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东汉前期的政治和经济.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827623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7.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东汉前期的政治和经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19年东汉前期的政治和经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19年东汉前期的政治和经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19年东汉前期的政治和经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19年东汉前期的政治和经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东汉前期的政治和经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东汉前期的政治和经济.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东汉,第一节 东汉前期的政治和经济,巩固统治的措施 社会经济的发展 豪强地主实力的膨胀,巩固统治的措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縯)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 “退功臣,进文吏” 设立尚书台,抑制三公 合并县,削减官吏和军队 继续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加强监察制度,练兵图,经济上,释放奴婢和“度田” 汉光武帝于建武二年

2、至十四年(公元2638)连续六次颁布释放奴婢的诏令;三次下诏严禁虐待奴婢。 不了了之的度田 光武帝于39年下诏“度田”。度田遭到了豪强地主的反对,度田不了了之。,赵翼论刘秀 西汉开国功臣多出自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光武少时往长安受尚书,通大义,及为帝,每朝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故樊准谓帝虽东征西战,犹投戈讲艺,息马论道。是帝本好学问,非同汉高之儒冠置溺也。光武诸功臣大半多习儒术,与光武意气相孚合。盖一时之兴,其君与臣本皆一气所钟,故性情嗜好之相近,有不期然而然者。 廿二史札记“东汉功臣多近儒”,刘秀,加强思想上的统治 设太学设五经博士尚名节倡谶纬,(光

3、武帝)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 明帝即位,亲行其礼。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顺帝乃更修黉宇,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 熹平四年,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 后汉书儒林列传序,熹平石经,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 北方出土的东汉铁农具,数量之多,大大超过西汉。犁的铁刃加宽,尖部角度缩小,较过去的犁铧坚固耐用,便于深耕。 东汉初治理黄河 汉明帝时,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王吴主持治理黄河,此后八百年间,黄河没有改道。 牛耕技术在东汉时受到普遍的重视。 手

4、工业生产发展。,东汉市井图画像砖 四川新繁县东汉墓出土 市场由十字形街道隔开 中为市楼系市场官署所在,拾粪图,农耕图,射猎、收获图,集市图,汉代画像砖所反映的经济生活,豪强地主实力的膨胀,豪族地主的构成 1、功臣贵族地主集团 2、世族豪强地主集团 3、外戚宦官集团,东汉豪族地主的特点: 1、对土地大量兼并; 2、三位一体的结合更加显著; 3、拥有巨额资产。,上家累巨亿之资,斥地侔封君之土 下户崎岖,无所置足,乃父子低首,奴事富人,躬率妻孥,为之服役 历代为虏,犹不赡于衣食。生有终身之勤,死有暴骨之忧,岁小不登,流离沟壑,嫁妻卖子。 崔寔政论,东汉陶楼模型,田庄里被剥削的劳动者,是贫苦的宗族、亲

5、戚和宾客,其中宗族占重要地位。一般说来,他们多是田庄主的依附农民, 田庄里,还拥有一支私家武装。每当二三月青黄不接或八九月寒冻将临时,地主纠集一部分农民,在田庄里“警设守备”,“缮五兵,习战射”, 出土的一些东汉时期的陶制楼阁、院宅模型,带有围墙、角楼、望楼、飞桥,具有军事性质。,田庄的构成,东汉庄园收租画像石,东汉庄园经济的特点 庄园经济是生产力提高和中央集权衰弱的产物。自给自足,“ 有求必给”;兼并性;割据性。,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仲长统昌言理乱篇,第二节 东汉与周边各族的关系,对匈奴的战争 班超通西城 羌汉人民的反抗斗争 与其他各族的关系,对匈奴的战争,呼

