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5746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1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ppt(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2,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献,产生新的理论成果。,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是怎样提出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是怎样提出的?,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这个命题。 1945年,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毛泽东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经历过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1926年的北伐战争胜利和1927年国民革命的失败、1930年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实现了两次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 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

3、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在国民党统治区,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这一切都是由于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但这一时期内,特别是由于1931年开始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路线,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党。党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为中国革命提供完整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

4、。,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

5、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要真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必

6、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1942年,毛泽东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过:“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在这里,“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关联、相互一致的目标。,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关

7、起门来搞纯粹的理论工作,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它的基础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中国是一个有着几

8、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积淀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把这些历史经验加以认真的概括和提炼,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发展之中。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了解和懂得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的特点、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达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之完整的、统一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这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

9、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也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制,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清理,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同时又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来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样做的结果,就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10、在这里,我们必须搞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它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在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宗旨、目标和基本原理等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它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第二,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的继承者,并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毛泽东思想正是这种融合的结晶与典范。 第三,它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毛泽东思想就是这些丰富实践的总结和提炼。,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1、有何重要意义?,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

12、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何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

1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在1941年至1942年,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一些文章中使用过“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和策略”、“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概念。 1943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中第一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有两次概括: 第一次是1945年的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和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

14、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完整的革命建国理论。 第二次是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概括的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和十二大新党章的科学概括使我们搞清了四个关系:,第一,搞清了毛泽东思想与

15、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的关系 其一,毛泽东思想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提出的,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同一个思想体系,二者不能并列。 其二,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简单的运用与发展,而是有自己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搞清了毛泽东思想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关系。,其一,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毛泽东是产生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观点。的确,没有中国的特殊国情,没有中共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英勇实践,就不会产生毛泽东思想。 其二,毛泽东思想又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指针。这一点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对实践起指

16、导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证明了毛泽东思想的无比正确。,第三,搞清了毛泽东个人和党的领导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共许多领导人都对毛泽东思想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的科学著作则是它的集中概况。具体说来: 其一,毛泽东思想不是某个人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党和人民的实践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毛泽东每一个理论创造,都凝聚着党和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 其二,毛泽东的科学著作,特别是那些作为党的决议指示、报告和电文等,不只是毛泽东个人的产物,有的经过集体讨论,有的是合著,有的是毛泽东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写出来的。 其三,中共领导人:周、刘、朱、邓、陈都对毛泽东思想的

17、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一些重要观点与看法被毛泽东概括到自己的著作中,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朱1925年在苏联学习时提出的,在井冈山时期运用,后成为毛泽东的游击战术思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5年周在万隆会议提出的。,第四,搞清了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错误理论的关系。,其一,区分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关系。毛泽东的思想中即有正确思想亦有错误思想。 其二,区分了毛泽东早、中、晚期思想。 早期思想中,毛泽东有无政府主义思想,表现即为五四时期撰写的民众大联合一文。晚年思想主要表现为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思想。,2毛泽东思想产生

18、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条件: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条件。 (2)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 (3)阶级基础: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与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阶级基础。 (4)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3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阶段: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其一,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

19、革命的任务。中共对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有了初步认识,提出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指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帝反封。 其二,关于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中共已认识到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又“含有社会主义的种子”。 其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与工农联盟。中共四大已经认识到革命胜利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共还认识到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 其四,关于资产阶级和统一战线。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把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阶级和中产阶级,指出买办阶级是革命的对象,中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中共四大提出在统一战线中,党要保持思想上和组织上

20、的独立性。,第二阶段: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指毛泽东思想已经具有基本的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本理论初步形成,如:论证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探索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和人民军队建设、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农村环境中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等。二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主要内容基本确立。,第三阶段: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与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此间,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工作,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

21、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毛泽东的上述著述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科学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这主要表现在: (1)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体系;(2)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规律,阐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形成了完备的军事理论;(3)总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策略方针和策略原则,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4)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提出了新民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形成了完备的新民主义理论;(5)完善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建设理论;(6)提出了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

