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心脏视触叩诊.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6789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4.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心脏视触叩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诊断-心脏视触叩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诊断-心脏视触叩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诊断-心脏视触叩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诊断-心脏视触叩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心脏视触叩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心脏视触叩诊.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脏检查 (Cardiac Examination)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杜来景,心脏物理检查的基本条件,安静的环境 适当的光线,来自患者的左侧 患者卧位或坐位,检查者在其右侧 适宜的听诊器,视诊(inspection),心脏的解剖位置: (Cardiac Anatomical Position),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线右侧。,心呈倒置圆锥形,纵轴斜向左前下方。心的外形可归纳为一尖、一底、两面(胸肋面前面、膈面下面)三缘(右、左、下)、三沟(冠状沟、前、后室间沟)。,心的两侧与纵隔胸膜、胸膜腔和肺相邻; 后方邻近食管、迷走神经和胸主动脉; 下方贴膈;

2、 上方与出入心的大血管(主动脉、肺动脉 和上腔静脉)相连。,检查方法:视诊时患者仰卧位,检查者站在患者的右侧,视线与胸廓同高,切线位观察 视诊内容: 胸廓畸形 心尖搏动 心前区异常搏动,一、胸廓畸形,心前区隆起 胸骨下段与胸骨左缘3、4、5肋间隆起,见于: 法洛四联症 肺动脉瓣狭窄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心包积液 胸骨左缘2肋间隆起,见于: 主动脉弓动脉瘤 升主动脉扩张,2.鸡胸、漏斗胸、扁平胸、脊柱畸形 畸形可引起心脏病,或原已存在心脏病,漏斗胸属于先天性骨骼发育畸形,并不是人们常常认为缺钙和营养不良引起的,漏斗胸外无任何佝偻病的表现,补维生素D或钙剂无效,它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鸡胸是婴幼

3、儿患佝偻病时,在胸部出现的骨骼畸形,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异常,使体内钙盐不能正常地沉着在骨骼生长部位,以致骨骼发生病变而出现畸形。在中度和重度佝偻病患儿中常能见到鸡胸。主要由于肋骨与胸骨相连处软化而内陷,常使胸骨柄凸起导致胸腔前后直径增加,形似鸡的胸腔外形,所以称为鸡胸。出生后6个月可出现,23岁多见,轻度鸡胸23年可自然恢复,重度恢复较慢,甚至终生残留。,正常人胸廓横径纵径比1.5:1,扁平胸比例大于2。,马凡氏综合征,马凡氏综合征,1986年,身高1米96原美国女排主攻手海曼球场猝死。 2001年,31岁,身高2米04四川排球运动员

4、朱刚猝死。 2009年,23岁,身高2米12的沈阳东进队中锋武强突发心脏病去世。 2012年,身高2.18米、曾经被誉为“小姚明”的张佳迪去世,年仅24岁。 猝死的原因就是“马凡氏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胸主动脉夹层破裂。,31,30,23,24,二、心尖搏动1,概念: 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击心前区 胸 壁对应部位,使局部肋间组 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 2. 正常心尖搏动: 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 搏动范围为2.0-2.5cm,二、心尖搏动1,概念: 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击心前区 胸 壁对应部位,使局部肋间组 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 2. 正常心尖搏动: 位于第五肋间,左

5、锁骨中线内0.5-1.0cm 搏动范围为2.0-2.5cm,心尖搏动移位 生理因素:体位,体型,年龄,呼吸 病理因素:心脏因素与心外因素,心尖搏动2,心尖搏动-3,心尖搏动强度变化(生理、病理) 心尖搏动增强 运动、激动 发热、贫血、甲亢 左室肥大 心尖搏动减弱 扩心病、AMI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肺气肿、胸腔积液、气胸 负性心尖搏动 粘连性心包炎 重度右心室肥大(顺钟转向),三、心前区异常搏动,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右心室肥大 剑突下搏动 右心室肥大收缩期搏动 腹主动脉瘤(鉴别),心底部搏动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肺动脉扩张、肺动脉高压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弓动脉瘤、升主动脉扩张,心

6、前区异常搏动,触诊(palpation),触 诊,触诊应与视诊相互应证 触诊的手法 右手全手掌 手掌侧(小鱼际)震颤 示指、中指的指腹心尖搏动,触诊方法: 全手掌,手掌尺侧,示指、中指、环指指腹并拢,单指指腹,心脏触诊,触诊内容,心尖与心前区搏动 心尖部抬举性搏动: 左心室肥厚特征性体征 震荡(shock):一种短促的拍击感 心音亢进或奔马律、开瓣音等 震颤(thrill) 心包摩擦感,(一)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及心前区搏动 心尖区抬举性搏动:左室肥厚 胸骨左下缘搏动:右室肥厚 心尖搏动突起-心室收缩开始,S1,(二)震颤(thrill)(猫喘) 概念:手掌感到的细小震动感

