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常识---外伤自救与互救.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16528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0.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护常识---外伤自救与互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救护常识---外伤自救与互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救护常识---外伤自救与互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救护常识---外伤自救与互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救护常识---外伤自救与互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救护常识---外伤自救与互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护常识---外伤自救与互救.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外伤自救与互救知识,救护知识,救护原则,(一)先抢后救,先重后轻, 先急后缓,先近后远; (二)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三)先救命,后治伤。,救护知识,自救与互救程序,救护知识,人体失血的状况,成人全身血容量约为40005000ml 失血量在500毫升以下时,可无明显症状 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时,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 出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症状,救护知识,创伤血管出血类型,动脉出血:出血快而量多、不易凝固、从伤口喷出、 与心脏搏动同步,血液呈鲜

2、红色. 静脉出血:位置比较浅表,出血较慢或点滴出血, 容易控制. 毛细血管出血:出血很慢,所谓“渗血”,几分钟左 右均能自行凝固停止.,救护知识,伤口的初步处理,暴露伤口:主要看出血部位和创伤位置。 制止流血:发现伤口,若是大出血,要立即止血。 检查伤口:在伤口暴露并止血后,再看有无断骨露出,伤口有无污泥或弹片等异物。 伤口消毒处理 : 普通伤口,可用无菌棉球蘸22.5%碘 酒消毒后,再用70%酒精将碘酒擦掉,最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救护知识,一、止血,(1) 局部加压包扎法 (2)指压止血法; 优点:止血迅速、不需要任何工具。 缺点:止血不能持久,多处、多人难以处理。 (3) 屈肢加垫止血法;

3、 适用于四肢止血。骨折及脱位禁用。,救护知识,(4) 绞棒止血法;简单易行。 (5) 止血带止血法; 主要用于肢体严重创伤引起大、中血管的出血。前臂和小腿一般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流阻断不全。 (6)注意:颅脑损伤的的病人,有鼻腔、外耳道有出血的病 人,不能堵塞,防止逆流至颅腔内,引起颅内感染。,救护知识,压迫点:在动 行走中最易压住 的部位称压迫点。 指压止血法:就是在出血部位的上方相应的压迫点上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将动脉压在邻近的骨面上,以阻断血液来源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指压止血法,救护知识,适应症:动脉出血时这是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注意事项:用指压止血法时一定要找准动脉压迫点

4、的位置,但不要在正常人体上进行压迫(特别是颈部的动脉),以防引起意外。,救护知识,全身各点指压止血点,救护知识,颞浅动脉压迫止血点,在耳屏的前方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向颞面,可用于同侧头额、颞部骨的临时止血。,救护知识,颌外动脉压迫止血点,在下颌角前约15厘米处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其压在下颌骨上。,救护知识,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点,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向后内正对第一肋骨压迫,可用于同侧肩部和上臂出血的临时止血。,救护知识,肱动脉压迫止血点,患臂外展,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中部,可用于同侧前臂出血的临时止血。,救护知识,手指压迫止血点,在第一指节根部两侧用

5、拇、食指相对夹住,可用于手指出血的临时止血。,救护知识,股动脉压迫止血点,在腹股沟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掌或拳向下方的股骨面压迫,用于同侧大腿、小腿出血的临时止血。,救护知识,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止血点,用两手的拇指或一手的拇、食指分别按压在内踝与跟骨间和足背横纹的中点,可用于同侧足部出血的临时止血。,救护知识,止血带止血法,1、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先在要用止血带的部位用三角巾、毛巾或衣服垫好,将止血带的一端留出一部分并用一手的食、中指夹住靠在垫上。,另一手将止血带适当拉紧拉长,绕肢体2-3圈(压在留出的那一部分止血带上)后,将残留端夹在食、中指间拉出可。,适应症:适用于动脉出血。,救护知识,2、绞

6、棒止血法,将三角巾折成带状,绕肢体一圈,两端向前拉紧。,打一个活结,绞棒插在外圈内。,拉起绞棒绞紧。,将绞棒另一端插入活结环内,拉紧活结头与另一头打结固定绞棒。,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和放止血带的时间 。,使用止血带止血时应注意什么,注意事项:,止血带要绑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要在肢体周围垫上软布。,上肢出血时止血带要扎在上臂13处,下肢出血时止血带扎在大腿靠近伤口的近心端。,上肢每隔30分钟、下肢每隔1小时须放松一次止血带,放松时间约2-3分钟,并暂时改用压迫止血法,以免引起肢体缺血而发生坏死,但上止血带的最长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用止血带后要留有明显的标签,注明用止血带的时间、部位、放松止血带的

