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3136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 (图),回答13题图11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2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A山地 B丘陵C平原 D高原3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图2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45题图24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B促进经济

2、迅猛发展C新材料应运而生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5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气象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十分注重把气象资源与经济和军事活动的决策结合起来。据此回答68题。61944年8月1日,日本在其东部海滨的一个秘密军事基地,利用1万米高空的稳定气流向美国放飞了气球炸弹。气球炸弹越过的大洋应该是()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7上题中1万米高空的气流的流向应是()A东风 B南风 C西风

3、D北风8从我国天津开往加拿大温哥华的船只,传统的航线是走低纬度的地区,而不选择北太平洋暖流附近航行的主要原因是()A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航线长 B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雾多、浪大,航行不安全C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逆着洋流 D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逆着盛行风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回答911题。9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AB CD10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其直接原因是()强风 风暴潮特大暴雨严重干旱 A B C

4、 D 11飓风“卡特里娜”经过新奥尔良前后,新奥尔良的风向变化最可能是() A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B由西南风转为东南风 C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 D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12关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渔业资源分布,以亚热带海区最为广阔B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大渔场C目前世界海洋渔业产量最大的是美国和日本D海水温度越高,越易形成大渔场13关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采,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发现的海上油田主要分布在大陆坡和海盆上B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寻找海底油气资源C海底油、气勘探开采投资大、难度大、风险大,目前还没有国家正式开采利用D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

5、和开采的工作基地,也是海底油气资源开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向东南13公里,就可到达一片海边的盐碱地。2008年底,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将诞生出一个世界级的化工厂杜邦化工厂,它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湿地25公里。读图4,完成1415题。14杜邦化工厂在此设厂的区位优势有( )沿海的地理位置有胜利油田的天然气资源该地区经济技术高度发达靠近黄河水源地ABCD15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湿地急剧萎缩。对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气候干旱,黄河断流B小浪底进行的调水调沙实验C石油勘探和开采 D滥垦滥牧、建筑占地读图5,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1618题图5

6、16引起图中海岸变迁的主要作用可能是()A海浪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冰川刨蚀17图中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A三角洲 B海滩 C沙丘 D沙洲18世界上的渔业国都分布在()A热带地区 B亚热带地区 C温带地区 D亚寒带地区2007年夏季,湘、鄂等省区发生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干旱。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1920题。19对湘、鄂等省区2007年酷热干旱原因的说法,最能让人信服的是()A受三峡大坝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 B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弱,降水偏少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地降水偏少 D

7、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强度偏大20“寻即降雨”的“祁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 B C D读图6,某地区沙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123题。图621与图中沙漠化土地分布区相接近的界线是()A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C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D农耕区和畜牧区分界线22图中土地沙漠化范围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 B过度干旱C风力过大 D过度围攻湖泊23为治理沙漠化土地,可采取的措施

8、有()A大规模利用地下水 B退耕还湖,增加调节作用C人工降雨 D退耕还草,合理规定载畜量伴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同时人的生产活动更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从而产生大量的废弃物。结合图7,回答2425题。图724有关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前四位国家的正确叙述是()A单位产值耗能都高B都是能源进口大国C能源消费总量也排在前四位D人均能源消费量都很大25若温室气体含量继续增加,可能导致()A大气逆辐射增强B两极冰川融化、雪线下降C气候变干,物种减少D海水升温,溶解二氧化碳减少二、综合分析题(共4小题,共50分)26读图8,我国部分地区雨涝

9、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图8 (1)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2)左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3)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 (4)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图9为西北某区域资源矿产城市分布图图9材料二:西北地区深处内陆,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六大地区中排列最后。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目前经济实力最弱,而自然和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10、,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西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是西安,其次是兰州乌鲁木齐。 (1)指出图中A、B、C三地的地形区名称:A_、B_、C_。(3分)(2)河流联系CA两地形区,但航运条件不理想,简析其原因。(3)图中分析黄河上游城市带发展优势条件。(4)简单说明该地区工业发展潜力大但酸雨少的原因。28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图甲: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图乙: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图10,单位:KWh/m2)图10(1)材料一甲图中,是_,是_,2000年2005年增长

