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与职业危害辨识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PPT.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98773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与职业危害辨识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危险源与职业危害辨识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危险源与职业危害辨识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危险源与职业危害辨识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危险源与职业危害辨识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源与职业危害辨识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与职业危害辨识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PPT.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危险源和职业危害辨识 与重大事故隐患整治,虞汉华,工学博士 教授级高工,2,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危险源辨识 第二部分 职业危害辨识 第三部分 重大事故隐患整治,3,第一部分 危险源辨识,一、基本概念,危险源分类: 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海因里希事故连锁论,三、 事故类别,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它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它伤害,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高处坠落 10坍塌,(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3类54种)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

2、失效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4. 手代替工具操作 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 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四、辨识危险源,(GB6441-86),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窗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扫、清扫等工作 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 不安全装束 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1)无防护 2)防护不当 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

3、)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2)强度不够 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4)维修、调整不良,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1) 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2) 所用的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4.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1) 照明光线不良 2) 通风不良 3) 作业场所狭窄 4) 作业场地杂乱 5)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6) 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7) 地面滑 8) 贮存方法不安全 9) 环境温度、湿度不当,(三)、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3.职业安全卫生管

4、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 5.操作规程不规范 6.事故应急预案及响应缺陷 7.培训制度不完善 8.其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9.职业安全卫生投入不足 10.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11.其他管理因素缺陷,五.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危险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危险性分值,六.风险控制决策,不可接受的风险,尽可能降低的风险,可承受的风险,风险性,1) 风险水平示意,2). 决定风险是否可承受,3) 编制风险控制措

5、施计划,第二部分 职业危害辨识,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 2、物理因素 3、生物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一)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 1.生产性毒物 2.生产性粉尘,尘肺 1概况 尘肺病依次分布在煤炭、有色、机械、建材、轻工等行业。 2病因 尘肺为长期吸入大量游离二氧化硅与其他粉尘所致,这些粉尘及吞尘的巨噬细胞是主要致病因素。 3常见分类 尘肺又分矽肺、煤工尘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江苏省某石棉制品厂主要生产石棉保温材料、密封材料、摩擦材料,是全国石棉制品行业的重点企业。由

6、于劳动条件差,卫生防护措施缺乏,加之石棉对人体的危害根本无知或认识不足,纺线、织造全敞开、干式操作,石棉尘溢满车间空气,工人长年累月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致使作业工人严重受害,累计在该厂工作或仍在该厂的1500余人中发现石棉肺467例,其中已死亡200余人,肺癌与间皮瘤的发病率是当地居民的40倍。全厂485名退休职工中有241人诊断为职业病,在职的职工中有病人26例。可疑石棉肺100多例,最短发病工龄为10年,而该市平均石棉肺发病工龄为26年。,案例:江苏省某石棉制品厂石棉肺职业病严重,窒息危害 1常见窒息性气体的的危害 (1)一氧化碳 (2)硫化氢 (3)氰化氢,2预防窒息危害的措施 窒息性气

7、体与刺激性气体中毒事件是可以预防的,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从根本上不直接接触这类毒物,如生产过程要密闭化、自动化,严防跑、冒、滴、漏。 (2)安装毒物超标自动报警系统,严格控制空气中毒物浓度在安全标准内。 (3)加强通风,使毒物尽快排出。 (4)进入有毒场所应有切实可行的防护装备,如戴防毒面具、送风面罩等。 (5)加强防毒知识的宣传,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 (6)严格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7)对接触毒物人员做好健康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案例:某村鞋厂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事故12例,某村鞋厂有职工132人,创办时未经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项目审查。某年10月,该厂为赶外贸出口任务,利用

8、一间约45m2库房作为绷楦工段场地,房间无通风设备,工人也无任何防护措施。30名工人在此场所每天工作1012h,使用纯苯溶剂的氯丁胶为粘合剂。这30名中毒工人工龄最长的14个月,最短的4个月,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17岁。至次年3月,5个月内鞋厂工人先后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其中死亡1例,异常检出率为40%,经卫生部门现场调查,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为241mg/m3,严重超过国家最高容许浓度(苯 mg/m3 0.11 1小时均值)。,放射性疾病 1概念 放射性疾病是由电离辐射照射机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2常见分类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包括的种类有: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

9、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 其他放射性损伤。,案例:铱192放射源丢失造成30多人受源照射事故 某年1月4日吉林某公司探伤人员在18m高的平台上用铱192射线探伤机进行作业,操作过程中,将源丢失在作业,造成30多人受到射线超剂量照射伤害,其中捡到放射源的宋某受到比正常人超过7000多倍辐射量照射,两年时间内,宋某共做过7次大小手术,在“死”过几次中被截去了因辐射而坏死