7、时间和重用止血带的时间等。,二、包扎,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帮助止血 常用的材料是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及其它临时代用品,如衣裤、巾单等裁开作包扎用 包扎法均要求包好后固定良好和松紧适度 方法包括:绷带卷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救护知识,绷带包扎法,绷带包扎可固定敷料和夹板,也有保护伤口,压迫止血和支持伤肢的作用,包括 环形包扎法 螺旋形包扎法 反折螺旋形包扎法 “8”字形包扎法 帽式包扎 包扎时要掌握“三点一走行”,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走行方向顺序,救护知识,环形包扎法,应用:适于包扎身体粗细均匀部位,如手腕、额头及 颈部,或在其它各种包扎法时,用此法缠绕两圈,以固

8、定绷带的始、末两端 方法:把带头斜放,用力压住,将卷带绕受伤部位包扎一圈后,把带头小角反折,压在上面再环型缠绕数圈,每圈盖住前一圈,救护知识,反折螺旋形包扎法,应用:用于肢体周径不 均部位,如前臂、小腿、 方法:以环 形包扎开 始,用一个拇指压住绷 带,将绷带上缘反折向 下,绕肢体拉紧,每圈 盖过前一圈的二分之一 至三分之一,反折线整 齐地排列成一条直线 注意事项:折转处不可 在伤口或骨骼突起处,救护知识,螺旋形包扎法,应用:用於肢体粗细一致的部位,如大腿、上肢 方法:以环形包扎法开始,将卷带向近端螺旋状缠绕,后一圈盖住前一圈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以环形包扎两、三圈结束,若绷带不够长可使用急螺旋

9、 注意事项:需评估患肢末端之血液循环,救护知识,8字形包扎法,应用:多用于固定关节,如肩、肘、膝、踝关节 方法: 有两种 (1)从关节部位开始,先做环绕形包扎,再进行斜 形缠绕,向关节的上方绕一圈,再向关节的下方 绕一圈相交叉作“8”字形包扎,交叉时在关节凹面 进行,依次缠绕至到逐渐离开关节,每一圈压住 前一圈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最后在关节的上 端或下端以环形包扎结束 (2)从关节的下方开始,先做环绕形包扎,然后由 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依次做“8”字形缠绕,逐渐靠拢 关节,最后以环绕形包扎结束,救护知识,包扎原则是远心端近心端,起止处均环形两圈,三角巾包扎法,头部包扎,救护知识,额头 颌部及耳部

10、,救护知识,手臂外伤:手臂要置 于略高水平线。 手掌,救护知识,肘、膝部 足部,救护知识,三、固定,发生骨折后,骨折端的周围,可能有血管、神经、肌肉、内脏的损伤。 骨折的特征: 1、畸 形: 如有血管、神经受压,应立 即纵向牵引,适当矫正畸形。 2、异常活动: 骨折后发生的不正常活动。 3、骨 擦 音: 骨折断端摩擦发生的声音。,救护知识,(2) 固定的具体方法:, 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 对于下肢及脊柱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 搬动伤员; 四肢骨折有骨外露时,不能还纳,可用敷料包扎。 捆绑的松紧程度要适当。太松则固定不牢,太紧 则影响血液循环。 固定后要注意观察手指足趾,如有苍白、青紫

11、、 发冷、麻木等,应立即松开,重新固定。 先固定骨折近端,后固定骨折远端。 如无合适的固定材料,骨折上肢可用宽布带固定 在胸侧,骨折下肢可健肢固定在一起。,救护知识,固定材料的选择,颈 托:颈部固定器,可将受伤颈部尽量制动,保护 受伤的颈椎免受进一步损害。 夹 板 类:现成的板、棍、树枝、扁担、杠棒、步枪等 现场制作:杂志、硬纸板、雨伞。 自体固定:将受伤上肢缚在胸部上,将受伤下肢固定于 下肢。 注意点: 固定材料的长度,应超过断骨的上、下关节的 各一部分。,救护知识,固定原则,1 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 2 用绷带、三角巾、夹板固定受伤部位。 3 夹板的长度应超过骨折处远近两

12、个关节。 4 骨折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 5 固定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救护知识,6 暴露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血运,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 7 固定要牢固,不能过松过紧。在骨折和关节突出处要加衬垫,以加强固定和预防皮肤压伤。 8 先固定骨折的上端,再固定下端,绷带不要系在骨折处。 9 固定后,上肢取屈肘位,下肢取伸直位。,上臂骨折的固定,救护知识,颈椎损伤的固定 骨盆损伤的固定,大腿骨折躯干固定法,救护知识,救护知识,四、搬运,救护知识,徒 手 搬 运,扶法 抱 法 背 法,椅式 平托式 拉车式,担 架 搬 运,抬轿法搬运,救护知识,脊椎损伤病人的翻身,救护知识,颈脊椎损伤病人的翻身,脊椎损伤的搬运,救护知识,颈椎损伤的搬运(一),救护知识,颈椎损伤的搬运(二),救护知识,谢 谢!,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