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福公司与焦作早期的城市化进2.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59556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福公司与焦作早期的城市化进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英福公司与焦作早期的城市化进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英福公司与焦作早期的城市化进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英福公司与焦作早期的城市化进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英福公司与焦作早期的城市化进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福公司与焦作早期的城市化进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福公司与焦作早期的城市化进2.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英福公司与焦作早期的城市化进程焦作市素以“煤城”闻名中外,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采煤业在焦作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时期已经开始开矿采煤。但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起步,却是从1898年英福公司入驻焦作,进行现代煤矿业开采和相关的投资开始的。英福公司在焦作进行机械采煤矿井建设以及配套设施,生活区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构成了焦作早期的城市风貌和城市框架,是焦作从一个农村小集镇发展成为现代都市的标志和起点。本文从焦作古代采煤业发展情况和英福公司进入焦作后采煤业发展情况对比,分析近代英福公司在焦作的机械采煤矿井建设和投资对焦作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影响。一、英福公司简介英福公司成立于1897年,由英国授

2、意意大利人康门斗多恩其罗罗沙在英国伦敦组织成立的公司英意联合公司,注册地为英国,注册资金2万英镑,注册名为福公司,公司地址为英伦敦堪农街110号。英国之所以成立这个专业性的的跨国公司,其目的就是开展对中国矿产资源和煤炭资源的占有和开采。英福公司成立后,首先在中国天津设立福公司办事处,任命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哲美森为总董,开展对中国采矿权的争取工作。其后,福公司在山西、河南等地以借款名义参与开采煤、铁矿等业务活动。在山西,因绅民反对,所开展的业务未能成功,不得以退出山西。在河南,福公司不正当手段和反复的交涉,最终取得在修武县焦作一带采矿的权力。从1898年起,英福公司在焦作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机械化

3、采煤矿井建设和煤炭开采业务。自1898年进入焦作至1939年退出焦作,福公司先后在焦作开凿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十四、李封矿井和王封矿井等现代机械化采煤矿井,修建了道清运煤铁路(河南滑县道口镇河内县清化镇)、道清铁路局等相关设施,兴建了大批的生活区和相关设施,形成了以福中大街、东、西马市街为主要城市街道的焦作早期城市化格局。1939年,日本人侵占焦作后,福公司因遭日军所操纵亲日商人的围攻、骚扰,经营困难,撤离焦作,返回英国,结束了在焦作四十多年经营活动。二、英福公司进入焦作之前的古代焦作煤矿业焦作发现煤炭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山海经之五藏山经记载“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中黄垩

4、多涅石”,贲闻之山为现焦作一带,涅石为煤炭;隋唐时期为土法采煤,宋代开始大规模的手工作坊式开采。2004年7月,焦作市解放区上白作村南,宋代古墓葬出土的李从生墓志,对当时采煤业有详细记述:“至元祐三年戊辰岁,巍巍乎万户山前,浩浩乎乌金出世,吉乃以地为主,夜以继日役工匠数百人,自赡千余口,获山泽之厚利者,皆出乎吉之分,而莫知其数焉。” 墓志详细记述了当时采煤的盛况。2006年5月,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对位于主河道内的焦作市苏蔺墓区西北部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南北向的汉代至宋金时期的古道路一条。在宋代层中,古道路西侧发现大量的燃煤灶火及煤堆遗迹,并遗存有少量煤碳。在古道路的路面上发

5、现有大量的煤屑黑灰土,厚达510厘米。从发掘情况判断,应当为长期运煤的散落物。运煤古道和大量燃煤生活灶、煤堆的发现,证明宋代焦作地区的煤炭使用已相当的普遍,反映了宋代焦作采煤矿业已有相当的规模。元明时期,焦作的煤矿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卧中之地,日进斗金”之说。清朝初年,焦作地区的民间小窑建井有了很大发展。道光六年冬,杨某等联集众人,在焦作庙河附近老君庙北一里许,开凿煤窑数十,颇得利。光绪初年,富户豪绅争相开凿小窑,焦作地区小煤窑之多,似是星罗密布。清同治九年,德国人Bavonron Richthofen曾在中国游历调查矿山,记述焦作矿区有十个较大的小煤矿,每小煤窑日出煤1000多筐(120

6、130斤/筐),利益丰厚。焦作古代开凿的小煤窑,均选在煤田浅部,井筒深度一般在80120米之间。使用人力绞动“辘轳”,用大荆笼提升矿石与煤炭,用牛皮仓兜水提升排水。英福公司进入焦作之前,焦作的煤窑均为人力作业的手工作坊工场,没有现代机械化生产的采煤矿井,处于落后的封建手工作坊式生产状况之中。三、英福公司在焦作所建的现代机械化矿井概况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家。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取得了在中国开办工厂的特权。不久,其他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效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作为老牌殖民帝国的代表,英国对中国的矿

