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十章根类生药2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26780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9.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十章根类生药2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十章根类生药2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十章根类生药2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十章根类生药2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十章根类生药2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十章根类生药2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十章根类生药2PPT课件.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七 Radix Notoginseng,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的干燥根。 采制花前期采挖,称“春七”, 果熟后采挖,称“冬七”, 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 分别称为“剪口” “筋条”“绒根”。,主产于云南文山,多年生草本,主根倒圆锥形或短纺锤形,常有瘤状突起的分枝。茎直立,单一。 掌状复叶,36片轮生茎顶。伞形花序顶生,花小,多数两性。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植物形态,根呈纺锤形或圆锥形,表面灰黄色,有蜡样光泽。体重,质坚实,横断面黄绿色。气微,味苦而后微甜。,主根习称“三七头子” 整个的芦头称“剪口”较粗支根称“筋条”,细小支根及须根称“绒

2、根”。,三七头子,剪口,筋条,绒根,性状,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韧皮部散有树脂道;形成层环常略弯曲。木射线宽广,木质部束导管径向排列。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射线细胞中尤多;草酸钙簇晶稀少。,三七根横切面简图,显微特征,1人参皂苷:Rg1、Rb1、Rd、Re、Rg2、Rh1 2三七皂苷:notoginsenoside A-E、G-J、R1-R4、绞股蓝苷(gypenoside) XVII 3氨基酸; 三七的止血活性成分亦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即三七素(田七氨酸)。 4黄酮类。 5. 另含有一种多羟基吡嗪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化学成分,1止血作用: 三七能显著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 三七素有极强

3、的止血作用。 2对心血管的作用:三七总皂甙能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 3抗炎、免疫作用。 此外,三七有降血脂、降血糖、抗利尿、抗氧化、抗衰老、抗实验性肝损伤、抗溃疡以及促进蛋白合成等作用。,味甘,微苦,性温;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胸腹刺痛、跌打损伤, 外伤出血。 用量:3-9g。,药 理 作 用,功效,1三七茎、叶、花均含皂甙类成分,并有类似三七的 药理作用。 2民间有以菊科植物菊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 Merr.的根茎及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 或费菜S. kamtschaticum F

4、isch.的根茎、根、全草称“土三七”,均不宜作“参三七”用。 其中菊三七碱可引起广泛性肝坏死,并有致癌作用。,菊三七,附注,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 当归Angelica sinensis 的根。 归头根上端补血; 归身主根养血; 归尾支根破血; 全归全体和血、调血,妇人要药 血剂,当归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宋代陈承谓“服时能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圣人立当归之名” 明代李时珍“当归调血为妇人之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特异香气。主根粗短,有数条支根。茎直立,叶互生,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基部膨大成鞘状抱茎。复伞形花序顶生,花白色。双悬果

5、椭圆形,分果有果棱5条。,复伞形花序,植物形态,复伞形花序,根头(归头)及主根(归身)粗短,略成圆柱形,支根(归尾)210多条,上粗下细,扭曲。表面黄棕色,质较柔软,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形成层环棕色,木部色较浅。香气浓郁特异,味甘、辛、微苦,有麻舌感。,性状,显微特征,支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窄,可见少数小形分泌腔。韧皮部宽广;有多数分泌腔(油室或油管)散在,外侧较大,向内渐小,呈类圆形。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宽,导管作放射状排列。,木栓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分泌腔,显微特征,1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壁稍厚,表面(切向壁) 有微细斜向交错的纹理,