10、溃烂的双腿和左臂,他视力减退,全身骨质疏松,完全丧失了生育能力,2000年11月8日吉林高级人民法院对宋某辐射致残一案做出终审判决,某公司赔偿宋某487837元。,4预防 放射性工作者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防护规定,以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辐射源与工作人员之间应按射线性质安置屏蔽物; 操作要熟练,缩短接触放射源的时间; 设法增加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以减少照射剂量。 应进行严格的就业前体检。活动性肺结核、糖尿病、肾小球肾炎、内分泌及血液系统疾病,均属接触射线的禁忌症定期体格检查,建立个人健康和剂量档案资料。使用放射源时应设置醒目标志,以防意外。,职业性中毒 1概念 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

11、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中毒。 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多呈剂量-效应关系;中毒按其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中毒、亚急性和慢性中毒。一次接触大量毒物所致的中毒,为急性中毒;多次或长期接触少量毒物,经一定潜伏期而发生的中毒,称慢性中毒;介于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之间的,为亚急性中毒。,2常见急性中毒的原因 常见急性中毒的原因,一般有下列几个方面: (1)生产性中毒:指在工作中接触工业毒物,如原料、中间产品、杂质、成品、副产品、废物等所致中毒。 (2)环境因素所致中毒 (3)食物污染毒物所致中毒。 (4)误服有毒的动、植物所致中毒 (5)药物中毒 (6)霉变食品所致中毒 (7

12、)药物滥用 (8)自杀 (9)谋杀 (10)军用毒剂,4预防措施 (1)消除毒物。 (2)降低毒物浓度 (3)个人防护 (4)安全卫生管理 (5)职业健康服务,(二)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 通常导致职业危害的物理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高温 低温 噪声 振动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1.物理因素所致职业危害种类及其原因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三)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 生物性有害因素指细菌、寄生虫或病毒所引起的与职业有关的某些疾病。 1.基本概念及常见分类 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人体健康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及动植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

13、质统称为生产性生物有害因素。,病死率可高达90%以上,病人常于发病后数日内死亡。,二、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可能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单调作业:,(2)视频终端作业(VDT):,(2)视频终端作业(VDT) 拟建项目各控制台的操作人员主要以视频终端作业(VDT)为主,长时间VDT后,可出现“VDT”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样症状、肩颈腕综合症和眼睛视力方面的改变,部分人员可发生皮炎,感冒发生率也增高。国外的研究还显示,自然流产率和先天性畸形增高。长期操作视频终端易引起职业性心理紧张和骨骼肌损伤。 (3)轮班作业 (4)不良工作体位作业,三、 生产环境中的职业危

14、害因素 1.生产场所设计不合理。 2. 防护措施缺乏、不完善或效果不好。 3.缺乏安全防护设备和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4.自然环境因素。 5.环境污染因素。,案例一:机械作业危险辨识,1.机械事故常见类型和特点 (1)机械事故的类型 主要有卷绕和绞缠、卷入和碾压、挤压和剪切等类型。,案例二:高空作业危险辨识,常见事故类型和特点,(一)高空作业的定义及基本类型 1高空作业的定义 高空作业是指作业地点离坠落面距离达2m或2m以上作业,而国外有些规定的距离是1.8m或1.8m以上。因此,当工作地点距离可能的坠落面距离达2m及其以上时,就属于高空作业。 2高空作业的基本类型,高空作业的基本类型,临边作

15、业,洞口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交叉作业,(二)事故类型,高 处 坠 落 事 故,物 体 打 击 事 故,高 空 被 困 事 故,事故类型,事故突发性强,易造成人员伤亡,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自救难度极大,救援时间紧迫,救援行动展开难,救援行动技术性强,事故特点,(三)事故特点,案例三:电气、焊接危险辨识,1. 触电伤害的类型,2. 触电方式,焊接电弧强烈的弧光和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损害,焊条电弧焊时,必须使用带弧焊护目镜片的面罩,并穿工作服,戴电焊手套。多人焊接操作时,要注意避免相互影响,宜设置弧光防护屏或采取其他措施,避免弧光辐射的交叉影响。,焊条电弧焊时,电网电压和焊机输出电压以及手提照明

16、灯的电压等都会有触电危险。因此,要采取防止触电措施。,在焊接作业点火源10m以内、高空作业下方和焊接火星所及范围内,应彻底清除有机灰尘、木材、木屑、棉纱、草垫、石油、汽油、油漆等易燃物品。 如有不能撤离的易燃物品,如木材、未拆除的隔热保温的可燃材料等,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如用水喷湿,覆盖湿麻袋、石棉布等。,防止有毒气体和烟尘中毒,焊条电弧焊时会产生可溶性氟、氟化氢、锰、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和粉尘,中毒、锰中毒、电焊尘肺等,尤其是碱性焊条在容器、管道内部焊接更甚。因依据具体情况采取全面通风换气、局部通风、小型电焊排烟机组等通风除尘措施.,第三部分 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危险源定义 重大危险源maj