6、都而尸单于(1848年)“自比冒顿”。 东汉光武帝(2557年)绥靖政策。 (“贿赂金币,以通旧好”),建武二年(公元44年)匈奴一度进至上党、 扶风、天水等郡。二一年,又侵扰上谷、中山。,单于曰:“匈奴本与汉为兄弟,匈奴中乱,孝宣皇帝辅立呼韩邪单于,故称臣以尊汉。今汉亦大乱,为王莽所篡,匈奴亦出兵击莽,空其边境,令天下骚动思汉,莽卒以败而汉复兴,亦我力也,当复尊我!”乃使句林王将数千骑迎芳遂立芳为汉帝。以程(卢芳弟)为中郎将,将胡骑还入安定。 汉书卢芳传,南匈奴内附,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在连年旱蝗后,发生内讧,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附汉。 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南单于

7、入居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助汉守边。,东汉对南匈奴的政策,主要是稳定和监视,稳定它不受北匈奴的威胁,监视它不要分裂,不要跟北匈奴联合。 东汉对北匈奴的政策,主要是隔离和封锁,使它与南匈奴、中国及西域诸国断绝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逐渐走上总崩溃的过程。,明帝永平十七年(74),窦固与耿忠合兵复出析罗漫山击平车师前、后王,从此便切断了匈奴通西域的道路。,明帝永平八年(65年),汉朝置“度辽营”并调原驻黎阳的“虎牙营”屯于五原郡之曼柏,这样就切断了南、北匈奴的交通要道,同时又扼阻了北匈奴南侵的道路。,东汉北击北匈奴,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窦固、耿忠追击北匈奴至天山和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

8、夺得伊吾卢(今新疆哈密),在此置宜禾都尉,屯田。 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耿秉出击北匈奴,北匈奴降者二十余万人。汉军出塞三千余里,直至燕然山,刻石而还。 永元三年(公元91年),汉军出居延塞,围北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匈奴战败后离开了蒙古高原,向西远徙。 漠北为新兴的鲜卑所占据,匈奴残留漠北的十余万户加入鲜卑。,东汉北伐匈奴与西北形势图,班超通西城,班超,班超,东汉名将,字仲升,扶风安陵人。 班固弟。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从窦固击 北匈奴贵族,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 他攻杀匈奴派驻鄯善的人员,又废亲附匈奴 的疏勒王,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他在西 域活动达三十年,曾遣甘英

9、出使大秦(罗马 帝国),至条支的西海(今波斯湾)而还。 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回洛阳时病死。,超在西域三十一岁。十四年八月至洛阳,拜为射声校尉。超素有匈胁疾,既至,病遂加。帝遣中黄门问疾,赐医药。其年九月卒,年七十一。 初,超被征,以戊己校尉任尚为都护。与超交代,尚谓超曰:“君侯在外国三十余年,而小人猥承君后,任重虑浅,宜有以诲之。”超曰:“年老失智,任君数当大位,岂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愿进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超去后,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

10、平平耳。”尚至数年,而西域反乱,以罪被征,如超所戒。 后汉书班超传,班超经略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the Silk Route),亦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最早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汉代主要有两条路线: 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过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

11、通犁靬(jin,今埃及亚历山大,公元前30年为罗马帝国吞并),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 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汉时游牧于康居西北即成海、里海北部草原,东汉时属康居)。,玉门关,丝绸之路出土的东汉罗,丝绸之路出土的汉朝丝织品,羌汉人民的反抗斗争,甲骨文“羌”,西羌概况(以下皆出自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衡山也。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山,在今沙州敦煌县东南) 。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南接蜀、汉徼外蛮夷,西北鄯善、车师诸国。 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 其俗氏族

12、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女厘。,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 其兵长在山谷,短于平地,不能持久,而果于触突,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堪耐寒苦,同之禽兽。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 王政修则宾服,德教失则寇乱。,西汉时期的西羌:,至于汉兴,匈奴冒顿兵强,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 景帝时,研种留何率种人求守陇西塞,于是徙留何等于狄道、安故,至临洮、氐道、羌道县。五县并属陇西郡。 及武帝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度河、湟,筑令居塞(令居,