6、有的具菲薄横隔。 2油室及油管碎片时可察见,含挥发油滴。,当 归 粉 末,1、挥发油:含量0.42%,油中主要含有藁本内酯(ligustilide )约为45%;其次为正丁烯酜内酯约为11.3%,有特殊香气,二者均为解痉的主要成分。,化学成分,蒿苯内酯 正丁烯呋内酯 邻羧基苯正戊酮 D2,4-二氢邻苯二甲酸酐,2、酚酸类:阿魏酸(ferulic acid)等 3、多糖类:如具有抗补体作用的酸性多糖,由D-半乳糖、L-阿拉伯糖、D-木糖、葡萄糖醛酸 半乳糖醛酸等组成。,1.对子宫的作用:含兴奋子宫和抑制子宫两种成分;抑制成分为挥发油,兴奋成分为水溶性或醇溶性的非挥发性物质。 2.对心血管的作用:

7、 (1)当归能降低兴奋性,延长离体兔心不应期,对乙酰胆碱、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率失常有拮抗作用; (2)当归能扩张离体豚鼠冠脉,增加血流量,并能改善脉管炎患者的外周循环。 (3)当归可明显抑制抗原诱发的血小板活化,具有抗血栓作用。 (4)当归多糖能增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骨髓有核细胞数。 3.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当归和当归多糖。 此外尚有抗肿瘤、保肝、抗变态反应、镇静等作用。,药 理 作 用,性温、味甘、辛。 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眩晕心悸,虚寒腹痛,肠燥便秘,痈疽疮疡,风湿痹痛。 用量:6-12g。,功效,习题:当归来源于何种植物,其根入药

8、,各部位 是如何命名的,所含的微量元素有何异同? 功效有何区别?以何地产者为地道药材?,当归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干燥根。药材全体可分为三部分:根头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支根称“归尾”;全体称“全当归”。 各部位所含的微量元素:归头中含微量元素铜和锌的量较归身、归尾高,而归尾中铁的含量较归头、归身为高。 功效:本品味甘、辛,性温。补血,活血,止痛,润肠。主治一切血证,为血病之要药,尤为妇科调经的良药。然因其药用部位不同,功效有别。本品生用,一般认为,“归头止血而上行,归身养血而中守,归尾破血而下流,全当归活血而统治。” 当归以甘肃岷县产者为道地药材,习称

9、“岷归”或“秦归”。,答案:,柴胡 Radix Bupleuri,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 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或 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干燥根。 前者习称“北柴胡” ,主产于河北、河南、 辽宁、陕西等省。 后者习称“南柴胡”,主产于湖北、四川、 安徽、黑龙江、吉林等省。,植物形态 产地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药理功效 习题,柴胡 多年生草本,主根较粗,坚硬,常有分枝;茎上部多分枝,略呈“之”字形弯曲。复伞形花序多分枝,总花梗细长,花鲜黄色。双悬果椭圆形。,植物形态,狭叶柴胡 主根较发达,常不分枝;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复伞形花序多数,伞梗较

10、多 ;双悬果棱粗而钝。,植物形态,大叶柴胡 Blongiradiatum 分布于东北和河南、陕西等省,其根表面密生环带。曾在东北地区作柴胡用,因其含柴胡毒素与乙酰柴胡素有剧毒,不能与柴胡一样入药。,北柴胡 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常有分枝,根头膨大,顶端有残留的茎基或叶基;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近根头有横皱纹,下部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片状纤维性,气微香, 味苦。,北柴胡根顶端表面观,性状,南柴胡 根较细,常弯曲,多不分枝;根头部有多数纤维状叶基,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近根头有明显的横向疣状突起质稍软,易折断,断面木部黄白色,裂片状,不显纤维性;中间有油点,具败油气,味淡。,

11、南柴胡根顶端表面观,性状,南、北柴胡性状区别,北柴胡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78列木栓细胞。韧皮部外侧有711个油室,周围分泌细胞68个。韧皮部油室小,形成层环状。木质部占大部分,大导管切向排列,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排成几个环状。,木栓层,韧皮部,韧皮部,木质部,油室,形成层,显微特征,木栓层,油室,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木栓层为多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韧皮部较宽;油管多且大。形成层环状,木质部导管多径向排列;木射线较窄而多。,显微特征,木栓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南柴胡 根横切面,1皂苷:北柴胡中含柴胡皂苷a、b、c、d; 2挥发油 3多糖类:柴胡多糖。,化学成分,烯丙醚结构 Allyl o

