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回放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51610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9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题回放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真题回放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真题回放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真题回放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真题回放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题回放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题回放2.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真题回放:,(2007上海历史,24)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2007广东文基,2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 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 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

2、片战争,C,D,(2007宁夏文综,41)(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梁启超说

3、:“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19分),【答案要点】 (1)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2008宁夏,29)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

4、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B,(2009上海历史卷,18)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2010福建文综卷,24)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

5、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A,A,甲午中日战争把握的背景、概况、结合条约内容分析对中国的危害、影响? (同时注意转化视角:横向比较东西方历史发展)、,【从考点和高考题例中对我们备考启示】:,政治上注意把握:,经济上注意把握:,思想上注意关注:,1、把握民族工业的兴起(产生的条件、时间、地区、途径、著名企业和代表人物、特点、影响)及从宏观上把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2、区别几个概念:资本主义工业与资本主义萌芽、近代工业、洋务企业与民族工业 3、了解近代中国几种经济成分,社会生活上:,1、近代报刊发展及其功能?,2、掌握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出现史实,从出行方式、思想观念、经济发展、同世

6、界联系等方面归纳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张,政治上:国家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与此同时先进的中国人也进行了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阶段特征】:,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但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近代民族工业。,思想观念上:随着对外部世界了解不断深入,产生民主思想。,关注新史观,以近代化史观来看待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概念:,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现代化(近代化)的内容: 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 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7、、 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城市化和大众化。,(2010大纲版全国卷2,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第三阶段:甲午战后到武昌起义前(1895年1911年前),【解读考点、构架通史框架】:,

8、真题回放:,(2007江苏卷,6)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中英天津条约签字 外国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B. C. D.,C,(2007海南历史,13)1901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C,(2009福建文综卷,15)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 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

9、然经济进一步发展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2010江苏历史卷,7)近代史上,在顽固派看来“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主要指责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C,D,【从考点和高考题例中对我们备考启示】:,政治上注意把握:,经济上注意把握:,思想上注意关注:,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结合条约内容分析对中国的危害、影响? 2、义和团运动爆发的背景、口号及意义 3、戊戌变法(参考选修一),1、列强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企业和企业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经济、政治、文化)。,1、维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代表人物及主张、康有为维新思想

10、的特点及其成因、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启蒙、推动中国社会变革所起的作用? 2、维新派与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异同,从中认识中国对西方认识不断深入?,【阶段特征】:,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华民族危机愈加深重; 救亡图存的斗争不断兴起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经济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思想上:民主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兴起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等。,高考训练场:,1、(2010年5月南京市三模5题)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十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

11、,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 、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 、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 、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B,解析: 英国人达到中国,历经千山万水,但由于乘坐整齐轮船,竟和清朝官员从北方到达南方时间相差无几,说明中国在战争中丧失了地利条件,也说明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故正确。的说法材料无法体现,交通工具在近代战争中作用居于首位的说法太绝对,错误。,2、 清朝知识分子陈澧写作了炮子谣:“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烧破产业,

12、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作者( ),A.谴责洋枪洋炮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损失,B.鼓舞中国人民不要畏惧洋枪洋炮的威胁,C.揭露鸦片的危害大于炮子,D.认为炮子的威力大于鸦片,C,3、(2011山东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鸦片战争后,有英国商人在考察中国市场后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商品需求量极大,遂运大量钢琴、吃饭用的刀叉至上海等商埠,结果却是产品滞销,着实做了一次赔本买卖。对此事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国商人利用了不平等条约,企图倾销商品 B英国商人缺少对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 C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 D中国民族工业对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D,【解析】分析概括材料可知,英国商人试

13、图利用不平等条约,企图倾销钢琴、刀叉等商品到中国,但由于缺少对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等因素,英国的商品在中国滞销。结合本题D项和材料无关联。,4、(2010年11月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39题)中国近代历史上,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下列各项,较早提出政治现代化主张的是,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B早期维新派的思想,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B,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政治现代化最早从早期维新派开始的,最早提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第四阶段:从武昌起义到五四运动前( 1911年1919年),【解读考点、构架通

14、史框架】:,(2008年广东单科,11)“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B,真题回放:,(2010大纲版全国卷1,15)1913年,某身着日是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但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 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C,(07北京文

15、综,17)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 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A B C D,C,(2008海南历史,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C,B,(2008年广东单科,7)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2010重庆卷,39)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孔子)知

16、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2分)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欲达到的目的。(4分),重温真理而不简单摸仿,编订和整理了诗经等五经,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

17、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2分)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2分),孔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缺点更多,阻碍思想文化自由发展,宣扬封建纲常等级学说,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准备了思想基础,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仪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

18、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2分),汲取濡家君子品格的价值观,;对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提出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稳定了社会秋序。,(2008宁夏,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D,(2009广东历史卷,1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

19、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C,(2010上海历史,2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B,【从高考题例中对我们备考启示】:,政治上注意把握:,1、辛亥革命社会背景与条件(特别是革命政党同盟会) 2、武昌起义的概况? 3、中华民国成立概况、(特别是民主法制建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辛亥革命的结果、失败原因、历史功绩与教训?,经济上注意把握:,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原因、 概况、 特征、 影响:

20、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共的成立,提供阶级基础。,思想上注意关注:,1、三民主义:提出、内容、含义及内在关系、评价:,2、新文化运动: 1)、背景、概况、主要内容、意义、局限性? 2)、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3)、梳理儒家思想发展演变?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3、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把握李大钊的重大活动),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具体表现、特点、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产生怎样影响?,社会生活习俗上注意关注:,【阶段特征】:,政治上:实现了从

21、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经济上: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思想上:随着对西方认识不断深入,民主共和(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实业救国成历史主流。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马克思主义逐步传入中国,觉醒与探索构成此时中国历史的主旋律,关注新史观,以近代化史观来看待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概念:,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现代化(近代化)的内容: 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 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

22、活和习俗的城市化和大众化。,(2007广东历史,29)(1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

23、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 、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13分)中国是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开始近代化历程的,其发展步履艰难、一波三折。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出近代前期(鸦片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出现的三次工业化高潮。(

24、3分),三次高潮:洋务运动;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3分,(2)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工业化高潮对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什么影响?(6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分)、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2分)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2分),【解析】 材料反映了近代外国资本主义不断侵入,中国的手工棉纺织业衰败,后丝织业也被列强操纵,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D项说法错误,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并未出现,蚕茧业的兴旺也与经济大

25、发展无关。,4、(2011辽宁本溪高中高三阶段考试)“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内地市蚕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蚕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不已。”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该材料说明了国内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B材料说述现象是伴随着西方国家掠夺中国的原料而发展起来的 C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 D蚕茧业的兴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D,6、(2010年12月辽宁铁岭高三六校联考28题)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战争以后,B解放战争期间,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D第

26、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甲午战争以后由于清政府取消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解放战争期间由于国民政府借内战之名大肆向工商企业摊派,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奄奄一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由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取得进一步发展。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7、 (2011中山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

27、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群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B,【解析】:从材料看,“双轮驰”“车舟载离别” 表明近代汽车、轮船出现,“送者未及返,群在天尽头”意指送行之人未及返回,旅人已经到了天尽头。可见近代交通工具对于人们生活影响之深,本题选B项。,(2010年11月济南一中高三月考37题)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他在此处所强调的史学观点是( ) A唯物史观 B全球史观 C文明史观 D现代化史观,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