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死亡详解》PPT课件.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829347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死亡详解》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2019年《死亡详解》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2019年《死亡详解》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2019年《死亡详解》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2019年《死亡详解》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死亡详解》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死亡详解》PPT课件.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死亡、尸后变化 、死亡时间的推断、高低温损伤,死 亡?,一 死亡的概念,死亡不是单纯的生命消失,而是有机组织生活的停止。死亡没有单一的定义,因为死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物,身体的不同部位死亡过程长短不一,由于伦理和宗教信仰不同, 所以对于什么时候“死亡”发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死亡可以分为躯体死亡和细胞死亡。,1躯体死亡(somatic death),2细胞死亡(cellular death),传统的概念认为,心跳和呼吸完全停止,不能再使其恢复时,可判断机体已经死亡。近年来,脑死亡作为死亡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注意和接受。 呼吸、心跳、脑功能的停止是人体死亡的标志

2、。,心脏死(心性死亡) 呼吸死(肺性死亡) 脑死亡(脑性死亡),(一)心脏死 心脏死(cardiac death):是指心跳停止先于呼吸停止。主要见于心脏的原发性疾病或心脏损伤,也可见于电解质紊乱和神经反射所引起的心脏骤停。,心脏的原发性疾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瓣膜病、 心包积液、心脏传导系统疾病及心律失常等。 心脏损伤多于刺创,也可见于心脏挫伤,心脏震荡等。 也可见于电解质紊乱和神经反射所引起的心脏骤停,(二) 呼吸死 呼吸死(respiratory death),又称肺性死亡(lung death) :是指呼吸先于心跳停止而导致的死亡。呼吸死的主要特征是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碱平

3、衡紊乱,组织缺氧和酸中毒。 肺损伤:主要见于各种机械性窒息,如缢死、勒死、扼死、溺死。 肺部疾病:肺水肿,肺实变,肺气肿,气胸、血气胸,胸腔积液,电击、延脑损伤或受压所致呼吸中枢麻痹,呼吸运动神经损害或中毒所致呼吸肌麻痹等。,处于濒死期者,有时生命功能极度微弱,临床的常规检查方法难以察觉生命指征的存在的状态。假死者若经及时救治可复活,有时亦可自然复苏。,假死(apparent death),发生假死的常见原因 机械性窒息、镇静安眠药中毒、CO中毒、电击、高低温损伤、脑震荡、癫痫、严重脱水、尿毒症、糖尿病昏迷、严重营养不良和强烈精神刺激等多种疾病或损伤,早产儿更易发生假死。,早埋葬 A.J.Wi

4、ertz(1796-1865),七旬翁 死亡九天奇迹复活,福鼎市一位服农药自杀的妇女在福鼎市医院治疗,病情告危,医生告知家属替她准备后事。绝望的家人回家设了灵堂,请道士“超度”了两天两夜。05年7月18日下午,医生拔掉了呼吸机,开出了死亡证明。殡仪馆的车也来了,穿上寿衣准备前往火化的“死者”却神奇地复活了:医生在临行前做最后一次检查时发现,病人心跳还没停。,一位伯爵的发明 生命探知器 意味着死亡的诊断不够确切,对怀疑假死者应作如下检查,仔细鉴别 (1)心脏活动 听诊器在心前区听诊;心电图观察心电活动。 (2)呼吸活动 用听诊器在喉头部检查管状呼吸音; 气管插管时可感觉咽喉反射。 (3)血液循环

5、 用眼底镜观察视网膜血管搏动和血流; 眼球张力和眼压正常; 瞳孔变形试验,压迫眼球使瞳孔变形,解除压迫后,瞳孔很快恢复正常者为有血液循环; 用1荧光色素钠滴眼,2-5分钟内,结合膜的黄染褪色,说明有血液循环。,(三)脑死亡(brain death) 1、定义 脑死亡是指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完全丧失,也称全脑死亡(total brain death)。 原发性脑死亡:主要发生于脑组织的损伤、出血、炎症、肿瘤; 继发性脑死亡: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水肿、脑压迫或脑疝形成等。也可继发于心脏或肺功能的先行障碍和停止。经过缺氧、心脏停搏、颅内出血、中毒和脑外伤等一系列生理刺激,全部或部

