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类病害讲稿.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4341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类病害讲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麦类病害讲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麦类病害讲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麦类病害讲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麦类病害讲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麦类病害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类病害讲稿.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麦类病害 麦类作物主要包括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我国以小麦为主。重要的小麦病害有:小麦锈病(条锈、叶锈、秆锈)、白粉病、黑穗病(散黑穗、腥黑穗、秆黑粉)、赤霉病、全蚀病、叶斑根腐病等。小麦条锈病 Wheat Stripe Rust 条锈病是世界范围的小麦病害,在我国也是小麦三种锈病中发生最广、危害最重的病害。1950、1964和1990年发生的三次大流行,分别使我国小麦减产60亿、36亿和25亿kg。症状 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及穗部。小麦受害后,叶片表面出现褪绿斑,以后产生黄色疱状夏孢子堆,后期产生黑色的疱状冬孢子堆。条锈病夏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在成株上沿叶脉排列成行,呈虚

2、线状,幼苗期则不排列成行。 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有时容易混淆。田间诊断时,可根据“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加以区分。病原 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sp. tritici Eriks.,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夏孢子堆长椭圆形,橙黄色。夏孢子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鲜黄色,孢子壁无色,具616个发芽孔,排列不规则。冬孢子堆多生于叶背,长期埋生于寄主表皮下,灰黑色。冬孢子双胞,棍棒形,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稍缢缩,顶端壁厚35mm,褐色,上浓下淡,柄短,有色。小麦条锈菌迄今尚未发现有性态,故锈孢子和性孢子不详。 小麦条锈菌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温度较低。菌

3、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适温为1015;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710;侵入适温912。夏孢子的萌发和入侵需饱和湿度或叶面具水滴(水膜)。条锈菌夏孢子不耐高温,在36下经2d即失去生活力。 小麦条锈菌主要寄生于小麦上,有些小种同时可侵染大麦和黑麦,另外还有多种禾草寄主,如山羊草属、鹅冠草属、冰草属、雀麦属、披碱草属、大麦属、黑麦属和小麦属等。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该菌的转主寄主。 条锈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通过鉴别寄主可以把条锈菌划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侵染过程 侵入期:夏孢子随气流传播,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夺取寄主的营养。田间影响侵入的决定性因素是湿度和水膜,因锈病盛发季节温度常处于适温范围,降雨和夜

4、露便成为制约锈菌侵入的重要条件。侵入除受温、湿度影响外,小麦气孔数目和开闭习性,以及叶表的理化性质,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这是品种间抗侵入特性不同的主要原因。扩展期:条锈菌具有系统侵染特性,菌丝可在寄主组织内不断扩展蔓延,当侵入点形成首批孢子堆后,可由外缘菌丝继续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孢子堆。在幼苗叶上,孢子堆排列成轮状;在成株叶片中,孢子堆呈虚线状排列,这是条锈病症状的主要特点。在扩展期间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温度。适温下,潜育期最短;温度过高或过低,潜育期均延长。 发病期:锈菌是专性寄生菌,致病特点是先不杀死寄主细胞,而是利用其代谢产物,最终导致其死亡。在发病期病菌持续大量产生夏孢子。 影响锈菌

5、孢子堆形成和产孢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光照和营养条件。在适温、高湿、光照正常和偏施氮肥情况下有利于孢子产生,尤其以湿度最为重要。 各发病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侵入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湿度,潜育阶段主要是温度,发病阶段产孢和孢子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湿度。病害循环越夏: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不耐高温,因此越夏便成为条锈病侵染循环中的关键环节。据测定,旬平均气温低至2,侵入的菌丝体仍可缓慢扩展,旬均温超过22,侵染便完全停止,受侵叶片也不能正常发病。夏季最热一旬均温超过2223,条锈菌便不能越夏,这可作为条锈菌越夏的温度上限。条锈菌以连续侵染的方式在夏季冷凉山区和高原地区的晚熟小麦、自生麦