11、最快的是_(填能源名称),该种能源消费增长快的原因是_、_。该能源在中国的分布格局是_、_。(6分)(2)2002年,中国从西亚进口的原油约占进口总额的_。从挪威进口的原油主要产自_。(2分)(3)简要分析说明A地在一年中何时、何条件下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可达到最大值。(3分)(4)B地(保定市)计划建设为我国首座大范围应用太阳能的“太阳能之城”,想用“今天的太阳”(可再生的新能源)替代“昨天的太阳”。“昨天的太阳”主要是指哪些矿产资源?与“昨天的太阳”比较,开发利用太阳能有何优点?(4分)29图9是我国的5个相邻省级地区的轮廓图,图中数字表示该大区三类资源数量所占全国的比重,分析完成以下各题。(

12、10分)图9(1)比较图中三个数据,说明该区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并分析其成因。(7分)(2)、工程的建设是缓解上述问题的对策之一,试比较两线路的主要差异。(3分)二轮专题五地理空间定位和重点区域考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图1读图1,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高低及影响因素的正确叙述是( )A甲、乙两地纬度相同,一月均温大致相等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一月均温甲高于乙C甲深居内陆,乙距海较近,一月均温甲低于乙D甲比乙受冬季风影响小,一月均温高于乙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地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等B乙地

13、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图2C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 D丁地有我国重要的常规能源基地读图2,两区域图,完成36题。39月23日,当城市日出时,城市的区时是( )A9月23日23时B9月22日23时C9月23日13时D9月22日22时52分4当城市正午建筑物的影子长度与建筑物高度相同时( )A太阳直射点正好在赤道 B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C城市的白昼时间短于黑夜时间 D城市在当地18时前日落5关于地区和城市的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工业的资本集中程度低,以轻工业为主 B城市周围是典型的分散化工业地区C地区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区 D城市以廉价劳动力指向性工业为主6城市是

14、在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现在此地煤炭资源已经枯竭,城市经济陷入困境,下列解困措施现实可行的是( )A发挥优势,继续发展高能耗的基础工业B迅速发展微电子、航天等高技术产业C在其周围继续寻找煤炭资源,维持其资源型城市的地位D利用其周围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RS、GPS和GIS被统称为3S技术,现已在地理学研究领域和国土整治中得到广泛运用。据此回答7题。7一支地理考察队所用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该考察队可能( )地理坐标:393031N823050E 海拔:1468 m 误差:5.7 mA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 B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15、C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D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图3分别表示世界4个经济发达国家局部地区,读图回答89题。图38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aBbCcDd9四地区按纬度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 Bbdc Cdbc Dabd图4读图4中的信息,完成1011题。10若甲、乙两城市分别使用东八区和西八区区时,在一个太阳日内,两城市同属一天的时间为( )A6小时B8小时C16小时D18小时11甲城和乙城所在地区气候类型相同,而且该气候在当地分布面积均较小,其原因主要是( )A两地大气环流均较弱 B甲乙两处均受寒流影响C两地均是高原为主的地形 D甲处因海陆分布,乙处因地形影响当地时间2

16、月26日,第20届冬奥会在都灵奥林匹克体育场落下帷幕。23时(区时)整,下届冬奥会举办地温哥华市市长从奥委会主席手中接过奥林匹克五环旗。读图5,两城市位置示意图,回答1215题。图512温哥华市市长接过奥林匹克五环旗时,温哥华的区时是( )A2月26日14时B2月25日14时C2月27日8时D2月26日8时13都灵和温哥华的越野滑雪场应分别建在( )A阿尔卑斯山脉附近、海岸山脉附近 B阿尔卑斯山脉附近、落基山脉附近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附近、安第斯山附近 D亚平宁山附近、落基山脉附近14都灵和温哥华冬季的降雪主要来自( )A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 B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C冬季风引起的冷锋天气 D西风带来