6、分脑会受到不可逆损害。,诊断脑死亡的意义,1. 个体的死亡 2. 器官移植,户籍消失,财产继承,火化,停止治疗,2、 脑死亡判定标准: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发表了脑死亡的诊断标准以来,到目前为止,文献上已提出了不下30种诊断标准。其主要指标为: 1. 脑循环停止。 2. 脑电活动停止。 3. 脑功能丧失。,1997年日本脑死亡立法,1995年在日本东京,一位脑外科医生根据美国的标准诊断脑死亡,向家属说明后停止治疗。,因当时日本脑死亡尚未立法,成立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脑死亡判定标准,具体表现为: (1)持续深度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无反应。但应排除中枢神经抑制剂的过量、体温过低以及代谢

7、障碍或内分泌障碍等所致的深度昏迷。 (2)脑干反射消失:包括瞳孔放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动眼反射、角膜及咽喉反射、腱反射等均消失。 (3)无自主呼吸:当病人靠人工呼吸机维持时,可关闭呼吸机三分钟,以观察有无自动呼吸运动。 (4)出现平波或等电位脑电图:又称大脑电沉默(electrocerebral silence),24小时后复试仍无反应。 (5)脑超声图显示脑循环停止:是确诊脑死亡最可靠的指征,尤其当颅内病变或损害的性质不明、诊断不清以及有药物作用或中毒可疑时。 (6)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引不出脑干波形,三、植物人,假如仅仅是皮质由于药物效应或短时间缺氧导致损伤,受害者可能会进入深昏迷状态,

8、但脑干仍然有功能,因此可以维持自主呼吸。这就是“持久性植物神经状态”。 定义:植物人是指脑高级中枢,尤其大脑皮层功能的丧失的状态。即意识、情感、思维等功能的丧失,但生命植物中枢(脑干、延髓生命中枢)依然存在的状态。,临床表现: 1、意识丧失,但在指令下可以进行睁眼、握手的简 单动作。 2、 不能自然摄取食物。 3、 不能自主活动。 4、 二便失禁。,机能残留部分,机能丧失部分,脑干死亡,全脑死亡,植物人,死亡过程(death process): 个体死亡自发生到最后终结的阶段。,二、死亡过程,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濒死期(agonal stage) 2、临床死亡期(clinical de

9、ath stage) 3、生物学死亡期(biological death stage),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自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或消失;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瞳孔大小变化;心跳减弱、心率波动;血压下降;呼吸微弱而不稳,或出现病理性呼吸。 濒死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与死因、机体状态和救治情况等因素有关, 可从几秒钟到数小时,甚至更长。,(一)濒死期(agonal stage) 临终期(terminal stage),临床上判断死亡的标准。表现为心跳、呼吸停止,脑功能丧失(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 临床死亡期约持续8-10分钟。 濒死

10、期长者此期短,反之则长。,(二)临床死亡期(clinical death stage),此期为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指组成机体的细胞发生死亡。,(三)生物学死亡期=细胞死亡 (biological death stage=cellular death),超生反应(supravital reaction) 生物学死亡期开始后,在一定时间内,组织细胞仍保持着生命功能和对外界刺激发生的低级原始性反应的现象 。 如:骨骼肌、心肌受到刺激后可出现收缩;肠管受到刺激可出现肠蠕动等。 这些现象可用于推断死亡时间。,根据死亡方式(manner of death),一、暴力死(unnatural death)

11、自杀死 (suicidal death) 他杀死 (homicidal death) 意外死 (accidental death) 二、非暴力死(natural death) 老衰死 病死或猝死 三、安乐死(euthanasis),四、法医学死亡分类,(一)暴力死-violet death 非自然死-unnatural death 又称外因性死亡。根据死亡方式将暴力死分为3类: (1)自杀死(suicidal death ): (2)他杀死(homicidal death):在法律上根据情节和手段分为故意杀人、过失杀人、伤害致死、虐待致死、非法拘禁致死等。 (3)意外死(accidental