6、苗和其他越夏寄主(如黑麦和禾本科杂草等)上越夏,并以前两种为主。我国东部平原麦收后高温高湿,气温远超过其越夏温度上限,且小麦收获至秋苗出土的时间间隔长达数月,夏孢子显然不能在此越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高寒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条锈菌可在晚熟冬麦、春麦及自生麦苗上越夏。其中西北和川西北越夏区是东部广大麦区秋苗感病的主要菌源基地,陇南和陇东是引起我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的关键地区。云南、新疆越夏菌源的作用主要仅限于该地区。华北地区的越夏菌源很少。秋苗发病:越夏后的病菌,秋季随气流从越夏区逐步向冬麦区传播蔓延,侵染秋苗。距越夏区越近,播种越早,秋苗发病越重。距越夏区越远、播期越迟,秋苗发病就越轻。越

7、冬:冬季当气温降至12时,条锈病便停止发展。病菌以侵入叶组织的菌丝体休止越冬。只要受侵叶片未被冻死,病菌即可渡过寒冬。条锈菌能否越冬的临界温度为最冷月平均气温-6 -7,但麦田若有积雪覆盖,即使气温低于-10仍能安全越冬。以常年气候而言,我国条锈菌越冬的地理北限为,东起山东德州,经河北石家庄、山西介休,西至陕西黄陵一线。该线以北越冬率很低,以南则每年均可越冬,且越冬率较高。 华北平原南部及其以南各地,冬季温暖湿润,小麦仍呈缓慢生长状态,条锈菌可在冬季正常侵染,不存在越冬问题。在江淮、江汉和四川盆地等麦区,条锈菌可在冬季持续侵染蔓延,成为来年侵染北方麦田的菌源基地,这些地区也称为“冬繁区”。 春

8、季流行:小麦条锈菌越冬之后,早春旬均温上升到23,旬最高气温上升到29 时,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开始复苏产孢。此时若遇春雨和结露,越冬病叶产生的孢子就能侵染返青后的新生叶片,使症状向上部和周围叶片扩展,引起春季流行。 条锈病在田间的发病过程与菌源的来源密切相关。以当地越冬菌源为主的地区,春季流行要经过单片病叶、发病中心、全田发病三个阶段。但在越冬菌量大、冬季温暖潮湿和条锈病能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可直接造成全田发病。在以外来菌源为主的地区,田间发病的特点是大面积突发,病情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当地气象条件所确定的最大值。春季流行是小麦条锈病危害的主要时期。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的前题下,在我国多数麦区,决定

9、春季流行的关键因素是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量。越冬菌量大,春季降雨量多,容易引起条锈病流行。流行区系 小麦锈菌夏孢子能随气流远距离传播,使小麦锈病在不同自然生态地理区、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大陆流行。我国已初步确定小麦条锈病有三个流行区系,即: 中东部流行区系:这是我国小麦条锈病最大的流行区系。该区系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北部和黄土高原西南部交汇处的广大地区形成一个大范围的越夏基地。条锈菌在该地越夏后,分几条路线向东北、东南部广大麦区传播,引致秋苗发病。该区系波及的流行范围东至海岸线,北迄内蒙、辽南,南到湖北、安徽、河南和四川盆地,包括若干个流行区。其中关中、晋南、豫东南、汉中、川西盆地和甘肃泾渭

10、流域等地为常发区,淮北、豫中平原、冀中南、晋中等地为易发区,冀中东、陇东中部高原等地为偶发区。 云南流行区系:条锈菌可在滇中、滇西、滇西北和滇西南高海拔地区越夏,其菌源作用仅限于在本地区危害。 新疆流行区系:本区小麦条锈病主要在伊犁、阿克苏、喀什等地流行危害,组成一个与内地隔离的独立区系。条锈菌可在本区越冬和越夏,春季前期气温回升快,后期气温偏低,均有利于条锈病流行。关键时期的雨量制约流行强度。 另外,陇南、云南部分地区,条锈菌可在本区越冬和越夏,构成周年循环。西藏也可以形成自身的流行区系。 条锈病的传播距离可达1000km以上,孢子对高空环境(如温度和射线)有较强的抗耐力。因此,只要有充足的

11、菌量,适当的上升气流、水平风力、下沉气流或降雨等天气因素,沉降区种植有大面积感病品种和适宜发病的生态条件。病菌远距离传播就会成功。发病条件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锈菌小种的变化、品种抗性以及环境条件。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条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的重大变化是导致大批抗病品种抗锈性丧失和锈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如20世纪50年代,条中1号上升为优势小种,导致碧蚂1号小麦品种丧失抗锈性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与菌量密切相关。秋季,当广大冬麦区陆续播种出苗后,夏孢子借西北高空气流由西向东、向北传播,侵染小麦幼苗,并在当地越冬。在冬季温暖的地区,条锈菌可不断繁殖,为春季条锈病的流行提供了大量菌源。品种抗

