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13419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 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博才咸嘉生活处,学校常见传染病,一、春季常见传染病,(1)水痘 (2)麻疹 (3)风疹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5)流行性感冒 (6) 肺炎/非典型肺炎 (7)活动性肺结核 (8)流行性腮腺炎,二、主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以及防治措施,1、流行性感冒/禽流感,1、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临床表现: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同型病毒又分为若干亚型,如甲0、甲1、甲2、甲3。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的毒性作用, 临床上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与白

2、细胞减少等症状。少数情况下,病毒也可能进入血液累及全身而引起呼吸道以外的病理改变和临床征候。体弱多病者易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感染而死亡。,传染源: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型的免疫力可维持较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叉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预防措施:流感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周。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公共集会,室内注意通风。流感可通过疫苗预防,常用的疫苗有减毒疫苗和灭

3、活疫苗,每年应加强免疫一次,用于体弱、老幼、多病者。,2、禽流感 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 传染源: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携带病毒的野禽也可能导致人的感染。 目前尚无证据证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有效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播途径: 1.空气: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 2.水源:水禽的粪便污染水源 3.密切接触:与病禽或携带病毒的禽密切接触可感染 临床症状:与流感症状相似 人群易感性:禽流感不易跨越种属屏障感染人类,也就是说人对禽流感病毒并不敏感。,预防措施: 1.避免与禽、鸟类不必要的接触 2.注意饮食卫生,进食

4、禽肉、蛋类彻底煮熟,加工、保存禽肉、蛋类要注意生熟分开,加工处理禽肉、蛋类后彻底洗手 3.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渡劳累,勤洗手,2、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 临床表现: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尽量减少

5、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一旦与麻疹患儿接触,应立即隔离,不得外出,可给予肌肉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第5日,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油腻辛辣食物。,3、水痘,主要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水痘的潜伏期约1023天,分为潜伏期和出疹期。水痘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皮疹首先见

6、于躯干,为35mm的斑疹,约1224小时左右经皮疹发展成为水疱疹,皮疹一般是成批出现,免疫缺陷的人患此症时症状较严重,常有继发细菌感染及合并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等。皮疹经23天后干燥结痂,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故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本病呈自限性,病程约23周。,传染源: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从发病前1天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预防是加强病人

7、的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发病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4、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风疹块的医学名称叫荨麻疹,是皮肤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多见于冬春季节,可造成流行。临床经过良好,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良好,可不经治疗而自愈,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也可通过患儿口、鼻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人群易感性:好发于1 5岁小儿,除1岁以内婴儿不容易感染外,其余年龄越小,发病比例越高,成人偶见感染。与饮食、药

8、物、虫咬或肠道寄生虫等因素有关。 预防措施: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面对面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孕妇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预防重点在先天性风疹,因为孕妇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后,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先天性风疹的可怕之处是导致胎儿的多发性畸形和流产、死产,胎儿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畸形表现不一。 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起自鼻咽,侵入血液循环,最终达到脑膜或身体其他部分,产生炎性损害。这种主要侵犯脑膜的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 临床表现:病人经过23天的

9、潜伏期后,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一部分病人有咽痛、鼻咽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这可以表现为鼻炎、咽炎或扁桃体炎,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呕吐呈喷射状,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瘀斑,起病之后有时唇周出现疱疹,亦可见于口腔内、 额、耳、胸、四肢、生殖器及臀部等处,严重时出现脑膜刺激症,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传染源: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周岁儿

10、童。,6、肺炎/非典型肺炎,1、肺炎 肺炎是指肺泡腔和间质组织在内的急性肺实质感染性病变,多为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婴儿和儿童的主要肺炎病原体是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成人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 人群易感性:免疫力低下者或患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肝病,糖尿,肾病,脾切除或功能障碍,等等)以及老年人。,7、非典型肺炎 与非典型肺炎病人有近距离密切接触而得,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及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致病。感染后通常3-7天内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有持续发热(3

11、8以上)、头痛、关节酸痛、全身酸痛、乏力,干咳、少痰,部分病人有血丝痰及呼吸加速、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少数进展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白细胞数正常或降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2)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稳定情绪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保持办公室和居所的空气畅通,经常开窗,使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 (4)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5)结合自身情况,可适当服用一些抗病毒和预防流行性感冒类药物。

12、(6)尽量不到医院探视高烧不退或肺炎病人,如果一定要探视时必须戴医用口罩。 (7)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7、肺结核,肺结核是传染病中的常见病,又称“白色瘟疫”,曾经在80年代被认为人类已经基本征服的疾病之一。但在90年代又卷土重来,易感人群的数量也在增加。它对机体的侵袭,以及对人体生活,工作造成的影响是绝对不可忽视的。 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 传播途径: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结核病传染的程度主要受结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状以及接触的密切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内父母或祖父

