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辞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83785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辞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古代辞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古代辞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古代辞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古代辞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辞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辞赋.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赋的起源、特征及其名称的含意 一、赋的起源 二、赋的特征及其名称的含义 第二节:赋的发展 古赋、俳赋(骈赋)、律赋和文赋四类。 第三节:汉赋 一、汉赋的特征 二、汉赋兴盛的原因 三、汉赋的发展及其重要作家 四、汉赋的局限及其影响,本章节内容:,第一节 赋的起源、特征及其名称的含义,一、赋的起源 1、赋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名称,据现有材料记载,它最早流行于战国时代,荀子赋篇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汉书艺文志诗赋略: “春秋以后,周道寝坏, 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 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 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即荀 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讽,咸有恻隐古诗之义

2、。”,2、“辞”与“赋”在发展源流上关系密切。 “赋者,古诗之流也。”(班固两都赋序) “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于战国诸子。” (章学诚校雠通义汉志诗赋论),宋玉的赋的创作是“莫敢直 谏”,封建集权统治下作者 的心态决定了他们只能采取 赋这种形式极含蓄地表达自 己的认识。 “谈笑微中,亦可以解纷”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3、宋玉的赋,九辩主要借写秋命笔,揭露和批判了时政的黑暗,抒发自己落拓不偶的悲愁和不平。 九辩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情深意长的悲秋之作。,二、 赋的特征及其名称的含义 赋作为文体,它的抒情成分少,着重于铺叙和描

3、写,接近于传统的散文,但赋在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在形式上又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且多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结构篇章。,“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从字义上讲,赋除了“铺陈”、“直陈其事” 的解释外,还有“口诵”的意思。赋是“不歌而 诵”的,是适宜于口诵朗读的一种文体。 “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汉书艺文志,第二节 赋的发展,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把汉以下的赋划分为古赋、俳赋(骈赋)、律赋和文赋四类。 古赋 :主要指汉代创作的赋体作品。,1、汉大赋: 以铺叙帝王贵族的游猎、宫苑、京都为主要内容;描写对象上,努力展现人们生活环境中各

4、种事物的具体形态;形式结构上,改变了主客问答中作者为一方的叙述方式,人物出于虚构,以第三者的口吻展开描写。,枚乘(?前140年)字叔,淮阴(今属江苏)人。先后游于吴、梁。武帝即位后,慕名召他入宫,结果因年老死在途中。汉书艺文志著录他的赋九篇,今存可靠而完整的,仅七发一篇,但这却是标志着汉代新体赋(汉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多方面奠定了汉赋的基础。,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 汉大赋的典范之作 扬雄、班固、张衡、司马相如 :“汉赋四大家”。,2、骚体赋,或称抒情小赋 : 称其为骚体赋,是因其在表现形式和语言上更多地借鉴楚辞;称其为抒情小赋,是因为较之汉大赋,它们的形制较小,且多以抒情为主。,

5、贾谊是汉代骚体赋的开创者,他的吊屈原赋、鹏鸟赋是汉代现存最早的骚体赋作。 张衡的归田赋是汉赋转变的标志。 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扬雄的逐贫赋 班彪北征赋,是后来纪行诗、赋的开山作。 王粲的登楼赋写景和抒情结合,风格沉郁悲凉,语言优美流畅,是汉魏六朝抒情小赋中的名篇。,主要是陈述作者的志趣、怀抱,纯用散文体制,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结构篇章,且多数不以赋名篇,东方朔的答客难、扬雄的解嘲是其著名的篇章。,3、古赋中还有一类是承袭宋玉对楚王问的。,俳赋 律赋 文赋:在各个不同时代的文学流变的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赋的体制 。 1、俳赋,又称骈赋:追求字句上的工整对仗,音节上的轻重协调。 魏晋:曹植洛神赋、左思三

6、都赋、 陆机文赋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江淹恨赋、别 赋、谢庄月赋、庾信哀江南 赋、小园赋,江淹的别赋结构上十分整齐严谨,带有浓重的感伤色彩,体现了六朝文学“以悲为美”的风尚。文辞工丽,音韵华美,为南朝抒情小赋中的名篇。,2、律赋,这是适应唐宋科举考试用赋而产生的新赋体。讲究对仗工整 ,统一命题、限韵、限时间、限字数,很少有佳作流传。 3、文赋,是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它不同于俳赋、律赋对骈偶、用韵的限制,而接近于古文。,第三节 汉赋,一、汉赋的特征 1、基本特征: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铺采摛文”,即要雕词琢句,排比铺陈。 “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

7、而为质”,(司马相如西京杂记卷二) “体物写志”,即要寓意写物,抒写情志。“包括宇宙,总揽人物” (同上),2、结构上:前面有序,中间是赋的本体,结尾有“乱”或“讯”或“系”等。“序”不是各篇赋都要具备,而“乱”和“讯”或“系”,则汉赋中往往有这一部分。这与有“序”无“乱”的诗,和有“乱”无“序”的骚是有区别的。 3、用韵上:赋散、韵相间,有不押韵的,这与诗、骚都要押韵不同。,1、帝王的爱好与提倡。 2、献赋、考赋的制度。 3、儒学的兴盛和文化的发达。,二、汉赋兴盛的原因,1、汉初至汉武帝约七八十年间:汉赋形成期 这一时期的赋作,刚从楚辞脱胎出来,尚带浓厚的楚辞风格,到了枚乘才形成典型的汉赋。

8、 代表作家:贾谊、淮南小山、枚乘、孔臧等人。,三、汉赋的发展及其重要作家,枚乘的七发已经摆脱了骚体赋的影响,标志着汉赋的正式形成。它在赋史上是由楚辞到典型汉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桥梁,为汉代大赋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并对后来辞赋产生很大影响。,贾谊是今存汉赋第一个作家,是骚体赋的继承者。“屈子之赋,贾谊得其质。” 刘熙载艺文赋概,2、汉武帝至安帝约二百余年:汉赋全盛期 作家众多,作品的题材和风格多样,出现了典型大赋,多长篇巨制。 代表作家: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班固、张衡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是的大赋的楷模,它在汉赋发展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司马相如是汉大赋的奠基者。 班固、张衡都是西汉大

9、赋的继承者,又是开创大都赋的代表作家。张衡的二京赋与班固的两都赋都以汉代的长安和洛阳为描写对象。,3、顺帝至汉末约一百年间:汉赋转变期 由“歌颂承平”的长篇巨制转变到讥时讽世的抒情短篇,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代表作家是赵壹、蔡邕和祢衡。,汉大赋华而不实的致命弱点削弱了自己的艺术生命力。表现形式上由于因袭模仿,以致僵化板滞;文字上由于喜用奇词僻字,以致冷僻生奥。 “一具五彩斑烂的中空的画漆的立柜”。(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 “繁花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诫。”(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在汉大赋逐渐衰亡的过程中产生了汉代抒情小赋,它不仅给西汉中期以后越来越僵化了的辞腻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而且对魏晋六朝的抒情小赋以及诗歌、散文有很大的影响。,四、汉赋的局限及其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