12、锈性: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或者大面积栽培的抗病品种丧失抗锈性,是锈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我国主要抗病品种和抗源材料具有Yr1、Yr2、Yr3、Yr6、Yr7、Yr9、Yr10、SD、SU、A等10个抗条锈主效基因。其中含Yr9基因的品种最多。基因鉴定工作非常重要,因为不同名称的抗源材料可能带有同一抗病基因,而育成的不同品种就可能携带同一抗病基因。种植这些品种就可能加速对该抗病基因有毒性小种的发展和由此导致抗病性丧失。环境条件的影响:影响条锈病发生和流行的环境条件主要是雨水和结露。夏秋多雨,有利于越夏菌源繁殖和秋苗发病;冬季多雪,有利于保护菌源越冬;35月,尤其是34月份雨水多、结露时间长,有利于病菌

13、的侵染、发展和蔓延。栽培管理:如耕作、播期、密度、水肥管理和收获方式等对麦田小气候、植株抗病性和锈病发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冬灌有利于锈菌越冬;麦田管理不当,追施氮肥过多过晚,使麦株贪青晚熟,加重锈病发生;大水漫灌能提高小气候湿度,有利于锈菌侵染。预测预报小麦锈病预测预报包括病情预测、生理小种消长和品种抗性变异预测、以及防治效果和产量损失预测等,但我国目前尚仅限于病情预测预报。根据预报的时间长短,可分为冬前长期预测、早春中期预测和防治适期预测。冬前长期预测:在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的条件下,秋苗发病重,冬季气温偏高,土壤墒情好或冬季积雪时间长,次年35月降雨多,尤其是早春1个月左右的降雨多于常年,则晚

14、春病害就可能大流行或中度流行。早春中期预测:越冬率高,早春菌源量大,气温回升早,春季关键时期雨水多,将可能发生大流行或中度流行。若春季菌量中等,关键时期雨水多,将可能发生中度流行甚至大流行。若早春菌量少,一般不会流行。但若外来菌源量大,则会引起后期流行。防治适期预测:以小麦拔节后的病情和气象预报为基础,作出小麦乳熟后期的病情流行程度的预测,以确定是否进行药剂防治。病害控制小麦条锈病的防治策略应以种植抗锈品种为主,栽培和药剂防治为辅,实施分区治理的综合防治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控制小麦群体基因结构的过程中,要重视基因多样性这一抗锈关键因素,避免小

15、麦抗锈品种抗源单一化,实施小麦不同抗锈基因品种的合理布局。另外,还可以培育和利用聚合品种(将多个抗病基因聚合在一个品种中)、多系品种(抗不同生理小种的多个品系的组合)或多抗品种(抗多个小种,或兼抗其他病害的品种)。2.实行抗锈基因合理布局 在小麦锈病的越夏区和越冬区分别种植不同抗源类型的小麦品种,可切断锈菌的周年循环,减少锈菌优势小种形成的机会,减缓小麦品种抗锈基因失效的速度;同一地区应实行抗源多样化。在品种的合理利用方面,实行多品种分区布局,另外还要注意应用具有避病性(早熟)、慢病性、耐病性和高温抗病性等特点的品种。3.栽培防治 适期播种,避免早播,减轻秋苗发病,减少秋季菌源。越夏区要消灭自

16、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的积累和传播;在土壤缺乏磷、钾肥的地区,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减少锈病发生;合理灌溉,将病害的发生和产量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4.药剂防治 在锈病暴发流行的情况下,药剂防治是大面积控制锈病流行的主要应急措施。有效药剂有:粉锈宁、速保利等三唑类杀菌剂拌种或成株期喷雾。田间病叶率达2%4时,应进行叶面喷雾,每hm2用粉锈宁(a.i)75135g,用速保利(a.i)4560g,一次施药即可控制成株期危害。30小麦叶锈病 Wheat Leaf Rust 小麦叶锈病是禾谷类锈病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小麦病害。我国小麦叶锈病以西南和长江流域一带发生较重,华北和东北部分麦区

