石和绿帘石,有部分蓝晶石(蓝片岩为高级变质岩),主要为一套浅变质岩系列,从野外实际观察看,片理发育,面较滑,新鲜面颜色为绿色,略带灰色色调,风化面颜色变浅,部分发红,说明后期暴露有一定的氧化作用。在本次实习的剖面上,上元古界巧恩布拉克群,下震旦统尤尔美那克组都缺失了,在距此几公里的地方有所出露,总的岩性沉积特征前面已经概括性的述及了,不做赘述。2)、震旦系上统苏盖特布拉克组:厚320.7m图2 苏盖特布拉克组上部薄中层状泥岩、砂岩图2 苏盖特布拉克组上部薄中层状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下部为紫红、砖红、灰绿色中厚层状泥岩夹细砂岩,

7、底部为粗砂岩。砂岩“人字”型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发育,并具正粒序层理和包卷层理。中部为紫红、红灰、黄褐、深灰色薄中层状细粒、中粒岩屑长石砂岩,夹泥岩、辉绿岩。砂岩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人字”型交错层理及楔状层理。上部为紫红、褐灰、褐黄、黄绿色薄中层状泥岩,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夹灰绿色块状辉绿岩和细砂岩,顶部为粗粒石英砂岩。砂岩发育“人字”型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沙纹层理、波状层理。这主要为一套滨浅海相的沉积,期间有几次较大的火山喷发,可能为浅成侵入相的辉绿岩,也可能为喷发相的玄武岩,在野外观察,看其产状与原地层产状近乎一致,没有切割错断地层的现象,具体的需要切割薄片进行镜下鉴定(如

8、果可以见到晶形较好的自形晶斜长石,则为辉绿岩,如能看到流动构造,且为明显的隐晶质结构,则基本上为玄武岩),从野外的观察判断,更倾向于判断其为玄武岩(隐晶质的基性岩)。发育的这套滨浅海相的沉积层由砾岩至粉砂岩均有发育,为多个沉积旋回,主要的色调为红至灰色,岩性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等,分选以及磨圆均较好,反映当时水体深度较浅,不间断的有小的构造升降作用,主要为氧化到弱还原的沉积环境,局部发育一定的盐岩层,反映当时干旱的气候环境,局部暴露于地表,潮上带形成了一定的撒布哈沉积(高盐岩段),槽状层理以及局部发育的鱼骨状层理说明当时的水动力条件较好,潮汐作用较强,物源区较近,可能为花岗质源岩剥蚀冲刷而来,快速沉积而成。2)、震旦系上统奇格布拉克组:厚268.6m下段下部为暗紫红色、绛红色中厚层状含粉砂质砾屑白云岩、砂质灰岩、残余鲕粒灰岩及含铁质、钙质粉砂岩、钙质泥页岩夹细晶白云岩;上部为灰黄、浅黄灰色薄厚层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钙质泥页岩及粉砂岩、含砾粗砂岩。上段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块状微晶藻(藻包粒、藻纹层、藻凝块、叠层藻)白云岩等,顶部为溶塌角砾岩。下部夹白云质泥岩、灰绿色页岩和含砾石英砂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