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47960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赛迪顾问-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赛迪顾问-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赛迪顾问-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赛迪顾问-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赛迪顾问-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赛迪顾问-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迪顾问-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白皮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前 言一、研究目的在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加速推进生物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于2010年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包括生物产业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因此,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在总结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分布特点、发展关键要素,分析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主要结论1、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2、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东部沿海地区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2、已批准设立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的省市已达到21个,主要分布在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其中,环渤海地区有9家基地,长三角地区有6家基地,分别占东部沿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总数的53%与35%。3、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1)区域不平衡发展将进一步凸显。东部沿海地区仍将是发展的重心,与中西部差距将持续拉大。(2)地域分工更加明显。研发要素将进一步向上海、北京集聚,制造环节加速向江苏、山东集聚。(3)热点区域将不断涌现。深圳、武汉将成为新的增长极,太原、厦门、兰州等区域中心城市将实现产业快速发展

3、。图1 2010年生物医药产业地图数据来源:发改委、科技部、统计局、2011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赛迪顾问整理 2011,04第一章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区域分布特征一、已形成东部沿海集聚发展的总体分布格局图2 201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产值数据来源:发改委、科技部、统计局、2011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赛迪顾问整理 2011,04从2010年中国各省生物医药产值分布图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化分布进一步显现,已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已经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为进一步

4、比较各重点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赛迪顾问选取了生物医药的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国际合作等四项指标对这些重点区域进行评价。其中,产业规模主要通过选取2010年各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销售收入等指标;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投入(研发费用占比和人均研发投入等)、创新产出(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产出等)、创新体系等因素;人力资源则选取了研发人员和高学历人员的比例两个指标;国际合作主要选取了跨国大型企业数量、跨国研发项目数量等指标。图3 中国主要区域生物医药关键要素评价结果数据来源:发改委、科技部、统计局、2011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赛迪顾问整理 2011,04环渤海地区:人力资源储备最为丰富

5、。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各省市在产业链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围绕北京形成了创新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国际合作水平最高。长三角地区拥有众多的跨国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与产业化、外包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已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体系成熟,市场潜力巨大。珠三角地区医药流通体系发达,毗邻港澳,对外辐射能力强,民营资本比较活跃。围绕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形成了商业网络发达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特色较为鲜明。成渝经济圈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创新活跃,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地;以长春市

6、为核心的长吉图地区是亚洲规模较大的疫苗生产基地;长株潭地区拥有长沙高新区、浏阳生物医药园等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武汉城市群聚集了各类研发机构及知名企业300余家,已形成支撑创新、产业化发展,较为完善的平台和环境。二、重点区域1、环渤海地区图4 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览资料来源:发改委、科技部 赛迪顾问整理 2011,04北京市是全国的生物医药的研发中心,初步形成以生命所、芯片中心和蛋白质组中心为主体的研发创新体系;天津市以出口为导向,是重要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制造基地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转化基地;山东、河北是生物医药制造业的重要省份,均具有良好的传统医药产业基础。其中,山东生物医

7、药的产值、利税多年来位居全国前列。2、长三角地区图5 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览资料来源:发改委、科技部 赛迪顾问整理 2011,04上海市跨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中心密集,融资环境良好,集聚了世界生物医药前十强中大部分企业,已经形成了以中科院药物所、国家基因组南方中心为主的“一所六中心”体系,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生物医药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心。江苏省是全国生物医药制造业领域的领军者,2010年产值超过2000亿,位居全国第一。3、珠三角地区图6 珠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概览 资料来源:发改委、科技部 赛迪顾问整理 2011,04深圳的生物医疗设备、生物制药企业规模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以创

8、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药品制剂出口和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发展较快。随着生物产业被列为深圳市“十二五”三大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及国家级基因库的建设,深圳作为我国南方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城市的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目前,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形成了“两中心多区域”的分布格局,聚集了15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和一批国家级生物医药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了从生物医药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第二章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一、集中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图7 2010年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资料来源:发改委、科技部 赛迪顾问整理 2011,04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生物产业,国家发改委自