12、ther,二烯结构,柴胡皂苷 c,1泡沫反应 取柴胡粉末,加水,用力振摇, 有持久性泡沫产生(皂苷类) 2显微化学定位试验 取北柴胡横切片+1d无水乙醇-浓硫酸(1:1)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栓内层和皮层显黄绿色(柴胡皂苷), 表示北柴胡有效成分柴胡皂苷存在于栓内层和皮层。,理化鉴别,1.柴胡皂苷和煎剂具有解热、抗炎、镇痛、镇静、降低血浆胆固醇作用。 2.保护肝脏作用:柴胡皂苷能促进肝细胞的核糖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柴胡注射液皮下注射连续5天可明显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血清GPT升高,肝细胞变性及坏死也明显减轻,肝细胞内糖原及核糖核酸含量也接近正常。 3.抗菌抗病毒作用:柴胡煎剂体外有抗结核菌

13、作用。柴胡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4.柴胡多糖具有免疫活性和抗溃疡活性。,药 理 作 用,性微寒,味苦。 能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截疟。 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等症。,功效,1、和解退热:小柴胡汤(伤寒论,金匮要略) 处方:柴胡、半夏各6.0,黄芩、大枣、竹节人参各3.0,甘草2.0,生姜1.0 各种急性热病,慢性胃肠障碍,肝机能障碍,体质改善 2、疏肝解郁: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柴胡、当归、白术、茯苓各9.0g,炙甘草4.5g,煨姜9g,薄荷3.0g 疏肝解郁,养血安神 3、升阳:脾胃虚弱时用大柴胡汤、补中益气汤、柴

14、胡桂枝汤、四逆汤 大柴胡汤:柴胡、半夏各6.0,黄芩、枳实、芍药、大枣各3.0,生姜1.5,大黄0.5,参考资料: 莫把银柴胡当柴胡,银柴胡和柴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材,无论从来源、 性状、化学成分、性味归经以及功能与主治方面都大相径庭。 银柴胡系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含汉黄芩素等成分。 柴胡系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因银柴胡形似柴胡,历史上曾把银柴胡长期混作柴胡使用。,银柴胡与柴胡,名称相似且均有退热之功。然银柴胡能清虚热,除疳热,尤善治疗阴虚发热、小儿疳热;而柴胡能发表退热,善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往来寒热。,习题1:柴胡的商品药材有哪两种?如何鉴别?常见伪品 有哪些,分述

15、其鉴别特征。 习题2:柴胡主含什么化学成分?试对其进行显微化学定位。,1.商品药材:有北柴胡与南柴胡两种。二者的主要区别: 北柴胡 呈圆柱形至圆锥形,分枝多,主根不明显。外表浅棕色至土棕色,下部纵皱纹较上部逐渐明显,近根头处可见少数不明显的环纹及一些芽痕。质较坚韧,不易折断(硬柴胡)。断面片状纤维性。微有香气,味微苦。根横切面镜检: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多破碎,其下为数层栓内层。皮层中树脂道略呈34同心环状分散排列。木质部导管稀疏而分散,在其中间部位有一束木纤维排列成环状,纤维多角形,壁厚,木化。 南柴胡 根较细,多不分枝,主根明显。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明显的横向疣状突起。质稍软,易

16、折断(软柴胡)断面平坦。具败油气。根横切面镜检:木栓层由20层左右的木栓细胞排列成整剂的帽顶状。皮层中树脂道较多而大。木质部导管散在排列,略呈环状。木纤维少见或无。,答案:,2.主含柴胡皂甙。 其显微化学定位方法是:取柴胡药材用水湿润,使软,作横切片,滴加99%乙醇和浓硫酸等量混合液1滴,封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含有柴胡皂甙的部位初呈黄绿色至绿色,510分钟后由蓝绿色变为蓝色,持续1小时以上变为浊蓝色而消失。如北柴胡的显色部位是在木栓层以内到达次生韧皮部之间。,答案:,白芷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 白芷Angelica dahurica 或杭白芷