13、县,属金城郡)。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也。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至宣帝时,遣光禄大夫义渠安国觇行诸羌,其先零种豪言:“愿得度湟水,逐人所不田处以为畜牧。”安国以事奏闻,后将军赵充国以为不可听。后因缘前言,遂度湟水,郡县不能禁。至元康三年,先零乃与诸羌大共盟誓,将欲寇边。 帝闻,复使安国将兵观之。安国至,召先零豪四十余人斩之,因放兵击其种,斩首千余级。于是诸羌怨怒,遂寇金城。 乃遣赵充国与诸将将兵六万人击破平之。,至研十三世孙烧当立。元帝时,彡xin姐zi等七种羌寇陇西,遣右将军冯奉世击破降之。自彡姐羌降之后数十年,四夷宾服,边塞无事。 至王莽辅政,欲耀威德,

14、以怀远为名,乃令译讽旨诸羌,使共献西海之地,初开以为郡,筑五县,边海亭燧相望焉。王莽末,四夷内侵,及莽败,众羌遂还据为寇。 更始、赤眉之际,羌遂放纵,寇金城、陇西。隗嚣虽拥兵而不能讨之,乃就慰纳,因发其众与汉相拒。,“汉归义羌长”铜印,两汉时期。195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于什格提出土。高3.5厘米、印面每边长2.3厘米。 汉代在西域昆仑山北麓分布有羌族,称南山羌,它与西域其他各族都接受汉政府的统辖。此铜印正方形,卧羊钮,阴刻篆文“汉归义羌长”5字,为汉政府发给羌族首领的官印,其中“归义”是汉政府给予其统辖的边远少数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东汉之西羌,建武九年,隗嚣死,光武即以牛邯为护羌校尉。

15、 自建武以来,其犯法者,常从烧当种起。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内,诸种易以为非,难以攻伐。 东汉时期西羌屡次反叛,较大的有三次。,羌乱形势图,东汉羌乱不止的原因:,羌人所处位置及其内部不统一。 东汉政策不当及吏治腐败是主要原因。 种族歧视残暴镇压边将贪污,司徒掾班彪上言:“今凉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夫蛮夷寇乱,皆为此也。” 后汉书西羌传,夫羌戎溃叛,不由承平,皆因边将失于绥御。乘常守安,则加侵暴,苟竞小利,则致大害,微胜则虚张首级,军败则隐匿不言。军士劳怨,困于猾吏,进不得快战以徼功,退不得温

16、饱以全命,饿死沟渠,暴骨中原。徒见王师之出,不闻振旅之声。酋豪泣血,惊惧生变。是以安不能久,败则经年。 后汉书皇甫规传,自永和羌叛,至乎是岁,十余年间,费用八十余亿。诸将多断盗牢禀,私自润入,皆以珍宝货赂左右,上下放纵,不恤军事,士卒不得其死者,白骨相望于野。 后汉书西羌传,羌兵不若匈奴之强,众不逮鲜卑之盛,而患转甚于匈奴、鲜卑者,以其居塞内故也。故东汉羌乱,实晋代五胡之乱之先声也。 安置降种,使居塞内,俾夷为华,盛事也。然同化非旦夕可几,而吏民或乘胜之威,加之刻虐,则激而思变矣。历代降夷之乱,虽谓其过多在汉人可也。 吕思勉秦汉史,自匈奴主力为武帝彻底击破,直到东汉,实际上中国并无严重的外患。

17、然而东汉却意外的遭受到西羌之侵扰。此乃东汉整个建国形势之弱点的暴露,以及应付的失策,并不在于西羌之难敌。 钱穆国史大纲,东汉“征羌国丞”铜印,印面2.22.2cm,通高1.7cm。 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东汉羌乱的影响,削弱东汉国力,促其覆亡; 西北凋敝,阻遏中西交通; 西北军阀由此生,董卓之乱起; 羌、汉混杂,民族融合,开五胡之乱之先声。,第三节 东汉中后期的腐朽统治与黄巾大起义,外戚宦官专政 累世公卿集团的形成 反宦官斗争与“党锢“事件 黄巾大起义,今日之羌寨,东京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帘,委事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任重道悠,利

