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第八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53058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133 大小:1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新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第八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2013新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第八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2013新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第八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2013新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第八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2013新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第八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新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第八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新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第八章.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范明水于2014年3月制作,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四、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第一阶段,1978-1983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 第二阶段,1984-1987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第三阶段,1987-1991提出了

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和任务 十七大提出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街三中全会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市场经济理论发展,3.我国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市场秩序不规范 第二,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 第三,市场规则不统一 第四,市场竞争不充分,4.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强

3、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1)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2)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3)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相结合; 4)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 5)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理论内涵,1.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

4、,是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和形式的总和。,(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具体体现和反映,决定根本性质主要特点,规定方向,1.经济体制是否合理,对经济发展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 2.同一个经济制度,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 体制;不同的经济制度,也可以采取 相似的经济体制,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1)内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为什么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

5、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3)基本经济制度怎样形成和确立,1)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 2)党的十二大,“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3)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4)十四大,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5)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为什么要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占主体地位的

6、所有制决定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3.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2)坚持基本经济度,必须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3)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要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实质和核心: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公有资

7、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公有资产占优势,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量的优势,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质的提高(控制力、支配力),(4)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促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4)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促进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 公有制在现实中又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来实现,即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关系: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目前两种比较成熟的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亦称“股份经济”。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人所

8、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伙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基本特征: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保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使用权转化为集中的使用权。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合作制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的公有制形式,在性质上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兼有股份制经济和合作经济的一种经济形式。 基本特征:是职工既是劳动者,也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企业资产由集体共同占有,共同使用,风险共担;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公有制目前两种比较成熟的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四个层次,

9、财产的所有者 是谁?,第一层 所有权,财产具体由谁占有 并对企业行使 出资人的职能,第二层 占有权,采取怎样的 企业经营方式 和组织形式,第三层 经营权,经营者怎样 组织生产,第四层 使用权,第一层反映生产资料的最终归属关系,决定所有制的性质; 后三个层次都是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5)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又一原则,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个体经济(既是劳动者也是小私有者),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私有部分),港澳台投资的经济(私有部分),中外合资经济,中外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活力,竞 争,(6)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发展混合

10、所有制经济,(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1)什么叫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取收入的参照标准,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2)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决定按劳分配的条件,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分工没有消失,劳动还是谋生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3)对按劳分配的理解,第一,按

11、劳分配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只是以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 第二,按劳分配还不能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来计量,而只能按照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来计量; 第三,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第四,按劳分配还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只能在局部的范围内实行。,2.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取收入,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 其根源: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1)什么叫按生产要素分配,(2)生产要素分类,生 产 要 素,物 的 要 素,人 的 要 素,土 地,厂 房,设 备,资 源 材 料,货 币 资 本,劳

12、动 力,技 术,管 理,信 息,(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以外的 生产要素分配,按管理和知识产权 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劳动收入、劳动力收入 (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要素分配),劳动收入,主要指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事业单位空闲时从事的经营性劳动所取得的收入。 劳动力收入:主要指外资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按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分配:资产收益、资本收益 (按资分配),按资分配(资本收益、资产收益)是指资本所有者凭借其资本所有权参与他人劳动成果的分配。 按资分配的重要表现形式有: 资本收益:个人存款利息;购买股票、

13、债券等获取的股息、红利等;三资企业和私营业主凭借资本占有雇佣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形成的利润收入。 资产收益:租借土地、厂房、设备所获得的租金等,按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分配,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这类生产要素来自于它们所有者的劳动或劳动成果 这类收入也可以称为劳动收入,(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是指国家、企业和社会为保障社会公平和各部门、各地区和各行业的协调发展而实行的一种分配。 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包括:福利性收入;扶持性收入;鼓励性收入;救济性收入。,在个人收入分配调节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正确处理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3.完善分配结构,调节收入分

14、配,在个人收入分配调节上,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效率指资源投入和生产产出的比率。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 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效率与公平,公平,效率,保证,基础,目标,共 同 富 裕,(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推动经济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经济增长方式定义及内容: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途径。 粗放型增长方式 集约型

15、增长方式,(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尽可能减少劳动消耗。 产品应符合社会需要。,(3)经济发展方式的定义和实质,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外,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的实质和核心: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调整经济结构,一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二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四是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是转变

16、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1)工业化与信息化相互融合 (2)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3)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4)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2.推动经济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四化”道路,(1)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2.推动经济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四化”道路,(2)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 工业化以城镇化为载体 工业化的过程也是城镇化过程,2.推动经济发展,走中国特色的

17、“四化”道路,城镇化运动必然要求农业走现代化的道路 农业现代化必然促使农村向城镇化转变,2.推动经济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四化”道路,(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湛江农垦现代化推进城镇化,中共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思想 现代化是个整体,四化同步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2.推动经济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四化”道路,(4)“四化”同步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3.推动经济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1)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必要性,3.推动经济发展,走中