7、 产生机理: 血液经狭窄口径或沿异常方向流动 形成涡流,使瓣膜、血管壁或室壁振 动传至胸壁所致.,震 颤,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 确定部位、来源、时相;分析意义。 一般情况下,震颤的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压力阶差成正比,心前区震颤的部位及临床意义 部位 时期 疾病 胸骨右缘第2肋间 收缩期 主A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 收缩期 肺A瓣狭窄 胸骨左缘3、4肋间 收缩期 室间隔缺损 舒张期 主A瓣关闭不全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连续性 动脉导管未闭 心尖部 收缩期 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舒张期 二尖瓣狭窄,震颤多见于先天心和狭窄性瓣膜病变,关闭不全少见; 深呼气后较易触及(右心除外);

8、 心前区震颤均可认为心脏器质性病变,多伴响亮杂音。,(三)心包摩擦感,部位: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为著 时相:收缩期、舒张期双相 触诊:粗糙磨擦感 收缩期 坐位前倾 呼气末为甚 由心包炎引起纤维蛋白渗出,收缩时心包脏层与壁层磨擦产生振动传至胸壁所致,心包摩擦感(sense of pericardium friction),叩诊(percussion),叩诊目的:确定心界的大小及形状 叩诊结果:绝对浊音区与相对浊音区 相对浊音区反映了心脏的实际大小,相对浊音界,心脏左右缘被肺遮盖的部分相对浊音,不被肺遮盖的部分绝对浊音; 早期右心室肥大时,相对浊音界改变不多,绝对浊音界增大; 心包积液量较多时,

9、绝对与相对浊音界较为接近。,(一)方法,叩诊方法(间接叩诊法) 患者坐位: 板指与肋间垂直 患者平卧位: 板指与肋间平行,(二)顺序: 先左后右,由外向内,自下而上,心脏边界与肺脏重叠关系示意图,叩诊,叩诊,心脏各部在胸壁的投影,叩诊顺序 由左而右、由下而上、由外而内 左侧: 由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 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 右侧: 先叩出肝上界, 在其上一肋间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 肋间,心浊音界 正常心浊音界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三)正常心浊音界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三线法) 右(cm) 肋间 左(cm) 2-3 2-3 2-3 3.5-4.5 3-4 5-6 7-9 左锁骨

10、中线至胸骨中线距离8-10cm,(四)心浊音界的各部组成,1 心脏因素 (1) 左心室增大: 呈靴形,又称主动脉型心。 见于 AI、高心病。,心界改变及其意义,(2) 左房及肺动脉扩大: 呈梨形,又称二尖瓣型心。 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心界改变及其意义,右心室增大: 轻度-绝对浊音界增大 重度-相对浊音界向左右扩大 常见于肺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等,心界改变及其意义,双心室增大:呈球形,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左界向下扩大,称普大型心。 常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克山病、重症心肌炎、全心衰竭。,心界改变及其意义,(4) 心包积液: 呈烧瓶形,心浊音界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心界改变及其意义,主动脉扩张及升主动

11、脉瘤: 第l、2肋间浊音区增宽。,心界改变及其意义,1) 胸腔占位性病变:患侧叩不出心界 健侧心界向外移 2)肺部实质性病变:如与心浊音界重 叠,心界叩不出 3)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甚至叩 不出 4)腹腔占位性病变:使膈升高,叩诊 时心界扩大,检 查 程 序 总 结,检查前准备 视诊 1观察心前区 2取切线方向观察 触诊 3用二步法(手掌、手指)触诊心尖搏动。,总 结,4触诊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检查有无搏动、震颤 5触诊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检查有无搏动、震颤 6触诊胸骨左缘3、4、5肋间,胸骨 体下缘左、右两旁,如疑有心包摩 擦感,请受检者取坐位再触诊 7. 触诊剑突下,注意有无搏动 叩诊8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并记录,重点内容,心尖搏动的正常位置与范围。 心尖搏动异常的病理意义。 右心室肥大与腹主动脉搏动的鉴别。 抬举性心尖搏动。 震颤的产生机制、临床意义。 心脏自身疾患导致心浊音界异常的临床意义。,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