18、深祸速。而赴蹈不息,焦烂为期,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宝。 后汉书皇后纪,东汉宴饮图,东汉铜马车,外戚宦官专政,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 后汉书党锢列传,东汉灵帝游戏图 明人画,东汉后期政治腐败,桓、灵帝时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后宫彩女数千人,衣食之资日费数百金。灵帝公布卖官的价格,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不同的对象也可以有不同的议价。贪污成了合法行为,官吏一到任,就尽量搜刮。,反宦官斗争与“党锢”事件 官僚士大夫集团的形成 门阀东汉累世公卿的家族 官僚、太学生运动,流言转入太学,

19、诸生三万余人,郭林宗(泰)、贾伟节(彪)为其冠,并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学中为之语曰:“ 天下楷模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屣履到门。 后汉书党锢列传,初,桓帝为蠡吾侯,受学于甘陵周福,及帝即位,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乡人为之谣曰:“ 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李膺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郭泰字林宗。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身长八尺,容貌魁伟,襃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

20、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如此。 后汉书党锢列传,名士范滂,名士李膺,张鲁与五斗米道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张鲁发动五斗米道起义,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农民政权。这一政权维持了二十多年,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向汉中进兵,张鲁投降,这个政权才在历史上消失。,黄巾大起义 黄巾农民大起义是中国古代的一次有组织、有计划,并以宗教形式发动的起义;此次农民起义第一次提出了战斗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沉重地打击了东汉政府。,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 哲学和宗教 史学和文学艺术 社会生活与风俗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科学技术,天文、历算 周朝:天是圆

21、的,地是方的。 东汉:天是浑圆的球体,包裹着同样浑圆的地。 代表人物:张衡 仪器: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地理学: 汉书 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用“地理”命名的地学著作。 汉域地图,农学: 氾胜之氾胜之书 区种法,医学 黄帝内经 张仲景、华佗,数学: 九章算术,哲学和宗教,董仲舒新儒家思想体系 刘向、刘歆 谶纬神学 王充唯物主义思想,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于我国邻邦尼泊尔境内的释迦部落,其创立者相传是净饭王太子乔达摩悉达多。佛教首先在印度境内传播,后流行世界各地。 佛教是由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的,西汉末年传到内地。,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

22、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阳,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道教的生成,佛教使中国有了宗教并激发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道教的形成与发展,应可视作反映佛教进入中国,中国人有的接受了外来宗教,有的受佛教启发,糅合中国文化中的若干成分,组织了本土的宗教当是在原来方术巫术的传统中,焊接上劫数、救赎与救世主诸项外来观念,奉祀传统神祗,发动群众力量,以寻求新秩序与新世运。 许倬云万古江河,逮乎大一统政府逐渐腐败,人生当下现实的理想与寄託毁灭,群体失其涵育,私的

23、期求兴奋,礼乐衰而方术盛。当此时期的社会,则自然舍儒而归道。王莽时代即是走上了此种歧途惶惑之顶点。 光武、明、章虽粉饰礼乐于朝廷,而社会上则方术思想日盛一日。东汉一方面是王綱之解纽,又一方面则是古人一种积极的全体观念之消失。相应于乱世而起者,乃个人之期求,方术权力之迷信,与物质的自由需要。于是后世之所谓道教,遂渐渐在下层社会流行。 钱穆国史大纲,1、太平道,顺帝时,琅琊人宫崇向朝廷献太平清领书170卷。这是我国最早的道教经典,今存今太平经残本基本上保存了这部经典的内容。,2、天师道,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张道陵在鹤鸣山(一作秸鸣山,在今四川崇庆境内)倡导道教,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亦

24、称“五斗米道”,为道教定型化之始。因教徒尊称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张天师像,汉末,张鲁割据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 张鲁因袭教法,并“增饰之”。自称“师君”。 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 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 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 创立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史学: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司马迁,史学和文学艺术,文学: 赋 乐府诗 五言诗孔雀东南飞,社会生活与风俗,饮食与服饰 居室 婚丧礼俗,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朝经济文化往来 中日经济文化往来 中国同越南、缅甸等国的交往 “丝绸之路”的开辟 南海交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