12、death):分为灾害死和事故死。,物理和化学因素引起的死亡: 1. 机械性损伤死;2. 机械性窒息死;3. 中毒死;4. 电击死;5. 烧死;6. 冻死,(二)非暴力性死(自然死natural death) 又称内因性死。包括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二种情况。 (1)生理性死亡(physiological death):又称老衰死、老死:指人到老年,机体器官自然老化,生命过程逐渐衰退,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引起的死亡。但真正的老死极其罕见。 (2)病理性死亡(pathological death):指由于患有疾病所引起的死亡。一般病死,死前多有一定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及其病情发展过程,有的未经诊断

13、和治疗。 安乐死(euthanasia):,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我国的定义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安乐死(euthanasia),美国女医生为4名病人实施安乐死被判无罪,根据死亡速度的死亡描述 1. 即时死:一分钟内的死亡。 2. 急死(猝死):24小时内的死亡。 3. 亚急性死:2-3周内的死亡。 4. 慢性死:大于3周的死亡。,第二节 死后变化,人死亡之后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命

14、活动停止,并受到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称为死后变化。由于这些变化使尸体呈现出特有的征象,这些征象被称为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 尸体现象根据发生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和晚期尸体现象。由于尸体现象的发生是一个连续过程,因此早期与晚期的划分是相对的(24小时),1、尸体现象的出现,可确证死亡;,死后变化的法医学意义,2、根据死后变化可推断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当时的情况,为案例的侦破和审判提供证据。,3、了解死后变化,有利于判断伤病情况,进行个人识别或法医人类学研究。,推断死亡原因、,死亡当时的情况,判断伤病情况,一、早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

15、(early postmortem phenomena):指在死后24小时内尸体所出现的特有征象(肌肉弛缓、尸冷、尸斑、尸僵、尸体痉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自溶和自身消化等)。,尸冷(algor mortis),死后,因尸体内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逐渐降低的现象。,尸体温度的下降有一定的规律性,故根据尸体温度下降的速度可推断死后经过时间。 成人尸体在16-18室温下,死后10小时内平均每小时尸温下降1左右; 10小时后尸温下降变慢,平均每小时下降0.5;24小时后,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一)温度相关现象,影响尸冷速度的因素:,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停尸物导热性。,个体差异及衣

16、着情况:肥胖、青壮年男性及衣着多者尸冷较慢。小儿尸冷较成人快。,死因:猝死、CO中毒、机械性窒息、痉挛性疾病死亡者,尸冷慢;慢性消耗性疾病与大失血死亡,溺死、冻死者,尸冷快。,尸冷的测量方法:通常以测量直肠温度为标准尸温。测量时温度计应插入肛门6-7cm。每小时测量一次。,尸冷的法医学意义: 1、确证死亡; 2、作为推断死亡时间的根据之一,(二)肌肉相关征象 1. 肌肉松弛 定义:人死后由于肌肉和皮肤张力消失,肢体变软,称为肌肉松弛(muscular flaccidity)。 表现:瞳孔散大、眼微睁、口微开,面部无表情,皮肤和肌肉失去弹性和张力,沟纹变浅,四肢关节可弯曲。由于括约肌松弛,大小便

17、等可能外溢。 法医学意义:由于肌肉松弛,体表受物体压迫时可形成与接触物表面形态特征相似的压痕。此种压痕可在尸体上保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对判断尸体死后停放姿势,是否移尸以及移尸的时间有重要意义。在尸体现象中肌肉松弛出现最早,与死亡同时发生。但也有肌肉松弛不明显或缺如的案例。,2. 尸僵 定义:人死后肌群先发生松弛,后发生僵硬,进而使尸体呈僵硬状态,称为尸僵(rigor mortis, cadaveric rigidity)。 机制:多数人认为与死者肌肉内三磷酸腺苷(ATP)耗竭有密切关系。在活体内,肌肉靠足够量的ATP保持其弹性和收缩性,并使肌肉保持一定的水分,因而肌肉是柔软的。人死后,ATP

