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精品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85786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精品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精品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精品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精品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精品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精品试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精品试题(附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历史(选修)下学期期末精品试题(附答案) 第卷 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江苏扬州期末)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B“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C“恶金(指铁)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D“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解析】最能从根本上决定主要从经济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农具了,说明了生产力得到巨大的发展。A是从政治角度说明奴隶社会的分封制的瓦解,B、D主要指的原始农业阶段。 【答案】C2(江苏扬州期

2、末)下列文字所描述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A B C D【解析】是明朝,是在唐,是陆游的诗,在春秋。 【答案】B3(江苏扬州期末)左图是东汉市集画像砖,下列关于这幅图片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严格遵循“日中为市”的规定B有商帮组织存在C店铺都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D处在政府官员的直接监管之下【解析】A C D都可以说是符合商业发展情况的,商帮组织是明朝时出现的。 【答案】B4(江苏扬州期末)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

3、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D是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解析】B是在十九世纪末,C是一战期间,D是1912以后,以上与时间不符。 【答案】A5(江苏扬州期末)下列人物按照其在中国近代史上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归类,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张之洞 B荣宗敬 C陈启源 D周学熙【解析】B C D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立者,而A是洋务企业的创立者。 【答案】A

4、6(江苏扬州期末)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主要是因为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康有为维新派宣传推动【解析】这些地区是较早的开放的通商口岸,外国列强侵略较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较早,这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提供了市场、劳动力等。 【答案】B7(江苏扬州期末)下列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言论中,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是A“炼铁何难复炼钢,赶英超美可作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

5、力物力相适应。”D“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解析】A是大跃进运动,以钢产量作为衡量赶超英美的标准,B强调阶级斗争;人民公社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这些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答案】C8(江苏扬州期末)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决策,且在实践中相互促进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推动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C率先改革开放的都是沿海省份D改革的对象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解析】改革首先是在农村,是从中西部安徽四川开始,而不是从沿海开始的。 【答案】C9(江苏扬州期末)1920年,一个乡下人到广州游玩,他不可能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随身带有粮票、油票,凭

6、票购买商品C在西餐厅就餐庆祝国庆节 D听到有人称他为“先生”【解析】粮票、油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计划经济的产物,因为当时生产力落后,商品少,所以发行商品流通凭证。 【答案】B10(江苏扬州期末)改良旗袍作为交织着历史转型时期社会风尚、审美心理、文化习俗的服装,体现出中西合璧、古今混通的特点,深受人们关注。三十年代,阮玲玉、胡蝶等一批电影明星,以及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无一不是以旗袍作为重要元素。如果中国政府决定以其申遗,你觉得下列哪种服装具有与改良旗袍类似的身世和文化特征,可以作为配伍项目一并申遗?A西装 B中山装 C连衣裙 D长袍马褂【解析】A、C都是从西方引进的,D是中国传统的服装,

7、中山装是孙中山体现西方民主,设计又结合中国古代的传统的样式。 【答案】B11(江苏扬州期末)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A B C D【解析】本题考察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和商品贸易,西方的殖民扩张如奴隶贸易,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 【答案】C12(江苏扬州期末)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8、?”你认为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解析】西方国家的航行的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中国的航行主要从为了对外友好往来,即使有贸易主要是贡赐贸易,所以东西方的经济形态不同是两国航海结果的不同的根本原因。 【答案】BABCD13(江苏扬州期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是电的发明,所以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

9、发明是电的运用电灯的发明。 【答案】D14(江苏扬州期末)罗斯福新政中既能在当时刺激消费引导生产,又为将来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银行停业整顿,恢复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削减产量,稳定价格C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D举办大型公共工程,以工代赈【解析】举办大型公共工程,可以拉动原材料市场的需要,以工代赈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拉动内需。 【答案】D15(江苏扬州期末)关于“社会福利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B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C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社会竞争意识D扩大了社会消费,但容易造成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解析】社会福利制度使一部分人依靠它而不去

10、辛勤劳动。使他们失去生产工作的积极性。 【答案】C16(江苏扬州期末)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国民生产增长统计表年份198019851986198819891990国民生产增长率3228244造成表格所示状况的原因不应包括A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未能从根本上突破B戈尔巴乔夫的经济体制改革未能奏效C思想混乱、政局动荡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必然结果【解析】西方国家和平演变主要外部因素,主要从政治,思想上渗透,不是主要因素。 【答案】D17(江苏扬州期末)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出口贸易总额