17、的湿润气流图615都灵附近河流( )A径流变化较大 B结冰期长C汛期出现在夏季D属于内流河我国有很多以别离和思乡为主题的古诗。读图6,回答1617题。16“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送兄)图中所描绘景色季节大致在( )A都灵冬运会期间 B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收获忙时期 C尼罗河正处于一年水位最高时期 D江南地区烟雨蒙蒙时期 17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测,船只所停靠的位置大致在河流的( )A东岸 B西岸 C南岸 D北岸读图7,完成1820题:图718B地的气候特点是( )A最低月均温在0以下 B雨热同期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D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19A地沿岸洋流为( )

18、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加那利寒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阿拉斯加暖流20关于A、B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部已形成世界巨大的城市群 B中部地区乳畜业发达C西海岸形成了以钢铁、石油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D南部形成了以钢铁、石油工业为主的工业区读图8,一艘油轮沿某大陆南端向北航行至A点时,正值日出。回答2123题。图821此时,全球今天与昨天所占范围的比值是( ) A2:l B1:2 C3:1 D1:322在该油轮向北航行的过程中( )A一直顺流,洋流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B一直顺流,但途经洋流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C先顺流,后逆流;先经过暖流,后经过寒流D先逆流,后顺流;先经过寒流,后经过暖流23该图所

19、示的海湾是( )A孟加拉湾 B比斯开湾C墨西哥湾D几内亚湾图9图9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2425题。24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25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二、综合分析题(共5小题,共50分)26图10为某地区山河分布图,图中格利特峰海拔2472米,是该地区的最高峰,左上角的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图10(1)图中A海域的名称是_,B山脉的名称是_。(2

20、分)(2)图中B山脉以东区域的地势特征为_;图中B海岸带的地貌特征是 _,主要是由_作用形成的,这对当地发展 _有重要作用。(4分)(3)图中B山脉以西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简要说明该地气候形成的原因:_、_。(3分)(4)B山脉以东、西两侧的河流,其水系特征有何明显不同? (2分)(5)此时该区域的昼夜长短状况:_,判断理由是_;此时北京时间是_。(3分)27图11中两条线分别为0等温线和铁路线,读图回答。(14分)图11(1)图示季节为_(1分),请说明判断理由。(1分)(2)图中A地纬度与B地相差约30度,但气温却相同,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分)(3)分析图中阴影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有

21、利自然因素是_(1分),不利的自然因素是_(2分)。(4)图中铁路线E起点和终点分别是_、_(2分),沿线自西向东经过的自然带有_、_、_、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以_为基础的。(4分)(5)C国著名的经济作物有_、_。影响该国农业发展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3分)28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2分)(1)图中A河名称为_,注人地中海;B河名称为刚果河,注入_。(2分)(2)A河流经的沙漠名称为_。由于该河下游河水_,泥沙沉积,在河口发育了三角洲。B河流经_盆地底部的河段,具有航运价值;穿过峡谷的下游河段,水流湍急,具有丰富的_资源。(4分)(3)B河长度不及A河,而流

22、量超过A河,试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4)历史上,A河下游河段的定期泛滥给两岸农业生产提供了_与_。A河上游与支流中,与该河泛滥有密切关系的是_(填写数码),试说明其理由。(4分)29读图13,回答:(10分)图13(1)图中海洋,A是_;B是_。(2分)(2)C是_山脉;D是_海峡。(2分)(3)D海峡海流方向为_,按成因属于_,它是_的组成部分。(3分)(4)E岛主要属于_气候。在南半球同类气候还分布于_岛、_岛等。(3分)专题六 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农业、工业 、旅游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东山镇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

23、。自古为鱼米之乡。山麓和山坡分别是茶园和果园。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读东山镇地形剖面示意图(图1),回答12题。1结合上文并读图1,东山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图1A果园稻田茶园淡水养殖B果园茶园稻田淡水养殖C茶园稻田果园淡水养殖D茶园果园稻田淡水养殖2由上述资料判断,下列不是东山镇农业发展趋势的是()A发展生态农业 B发展适应市场的农产品C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D增加农业就业人口数读图2,四个区域简图,完成34题。3关于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丁两地都是平原,气候宜人 B甲、丁两地资源丰富,大量出口能源矿产C乙、丙两地气候特征、