9、2005年以来,先后批准了四批共计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此外,科技部自1997年起至今也确立了16个火炬计划特色生物产业基地。剔除重复及非生物医药基地,两部委确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共计33个。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已有21个建有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其中,东部沿海地区17家,占基地总数的48.57%;东北地区3家,中部地区9家,西部地区6家,比重分别为8.57%、25.71%、17.14%。二、重点基地发展1、北京:研发实力雄厚、转化平台较弱图8 北京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分布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生物医药产业数据库 2011,04“一心两基地”: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由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

10、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构成。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研发、创新、孵化核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医药制造基地。创新智力资源全国领先:北京聚集了中国生物医药领域近1/3的智力技术资源,在新药研发各环节的技术服务方面均具有领先优势。转化能力仍有待提高: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生物医药成果的重要孵化器,按照三级孵化功能构建。但北京市在课题研究、创新药研发上的优势并未有效转化成产业优势。2、上海:中国生物医药中心图9 上海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分布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生物医药产业数据库 2011,04“一心五基地”:以浦东张江周康为生物医药研发中心,以闵行和徐汇为临床服务外包和

11、产业基地,以奉贤、金山、青浦为重点的生物医药药物制造基地。国际化的研发体系:生物医药领域的跨国公司如辉瑞、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诺华、罗氏等均在张江设立了研发中心或总部机构。“VIC”研发孵化新模式: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中小型医药研发企业(IPC)把自主研发的新药推荐到张江新药孵化平台,获得平台专家库评审通过之后,就可以得到政府引导资金和风险投资(VC)的“输血”。此外,研发企业还可以利用园区内的专业研发外包公司(CRO) 的研发人员和实验室设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越的融资环境:依托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与金融创新先试先行的政策,大量国际国内资本集聚上海。2009年,生物医药行业在上海创业投资

12、中所占份额最大,达到近20%。3、泰州: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图10 泰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分布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生物医药产业数据库 2011,04国家唯一的医药高新区:江苏泰州高新区是泰州生物医药基地的核心载体,总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由科研开发区、生产制造区、会展交易区、康健医疗区、综合配套区五大功能区组成。特色公共服务平台完备:已建成了包括药学研究与开发子平台、药理毒理评价子平台等多个子平台的泰州医药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大、小分子研发平台,为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孵化提供一站式服务。4、武汉:中部地区的生物医药中心图11 武汉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分布图数据来源:赛迪顾问生物医药产业数据库

13、 2011,04武汉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还包括庙山、吴家山和沌口三个园区。研发实力雄厚:基地集中了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湖北省医药工业技术研究所等一批生物医药领域的科研院所,拥有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生物医药临床研究基地7个,科研实力雄厚。政策扶持力度大:作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在中小企业新三板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都有较强的政策支持。通过“3551”人才工程,“光谷药谷”已引进三批56个生物医药团队,累计获得“3551”的资金支持7000多万元,重点项目包括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抗帕金森疾病新药、新一代

14、生物标靶技术抗癌药、新一代纳米覆膜药物释放血管支架、微纳米化学生物传感器等。5、深圳:新兴的基因技术研发中心图12 深圳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分布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生物医药产业数据库 2011,04深圳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包括核心区和扩展区。核心区在深圳高新区内,以创新研发、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扩展区为光明片区和南澳片区,是生物医药的中试、产业化基地。基因技术研发领先:深圳市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组建了国家基因库,这是中国首个、全球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此外,基地还建设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众多研发平台。产业融资

15、能力突出:深圳创投机构的数量和管理创业资本额占到全国的1/3。深圳市政府还分阶段投资30亿元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用以培育种子期和起步期的创业企业。6、长春:北方生物医药大型制造基地图13 长春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分布图资料来源:赛迪顾问生物医药产业数据库 2011,04产业集群实力雄厚:基地集中在长春高新区、经开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目前为亚洲最大的疫苗和基因药物生产基地。疫苗研发、制造技术领先:基地聚集了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18家生物技术相关专业院校,包括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军事科学院第十一研究所等81家生物类科研机构;吉林大学的“国家酶工程重点实验室、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东北师范大学的“国家教育部农业与医药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药物基因与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军事科学院第十一研究所等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2个;以及28个新药研发机构、10个企业技术中心、5个国家级试验室。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