11、平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79,19651970年为11。据此可知(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便利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A B C D【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为中心国际货币体系,美国有主导权,这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也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 【答案】A18(江苏扬州期末)下列哪一个标志所示的组织并非“调节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A B C D【解析】调节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世界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而C是欧盟。 【答案】C19(江苏扬州期末)“一种喷气飞机在美国华盛顿州和日本设计,在西

12、雅图装配,尾椎来自加拿大,特殊的机尾部分来自中国和意大利,引擎来自英国。”由这段资料,我们不能得出哪一结论?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 B国际分工正在往纵深发展C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国之一 D资本、商品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动【解析】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主导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 【答案】C20(江苏扬州期末)按惯例,参加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首脑们都要身着东道国的传统服装,照上一张“全家福”。右图为2006年11月19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领导人身穿越式传统服装,集体在越南首都河内国家会议中心西岛合影留念。这主要展现出A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合作水平不高B承认各成员国文化传

13、统多样性,强调相互尊重C亚太经合组织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组织D东南亚国家在亚太经合组织内发挥着核心作用【解析】A 材料体现不了,D是东盟,C不是材料体现的观点。 【答案】B第卷 非选择题(60分)21(江苏扬州期末)(12分)江苏省作为伟大祖国的一部分,其历史见证了祖国千百年来繁荣、屈辱和重新振兴的跌宕起伏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14、。锻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车匠立濂溪坊,十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乾隆)苏州府志卷三材料三 面对“以我剥肤之痛,益比富强之资,逐渐吞噬,计日可待”的严峻形势,张謇深深感到,要抵制外来的经济侵略,振兴中华,必须大办实业。1895年,张謇集资50万两白银,在通州的唐闸镇创办了南通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张謇又在唐闸镇创办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逐渐形成唐闸工业区。润扬长江大桥弘扬张謇创业精神加快南通工业发展材料四 近年来,扬州经济飞速发展,各项工作发展指标节节攀新高,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涌现了宝胜电缆、上汽荣威等大批优秀明

15、星企业和支柱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民营经济,乡镇经济、农业经济、三产服务业等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瞩目扬州经济发展成就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那种经济形态?(1分)请根据材料一内容概括其主要特点。(2分)答案:(1)封建自然经济或者小农经济。(1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闭保守;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规模小。(2分)(2)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经济现象?(2分)在明清时期其发展态势如何?(1分)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答案:(2)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分)发展极其缓慢,受到严重阻碍。(1分)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1分)(3)材料三中的企业性质是什么?(1分)胡适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先

16、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界定的理解。(4分)答案:(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分)伟大的英雄: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进步(如学生写到具体内容也可适当给分);失败的英雄:实业救国梦破灭,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不可能有独立发展的道路。(4分)(4)现代扬州经济的发展只是伟大祖国经济振兴的一个缩影,根据材料四说明:扬州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分)答案:(4)改革开放的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基础设施的改进。(写出任意两点即可给2分)本题是考查了中国手工业从古到今

17、的发展历程,特别从性质和发展水平上考察。(1)小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不强调商品贸易。(2)小问从材料中计日受值和机房可以体现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雇佣关系了。后一问题可以参照书本上原因作答。(3)小问,图中人物是张謇是实业家,是民族资本家,创办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后一问论述失败和英雄两个方面,即功绩和失败的原因。(4)小问是改革开放以后,个案扬州的发展,国家对这实行优惠政策。22(江苏扬州期末)(11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时间茶叶(万磅)生丝(包)鸦片战争前5000(年平均量)5000(年平

18、均量)1845801013220185199192304018531012262896(1)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呈现怎样的趋势?(1分)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答:(1)不断增加。(1分)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中国农村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好”(2)根据上列两幅图片,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3分)答:(2)变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3分)(3)导致左图所示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19、任制(或者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分)(4)借助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传媒手段或者你自己的亲身经历,你对中国的农村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从经济角度谈一谈你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言之成理即可,3分。)答:(4)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村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促成规模效应产生;政府给予行政和财政支持,兴办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业商品化的程度等。(言之成理即可,3分)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农村及农业问题(1) 小问从时间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可以看出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