17、也较重。华北冬麦区1969、1973、1975和1979年叶锈病大流行,东北春麦区1971、1973、1975和1980年中度流行,均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症状 主要危害小麦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茎。叶片受害,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夏孢子堆较秆锈菌小而比条锈病菌大,多发生在叶片正面。偶尔叶锈菌也可穿透叶片,在叶片正反两面同时形成夏孢子堆,但叶背面的孢子堆比正面的要小。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病原 小麦隐匿柄锈菌Puccinia recondita Rob. ex Desmf.sp. tritici Eriksse

18、t Henn.,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叶锈菌是全孢型转主寄生锈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唐松草和小乌头是叶锈菌的转主寄主,叶锈菌在其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夏孢子单胞,球形或近球形,黄褐色,表面有微刺,有68个散生的发芽孔。冬孢子双胞,棍棒状,上宽下窄,顶部平截或稍倾斜,暗褐色。性子器橙黄色,球形或扁球形,埋生于转主寄主叶片的表皮下,有孔口。锈子器生于性子器相对应的叶背病斑上,杯形或短圆筒状,内生锈孢子。锈孢子侵染小麦产生夏孢子,完成生活史。小麦叶锈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既耐低温,又耐高温。夏孢子萌发最适温度1520,在有水膜时即可萌发。冬孢子、锈孢子的萌发适温

19、分别为1419和2022。该菌是专性寄生菌,一般只危害小麦,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侵染冰草属(Agropyron)和山羊草属(Aegilops)的一些种。据报道,除唐松草和小乌头外,牛舌草属(Archusa)和兰蓟属(Echium)植物也是小麦叶锈菌的转主寄主。叶锈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侵染过程 叶锈菌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夺取寄主的营养。叶锈菌除典型的从气孔侵入外,还可以直接侵入寄主细胞。病菌侵入后形成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进行再侵染。病害循环小麦叶锈菌以夏孢子世代完成侵染循环,其越夏和越冬的地区均较广。在我国大部分麦区,小麦收获后病菌转移到自生麦苗上越夏;个别地区(如四川)可在春小麦上越夏。冬

20、麦秋播出土后,病菌又从自生麦苗上转移到秋苗上危害、越冬。在春麦区,由于病菌在当地不能越冬,病害发生系外来菌源所致。叶锈菌在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等地自生麦苗上都有发生,越夏后成为当地秋苗感病的主要病菌来源。冬季气温高、雪层覆盖厚、覆雪时间长、土壤湿度大,对病菌越冬有利,越冬菌源多。小麦叶锈菌通过夏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引起病害流行。发病条件 小麦叶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的变化、小麦品种的抗锈性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叶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小种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病害流行。小麦品种的抗锈性: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锈病流行的重要手段。 环境因素:在存在感病品种和强毒性基因群体的前提下

21、,影响叶锈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春季的雨量和温度回升的早晚。温度回升早晚和雨量多少是叶锈病本地菌源能否引起流行的决定性因素。冬季气温高,积雪时间长,土壤湿度大,对病菌越冬有利,越冬菌源就多。栽培管理措施:如耕作、播期、密度、水肥管理和收获方式等对麦田小气候、植株抗性和锈病发生有很大的影响。冬灌有利于锈菌越冬;麦田管理不当,追施氮肥过多过晚,使麦株贪青晚熟,加重锈病发生;大水漫灌能提高小气候湿度,有利于锈菌侵染。此外叶锈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决于越冬菌源的有无和数量。冬小麦播种越早,秋苗发病也越早、越重。病害控制 小麦叶锈病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栽培防病和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推广抗(

22、耐)病良种 在品种选育和推广中应重视抗锈基因的多样化和品种的合理布局,防止品种单一种植。另外要注意应用具有避病性(早熟)、慢病性、耐病性等的品种。2.加强栽培防病措施 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在秋苗易发生叶锈病的地区,避免过早播种,可显著减轻秋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3.药剂防治 用粉锈宁拌种,控制秋苗发病,减少越冬菌源数量,推迟春季叶锈病流行。春季防治,可在抽穗前后,田间普遍率达5%10时开始喷药(参照条锈病)。小麦秆锈病 Wheat Stem Rust 小麦秆锈病是世界范围的小麦病害,在种植小麦的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主要分布于北美、澳洲