18、持续分解,不再重新合成,当其量减少至正常含量1/4时,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分离停止。致使肌肉保持僵直凝固状,形成僵硬的肌动、球蛋白凝胶,肌肉轻度收缩,尸僵形成。,尸体表现: 1)尸僵出现的时间:尸僵形成一般在死后1-3小时。最早的在死后10分钟,最晚的至死后7-8小时。一般死后4-6小时全身各大关节均可见到,24小时最坚硬。夏天一般死后36-48小时,冬季72小时左右开始缓解。死后4-6小时人为地将已形成的尸僵破坏,不久可重新发生,但其强度较原尸僵为弱。死后超过6-8小时,破坏了的尸僵不能再形成。 2)尸僵出现的顺序:尸僵出现的顺序可分为上行型与下行型两种。上行型指尸僵自足部开始逐渐向上方扩延,

19、此型少见。下行型多见,通常指自下锁和颈部关节固定的小肌群开始逐渐向下扩展至全身。,影响因素:个体因素、死亡原因、环境温度等均可以影响尸僵形成的强弱及持续时间。 法医学意义:尸僵是死亡的确证;根据尸僵的出现顺序、发生发展、持续时整间长短和强度,可作为推测死因和死亡时间的参数;尸僵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可将死亡发生时尸体的位置和姿势固定下来,有助于判断死亡时状态,尸体是否曾被移动等。,3. 尸体痉挛 定义:死亡发生的瞬间,肌肉未经过松弛阶段直接进入硬状态,保持着死亡时刻的姿势和动作,称为尸体痉挛(cadaveric spasm)。尸体痉挛是一种特殊的尸僵现象。 尸体表现:尸体痉挛多为局部性的,全身性

20、尸体痉挛罕见。尸体痉挛形成的机制与尸僵相似,可能与神经高度兴奋状态下死亡有关。如溺死者紧握水草,自杀者手中紧握自杀物等。激动、恐惧、兴奋、挣扎以及剧烈的运动等可能是产生尸体痉挛的重要诱因。尸体痉挛亦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者。 法医学意义:尸体痉挛能固定死者临死时动作、体位和姿势,对判断和推测自杀或他杀具有重要的价值。,(三)水分相关征象 1. 角膜混浊 (1)定义:人死后角膜透明度逐渐减低,混浊呈灰白色,最后不能透视瞳孔,称为角膜混浊(postmortem turbidity of cornea)。 (2)机制:角膜混浊与其粘多糖和水的含量有关。死后不久,粘多糖及水分保持原量时,角膜清晰;随后

21、粘多糖的水合作用受阻,水分逐渐增加,角膜开始混浊并随水分的增加而加重。另外,角膜混浊与角膜pH、离子含量和蛋白质变化也有关。,(3)尸体表现:死后角膜形态改变有一定规律。在自然存放条件下死后5-6小时角膜上出现白色小点,以后小点逐渐扩大,至6-12小时呈轻度混浊,可透视瞳孔。15-24小时混浊加重,角膜混浊呈云雾状,中度混浊,半透明,尚可透视瞳孔。至48小时或更长时间时呈高度混浊,不能透视瞳孔。 (4)影响因素:角膜混浊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眼睑是否闭合和周围的温度、湿度。闭眼的角膜较开眼的混浊快,角膜周围温度越高,越容易发生混浊。 (5)法医学意义:角膜混浊一般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22、根据角膜混浊程度可推测死后经过的时间。,轻度-死后8小时以上,中度-死后18小时以上,重度-死后48小时以上,2. 局部干燥 (1)定义:尸体局部表面,尤其是湿润的伤面和粘膜面,水分蒸发较快,而局部干燥、变硬,呈淡黄色或黄褐色,如羊皮纸样外观,称为尸体的局部干燥(local desiccation),又称皮革样化(parchment-like transformation)。 (2)尸体表现:表皮较薄、湿润、柔软的部位,如口唇、阴囊、阴唇以及皮肤皱等处(特别是婴儿的颈项部)易于形成局部干燥。其中口唇的局部干燥有时被误认为外伤或腐蚀性毒物所致,阴囊的干燥有时则误认为损伤所致。死后如眼险未闭,暴露