20、始解体,中国经济成为外国的原料的产地,大量农产品商品化。(2) 第一幅图是对农业进行改造,把农民土地所有制变成公有制,第二幅图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强调一大二公,即合作社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3) 本图是家庭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产量提高。(4) 这是开放性题目,要从国家政策,科技兴农,适合国情等方面作答。23(江苏扬州期末)(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

21、,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三 19世纪上半期,一个政论家的描述: 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材料四 18601900年世界主要工业国或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年份区域186018801900联合王国(英国)199229185法国797868德意志(日

22、耳曼各邦)4985132美国72147236请回答:(1)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为什么会觉得“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1分)结合材料二说明:从世界的“边缘”到世界的“中央”后,西班牙等国干了些什么?(1分)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评价这种行为的?(2分)答:(1)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1分)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1分)。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灾难;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2)材料三中的空格处应该填上哪个国家比较合适?(1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该国在当时的世界经济中能取得这样的地位?(3分)答:(2)英国。(1分)较早确立

23、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3分)(如写出海军力量强大、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等也可适当给1分,但此处总分不超过3分。)(3)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到19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主要是什么?(2分)答:(3)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美国、德国迅速崛起。(2分)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积极应用新的科技成果,推动生产力发展。(2分)解析:(1) 本小题是考查新航路开路对西班牙的最广泛,原来商业中心在意大利,新航路开辟以后,商路转移到大西洋,西班牙正好位于这一通道上,并走上

24、早期对外殖民扩张道路,具有两重性作用。(2) 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外争夺市场,掠夺原料,把其他落后国家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之所以能够这样主要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几个方面考虑。(3) 从时间上一来可以看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方面英国不愿不采用新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美国和德国崛起等因素,使得英国失去了世界工厂的地位。24(江苏扬州期末)(10分)美苏两个大国演绎了大国兴起的奇迹,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

25、惜地哭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需退,不退就不能进。”(1)列宁是如何做到“退一步”的?(2分)“进两步”的主要含义是什么?(2分)答:(1)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如学生答出新经济政策的任意两条内容亦可给2分。)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等。(2分,最后一点必须写出,其余两点写出任意一点即可。)材料二 “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

26、”“不是”这位记者对罗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道:“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说:“哲学?我是基督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罗斯福还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2)罗斯福说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是指什么?(1分)材料二中“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什么意思?(2分)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答:(2)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1分)。在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来挽救经济危机。(2

27、分)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分)(3)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2分)答:(3)计划、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采取什么发展模式归根结底是由国情尤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答出任意两点给2分,言之成理亦可。)解析:(1) 列宁由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期,引起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说明用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办法不行,必须先恢复国民经济,再间接过渡社会主义,所以实行新经济政策,迂回前进,一方面发展经济,又巩固了新生的政权。(2) 罗斯福说这话是在经济危机时期,造成其

28、原因是胡佛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所以他要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暂时的调整,来干预经济,开创了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即实国家资本主义。(3) 社会主义借鉴资本主义中市场而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的计划,说明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两种手段。25(江苏扬州期末)(13分)1500年前后起,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图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图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图三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图材料二 2005年12月,香港承办世贸部长会议,全球几千人马随之纷纷杀到,用特区政府的话叫做“展现世界示威文化”。请回答:(1)材料一中

29、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中的哪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要求写出三个不同阶段中的主要推动因素及其作用)(6分)答:(1)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隔绝、分散状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征服世界的进程,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经济区域集团化是迈向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阶梯,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阶段。(6分)(2)中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做出了哪些努力?(2分)(2)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分,其他例证如言之成理也可给1分(3)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现象?(1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4分)答:(3)反经济全球化

30、活动。(1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由发达国家主导,导致全球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和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毒品泛滥、传染病流行等问题严重。(写出任意两点给2分)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应该制定合理对策,积极参与,谋求发展。(2分)解析:(1) 本小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形成的过程,一个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孤立,封闭到开始走向整体,工业革命使世界的联系增强,经济区域经济集团化更加使这种程度进一步增强。(2) 本题较易,主要为了适应世界全球化,参预全球化作的措施。(3)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是反全球化,实际上说全球化给他们带来一些危害,但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关键我们如何认识,如何趋利避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