22、艺理论。,毛泽东思想成熟的原因在于: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有利于从全局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进行理论研究;大革命以来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实践经验,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规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抗日战争环境的复杂性、矛盾的多样性、斗争的艰巨性,为共产党人在伟大的斗争中处理矛盾、积累经验提供了实践基础;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党的理论素养得到加强,思想路线得以端正,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根本问题;共产国际指导思想的改变,使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实际情况,制定和执行有关中国革命的路线和政策。,第四阶段: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期。

23、,解放战争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向前发展。其主要表现是: 其一,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原则; 其二,关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思想; 其三,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其四,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其五,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其六,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的思想; 其七,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其八,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其九,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其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

24、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 战线的政策,关于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和作用,关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建设,关于中国革命夺取全国 胜利的道路,(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性地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毛泽东诗词手迹,系统地解决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 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 想,

25、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的 原则,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国防 技术的重要思想,(4)关于政策和策略,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 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在统一战线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 政策和策略思想,(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的方针,关于知识分子应当与工农相结合的思想,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艰苦奋斗,不怕牺牲,(6)关于党的建设,从思想上建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创造了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马 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

26、育的整风形式,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艰苦奋斗的作风,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毛泽东手迹,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列 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开创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方向。,( 2)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过程,也是不断激发和形成中国革命精神的过程。,(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A.前仆后继不怕流血牺牲的献身精神,B.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C

27、.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追求,D.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 则的价值观念,E.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自己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自强自立的精神,从近几年来国际风云的变幻中, 可以更加清楚、更加深刻地看到,这种中国革命精神对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着多么重大的作用! 江泽民,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第一,它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历史。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不能丢,丢掉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这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分不开的

28、。 第二,它关系到党的团结和社会稳定。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如果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不能正确评价,就必然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全党和全国人民就没有了主心骨,就要影响全国的安定团结。 第三,它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邓小平指出,不把毛泽东思想,即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应该作为我们今后工作指南的东西,写到决议里去,我们过去和今后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力量,它的历史意义,都要削弱。,2正确评价毛泽东,第一,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领导者,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一生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

29、了巨大贡献,虽然他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功大于过。他是毛泽东思想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贡献最大,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第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主要是以其个人的思想代替毛泽东思想,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左”的思想,这些都严重背离了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明显脱离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所以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影视欣赏:走近毛泽东,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了

30、起来。,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其杰出的贡 献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评价,邓小平曾两次成为美时代杂志的封面人物 两次以上名列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的总共不超过人。,邓小平理论的含义是什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 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及其所积累

31、起来的新鲜经验,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党的十二大以后至1987年党的十三大,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党的十三大以后至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化。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体系包括哪些丰富的理论内容?,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体系 包括哪些丰富的理论内容?,社会主义

32、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理论,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怎样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怎样正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的行动指南的依据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

33、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可从世情、国情、党情三个方面去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依据之一: 世情的变化,1政治多极化 目前处于新旧格局变换交替的过渡时期,即以一超(美国)多强(欧、日、中、俄等)为特征的多元化格局发展,各种力量正在进行分化和重新组合 政治上的多极化曲折发展,产生了新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党如何应对?,2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竞争,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实现更佳的配置,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又是一个削弱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很有争议的

34、进程。,3文化多样化,所谓文化多元就是价值观的多元。 文化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中国文化安全的主要威胁是美国为主的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扩张。 美国把在国外促进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作为称霸全球战略布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与大混乱一书中说“增强美国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 中国作为苏东剧变后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无疑成为这一战略的重点.,另外特别值得强调的是,美国有一套完整的专门针对中国并力图瓦解中国人意志与价值观的战略图谋。仅从美中央情报局对华十条诫令的部分

35、内容就可见一斑。,如何趋利弊害,有效抵御各种国际风险日益成为我党在新世纪执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紧迫的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依据之二: 国情的变化,2、国情的变化对执政党有新要求,1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2组织形式多样化,3就业方式多样化,4利益关系多样化,5分配方式多样化,新国情提出新要求、新任务,当前我们既要继续加快发展,又要高度重视疏导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很好地反映、兼顾和协调不同方面群体的利益; 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起来群体的积极性和利益,更要关心、维护落后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与群体的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依据之三: 党情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