23、于空气中的部分球结膜和巩膜逐渐发生干燥、变薄,出现黄褐色斑,可见于角膜两侧,呈三角形,多见于眼球的外侧,继之出现于内侧,须注意与结膜下出血斑相鉴别。,(3) 影响因素:在空气干燥、温度较高、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尸体的局部干燥较快。反之,在空气湿润、温度较低、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尸体的局部干燥较慢。水中尸体不发生皮革样化。 (4)法医学意义:尸体的局部干燥可使擦伤更明显。生前损伤的剖面、索沟、表皮剥脱等,死后不久发生干燥,而且使之显现的更为清楚。口唇的局部干燥易被误认损伤或毒物所致,易于识别。皮革样化易被误认为损伤,也应予以鉴别。,3、自溶(autolysis),尸体组织细胞由于受自身释放的水解酶的

24、作用而溶解的现象。自溶的发生与细菌无关。,自溶的机制:死后尸体组织细胞中的溶酶体遭到破坏,释放出数十种水解酶,使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脂类及糖类等高分子化合物或复合物水解,致组织细胞的结构破坏,器官变软。,自溶的形态特征:, 早期脏器质地变软;, 光镜下,仍可见较完整的组织结构。高度自溶时,组织轮廓结构破坏,细胞肿胀、胞浆嗜酸性增强,肌细胞中的横纹、尼氏小体等消失;核染色质固缩、凝聚、碎裂,最终完全溶解;, 电镜下见线粒体肿胀,原纤维碎裂,基质颗粒减少,不规则聚集体(FDB)形成,内质网肿胀扩张,膜结构分裂、破碎。,自溶的发生与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 胰腺和胃肠粘膜最早发生自溶;然后是实质脏器

25、;脑组织自溶发生亦早,但发展较慢;皮肤与结缔组织自溶较慢。,自溶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尸体所处环境条件:环境温度高,或衣着多,或埋于地下的尸体自溶发生快; 急性死亡者因组织内含有多量有活性的酶,且尸温较高,故自溶快; 组织细胞内水解酶含量不一和结构差异,同一器官不同细胞或部位,自溶快慢不同。,自溶的法医学意义: 脏器自溶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推断死亡经过时间的参考。 正确辨认自溶改变,避免与病理性坏死混淆。,(四)血液相关征象-尸斑 1、定义: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血液因其本身的重力,而坠积于尸体低部位的血管内,并透过该处皮肤显示出边缘不清的斑痕,称尸斑(hypostasis)。 2

26、、尸体表现:尸斑初为云雾状、团块状,逐渐融合成片状。尸斑一般在死后1-2小时开始出现。有时在死后半小时就出现,有的则在死后6-8小时才开始出现。,(1)尸斑的分布 仰卧位尸体,尸斑主要位于枕部、颈部、背部、腰部、臀部及四肢背侧面,有的也可见于尸体的侧面,甚至出现于倾斜部位如锁骨上区。尸体呈俯卧位时,则尸斑见于颜面、胸腹部及四肢的腹侧面。此时两侧睑、球结膜呈痕血状。尸体呈悬空或直立状态(如缢死)时,尸斑分布在下肢或上肢的远端,以及裤腰带上缘的皮肤。水中尸体,由于其体位处于移动状态,故尸斑出现的部位不定,一般头部和颜面部处于低下部位则易出现尸斑。,尸斑发生在尸体低下部位,(2)尸斑的分期:尸斑发展

27、过程大致分三期: 坠积期:尸斑开始形成至死后12小时均属坠积期。其尸斑的特点是下坠的血液尚局限于血管腔内 手指按压,尸斑可以退色。 在死后6小时左右,如改变尸体的位置,则原已形成的尸斑可逐渐消失,而在新的低下部位重新出现,称为尸斑转移。 在死后6小时以后再改变尸体体位时,则原有的尸斑不再消失,而在新体位的低下部位又可出现新尸斑,称为两侧性尸斑。 此期切开尸斑处皮肤,可见血液从血管断面流出,容易用纱布擦去,且边擦边流出; 组织学特点为局部皮肤真皮与皮下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满血液,血细胞外形完整,相互紧靠。,指压退色,皮下出血,坠积期尸斑,扩散期:组织液向尸体低下部位坠积,并透过血管壁进入血管内促进