17、A.dahurica varformosana 的干燥根。,功效 性温,味辛;能散风祛湿、排脓止痛。,产于河南禹县者习称“禹白芷” 产于河北安国者习称“祁白芷” “杭白芷”主产于浙江、四川等省,根呈圆锥形,头粗尾细,表面灰黄至黄棕色,有多数纵皱纹,可见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散生,习称“疙瘩丁”。 均以条粗壮、体重、粉性足、香气浓郁者为佳。,祁白芷,禹白芷,禹白芷,性状,龙胆,【来源】龙胆为龙胆科植物及中药材龙胆的统称。为龙胆(粗糙龙胆)、条叶龙胆(东北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采制】春、秋季采挖,以秋季10月中、下旬采挖质量较好,选大的除去茎叶,洗净,干燥。小的可做种根用。挖后,除去

18、茎叶,洗净,晒干。,【产地】 龙胆、条叶龙胆、三花龙胆主产东北及内蒙古,产量大,品质好,销全国,习称“关龙胆”。 条叶龙胆主产江苏、安徽、浙江习称“苏龙胆” 坚龙胆主产于四川的,习称“川龙胆”,主产于云南贵州的,习称“滇龙胆”,【性状】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马尾形)。根圆柱形,略扭曲;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 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显微鉴别】,【

19、化学成分】,【理化鉴别】 龙胆甲醇提取液浓缩加酸酸化,加碘化铋钾试剂有橘红色沉淀(检查生物碱),【药理作用】 1.对消化道的影响 龙胆或龙胆苦苷能促进胃液和胃酸分泌,并可使游离盐酸增加,食欲增进。 2.利胆和保肝作用 龙胆苦苷对化学性及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3.利尿作用 4.抗菌作用 部分龙胆属植物,对根瘤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根癌病土壤杆菌等有作用。,【功效】清热药 味苦,性寒。归肝、胆经。 能清热燥湿;泻肝定惊 主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附注】 1.本品大苦,大寒,中药苦味之中仅次于马钱子,胜于黄

20、连,居第二位,多用败胃,且不易入口,应佐以甘草。以调口味。 2.黄连、龙胆草皆为清热泻火要药,黄连偏清心胃之火,龙胆偏泻肝胆之火。 3.龙胆与黄柏皆能清下焦湿热,但龙胆长于泻肝胆实火,而黄柏主泻相火而清虚热。 龙胆紫,其12溶液俗称紫药水,是人们所熟悉的外用药。因其阳离子能与细菌蛋白质的羧基结合,影响其代谢而产生抑菌作用。它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对白色念珠菌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它杀菌力强,对组织没有刺激性,也没有毒性和副作用。,龙胆科植物中有观赏价值的有华丽龙胆、流苏龙胆、兰玉簪龙胆、叶萼龙胆、大花龙胆、宽花龙胆等。龙胆以其绚丽多姿的花形花色,赢得了人们的钟爱。,黄芩

21、Radix Scutellariae,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的干燥根,黄芩主产于东北、 河北、山西、内蒙古 以山西产量最多, 承德质量最好。,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圆锥形。茎钝四棱形,叶对生;总状花序顶生,花偏生于花序一侧;花冠二唇形,紫红色至蓝紫色;雄蕊4,二强;小坚果卵球形,黑色,具瘤。,植物形态,根呈圆锥形、扭曲,根头粗大,有茎痕或残存茎基,表面棕黄色,质硬而脆,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央呈棕黑色,枯朽状或为空洞,习称“枯芩”。根色鲜黄,内部充实的小黄芩(生长不足4年者)及新根(子根)称为“子芩”(条芩)。气微,味苦。 以条长、质坚