7、产更是觊觎已久,积极地加入了这个狂潮之中。1898年初,英福公司派其代理人罗沙来到中国,通过李鸿章的亲信幕僚马建忠,以假设的豫丰公司向福公司借款一千万两白银为名,经清政策批准,取得“怀庆左右,黄河的北诸山各矿”的采矿权。福公司最终取得在修武县焦作一带采矿的权力。1902年,福公司总董哲美森及工程师利德等人来到焦作,在焦作下白作村购地20亩建立矿厂,以哲美森的名字命名为哲美森厂(泽煤盛厂)。在未取得清政府发放的开采凭单的情况下,私自在哲美森厂内外开凿一、二、三号竖井(图片一、二)。一、二、三号互相连接,各井设卷扬机一部,钢制井架,使用蒸汽机带动绞车进行运送煤炭。在三号中(为一、二号井的出水井)安

8、装海生代维士牌抽水机对矿井进行排水。福公司的一、二、三号矿井的建设,采用了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电力、机器进行现代机械化生产,第一次把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现代机械化生产,带入焦作,改变了焦作人力开采煤矿手工作坊式生产方式,开创了焦作机械化采矿的先河。1904年11月,清政府批准了福公司开矿凭单。福公司先后在焦作开凿了四、五、六、七、八、九、十、二十四号矿井(九号矿井因开凿时坍塌而报废)。截止1915年,福公司在焦作共开凿矿井十个。1915年6月1日,英福公司和华资公司中原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福中总公司,但仍为各自经营、独立投资。1916年福公司在焦作西部开凿李封大井。1919年,福公司

9、又在王封村东开凿王封大井。李封大井、王封大井成为福公司的重要产煤大井(解放后仍为焦作矿务局的骨干矿井)。1924年,福公司的煤炭产量达到全盛时期,年产煤670835吨。为配合矿井生产用电,福公司于1905年在1、2号井台下安装3台40千瓦直流发电机,用于矿井照明。1910年在哲美森厂的北部建设为矿井服务的机电厂,为1、2、3号井提供电力动力。1918年,福公司在三号井的西部建设电厂,安装两台750千瓦发电机,为福公司煤矿的附设电厂(图片三)。英福公司在焦作的采煤历史(18981939)及其所建的现代化矿井生产,带动了民族资本家投资现代矿井的建设,推动了焦作现代煤矿业的发展。四、英福公司与焦作早

10、期的城市化进程(一)焦作早期城市化进程的起步阶段(19021905)历史上的焦作,仅是隶属于修武县的农村小集镇,虽古代曾出现有府城早商城址、汉山阳县治所所在的汉山阳城等城址,但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较大的城市建制。1898年,英福公司取得在“怀庆左右,黄河的北诸山各矿”的采矿权后,正式进入焦作开采煤矿和投资,从此,焦作开始了从一个农村小集镇向现代城市转变的历程,掀起了早期城市化进程崭新的一页。1902年英福公司在焦作建哲美森厂,并开钻打井,开凿一、二、三号竖井。至1903年,英福公司哲美森厂雇用中国工人和职员超过3000人。1904年,英福公司在哲美森厂附近,筑路建房,设立各种商店和按摩

11、院,开辟生活区(图片四、五、六),并命名为哲美森街,后叫盐店街(今民生街),在此安装路灯照明。该街区是当时焦作最现代化的城市街区。为运煤方便,1904年,英福公司开始筹建河南滑县道口镇至武陟县宁郭驿的运煤铁路,后改宁郭驿为河内县清化镇, 更名为道清铁路,1906年建成通车。道清铁路全长154公里,计跨滑县、浚县、汲县、新乡、获嘉、修武、河内等七县。道清铁路成为福公司焦作煤炭外运的最重要通道。1905年福公司开始建电厂,安装三台125千瓦立式高速蒸汽发电机,总量为495千瓦,命名为福公司焦作煤厂附设电厂,该电厂是河南省最早的发电厂。本年,清政府在焦作设电报局。至此,焦作的城市规模初见雏形,迈出了

12、向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实质性一步。(二)焦作早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19061915)1906年1915年的10年时间,是焦作早期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阶段。1906年3月,福公司一、二、三、号井正式出煤,日产煤500吨。本年,民主资本家靳法惠投资238000元,成立凭心煤矿公司,在焦作桐树沟、庙河一带开采煤矿(土窑矿)。1908年,清政府在焦作设邮政代办所,次年改为邮政支局。1909年3月福公司在焦作创办焦作路矿学堂,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所铁路采矿最高学府(现河南理工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前身)。后英福公司先后创办了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福中中学、福中小学等学校。1910年焦作成立焦作警察所(1