28、溶血。血浆被组织液稀释,且被血红蛋白染色,向血管外渗出,即为扩散期。尸斑发展到扩散期约需12小时,快的也需8-10小时。 此期尸斑处用手指按压仅稍微退色。 改变尸体体位后,原尸斑不消退,新尸斑也不易形成。 如切开尸斑处皮肤,可见血管断面缓慢流出血滴,组织间隙淌出浅黄色或红色液体, 纱布不易抹去 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可见血管腔内红细胞破碎或均质状物,HE染色呈橘红色;血管壁与血管周围组织也染成同样颜色.,浸润期: (死后24h腐败)被血红蛋白染色的液体浸润至组织细胞内,使其着色,称为浸润期。浸润期常开始于死后第二天。 此期尸斑完全固定,手指按压不退色。 切开尸斑处皮肤,见皮下组织呈紫色或浅紫色,已

29、无血液从血管断面流出。 组织学检查见血管周围组织呈红色,真皮亦染为红色;有时可见菌落形成,(3)尸斑的颜色:尸斑的颜色取决于血红蛋白的颜色。人死后氧气供给停止,但在一定时间内组织细胞仍有呼吸,使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转变成还原血红蛋白,因此尸斑一般呈紫色。 尸斑颜色的深浅与死者皮肤的颜色有关,肤色较白者尸斑显著,肤色较深者则不明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尸体尸斑呈樱红色,这种颜色说明死者血液中有30%和更多的碳氧血红蛋白。 氟化物中毒尸体,由于氟化血红蛋白形成,尸斑也可呈鲜红色,但不如一氧化碳中毒显著。部分氟化物中毒者呈紫红色,其尸斑颜色与其他窒息死者常无明显差别。 冻死时由于组织内氧消耗减少,并在低

30、温下氧合血红蛋白不易解离,故尸斑呈鲜红色。在冰雪中发现的尸体,或冷藏的尸体,其尸斑也呈鲜红色。 氯酸钾或亚硝酸钠中毒尸体,因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尸斑呈灰褐色,正常尸斑颜色,一氧化碳中毒,氰化物中毒,溺死尸斑 浅淡,死后各脏器的血液和组织液向其低下部位坠积而形成的色斑称内脏血液坠积(visceral hypostasis)。 器官或组织的血液坠积易与病理改变混淆,应注意区别。,内脏血液坠积,内脏血液坠积,尸斑的法医学意义,(1)确证死亡;,(2)推测死亡经过时间;,(3)判断有无移尸;,(4)推测死因。,现场情况 意味着什么?,二、晚期尸体现象 晚期尸体现象一般指24小时后出现的尸体现象。分毁坏型

31、和保存型两类。 (一)毁坏型尸体现象 1. 腐败 (1)定义:死后机体组织蛋白质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称为腐败(decomposition)。引起尸体腐败的细菌初期主要是大肠杆菌、肠球菌及大肠腐败杆菌等,以后逐渐有葡萄球菌、变性杆菌、细球菌及梭形芽抱杆菌参与腐败过程,其中特别是产气荚膜杆菌能产生大量腐败气体。腐败细菌能在尸体内大量繁殖,在已腐败的器官切片中很易找到。 腐败的结局是尸体白骨化(decompose to body skeleton),腐败,尸体白骨化,(2)尸体表现: 1)尸臭(odour of putrefaction) 人死后,肠道内的细菌使蛋白质分解产生以硫化氢和氨为主