23、及非洲等地。我国主要在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和福建、广东、广西的冬麦区及东北、内蒙古、西北等春麦区发生流行,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症状 主要危害茎秆和叶鞘,也可危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长椭圆形,在三种锈病中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孢子堆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起如唇状,散出锈褐色夏孢子粉。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粉。病原 禾柄锈菌Puccicinia graminis Pers.f.sp.tritici Erikss.et Henn.,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秆锈菌是全孢型转主寄生菌。在小麦上产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侵染转主寄主小檗(Berber

24、is spp.)和十大功劳(Mahonia spp.),在其叶片上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其中的锈孢子只侵染小麦,经发育后形成夏孢子堆并产生夏孢子。夏孢子堆椭圆形至狭长形。夏孢子单胞,暗黄色,长圆形,中部有4个发芽孔,表面有细刺。冬孢子有柄,双胞,椭圆形或长棒形,浓褐色,表面光滑,横隔处稍缢缩,顶端圆形或略尖,有柄,每个孢子有发芽孔10个。性子器小,烧瓶形,橙黄色,埋生在叶片表皮下,孔口外露,成熟后产生大量无色丝状的受精丝及椭圆形的性孢子。通过受精丝与性孢子的受精作用,在性子器相对应的叶背产生锈子器。锈子器初埋生于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呈杯状,成簇聚生。锈孢子球形至六角形,橘黄色,表面光滑,链生在

25、锈孢子器内。秆锈菌要求较高的温度,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25。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822。冬孢子萌发和担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均为20。在小檗上,锈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032,而萌发适温为1618。夏孢子的萌发和入侵需在叶表面具水滴(或水膜)或100的大气湿度下进行。在我国,秆锈菌仅以夏孢子世代完成周年循环,转主寄主在小麦秆锈病流行中的作用并不大。小麦秆锈菌除危害小麦外,还可侵染大麦、燕麦、黑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特别是野生大麦和山羊草。 秆锈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病害循环 我国小麦秆锈菌是以夏孢子世代在南方危害秋苗并越冬,在北方春麦区引起春夏流行,通过菌源的远距离传播,构成周

26、年侵染循环。秆锈菌夏孢子不耐寒冷,在我国北方广大麦区不能安全越冬。秆锈菌的越冬区域比较小,主要越冬区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局部地区,次要越冬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翌年春、夏季,越冬区菌源自南向北、向西逐步传播,经由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到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的春麦区,造成全国大范围的春、夏季流行。 我国小麦秆锈菌的越夏区域较广,在西北、西南、东北和华北冷凉地区晚熟冬春麦和自生麦苗上均可越夏并不断繁殖蔓延。至秋季,西部高原越夏秆锈菌夏孢子随高空气流由西向东传播至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等地,或由北往南向云南、贵州等越冬区传播,引起秋苗发病,并不断发展蔓延。发病条件 小麦秆锈病的发生和流

27、行主要取决于锈菌小种变化、小麦品种抗性和环境条件。秆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秆锈菌新的毒性小种可以通过在转主寄主上的有性杂交、突变和异核重组等途径而产生。在我国,秆锈菌的转主寄主不起作用,所以毒性小种的变化可能以后两种途径为主。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或者大面积栽培的抗病品种丧失了抗锈性,是锈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环境条件:气候因素可以影响锈菌的存活、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小麦品种的抗锈性,还可以影响锈病的侵染过程和大区流行。一般来说,小麦抽穗期的气温可满足秆锈菌夏孢子萌发和侵染的要求,决定病害是否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湿度。栽培管理措施:播期、密度、水肥管理等对麦田小气候、植株抗病性以及锈病的发

28、生有很大的影响。北部麦区播种过晚,秆锈病发生重;麦田管理不善,追施氮肥过多过晚,则加重秆锈病发生。流行区系 我国小麦秆锈病可划分为6个流行区:闽粤东南沿海及云南易发、常发区;淮南及长江中下游冬麦易发区;黄河以南和淮北冬麦偶发区;东北平原及内蒙乌盟春麦常发区;内蒙、新疆高原春麦偶发区;西北、西南冬春麦越夏偶发区。从全国范围来说,如果西部高原越夏菌源多,就会引起福建等地主要越冬区秋苗严重发病,使成株期秆锈病流行,大量菌源逐步向北传播,在抽穗期气温偏高,降水较多的地区可引起秆锈病广泛流行。我国小麦秆锈菌的主要越夏区包括西北春麦区、西北高原冬春麦混栽区、以及云贵地区;次要越夏区包括东北、内蒙、山西雁北