22、实、色黄者为佳。,枯芩表面观,枯芩,性状,显微特征,根横切面:木栓层为820列扁平细胞。皮层狭窄,有纤维和石细胞。韧皮部宽广,纤维和石细胞较多;形成层成环;木质部束呈层状排列, 导管单个或数个成群,周围有木纤维束,木射线较宽。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木栓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木质部,1韧皮纤维微黄色,梭形,壁厚,木化,孔沟明显。 2石细胞较多,淡黄色,类方形、或不规则形,壁较厚。 3. 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或长圆形,细胞壁连珠状增厚。 4. 导管主为网纹。 5. 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淀粉粒单粒类球形。,显微特征,黄芩粉末,根中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芩苷 (baicali

23、n)、黄芩苷元(baicalein)、汉黄芩苷(wogonoside)、汉黄芩素(wogonin),黄芩苷元,化学成分,黄芩的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子芩15.61%,枯芩10.03%,刚采收晒干9.2%,商品黄芩6.2% 生黄芩片蒸黄芩(清水蒸30min)燀黄芩(沸水烫3-5min) 煮黄芩(沸水煮10-15min) 冷浸黄芩(冷水浸15h) 炒黄芩碳黄芩,1.取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5分钟,滤过。 2.滤液1ml,加醋酸铅试液23滴,即生成橘黄色沉淀; 3.另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黄芩的理化结果 (示黄酮类成分存在) 1.黄芩的乙醇提取液; 2.滴加了10%

24、的醋酸铅; 3.与盐酸镁粉反应。,理化鉴别,1抗菌、抗病毒、抗真菌作用:黄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皮肤真菌、钩端螺旋体、阿米巴原虫、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 2抗变态反应和抗炎作用:黄芩苷、黄芩素能减少抗原抗体反应时化学递质的释放量,抑制变态反应,并有抗组胺和抗乙酰胆碱作用。 3利胆与解痉作用:黄芩及黄芩苷有利胆作用;汉黄芩素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离体小肠痉挛。 此外尚有解热、降压、抗氧化作用。,药理作用,性寒,味苦;清热燥湿(黄连、黄柏、苦参)、 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狃、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病症。,功 效,黄

25、连清心火,心、肝 黄芩清肺火,肺、胆 黄柏清相火,肾、膀胱 黄芩汤(伤寒论):黄芩4.0、芍药3.0、甘草3.0、 大枣4.0 应用:急性肠炎、腹痛。,类药比较,1) 枯芩与子芩 枯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2) 黄芩与续断 黄芩与续断均有安胎之功,用治胎动不安。 黄芩药性寒凉,清热泻火,安胎,用治胎热所致的胎动不安。 续断药性微温,补肝肾,安胎,用治肝肾不足所致的胎动不安 其他,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同属植物滇黄芩S.amoena C. H.

26、 Wright、川黄芩S. hypericifolia Lvl. 甘肃黄芩 S. rehderiana Diels、 丽江黄芩S. likiangensis Diels、粘毛黄芩S. viscidula Bunge、韧黄芩 S. tenax W.W. Smith 等的根亦入药,功效与黄芩类同。,附注,习题1:黄芩主含何种成分,如何鉴别? 2:黄芩以产于何地者为道地药材?商品药材 分为子芩和枯芩,如何鉴别? 3:用显微方法鉴别黄芩和黄连的粉末。,1.黄芩主含多种黄酮类衍生物,其中主要有黄芩甙、汉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等。 鉴别:取黄芩粉末2g,置100ml锥形瓶中,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回流

