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讲义.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48478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讲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讲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讲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讲义.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注册安全工程师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for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多英全,电话:010-64941270 传真:010-64920125 e-mail: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 Technology,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第三章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申报登记 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分级 第五章 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 第六章 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第一章 概述,目前,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监管监控,通过控制重大危险源,从

2、而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已逐渐成为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1.1 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开宗明义,关于重大危险源的明确定义有三处: 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2000年颁布)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3月15日实施) 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国家标准中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

3、和设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同之处: 三个概念的框架理念是一致的,均体现两个核心关键词: 危险品和临界量;,不同之处: 危险品的含义不同; 危险物质 危险化学品 危险物品 涉及的生产环节不同; 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6个环节。,危险物质:一种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

4、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重大危险源实质上是一个管理的概念,危险品的名称及其临界量是人为规定的,通常以列表清单的形式,是为便于管理的需要而给出的。当危险物质的量超过了临界量,即构成应该重点管理的重大危险源。,1.2 重大危险源管理理念及概念的由来及发展,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理念产生在欧洲,其背景是二战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涉及危险物质的重大事故频繁发生。这些事故的共同特征均是: 失控的偶然事件,后果严重,造成工厂内、外大批人员伤亡,或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 根源是设

5、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了大量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事实表明,造成重大工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既与危险物质的固有性质有关,又与设施中实际存在的危险物质数量有关。,1.2.1 重大危险源产生的背景,1993年8月5日,深圳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火灾事故,死亡15人,伤1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2004年4月15日 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9人在事故中失踪死亡,3人受伤,15万群众紧急疏散,THE SEVESO II DIRECTIVE (Directive 96/82/EC on the control of major-accident hazards) 2. H

6、ISTORICAL BACKGROUND Major accidents in chemical industry have occurred world-wide. Increasing industrialisatio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also lea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accidents involving dangerous substances. During the four decades follow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re were over 100 rep

7、orted major incidents world-wide, involving toxic clouds which led to the loss of some 360 lives and significant physical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重大危险源的产生与发展有三个重要里程碑。经验总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总源于事故。这三个阶段与70、80年代发生的3起非常有影响的事故密切相关。 (1)1974年英国弗利克斯巴勒(Flixborough)爆炸火灾事故,The Flixborough accid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

8、 in 1974 was a particularly spectacular example. A huge explosion and fire resulted in 28 fatalities, personal injury both on and off-site, and the complete destr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site. It also had a domino effect on other industrial activity in the area, causing the loss of coolant at a near

9、by steel works which could have led to a further serious accident.,1.2.2 重大危险源产生的三个重要阶段,1974年英国的弗利克斯巴勒事故后,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设立了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n Major Hazards,简称ACMH ),开始负责研究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技术和控制措施。 英国卫生与安全监察局(HSE)专门设立了重大危险管理处。 ACMH于1976年首次向英国卫生与安全监察局提交了建议的重大危险源标准。 这是最早成立的重大危险源方面的组织机构,也是最早开展的关于此方面的

10、研究。ACMH开展了开创性的工作,为后来重大危险源的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框架。,The Seveso accident happened in 1976 at a chemical plant manufacturing pesticides and herbicides. A dense vapour cloud containing tetrachlorodibenzoparadioxin (TCDD) was released from a reactor, us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richlorofenol. Commonly known as dioxin

11、, this was a poisonous and carcinogenic by-product of an uncontrolled exothermic reaction. Although no immediate fatalities were reported, kilogramme quantities of the substance lethal to man even in microgramme doses were widely dispersed which resulted in an immediate contamination of some ten squ

12、are miles of land and vegetation. More than 600 people had to be evacuated from their homes and as many as 2.000 were treated for dioxin poisoning.,(2)1976年意大利塞维索(Seveso)工厂泄漏事故,正是由于英国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和其他机构的出色工作,经过近三年的讨论与协商,欧洲议会于1982年通过了以塞维索(Seveso)命名的重大事故控制法案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简称塞维索法令I (Original Seveso Directive

13、 82/501/EEC “Seveso I”)。1996年颁布了塞韦索法令 这是重大危险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塞维索法令I 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与应急等的思想。为实施塞维索法令 ,欧共体成员国纷纷颁布有关重大危险源控制规程。,(3)1984印度博帕尔事故,In the light of the severe accidents at the Union Carbide factory at Bhopal, India (1984) where a leak of methyl isocyanate caused more than 2.500 deaths.,被博帕尔农药

14、厂毒气夺去生命的孩子 (选自黑镜头),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30吨毒气化作浓重的烟雾以5千米/小时的速度迅速四处弥漫,很快就笼罩了25平方公里的地区,几天之内有2500多人毙命。至1984年底,该地区有2万多人死亡,20万人受到波及,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1985年ILO组织召开了重大工业危险源控制方法的三方讨论会; 1988年ILO出版了重大危险源控制手册; 1991年ILO出版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实施细则; 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第174号公约)及建议