13、母等长辈有结核病,儿童较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预防措施: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因此禁止随地吐痰,对菌阳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围的东西要加以消毒和适当处理,室内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时,患者用过的食具应煮沸消毒10-15分钟,被褥在烈日下暴晒4-6小时,痰盒、便器可用5-10%来苏浸泡2小时,最好将痰吐在纸上烧掉或用20%漂白粉溶液泡6-8小时。,8、流腮,流行性腮腺炎在春季容易流行, 临床症状:全身疲倦、口渴、烦燥不安,有时高热可达39左右;突出表现是耳垂周围腮部红肿、压痛,张口或食酸性饮食使唾液分泌增多时,疼痛即加重。病程一般是12周。 传染源: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14、,传播途径:腮腺炎病毒经病人唾液飞沫入口腔粘膜及鼻粘膜致病 防治措施:,进入血流后即形成病毒血症。所以在本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电影院、市场等公共场所去,居室要做到常开窗通风。 若确诊为腮腺炎,就要被隔离,一般为3周时间。因腮腺炎病毒对紫外线极敏感,照射半分钟即可被杀灭,故对病人衣物、被褥要常日晒消毒。病后即应卧床休息,饮食清淡些,每天要用2淡盐水漱口。内服板蓝根冲剂,在肿胀腮部外敷“如意金黄散”,亦可服用“抗病毒口服液”,高热时须加服退热剂。,三、主要的呼吸道传染病个人 防护措施,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

15、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3、多喝水:特别在秋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4、要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但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5、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6、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气。 7、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

16、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8、另外可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小儿歌,春节防病真重要,天气变化防感冒; 食醋薰蒸常消毒,房间通风勤清扫; 流行期间少串门,合理营养多运动; 体弱年少打疫苗,身体不适早治疗; 空余之时多学习,保健知识要记牢; 劳逸结合莫疲劳,身体健康合家乐。,落实入学、入园查验 预防接种证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处置,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

17、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校医或保健老师是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责任人,有责任和义务按照法律规定时限向相关机构报告,如迟报、漏报、隐瞒等将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校医应该开展的工作,落实晨检制度 校医如果发现患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学生应迅速向辖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并密切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严格控制病人:将病人转送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对患病学生应要求其

18、传染病康复后才能复课; 切断传播途径:当学校出现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病要及时对空气进行消毒,保持教室、寝室通风。对于通过消化道传播和接触传播的传染病最主要的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饭前便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对病人接触过的课桌椅、餐具、寝室用品和其他有关物品进行消毒;,保护易感者:学校应该针对所出现的传染病开展有关防治知识的应急宣传,减少学生对于疫情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根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控制措施开展相关的预防接种工作,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传染病防治法,有关内容简介,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传染病防治 第三章 疫

19、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四章 疫情控制 第五章 医疗救治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概况,新的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8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4年12月1日起试行。 本法共9章80条,1、立法目的(第一章第1条),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发生与流行; 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2.法定传染病病种及其分类 (第一章第3条),根据其危害性、流行程度以及产生后果的严重性,分为3类37种,甲类:2种,鼠疫 霍乱,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

20、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付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付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3.疾控机构在传染病防治工 作的职责和任务(第一章第7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及其它预防控制工作。,4、有关单位与个人的法律义 务与权利(第一章第12条),(1)在我国领域内的

21、一切单位和个人应当承担的传染病防治方面的法律义务; a、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检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 b、如实提供有关情况,(2)、在防治传染病的工作过程中,在我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所享受的权利; 对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6、关于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第二章第16条);,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的有关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不得从事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 追究暂行规定,立法目

22、的,为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发生,落实管理责任,保护学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适用对象,对学校食品卫生负有监管责任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管理责任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食品卫生职责等失职行为,造成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以及幼儿园。,学校的主要负责人是学校食 品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3、。,学校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 食堂办理卫生许可证。 从业人员每年上岗前必须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体检单位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并取得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能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食物中毒事故按严重程度划分,(一)重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二)较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人及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三)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是指一次中毒人及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的食物中毒事故。

24、,食物中毒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追究学校有关责任人的行政 责任:,(一)未建立学校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的,或未设立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的; (二)实行食堂承包(托管)经营的学校未建立准入制度或准入制度未落实的。 (三)未建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落实的; (四)学校食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 (五)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或存在影响食品卫生病症未调离食品工作岗位的,以及未按规定安排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的;,(六)违反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采购学生集体用餐的; (七)对卫生行政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未按要求的时限进行整改的;

25、 (八)瞒报、迟报食物中毒事故,或没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组织抢救工作致使食物中毒事态扩大的; (九)未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食物中毒调查或未保留现场的。,责任追究原则,1.发生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少于人的,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 2.发生一般学校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在人及以上的,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但直接管理责任人在事故发生前已将学校未履行食品卫生职责情况书面报告学校主管领导,而学校主管领导未采取措施的,由学校主管领导承担责任。 3.发生较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和学校主管领导的责任。 4.发生重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追究直接管理责任人、学校主管领导和学校主要领

26、导的责任。,追究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人 员的行政责任原则,(一)未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作为对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考核指标或未按规定进行督导、检查的; (二)督导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未提出改进意见的,或对改进意见未督促落实的; (三)未督促学校制定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计划或未定期组织培训的;,(四)接到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通报,未督促学校落实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的; (五)接到学校食物中毒报告后,未及时赶往现场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或者未督促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事态扩大的; (六)未按规定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的,或存在瞒报、迟报行为的。,欢迎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