32、的腐败气体,并从口、鼻、肛门排出,具有尸体特有的腐败气味,称为尸臭。尸臭在死后第一天就可发生。硫化氢和氨为主的臭气现象 2)尸绿(greenish discoloration on cadaver) 腐败气体硫化氢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硫化血红蛋白,透过皮肤呈现绿色,称为尸绿。尸绿通常在死后24小时就可出现。一般最先出现于右下腹部,因为回盲肠的粪便最易积滞,细菌容易繁殖,腐败分解较早、较多所致。随着腐败的进展,尸绿逐渐扩展到全腹壁,最后波及全身。勿将尸绿误认为外伤性皮下出血。,3)腐败气泡和水泡 腐败气体窜入表皮与真皮之间,形成大小不等的气泡,有的在泡内充满腐败液体,称为腐败气泡和水泡。腐败水泡须注

33、意与烫伤水泡鉴别。尸体血管内产生的腐败气体,压迫血液使之流动,称为“死后循环”。其结果使腐败细菌随血液散布至各器官,促进腐败的发展。同时在胸腹腔内也可积聚血性液体。 4)“泡沫器官” 肝、肾等实质器官内因腐败气体而形成大小不等海绵样空泡,称为“泡沫器官(foaming organ)”。,5)腐败静脉网(subcutaneous venous network on putrifying cadaver) 死后体腔内脏血管中血液受腐败气体的压迫,流向体表,使皮下静脉扩张,充满腐败血液,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青绿色树枝状血管网,称为腐败静脉网,一般在死后2-4日出现。应注意区别腹壁的腐败静脉网与门静脉高

34、压建立侧枝循环而出现的腹壁浅静脉曲张。 6)“巨人观” (giant cadaver) 尸体腐败扩展到全身时,腐败尸体使整个尸体膨胀,称“巨人观”。表现为颜面膨大,眼球突出,上下口唇外翻呈漏斗状,舌尖突出于口外,胸腹部显著膨胀隆起,阴囊高度肿胀,皮下组织和肌肉呈气肿状,常使死者的生前容貌难以辨认。,腐败静脉网,7)死后呕吐和口、鼻血性液体流出 死后胃内容物因受腐败气体的压迫,从食管经口、鼻排出,称为死后呕吐。腹腔内的腐败气体还可使腐败气体上升到第3、4肋骨,肺因受压,可将积聚在支气管和气管中的腐败血性液体自口、鼻溢出。这种所谓“七窍流血”现象,容易被误认为是急性中毒。 8)肛门、子宫、阴道脱垂

35、和死后分娩 由于腹腔内腐败气体压迫骨盆底,使直肠中粪便排出,肛门脱垂。在妇女可有子宫、阴道脱垂。孕妇死亡后,胎儿也可被压出,称为“棺内分娩或死后分娩”。,(3)器官腐败的顺序 由于各器官组织结构的致密程度不同,其含水量也不等,有的器官生前就有细菌存在,因此各器官组织腐败发展的速度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各器官腐败的顺序为:肠、胃、肺、脑、肾及骨骼肌等。前列腺和子宫腐败较慢,血管、肌腱、韧带、软骨等对腐败的抵抗力较强,毛发及骨骼则可保存更长时间。但上述各器官的腐败顺序也并非固定不变,如小儿的脑腐败较快,妊娠期或分娩后的子宫则较早发生腐败。, 根据腐败的发生、发展可推测死后经过时间 正确认识腐败的征

36、象,免与损伤、病变相混淆; 腐败可使水中尸体上浮,有利打捞和检验,证明身源,揭露犯罪; 腐败可破坏生前损伤和病变,因此,必须争取在腐败发生前进行尸体解剖,若因故不能及时解剖则应及时冷藏。,腐败的法医学意义:,2. 霉尸 (1)定义:尸体被置于潮湿的环境中,在适宜真菌生长的湿度条件下,在尸体裸露部位或裸体的全身表面擎生一层白色霉斑和霉丝称霉尸(molded cadaver)。,(2)尸体表现:沼泽、池塘、水溪中尸体,水中的藻菌仅在数日内便可长满尸体的裸露部位或裸尸的身体皮肤,其绿菌丝可呈绒毛状,长达1-1.5cm。此时如将尸体从水中捞出,因绿菌丝萎缩致使尸体表面好像覆盖一层湿润的棉絮状物。干燥后