29、等地;主要越冬区包括云南大部、两广、福建大部;次要越冬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各省;主要异变区包括云南大部、四川南部和贵州的兴义地区。病害控制 防治小麦秆锈病应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农业栽培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1.种植抗病品种 由于抗病品种的种植,使我国的小麦秆锈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出现大流行。目前小麦品种(基因)布局有利于秆锈菌小种种群稳定,这些基因还将在生产中继续发挥其有效抗病作用。在推广抗病良种时应注意品种(或抗性基因)的合理布局,尤其是在秆锈菌越夏、越冬区及东北常发区实行抗源合理布局,分别种植不同抗锈类型品种,以减少菌源,切断锈菌的周年循环,从而有效地控制秆锈病流行。另外要注意应用具有

30、避病性、数量性状抗病性以及耐病性的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 福建、广东等越冬区,适期晚播可减少初始菌源;在北部麦区适时早播,可提早小麦成熟,减轻后期危害。合理施肥,氮肥应早施,不要过迟过多;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合理密植可以改善麦田小气候,造成不利于病菌活动的生态条件,都可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3.药剂防治 在越夏越冬区采用0.03粉锈宁拌种,可减少秋苗发病和越冬菌源数量;在小麦扬花灌浆期,病秆率达1%5时开始喷药;如病菌菌源量大,春季气温回升早,雨量适宜,则需提前到病秆率0.5%1时开始喷药。也可使用速保利等药剂。小麦赤霉病 Wheat Scab 小麦赤霉病在

31、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在我国该病过去主要发生于小麦穗期湿润多雨的长江流域和沿海麦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向北方麦区蔓延。小麦赤霉病不仅影响小麦产量,而且降低小麦品质,感病麦粒内含有多种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严重感染此病的小麦不能食用。症状赤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腐烂和穗枯,以穗枯危害最重。常是12个小穗被害,有时很多小穗或整穗受害。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显的粉红色霉层(分生孢子)。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粗糙颗粒(子囊壳)。籽粒发病后皱缩干瘪,变

32、为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病原 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 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此外,黄色镰刀菌F. culmorum和燕麦镰刀菌 F. auenaceum等多种镰刀菌也可以引起赤霉病。 禾谷镰刀菌大型分生孢子多为镰刀形,稍弯曲,顶端钝,基部有明显足胞。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成堆时呈粉红色。一般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有性态产生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感病组织表面。子囊无色,棍棒状,两端稍细,内生8个子囊孢子,呈螺旋状排列。子囊孢子无色,弯纺缍

33、形,多有3个隔膜。禾谷镰刀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428,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子囊壳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520,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528;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小麦赤霉菌有一定的生理分化现象,除危害小麦外,禾谷镰刀菌尚可侵染大麦、燕麦、水稻、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鹅冠草等禾本科杂草,此外,还可侵染大豆、棉花、红薯等作物。病害循环 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残体上越冬。土壤和带病种子也是重要的越冬场所。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末期最易受病菌侵染(此时正遇病残体上子囊孢子产生的高峰期)。病菌主要

34、通过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少数可以从张开的颖缝处直接侵入)。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孢子落在麦穗上后萌发产生菌丝,先在颖壳外侧蔓延后经颖片缝隙进入小穗内并侵入花药。小穗被侵染后,条件适宜,35d即可表现症状。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小麦赤霉病虽然是一种多循环病害,但因病菌侵染寄主的方式和侵染时期比较严格,穗期靠产生分生孢子再侵染次数有限,作用也不大。发病条件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菌源数量、寄主抗病性及生育时期、栽培条件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充足的菌源,适宜的气候条件以及和小麦扬花期相吻合,就会造成赤霉病流行。气象条件: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降雨量、降雨日

35、数、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小麦抽穗期以后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日照时数少是构成穗腐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开花到乳熟期多雨、高温,穗腐严重。此外穗期多雾、多露也可促进病害发生。菌源数量:越冬菌源量和孢子释放时间与田间病害发生程度的关系十分密切。另外,影响苗期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种子带菌量,种子带菌量大,或种子不进行消毒处理,病苗和烂种率高。土壤带菌量则与茎基腐发生轻重有一定关系。品种抗病性和生育时期:小麦品种间对赤霉病抗病性存在有一定差异,但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特别是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对赤霉病抗性均较差。 栽培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开花期灌水过多,