27、15分钟,滤过。取滤液1ml,加10%醛酸铅试液23滴,即发生橘黄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 2.黄芩以产于河北承德的子芩为道地药材。 子芩为黄芩之嫩根。质硬,内部充实,外呈鲜黄色,余同黄芩项下; 枯芩为黄芩之颇似腐木的老根。中心空而发黑,呈暗棕色。外表呈黄棕色,余同黄芩项下。,答案:,3.黄芩 韧皮纤维微黄色,梭形,两端尖或钝圆。 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形,壁较厚。 导管主为网纹导管,分子较短,端壁倾斜,常延长成尾状。 纺锤形木薄壁细胞伴导管旁,壁厚,非木化,中部有横隔。 木纤维微木化,有斜纹孔及具缘纹孔。 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或长圆形,壁常呈连珠

28、状增厚。 黄连 韧皮纤维鲜黄色,纺锤形或长梭形,壁厚,可见纹孔。石细胞鲜黄色,边缘大多不平整或有凹凸。 导管主为孔纹导管,细小。 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梭形或不规则形,较大,木化。 木纤维众多,鲜黄色,纹孔稀疏。 鳞叶表皮细胞绿黄色或黄棕色,略呈长方形,壁微波状弯曲。 此外,可见细小草酸钙方晶。,答案:,丹参Radix Salvia Miltiorrhizea,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的干燥根及根茎。,四川栽培品产量最大, 习称“川丹参”,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柔毛,根圆柱形,有分枝,砖红色。茎方形,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对生 ,轮伞花序组成顶生或腋生的假

29、总状花序;花冠二唇形,雄蕊2,小坚果4,黑色。,植物形态,根茎粗短,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时分枝,并具须状细根。表面砖红色或棕红色,常具鳞片状剥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折断面疏松纤维性,有裂隙或略平整,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涩。,丹参断面观,丹参表面观,性状,显微特征,根横切面:木栓层为46列细胞,含橙色或淡紫棕色物。韧皮部宽广;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束呈放射状;皮层和韧皮部有石细胞散在。,木栓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皮层,木栓层,显微特征,1石细胞多单个散在,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2韧皮纤维梭形,壁厚,孔沟明显,有的可见纹孔。 3网纹及具缘

30、纹孔导管,网纹导管分子长梭形。 4. 木纤维多成束。 5. 木栓细胞黄棕色,壁稍厚。,1呋喃并菲醌类: 丹参酮(tanshinone) 、A、B,隐丹参酮。 2酚酸类:丹酚酸(salvianolic acid) A-G、紫草酸及其酯类。,化学成分,丹参酮 (tanshinone ),丹参酮A R=CH3 丹参酮B R=CH2OH,隐丹参酮,丹参酮A有扩冠作用,1. 本品提取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显污绿色。 2. 薄层层析:取粉末加乙醚,滤过,残渣加醋酸乙酯使溶解,即得供试液。另取丹参酮A、隐丹参酮加醋酸乙酯制成对照品溶液。 展开剂:苯醋酸乙酯(191) 。 在日光下检视,可见丹参酮A紫红色与

31、隐丹参酮橙红色斑点。,理化鉴别,1.对心血管的作用:丹参素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改善内脏及外周微循环障碍。丹参酮A有扩冠作用。 2.抗凝血作用:丹参能明显降低血液粘度、抗凝、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水溶性酚类成分是抗凝血的主要活性成分。 3.抗菌作用:总丹参酮、隐丹参酮和丹参酮体外有抑菌作用,隐丹参酮抑制活性最强。 4.抗炎作用:丹参酮对组胺引起的大鼠皮肤血管通透性增加,明胶腹腔注射刺激白细胞的游走有抑制作用。对大鼠蛋青所致关节肿胀及甲醛性腹膜炎也有抑制作用。 5.丹参具有抗肿瘤和促肿瘤转移作用。 此外,具有镇静、保肝、抗氧化作用。,药 理 作

32、用,性微寒,味苦。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淤滞腹痛,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心烦不眠,肝脾肿大,痈肿丹毒等病症。 丹参滴丸(美国FDA批准) 复方丹参片 不宜与藜芦同用。,功 效,附注 同属植物 甘西鼠尾(甘肃丹参)S. przewalskii、 褐毛甘西鼠尾S. przewalskii var. mandarinorum 云南鼠尾(滇丹参)S. yunnanensis 南丹参S. bowleyana 白花丹参S. miltiorrhiza var. alba 地方性用药。,地黄 Radix Rehmanniae,来源 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