18、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内涵: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集到创新发展上来。,(2)自主创新道路的内涵,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创新 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发合作,3.推动经济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19、的迫切需要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客观要求 三是强农惠农富农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4.推动经济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1)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原因,4.推动经济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2)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内容,建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大力推进农业组织和制度创新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发展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4.推动经济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3)城乡一体化措施,陕西横山县农业示范区,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三)建设社会主义

20、法治国家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者的统一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党科学执 政、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水 平,保证党领 导人民有效治 理国家;,国家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扩 大公民有序政 治参与;,依法治国, 保障公民 合法权益;,

21、社会主义本质,(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国民主制度的构成,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国家根本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基本政治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策、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管理、政治制度,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与 无产阶级专政的相同点 * 领导力量相同 * 阶级基础相同 * 专政职能相同 * 历史使命相同,(2)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中国特色(不同点),我国人民民主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即参加国家政权的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人民军队和新的社会阶层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绝大多数人的政治统治。,在政党关系上

22、 我国的国家政权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区别于某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更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 从概念的表述来看 它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与人民专政这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2)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中国特色(不同点),最高司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 人民法院,最高 人民检察院,中央 军事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最高行政机关,最高权力机关,最高军事机关,常务委员会的职能,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大机关结构,(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3.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前提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核心内容:多党

23、合作 (2)基本方针:,(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历史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 政治基础: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现实条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2)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农村: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区: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1)基层自治的形式,(2)基层群众自治民主制度的内容,(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

24、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战略目标加以规定,第一次正式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法律地位。 1997年9月12日,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涵义,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3月15日,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写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1.“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2.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

25、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江泽民:十五大报告,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3.依法治国的必要性,4.依法治国,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律体系的统帅:宪法,法律体系的主干:法律,法律体系组成: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具体法律:宪、民、行、经、社、刑、诉讼,法制建设

26、基本要求或基本方针,核心 有法必依,前提 有法可依,关键 执法必严,保障 违法必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5.“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推进法治中国的措施,第一,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第二,深化行政执法改革 第三,确保司法独立公正 第四,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第五,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宪法顶个球,(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其组织形式的制度,它不仅包括国体、政体,而

27、且还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政治制度和基层民主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受基本政治制度的制约,外在表现和日常实施,结论,1.政治制度政治体制; 2.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有 赖于政治体制来呈现。,如何评价我国的基本政 治制度与政治体制?,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具体制度及方法有缺陷不足,怎么办?,2.政治体制改革,(1)什么是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需要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 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 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保持国家和社会稳定的

28、需要,(2)为什么要改革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3)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走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国家,发展政治文明,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坚持依法治国原则,(4)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发展各项政治民主制度 建设法治中国,(5)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第一,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 第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第三,发展基层民主,(6)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

29、)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观点 双服、双百、双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文化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新世纪以来突出文化建设,1.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30、,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容,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第二,坚持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第三,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第四,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抓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3.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措施,(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核

31、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1)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和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核 心,原 则,基本要求,着力点,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五 爱”,“四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3)深化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第一,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第二,推进政务诚信、

32、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的“四信”建设; 第三,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发展教育科学,(1)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内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内容,教 育 科 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2)教育科学的作用,教育科学的作用,一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进步。,二是为思想文化建设其他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垃圾堆里的精神家园,安徽省临泉县城关镇刘老家村11岁的刘小环为了能上学,每天去给窑厂背砖坯, 她每次背16块,重40公斤,走140米,只得3分3厘工钱。,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

33、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1.什么是文化强国,2.为什么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一,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第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三,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1.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毛泽东: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邓小平:开辟

34、新道路 江泽民:首次提出社会和谐 胡锦涛:全面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式提出,十六届三中全会: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2005年胡锦涛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和谐社会思想的特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

35、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3.社会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二)保障和改善民生,1.社会保障机制的目标,我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保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完善分配结构和社会保障机制,2.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社 会 保 险,社 会 救 济,社 会 福 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第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3.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保障改善民生,第二,促进创业就业体制机制,3.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保障改善民生,第三,形成合理有序分配格

36、局,3.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保障改善民生,第四,建立公平持续社保制度,3.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保障改善民生,第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保障改善民生,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发展,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信访制度,评估机制,保障机制,调解体系,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五、建设社会主义生

37、态文明,(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2.生态文明总体要求,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总要求

38、的实质和核心: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1.生态文明理念提出的前提,资源约束趋紧,(二)树立文明生态理念,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二)树立文明生态理念,2.生态文明理念内容,(1)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人与自然是平等的 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和价值,(2)生态文明理念顺应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人的活动应符合自然规律 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违背自然规律,(3)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时,要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避免生态灾难。 多还旧账恢复元气 不欠新账休养生息,(三),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衷心感谢大家的参与,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