36、造成田间湿度较大,有利于发病;麦田施氮肥较多,植株群体大,通风透光不良或造成贪青晚熟,也能加重病情。作物收获后不能及时翻地,或翻地质量差,田间遗留大量病残体和菌源,来年发病重。病害控制1.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目前可利用一些中抗和耐病品种2.加强农业防治,消灭或减少菌源数量 播种时要精选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率。控制氮肥施用量,实行按需合理施肥,氮肥作追肥时也不能太晚;小麦扬花期应少灌水,更不能大水漫灌,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降湿。采取必要措施消灭或减少初侵染菌源,小麦扬花前要尽可能处理完麦秸、玉米秸等植株残体;上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翻耕灭茬,促使植株残体腐烂,减少田间菌源数量。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尽快

37、脱粒晒干,减少霉垛和霉堆造成的损失。3.药剂防治 在当前品种普遍抗性较差的情况下,药剂防治仍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和有效措施。种子处理:是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可用50%多菌灵,每100kg种子用药100200g(a.i)湿拌。喷雾防治:是防治穗腐的关键措施。各地应根据菌源情况和气象条件,适时作出病情预测预报,并及时进行喷药防治。防治穗腐的最适施药时期是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施药应宁早勿晚。比较有效的药剂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杀菌剂。每hm2用药(a.i)450600g兑水喷雾。小麦白粉病 Wheat Powdery Mildew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分布。我国

38、目前已有20个省市发生白粉病,以西南各省和河南、山东、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发生较重,而且西北、东北麦区也有日益严重趋势。症状 小麦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杆和穗部。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对产量影响很大。病原 有性态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DC.) Speer. f.sp. tritici Ma

39、rchal ,异名为Erysiphe graminis DC. f.sp. tritici Marchal,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无性态为串珠状粉孢菌Oidium monilioides。 病菌为表面寄生菌,菌丝生于寄主体表,无色,仅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菌丝上垂直生成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成球形,梗上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病斑霉层内的黑色小颗粒为病菌的闭囊壳。 闭囊壳为球形,黑色,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子囊为长椭圆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或4个。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 白粉病菌对湿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相对湿度0100%之间分生孢子均可萌发,一般湿度越

40、大,萌发率越高,但在水滴中反而萌发率下降。分生孢子在0.530之间均可萌发,以1017最为适宜。直射阳光对分生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植株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或阴天时发生较重。分生孢子不耐高温,夏季寿命很短,一般只有4天左右。在温度为1020条件下,子囊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都比较适宜。 病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的寄主组织上生长发育。小麦白粉病菌主要危害小麦,有时可侵染黑麦和燕麦,但不侵染大麦。小麦白粉病菌内生理分化现象十分明显,国内选用9个鉴别寄主并采用8进制编码命名生理小种,已鉴定出生理小种70多个。病害循环病原菌的越夏和越冬:小麦白粉病菌的越夏方式目前认为有两种:一种是以分生孢子在夏季

41、气温较低的地区(最热一旬的平均气温不超过24)的自生麦苗上或夏播小麦植株上越夏,海拔较高的山区如贵州的贵阳地区、四川的雅安和川北的阿坝州、湖北的鄂西北及鄂西山区、河南的豫北和南阳山区、陕西关中秦岭北麓及渭北山区、甘肃天水地区等。第二种越夏方式是以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越夏。河南、江苏等地闭囊壳混杂于小麦种子内非常普遍,而且存活率高,是当地秋苗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菌越夏后侵染秋苗,导致秋苗发病。在冬季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植株下部叶片或叶鞘内越冬。影响病菌越冬存活率高低主要因素是冬季气温和湿度,如冬季温暖,雨雪较多或土壤湿度大,则有利于病菌的越冬。 传播和侵入: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