33、utinosa 干燥块根,采制 鲜用者习称“鲜生地”; 将鲜生地烘焙至八成干,捏成团块,习称“生地”;生地黄蒸至内外全成黑色为“熟地黄”。,怀庆:四大怀药 怀地黄 怀山药 怀菊花 怀牛膝,花冠宽筒状稍弯曲,先端5裂,紫红色 ;雄蕊4,二强;蒴果球形或卵圆形,具宿存花柱和宿萼。,多年生草本,块根肥厚肉质, 圆柱形或纺锤形,淡橙色。花茎直立,总状花序;花萼钟状,先端5浅裂。,植物形态,块根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黄红色,有弯曲的皱纹、芽痕、横长皮孔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有橘红色油点(分泌细胞),形成层环明显,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性状,鲜地黄 Radix Rehmanni

34、ae,呈不规则长圆形团块状,中间膨大,表面灰棕色,极皱缩,体重,质较软,断面棕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生地有降血糖作用。,生地黄 Radix Rehmanniae,性状,呈团块状,内外均显乌黑色,质柔、粘性大;气微香,微甜、略带苦味。,熟地黄 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性状,显微特征,鲜地黄根横切面: 1.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 2.皮层散有较多分泌细胞,含橘红色油滴。 3.韧皮部较宽,分泌细胞少 4.形成层成环。 5.木质部导管稀疏,呈放射状排列,射线宽广。,木栓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皮层,木质部,显微特征,薄壁细胞类多角形,含黄棕色核状物。 分泌细胞

35、内含橙黄色或橘红色油滴及分泌物。,生地黄粉末,1.环烯醚萜苷类:地黄苷(rehmannioside)A、B、C、D,二氢梓醇苷(dihydrocatalpol)等。,化学成分,梓醇 R1=R2=H 地黄苷A R1=gal, R2=H 地黄苷B R1=H, R2=gal,益母草苷 R=H 地黄苷C R=gal,2. 糖类:多种糖(其中以水苏糖含量最高)。 3.氨基酸:其中以精氨酸含量最高。,1对免疫功能的作用:地黄多糖可增强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增强作用更明显。 2.对骨髓造血系统的作用:地黄多糖可促进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刺激其造血功能;对放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和恢复作用。

36、 3.对激素调节作用:生、熟地黄均能调节甲亢型阴虚大鼠模型的甲状腺功能,生地黄使甲亢大鼠模型肾脏b-受体数量增加恢复正常;熟地黄能调节血浆中T3、T4的浓度,使之趋于正常,对甲亢阴虚大鼠模型血浆醛固酮浓度有明显升高作用。 4.降血糖:地黄寡糖可以调节实验性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亦可调节生理性高血糖状态。 另外尚有抗炎免疫、抗肝损害等作用。,药 理 作 用,鲜生地 味甘、苦,性寒。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降烦渴,发斑发疹,咽喉肿痛,吐血。 生地 味甘,性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降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熟地 味甘,性微温。滋阴补血、益精填

37、髓。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月经不调,须发早白,眩晕,耳鸣。 八味地黄丸:地黄5.0,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各3.0,桂枝、附子各1.0 治疗肾炎,糖尿病,坐骨神经痛,膀胱炎,前列腺肥大,高血压,白内障,功 效,习题:试述地黄的来源、主产地及常见商品药材 的鉴别特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主产于河南省。 常见商品药材:鲜生地、干生地和熟地。 鲜生地 呈纺锤形或条状。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皱纹、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的疤痕。肉质。断面淡黄白色,可橘红色油点,中部有放射状纹理