15、书。,博帕尔事故发生后,国际劳工组织(ILO)积极开展了重大事故的预防工作。,在这个建议书中,明确了重大危害设施(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的概念: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设施。,在其他方面: 1992年,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颁布了“高危险性化学物质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标准,提出了137种易燃、易爆、强反应性及有毒化学物质及其临界量,要求企业在1997年5月26日前必须完成对上述规定危险源的分析和评价工作。 国际劳工大会(ILO)支持下,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尼和巴基斯坦

16、等都建立了国家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1993年9月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颁布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各州将用该标准作为控制重大工业危险源的立法依据。,1.3 重大危险源在我国的发展,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危险源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研究。 1997 劳动部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系统试点项目”,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青岛六城市进行了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 2000年颁布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作为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2003年11月国家安监局印发了关于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4年4月国家安监局印发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

17、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目前在辽宁、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甘肃七省和重庆市开展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试点工作。,第二章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重大危险源到底该怎么管? 企业该做什么? 政府部门该做什么? 应是什么样一个运行机制?,2.1 国外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ILO第174号公约),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重大危险源安全报告 应急计划 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重大危险源的监察,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重大危险源的评价,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

18、后果的 联合作用 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 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 施,降低危险水平,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企业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报告。如属新建的重大危险设施,则应在其投入运转之前提交安全报告。安全报告应详细说明重大危险源的情况,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前提条件、安全操作和预防失误的控制措施、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

19、果、限制事故后果的措施、现场应急计划等。 安全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以及新知识和技术进展的情况进行修改和增补,并由政府主管部门经常进行检查和评审。,应急计划,企业现场应急计划 政府主管部门场外应急计划 传达到公众 修订和重新散发相关资料,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综合性的土地使用政策,确保重大危险源与居民区和其他工作场所、机场、水库、其他危险源和公共设施安全隔离。,重大危险源的监察,政府主管部门必须派出经过培训的、考核合格的技术人员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察、调查、评估和咨询。,辨识,安全评价,提交报告,制订预案,安全管理,企 业,安全监察,报告评审,制订预案,安全规划,政府

20、部门,2.2 我国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现状,2000年9月发布了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 2002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02年6月29日公布了安全生产法 2004年1月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2003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机构起草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送审稿)。 2004年4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

21、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八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 (二) 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 (三)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已建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

22、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监督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顿;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 第二十二条规定“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第八条 搞好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加强国家、省(区、市)、市(地)、县(市)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和生产安全预警机制。,我国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辨识,申

23、报,登记备案,快速分级,普查,安全评估,报告备案,是否存在隐患?,隐患整改,监督管理,监控管理,第三章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申报登记,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的工业设施(重大危险源)。 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害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通过危害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潜在危险源。,3.1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国外标准介绍 1976 1979 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ACMH) 1982塞韦索法令 1996 Council Directive 96/82/EC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Council Act(

24、88)84 1992 美国 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标准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 预防化学泄漏事故的风险管理程序(RMP) 1996 澳大利亚 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国际劳工组织认为 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任何标准一览表都必须是明确的和毫不含糊的,以便使雇主能迅速地鉴别出他控制下的哪些设施是在这个标准定义的范围内。 标准的定义需要根据经验和对危险物质了解的不断加深进行修改。,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参考国外同类标准,结合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重大事故的发生规律,以及1997年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重

25、大危险源辨识进行试点的情况,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了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0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定义 4 重大危险源辨识,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 军事设施; c) 采掘业; d) 危险物质的运输。,2 引用标准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品名引用GB12268-

26、90危险货物品名表 3 定义 3.1 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 3.2 单元 unit 3.3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 3.4 重大事故 major accident 3.5 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3.6 生产场所 work site 3.7 贮存区 store area,单元 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4 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该标准中共规定了4大类142

27、种危险物质。 该标准主要强调了“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三种危险,主要是基于火灾、爆炸和中毒有较严重的后果,并且三种危害易造成社会性灾难事故。 对于毒性物质,主要考虑有毒化学品的急毒性,并且主要考虑气态、低沸点物质。,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生产过程中工艺条件相对复杂,事故危险性大,而贮存区工艺较为稳定,故临界量数值大。因此,须对危险源进行分类。 因此,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必须首先明确危险源的类别、危险物质名称、危险物质的数量。,表1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26种),表2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34种),表3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28、21种),表4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61种),4.3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4.3.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4.3.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3.2 重大危险源的申报登记,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工作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分布及状况,为安全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 是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1997

29、 劳动部开展的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青岛六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系统试点项目”中,共普查出重大危险源数量10230个,并进行了一系列分析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地区分布分析 类别分析 经济类型分析 行业分析 危险物质分析:为后来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快速评价分析,重大危险源普查技术 重大危险源分类; 重大危险源普查指标体系; 重大危险源数据库软件 重大危险源快速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以死亡半径的大小划分为四级重大危险源),及其软件。,2004年,全国7省1市进行的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将普查的范围扩展到十二类。 1.贮罐区(贮罐);2.库区(库);3.生产场所;4.危