13、925年改为警察局)。同年福公司成立修理厂,用汽力带动机器运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焦作机械采煤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1910年,清政府以西焦作为中心,建制焦作镇,隶属修武县。由于英福公司现代机械采煤煤矿井的建成并投产,使焦作民窑煤矿煤炭销售濒于绝境。为与英福公司竞争,1910年,焦作民族商人靳法惠组建中州煤矿公司。1912年冬,中州煤矿公司开凿机械化新式矿井,次年5月出煤。英福公司和焦作民族资本家在焦作进行众多的机械化采煤矿井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扩大了焦作的矿区范围和城市建设规模。由于使用大量的工人,使焦作当地居民迅速完成了由种田农民向雇佣工人身份的转变。焦作

14、的城市化程度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三)焦作早期城市规模的形成阶段(19151939)1914年8月,中州 、豫泰、明德三家中国煤矿公司代表在焦作会订中州、豫泰、明德三公司合并组成中原公司合同。9月18日签订中原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成立了中原公司,事务所设在焦作,进行煤炭开采业务。1915年5月7日,中原公司与英福公司代表在北京签订议结福公司矿务交涉正合同和福 中总公司组织章程。6月1号,福中总公司成立,总公司采取分采合销、独立核算的方法运营。1916,英福公司成立医院,院长先后由英国人拜尔和 徐左銘担任,这是焦作第一家现代规模的医院。1922年12月1924年8月,中原公司在焦作煤田东部蟠龙河、李

15、河之间,开凿一、二、三、四号竖井,并在李河煤矿建设发电厂,供电灯、电泵使用。各井设有大卷扬机一座,用于提煤。安装水泵用于矿井抽水。所建矿井均采用机械化运作,改变了手工作坊式的采煤方式。英福公司在焦作建设现代机械化采煤矿井,将先进的机器引入焦作,带动了焦作民族工业由手工作坊式生产,向现代机械化生产的转变,促进了焦作工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福公司采煤矿井和中原公司矿井的建成和投产,煤炭产量极速提高。1924年,福中总公司产煤1614174吨,为解放前焦作煤矿的全盛时期。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焦作迅速成为闻名中外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著名的煤城。围绕煤矿工业的建设,一大批配套设施和生活区建设迅速展开,

16、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焦作城区的居民,完全脱离了土地,成为了雇佣工人,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图七见民国1112年河南焦作全图)。1925年,英、日帝国主义制造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后, 为声援“五卅惨案”,焦作煤矿工人发动大罢工,支援“五卅运动”,并取得罢工的胜利。焦作工人阶级成为当时中国工人阶级罢工斗争的一支重要的在战斗力量。短短的20年时间,焦作迅速发展成为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完成了由农村小镇向功能齐全的现代城市的历史性转变五、结语英福公司进入焦作之前,焦作仍处于封建小农经济时代。中国虽然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出现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建立现代工厂,进行机械化生产,但先进的技术和机械

17、化生产,并没有光顾仍处于封建小农经济时代的焦作。英福公司进入焦作,改变了焦作的历史发展进程。自1898年英福公司取得在焦作采矿权,至1939年撤离焦作,40多年的时间里,英福公司在焦作进行了大量的煤矿建设和投资,其投资额规模占所有列强在华投资的十分之一 ,占英国在华投资的近三分之一。英福公司在焦作的大量投资,虽然掠夺了焦作大量的矿产资源,攫取了丰厚的利润,但却开创了焦作近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之路,奠定了焦作早期的城市规模,促成焦作迅速完成了从农村集镇向现代都市的转变,使焦作迅速发展成为当时国内一个功能完善的中型城市。 注:福公司旧址(含采煤矿业遗址):焦作工人罢工指挥部、福公司总办事处旧址、福公司医院旧址、福公司一、二、三号井台、井架、电厂厂房,2006年5月20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别(工业遗迹)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者:韩长松 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副队长 馆员刘 勇 焦作市文物工作队 助理馆员周长明 焦作市博物馆 助理馆员冯春艳 焦作市文物工作队 助理馆员张丽芳 焦作市文物工作队 助理馆员地址:焦作市解放中路工业楼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图片一 福公司1、2号井台、井架图片二 三号井架、泵房、绞车房图片三 福公司发电厂房图片四 焦作煤矿工人罢工指挥部(福公司经理秘书住宅) 图片五 福公司总办事处建筑图片六 福公司医院建筑图七 1923年焦作城区图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