17、or hazard installations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是指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标准辨识确定,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1)q/Q1,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

18、危险源: q1/Q1+q2/Q2+qn/Qn 1 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 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1),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吨)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1,2,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单元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R的计算方法,表1 校正系数取值表,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2) 校正系数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值,见表

19、1:,第二部分 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管,一、重大事故隐患概念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二、重大事故隐患分级 重大事故隐患按照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程度和经济损失情况划分3个等级: 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不含本数,下同)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人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的,为三级重大事故隐患。 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5000万元以上

20、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的,为二级重大事故隐患。 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的,为一级重大事故隐患。,三、生产经营单位管理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以下基本制度: (一)重大事故隐患定期排查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隐患定期排查与整治制度,并建立隐患排查档案。并于每月2日前向所在地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由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二)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制度

21、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有资质的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技术措施和应急方案,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三)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三级以上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向所在地县(市、区)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申报。其中,二级以上重大事故隐患由县(市、区)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向设区的市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上报;一级重大事故隐患由设区的市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向省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上报。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1、重大事故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重大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

22、、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应当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六个方面内容。 (四)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资金保证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专项资金并专款专用。,(五)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在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经整改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提

23、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当包括整改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四、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 1.监督检查 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下达整改指令书。必要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前,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2.隐患整改审查验收 安监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对

24、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进度、效果进行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完成后应当向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审查通过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同时摘除重大事故隐患挂牌。 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在收到被挂牌单位的申请报告后,在10个工作日内对其进行审查验收,审查合格的,对该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其恢复生产经营,并摘除重大事故隐患单位警示牌;审查不合格的,由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依法责令改正或下达停产整改通知书,确属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审查验收前,应当由专家组或有

25、资质的评价机构提出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效果的专项评审意见。 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审查验收实行分级负责。三级重大事故隐患由县(市、区)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负责审查验收;二级重大事故隐患由设区的市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负责审查验收;一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省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负责审查验收。 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涉及市、县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由设区的市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负责审查验收;重大事故隐患涉及省、市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的,由省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审查验收。,3.公告 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重大事故隐患。 三级重大事故隐患由县(市、区)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网站上公告;二级重大事故隐患由设区的市安监部门或有

26、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网站上公告;一级重大事故隐患由省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在相关政府网站上公告。 公告内容包括重大事故隐患的部位、场所及危害;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措施、时间、责任人、责任单位等。 4.信息报送 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应当每月将本行政区域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于次月5日前逐级报送至省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4.挂牌督办 1)职责分工 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工作。 2)分级负责制 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实行分级负责制。三级重大事故隐患由县(市、区)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负责挂牌督办;二级重大事故隐患由设区的市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负责挂牌督办;一级重大事故隐

27、患由省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负责挂牌督办。 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涉及市、县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由设区的市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挂牌督办;重大事故隐患涉及省、市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的,由设区的市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报省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挂牌督办。,3)登记、督办、摘牌销号制度 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应当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登记、督办、摘牌销号制度。 4)媒体公告 省安委会在安全生产网站等媒体,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重大事故隐患和整改销号情况进行公告,以接受全社会监督。 5)警示牌 对确定为被挂牌督办的单位(以下简称被挂牌单位),由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单位的醒目位置悬挂“重大事故隐患单位“警示牌

28、,警示牌标明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场所、隐患内容、整改期限和整改责任人。 6)上一级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应当对下一级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执行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并作为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实施考核奖惩,6)被挂牌单位职责 A 责任人 被挂牌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事故隐患整改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 B 整改方案 被挂牌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过程中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

29、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C 共同承担整改责任 重大事故隐患涉及其他单位的,由被挂牌单位和相关单位共同承担整改责任,协商治理措施,共同消除事故隐患。,D 销号程序 被挂牌单位应切实履行销号程序,重大事故隐患通过治理后,应及时向挂牌督办单位提出复查验收申请报告。 挂牌督办单位在收到被挂牌单位的申请报告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对其进行现场审查验收,审查合格的,对该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其恢复生产经营,并摘除重大事故隐患单位警示牌;审查不合格的,由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依法责令改正或下达停产整改指令,确属整改无望或者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审查验收前,应当由专家组或有资质的评价机构提出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效果的专项评价意见。,E 警示牌 被挂牌单位不得以遮挡、摘除、装修等方式,人为隐蔽、转移、破坏重大事故隐患单位警示牌。 F 处罚 对逾期未整改的被挂牌单位,由安监部门或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拒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在整改期限内拒不进行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