36、具体地说就是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概括起来有三大转变:,中国共产党三大转变之一 党员队伍的人数、构成和经济、文化、年龄结构层次发生了很大变化,党员人数从1978年3500万到2005年7028万名,占全国人口6%。,党员的年龄与文化层次: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1480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2.3;过去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现在文化程度大大提高。 党员经济地位、条件从过去大致相同到现在收入差距拉开。,十六大代表党龄构成,中国共产党三大转变之二,从过去外部封闭和计划经济条件下转变到现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建设,中国共产党三大转变之三 从过去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革命党转变为现在掌握政

37、权并长期执政的执政党,党情新变化提出新要求、新任务,1、在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和抵御各种国际国内风险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 2、在掌握政权和资源的条件下,加强制度文明的建设和自我约束,依法治国,确保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进行活动。 3、务必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优良传统,居安思危,拒腐防变,警惕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出现过的“第三代、第四代”现象。,江泽民提出要吸取世界各国执政党第三、第四代丧失政权的教训,前苏联共产党: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 中国台湾地区国民党:蒋介石父子两代、李登辉, 印度国大党:甘地、尼赫鲁、甘地夫人、拉吉夫甘地 其他,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日

38、本自民党、印尼专业集团等,2001年,江泽民七一讲话明确指出:,“要深刻认识和吸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执政时间越长,越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越要严格要求党员干部。”,综上所述:世情的变化提出时代前列的问题,国情的变化提出人民的主心骨的问题,党情的变化提出领导核心、执政的问题,这就是“三个代表”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发展 的过程是怎样的?,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2001年7月,江泽民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

39、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指导意义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科学体系 包括哪些丰富的理论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科学体系 包括哪些丰富的理论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

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怎样正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怎样正确把握“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全年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怎样正确把握“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全年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是马

41、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 成果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 要求,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怎样提出来的?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理论依据,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方面。 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八大为标志,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发展思想为鲜明主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相

42、继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发展思想。,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概括了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引自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及意义,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超过1 090美元,这为我国提供了新的发展起点。

4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总量增长情况,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繁重。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这个阶段,既有因为举措得当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为应对失误从而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的失败教训。总之,无论从国际上还是从国内看,我们既面临着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需要认真对待的严峻挑战。,2003年新春佳节刚过,一种人类从没有见过的疫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广东部分地区悄然肆虐。,资料: 在2003年11月10日今天举行的“清华大学AIDS

44、与SARS国际研讨会”上,著名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表示,据亚洲开发银行(ADB)统计,因受SARS影响,全球在此期间经济总损失额达到590亿美元,其中中国内地经济的总损失额为179亿,占中国GDP的1.3%,中国香港经济的总损失额为120亿美元,占香港GDP的7.6%。 胡鞍钢说,中国农民纯收入在SARS中受到较大的影响,相比较7.9%的一季度农民纯收入增长率,二季度农民纯收入出现3.3%的负增长,损失达到600亿人民币,平均每人损失76元。 胡鞍钢认为,SARS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在0.6%至0.7%之间。他说,SARS不是经济危机,但是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个现实表明,社会公

45、共卫生乃至社会的整体发展都能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非 典,胡锦涛对抗击非典斗争积累的经验、获得的启示进行了总结。 面对非典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果断决策,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负责、靠前指挥,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实行全民动员、群防群控,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社会各方面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形成了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坚持依靠科学、运用科学,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力量,使科学技术成为战胜疫病的有力支撑;,2003年7月28日,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003年7月

46、28日,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通过抗击非典斗争,我们比过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的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上面临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引发了社会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和组合; 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三农”问题越显突出; 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入

47、分配差别持续扩大,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 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 我国经济生活中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短期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大量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关键的阶段,面临两种前景: 一是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二是经济停滞,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二)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过程,1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引自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年月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48、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作了明确的阐述: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引自: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

49、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科学发展观既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更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选择。,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