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00896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1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植 物 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复习知识要点,1.植物吸水的部位和主要方式 2.渗透作用的原理 3.渗透作用的条件 4.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的结构 5.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过程 6.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原理 方法 步骤 和结论 7.水分的运输 利用和散失的过程以及水分散失的意义 8.合理灌溉的重要性和方法,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主 要 吸 收 根 器官与部位 根尖成熟区(根毛区)表皮细胞 细胞结构特点: 细胞质内没有形成大的液泡 1.吸收 吸胀吸水 原 理: 细胞壁与细胞质中含有大量亲水性物质 举 例: 根尖分生区(生长点)细胞和干种子细胞等 吸水 条 件: 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液泡

2、的细胞) 方式 细胞质:有一大液泡 细胞结 细胞壁:全透性 构特点 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间原生质 渗透吸水 细胞液: 具有一定浓度 举 例: 成熟区表皮细胞等 吸水: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原 理 失水: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验证: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2.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原理:1.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2.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质壁收缩,进而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使质壁分离复原 目的:1.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2.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步骤: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3、(选材:选活的紫色的洋葱外表皮) 2.高倍镜观察 (1)紫色中央大液泡 ; (2)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3.一侧加0.3g/ml蔗糖溶液,另一侧吸水纸吸引 4.高倍镜观察 (1)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 (2)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 分离 5.一侧加清水另一侧吸水纸吸引 6.高倍镜观察 (1)中央液泡逐渐变大 ;(2)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结论:成熟的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细胞吸水 ;细胞液浓度外 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实验成败的关键: (1)选材:选择活的紫色洋葱外表皮 (2)蔗糖溶液浓度过高,质壁分离速度快但会将细胞 杀死,不能质壁分离复原;浓度过低

4、,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或速度太慢 如用NaCl 甘油 尿素等溶液则会由于小分子物质自由扩散或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细胞会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该实验可证明: (1)植物细胞的死活; (2)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3)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二.水分的运输 利用和散失,运输途径:根部导管 茎部导管 叶及其它部位 1.运输: 运输动力:蒸腾作用 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代谢活动(15%) 2.利用: 蒸腾散失(9599%) 散失方式: :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 散失的主要器官:叶(气孔) 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3.散失: (1)是植物吸收水分和

5、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重要动力 意义 (2)是促进溶解在水中的矿质养料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降低植物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阳光灼伤,三.合理灌溉,(1)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 原因 (2)同一种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期需 合理灌溉 水量不同 目的:根据需水规律,适时适量灌溉,少水 高效,五.水分代谢在农业和生活中的应用,1.盐碱地植物不易成活;一次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 原因:,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超过根细胞液浓度,导致根不易吸水或因失水而造成“烧苗”,2.夏季中午气孔关闭:,为了减少水分的过分蒸腾(保存水分),3.移栽幼苗或扦插枝条时要遮荫和去除一些叶片. 原因:,刚移栽或扦插时,植物根(无根)不能

6、很快从土壤中吸水,遮荫和去除一些叶片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4.移栽幼苗要带土块. 原因:,为了防止损伤幼根及根毛,保证根的吸收功能,5.盐渍食品不易变质. 原因:,在食品外面形成很高浓度的溶液,使微生物大量失水死亡,6.注射用生理盐水浓度为0.9%. 原因:,与人体内血浆无机盐浓度相当,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近年高考题回顾,1.(2000年全国高考)将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溶液中能构成一个渗透系统,主要原因是( ). A.液泡膜内外溶液有浓度差 B.细胞内原生质层可看做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C.细胞壁是全透性 D.水分可以自由出入细胞,2.(2001.上海)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

7、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 A.XYZ B.YXZ C.ZYX D.ZXY,B,D,3.(2003.上海春季)家庭养花,一次施肥过浓,引起花卉萎蔫,可采取的措施是( ). (1)加强光照 (2)改善空氧流通 (3)适当浇灌清水 (4)更换盆中泥土 A.(1)(3) B.(2)(4) C.(1)(2) D.(3)(4),D,(1999.上海)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1)原生质体体积在AB段的变

8、化说明: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_ _ ,细胞液水势_ _ (2)在1分钟后,处于2摩尔/升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其细胞液水势将_ ,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_ _ 。要使该细胞复原,应将其置于 _ 中。 (3)在1分钟后,处于2摩尔/升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是由于 _ _ 逐渐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水势_ _ (4)并不是该植物的所有生活细胞均可发生质壁分离,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还必须具有_ _,渗出,变大,不变,2mol蔗糖溶液,清水,乙二醇,降低,大型液泡,5.(2002.天津)“水往低处流”,但植物 体内的水却往高处流,动力从何而来?某同学为此做了一个实验,如下图所示. 实验一:将一枝条插入充满水的玻璃管中,玻璃管和另一端插入 盛有水银的容器,不久水银柱上升,如图一所示. 实验二:将同一植物在靠近茎的基部切断,套上一个弯曲的玻璃管,管内装有水和水银.不久,玻璃管内水分增加,水银柱上升,如图二所示.请回答: 实验一说明 , . 实验二说明 , . 根据这两个实验,你对水分在植物体运输动力有何新的认识? .,枝条叶片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所产生的蒸腾 拉力,是促使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根部渗透吸水能产生推动水分向上运输的压力,水分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不但有蒸腾拉力,还有根部产生 的向上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