38、。味微甜、微苦。 干生地 呈不规则团块状或长圆柱形,表面棕灰色,极皱缩;质柔软,断面灰黑色或乌黑色,有粘性。味微甜。 熟地黄 为生地之蒸制品,呈团块状,表面乌黑发亮,质滋润而柔软,易粘连。味甜,或微有酒气。,答案:,桔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是传统常用药食兼用的中药材,为祛痰镇咳良药,并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质、植物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B及钙、锌、钾、铁等微量元素,我国许多地区和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把桔梗当作食用蔬菜。 【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性状鉴别注意点】

39、 1.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有分枝,略扭曲。 2.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不去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具纵扭皱沟,并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及支根痕,上部有横纹。有的顶端有较短的根茎或不明显,其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芦碗)。 3.质硬脆,断面不平坦,形成层环棕色,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白色,习称“金井玉栏”。 4.无臭,味微甜后苦。 习以条粗长、质坚实、表面色白、断面白肉黄心者为佳。,【功效】 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 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木香 Radix Aucklandiae,【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

40、木香Aucklandia lappa 的干燥根。 【产地】以前印度等地经广州进口,通称“广木香”。 今主产于云南,故又名“云木香”,均为栽培品。,【性状】,1.圆柱形、半圆柱形或枯骨形。 2.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 3.质结实体重,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边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棕色油点,习称“朱砂点”。具特异浓烈香气,味微苦。,【显微鉴别】 1.粉末:黄棕色。 2.木栓细胞黄棕色,多角形。 3.纤维黄色,梭状,成束,直径16-24m,纹孔及孔沟明显。 4.导管以网纹较多,亦有具缘纹孔,直径30-90m。 5. 油室多破碎。碎片内

41、含黄色或棕色分泌物。 6.薄壁细胞淡黄棕色,有的内含小形草酸钙方晶。 7.菊糖碎块众多,有时表面现放射状线纹。,【化学成分】木香含挥发油1%3%、树脂6%、木香碱(saussurine)0.05%、菊糖约18%。,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理化鉴别】 1.经70%乙醇浸软后的切片+15%-萘酚溶液1滴+硫酸1滴 紫色。(检查糖类) 2.异羟肟酸铁反应:木香挥发油少许+异羟肟酸铁试剂2-3滴 橙红色反应。(检查内酯类),功效 性温,味辛、苦;行气止痛、健脾消食。,麦冬Radix Ophiopogonis,【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 【采收】 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

42、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产地】 浙麦冬:又名杭麦冬。产于浙江者。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主产于浙江余姚、杭州、慈溪、萧山等地。 川麦冬:主产于四川绵阳地区,产量大销全国并有出口。,【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连心麦冬:不抽去心者。 去心麦冬:为抽去心者。 均以个大、肥壮、半透明、质柔、色黄白、有香气、嚼之发粘、干燥无须根者为佳。,【显微特征】,(1) 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 1列,根被为35列木化细胞。皮层宽广,散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黏液细胞; 内皮层细胞壁

43、均匀增厚,木化,有通道细胞,外侧为 1列石细胞,其内壁及侧壁增厚,纹孔细密。中柱较小,韧皮部束1622个,各位于木质部束的星角间,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以及内侧的木化细胞连结成环层。髓小,薄壁细胞类圆形。 (2) 取本品的薄片,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浅蓝色荧光。,【化学成分 】 含麦冬皂甙等多种甾体皂甙,及麦冬黄酮等黄酮类化合物,【功效】 本品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附注】,1、山麦冬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 (Thunb.) Lour. var. prolifera Y.T.Ma或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 (Decne.) Baily 的干燥块根。夏初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近干,除去须根,干燥。 作用与麦冬相似,湖北麦冬: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淡黄色至棕黄色,具不规则纵皱纹。质柔韧,干后质硬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至棕黄色,角质样,中柱细小。气微,味甜,嚼之发黏。 短葶山麦冬:稍扁,具粗纵纹。纤维性强,断面黄白色,蜡质样。味甘、微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