24、成因相同D甲、丙两地北部都有高大山脉,它们都对当地的南北气流有明显阻挡作用4关于四地人文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地所在国都有世界著名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园区B甲、丁两地所在国都在重点发展宇航技术C甲、乙所在国都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国,其中A国出口经济作物,B国出口粮食D丙、丁两国都利用廉价的海运大量输入铁矿石,在本国领土上发展钢铁工业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迅速升温,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明显更快。2007年,广西接待东盟国家旅游者达46万人次,而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前的2001年只有13万多人次。据此回答56题:5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A政策

25、优惠,旅游资源丰富B交通通达度高,航空运输业发展迅速C广西沿海、沿边、沿江,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D对外交流频繁,从业人员素质高6有利于打造广西与东盟国际旅游合作平台的措施有 ( )加强国际旅游交通对接,实现旅游交通便利化大力营建高档消费场所,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复制各国著名人文和自然景观,营造国际氛围举办各种形式的旅游推介会,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A B C D图3图3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710题。7鞍山市的城市地域形态是()A组团式B疏松式C集中式D放射式8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

26、污染9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10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高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112008年7月7日,江西省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7个世界遗产,三清山属于( )A自然遗产 B文化遗产 C自然与文化遗产 D文化景观遗产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

27、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1213题。12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13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读图4,回答1415题。14甲地区近几年苹果连年丰产,而果农增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A政府部门乱收费,使果农负担过重 B交通运输比较落后,苹果无法运往市场 C农业生产资料投人成本越来越高 D果农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28、苹果供大于求 15乙地区是该省重要的稻米产区,其主要农业区位优势是()A气候 B市场 C劳力 D土壤读“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图5)。回答1617题。图516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造纸工业发达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便利 B原料丰富 C市场广阔 D水源充足17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下列能够体现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北京木材、废纸、废布、废棉 B广东蔗渣、竹材C黑龙江木材、竹材 D山东农作物秸秆、木材图6图6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820题。18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19乙类工厂运

29、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20现阶段,丙类工厂在我国宜转移到()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D中西部地区图7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它因素的作用,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读图7,回答2122题。21上图中,在7001100km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A台湾 B福建C广东 D广西图822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引力场主要集中在1800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累计百分比约为( )A25 B43 C 6

30、8 D8023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国旅游市场异常火爆。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8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 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24“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欣赏旅游景观追求的境界是( )A把握时机 B抓住景观的特点C以情观景D选择观赏位置25阴影部分都是平原地区,图序地区与其适宜发展的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图9A小麦、玉米、水稻、玉米B天然橡胶、甘蔗、甜菜、可可C咖啡、可可、甜菜、棉花D水稻、小麦、玉米、小麦二、综合分析题(共4小题,共50分)26读

31、图10,完成下列问题。(11分)(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3分)(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2分)(3)请分析,是什么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2分)(4)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4分)图1127根据下列材料和图11四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会促进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1)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观丰富多彩,说明了旅游资源具有_性,欣赏A地著名的水文地理景观应

32、注意把握_。(2分)(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_(填”区域内”或”区域内外”)。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是有限的。(2分)(3)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4分) (4)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不可限量”。据估计, 2005年海外游客就达250万人次。这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3分)28读下表和图12,我国三个地区钢铁产量和区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简述A、B两个地区钢铁产量差异的主要自然条件。(2分)(2)C地区面积虽小,但产量与A地区差不多,试分析C地区钢铁工业区位的优势。(4分)(3)指出A东北部;B两地农业生产最主要地域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其差异的区位原因。(8分)29图13反映了美国汽车产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4分)图13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1)试分析 A 城市能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的工业区位优势条件。(3分)(2)分析巴尔的摩发展汽车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3分)(3)过去,汽车相关产业大量集中在 A 城。而现在汽车相关产业分散在各地。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