42、借助于气流传播,而且病菌可借助高空气流进行远距离传播。病菌的孢子随气流传到感病品种的植株上后,遇到合适的条件即可萌发直接穿透寄主表面的角质层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并在表皮细胞内产生吸器,吸取寄主营养。适宜条件下(1020,较高的相对湿度),病原菌一天即可完成侵入过程。 再侵染:分生孢子成熟后由气流向周围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白粉病潜育期很短,2125时只有3d,整个生育期中再侵染十分频繁。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决于品种抗病性、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和菌源数量等。 品种抗病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对白粉病菌的抗病性差异很大,表现为从免疫、高抗到高感等多种类型。 气候条件:气候因素对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影

43、响十分明显,其中又以温度和湿度影响最大。湿度和降雨对病害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干旱少雨不利于病害发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相对湿度增加,病害会逐渐加重。虽空气湿度较高有利于病菌孢子的形成和侵入,但湿度过大降雨过多则不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和传播,对病害发展反而不利。 栽培条件:栽培条件如施肥、灌水、播种量和植株群体密度等对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氮肥施用过多,灌水量大,往往导致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同时植株生长过于密茂,贪青徒长,叶片幼嫩,而且易于倒伏,植株抗病性差,白粉病发生较重。因此,肥水条件好的高产地块易于发病。但是,如田间水肥不足,土壤干旱,植株生长衰弱,细胞

44、缺水失去膨压,抗病性下降,也会引起病害严重发生。如适期适量播种,氮、磷、钾配合使用,进行合理灌溉,控制适宜的群体密度,则能够减轻病害的发生。 菌源数量:菌源数量越大,白粉病发生越严重。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采取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辅之于减少菌源、栽培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情况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2.减少初侵染来源 在小麦白粉病的越夏区,在麦播前要尽可能消灭自生麦苗,以减少菌源,降低秋苗发病率。在病原菌闭囊壳能够越夏的地区,麦播前要妥善处理带病麦秸。 3.加强栽培管理 主要措施有:适期适量播种,控制田间群体密度。 合理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控制氮肥用量,增加

45、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施用量,可显著降低病情,要坚决避免偏施氮肥。 合理灌水,降低田间湿度。北方麦区应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冬灌,减少春灌次数,降低发病高峰期的田间湿度。4.药剂防治 在目前抗病品种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药剂防治仍是小麦白粉病防治的关键措施。播种期拌种:在秋苗发病较重的地区,可采用三唑酮(粉锈宁)拌种进行防治,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03%(a.i),用药量切忌过大,否则会影响出苗。也可用烯唑醇按种子量0.02%(a.i)进行拌种,对防治小麦苗期白粉病、锈病和根病亦有较好效果。春季喷药防治:小麦白粉病流行性很强,在春季发病初期(病叶率达到10%或病情指数达到1以上)要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

46、三唑酮、烯唑醇、福星、世高等。小麦纹枯病 Wheat Sharp Eyespot症状 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田间最容易看到也是最易识别的症状就是花秆烂茎,主要表现:返青拔节后,病斑最早出现在下部叶鞘上,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条件适宜时,病斑向上扩展,并向内扩展到小麦的茎秆,在茎秆上出现近椭圆形的“眼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两端稍尖。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小麦茎秆上的云纹状病斑及菌核是纹枯病诊断识别的典型症状。发病

47、严重的可造成植株倒伏或形成“枯白穗”。病原 禾谷丝核菌R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属于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有性态为担子菌亚门角担菌属(Cenatobasidium),自然情况下不常见。立枯丝核菌(Rizoctonia solani)也能侵染小麦引起纹枯病。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的形式存在,不产生任何类型的分生孢子。成熟菌丝褐色,分枝和隔膜增多,分枝与母枝之间几乎呈直角。部分菌丝膨大成念珠状。以后菌丝相互纠结,在平板上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变成不同程度的褐色,表面粗糙,不规则,菌核之间有菌丝连接,大小如油菜籽。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225,13以下、35以上生长受抑制。病菌生长1011d开始形成菌核。菌核萌发无休眠期,适温下4d即可萌发。菌丝体在湿热条件下致死温度为49 10min,菌核及病组织内的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0 10min;干热条件下,菌丝体致死温度为75 1h。菌核抗干热能力强,80下处理3h仍能萌发。小麦纹枯病菌除侵染小麦外,对大麦也表现强致病力;还能侵染玉米、水稻,但致病力不及对小麦强,对大豆和棉花不致病。病害循环初侵染:病菌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体在田间越夏越冬,其中菌核的作用更为重要。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