30、险房屋; 5.压力管道; 6.锅炉; 7.压力容器;8.煤矿; 9.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10.露天矿; 11.尾矿库。 1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重大危险源普查表与普查软件 重大危险源普查以填写技术表格的形式进行,通过企业填写各类技术表格,将重大危险源单位的情况、危险源本身的技术参数、周边情况收集起来。 重大危险源普查表包括三类: 重大危险源单位基本情况表; 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表。,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的评价与分级,4.1 重大危险源评价的目的和意义,重大危险源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 企业和政府安全管理的需要; 分级管理的依据; 制定应急计划

31、的需要; 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的依据。,4.2 风险评价的程序,4.3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的成果。 该方法属于指数法的范畴。,风险(R) = 频率(F) 严重度(C),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评价的总体数学模型,式中: (B111)i第i种物质危险性的评价值; (B112)i 第j种工艺危险性的评价值; Wij 第j项工艺与第i种物质危险性的相关系数; B12 事故严重度评价值; B21 工艺、设备、容器、建筑结构抵消因子; B22 人员素质抵消因子; B23 安全管理抵消因子。,物质危险性分为8大类,23小类。

32、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计算: (B111)i=iGi 式中,i为i类物质的权重系数; Gi为该类物质的状态分值。,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B112)j的影响因素为21项。,同一种工艺条件对不同种类危险物质所体现的危险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确定相关系数。相关系数Wij分为5级: A级:关系密切, Wij=0.9; B级:关系大, Wij=0.7; C级:关系一般, Wij=0.5; D级:关系小, Wij=0.2; E级:没关系, Wij=0。 相关系数Wij一般通过专家评判给出。,对于事故严重度B12用事故后果的经济损失(万元)表示。,式中,S-事故严重度,万元); C-事故中财产损失评估值,万元;

33、N1、N2、N3-死亡、重伤、轻伤人数评估值。,财产损失半径、死亡、重伤、轻伤半径,通过事故后果模型计算,以等价当量圆的形式给出。通过确定这些圆内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得出事故的严重程度。,抵消因子B21、B22、B23的引入,体现了人在控制事故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工艺、设备、容器和建筑结构抵消因子由23个评价指标组成;安全管理状况由72个指标构成;操作人员素质由4项指标组成。 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打分赋值评价,然后通过事故抵消率的关联算法,得出综合抵消因子。,评价过程的简单描述,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推荐用下列关系式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一级重大危险源: A*3.5 二级重大危险源: 2.5A

34、*3.5 三级重大危险源: 1.5A*2.5 四级重大危险源: A*1.5,分级应以单元的固有危险性作为依据,这是国际惯用做法。因为决定固有危险性的因素是由生产属性决定的,从而不易改变,能使受控目标集保持稳定。,建议的危险源控制程度分级依据: A级: B20.001 B级: 0.001B20.01 C级: 0.01B20.1 D级: 0.1B2 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该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4.4 事故后果模型及伤害准则,第五章 重大危险源监控技术,微观实时监控 宏观网络监控,第六章 安全规划技术,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

35、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要求各国政府“主管当局须制定综合的选址政策,规定计划建造重大危险设施同工作区和居民区以及公共设施之间要适当分离开,并规定对现有设施要采取适当措施”。,1996年欧盟颁布的塞韦索指令II(96/82/EC)第12章“土地使用规划”要求:各成员国应通过制定土地使用政策和(或)其他其关政策确保实现预防重大事故以及限制事故后果的目标。各成员国应从长远角度确保其土地使用和/(或)相关政策以及实施程序满足需要,确保指令规定的重大危险设施与居民区、公共活动区和特殊敏感或重要区域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国外土地安全规划方法,(1)安全距离法 这种方法是国外发达国家早期用于安全规划的方

36、法。该方法基于如下原理:土地利用上互不相容的土地应当设置适当的隔离距离,这些安全距离的范围通常仅仅依赖于工业活动的类型或现存危险物质的数量。 为了便于操作,建立了与工业活动类型相对应的安全距离表,每一类推荐一个安全距离。,(2)基于后果的方法,通过模型计算出与潜在事故发生可能性无关的各种死亡或伤害半径作为事故后果严重度的一种量度,在这一距离处,事故后果的物理量(例如毒物浓度)达到一定阈值,这一阈值与不期望的效应(例如死亡)相对应。 l 对于毒物泄漏,确定对应一定死亡剂量或严重伤害(如死亡率为1%的浓度)的距离; l 对于火灾产生的热效应,确定在给定暴露时间内可能引起燃烧或导致严重伤害的热辐射相对应的距离; l 对于爆炸,确定与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如耳膜破裂)的超压相对应的距离。,(3)基于风险的方法 也称为概率法( QRA )。这种方法的目标是评估潜在的事故后果的严重度和发生的可能性,并将两者结合。此方法通常使用以下两类风险指标: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2005年6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