37、,尸体表面颜色污秽,尸体上的覆盖物逐渐呈泥土样外观。此外棺材中土葬的尸体或在冰柜中长期冷藏的尸体也可以发霉形成霉尸。 (3)法医学意义:霉尸的外貌有时难以辨认,但仍可进行个体识别;注意勿将霉变误为外伤或病变;某些金属毒物可从霉尸中取材进行毒物分析。,3.白骨化 (1)定义:尸体软组织经腐败而逐渐软化、液化,甚至完全溶解消失,毛发和指甲脱落,最后仅剩骨骼,称白骨化(skeletonized remains)。 (2)尸体表现:一般埋于土中的尸体,经2-3年,软组织变为灰污色,似泥浆状,一般脱落,自骨化过程即告完成。大约10年后尸骨才会完全干涸。经过300年后尸骨才会变的很轻,易碎,甚至1000年

38、后才能风化。 (3)影响因素:这些过程出现的时间,取决于温度、土壤性质与埋葬深度。在旷野中,这一过程要比坟墓中快得多。动物对尸体的破坏,将加速白骨化。 (4)法医学意义:尸骨上可长久保存损伤痕迹;某些金属毒物中毒,可取骨质作为化验检材;在个体识别方面,骨恪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可根据骨骼结构特征,判断死者的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尸骨可用于推断死亡时间。,(二)保存型尸体现象 尸体处于特定的环境下或经过特殊处理,而未发生明显腐败并将尸体部分或全部保存的现象,称为保存型尸体(preserved corpse)。 1、木乃伊 ;2、尸蜡;3. 泥炭鞣尸;4、浸软,1、木乃伊 (1)定义:尸体因水分迅速

39、蒸发而发生腐败,以干枯状态保存下来,称木乃伊或称干尸(mummy)。 (2)尸体改变:体表软组织及内脏均干瘪。质脆或柔韧,体积缩小,重量减轻,体重可比生前减轻70%。皮肤呈灰色、淡褐色,遇空气后,深褐色,半透明皮革样改变。组织干燥失去弹性和韧性,易折损或被昆虫咬食。内脏器官呈暗褐色或黑色,器官组织结构有时尚可辨别。,2、尸蜡 定义:尸体长期浸在空气不足的水中或埋在空气不足的湿土中,腐败进展很慢而停止,尸体的脂肪组织因皂化或氧化作用,形成污黄白色的蜡样物质,使部分或全部尸体得以保存,称为尸蜡(adipocere)。这是较少见的一种保存型尸体现象,多为面部的,罕见有全身性尸蜡的报道。,机制:尸蜡形

40、成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和化学过程,它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由于细菌的参与而形成。置于水或湿土中的尸体,皮肤遭水浸软而变疏松。皮下脂肪因腐败而产生脂肪酸,一部分蛋白质在细菌作用下也转变为脂肪酸,包括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不溶于水的饱和脂肪酸沉淀下来,不饱和脂肪酸的一部分溶于水消失,另一部分在细菌酶的作用下饱和化而保存。部分脂肪酸与钙、镁、铵等离子结合发生皂化作用形成脂肪酸盐。饱和脂肪酸和脂肪酸盐均不溶于水, 沉淀下来形成尸蜡。,尸体表现:尸蜡一般呈白色、灰色或黄色坚实的蜡样物,有油腻感。可以压陷,但脆而易碎。肥胖的尸体或足月新生儿易形成尸蜡。一般成人形成局部尸蜡至少需要3-4个月,整个尸体尸蜡

41、需1年左右,至少约6-7个月。 法医学意义:尸体形成尸蜡后可保存生前的伤痕,如颈项部的索沟,扼痕等,对揭露犯罪事实有一定意义。,3. 泥炭鞣尸 (1)定义:浸于富含多种腐植酸和单宁酸的酸性泥炭沼泽中的尸体,因酸性物质的作用,腐败停止发展,皮肤鞣化,肌肉与其他组织的逐渐溶解,骨骼和牙齿脱钙,称为泥炭蹂尸(tanned cadaver in peat bog),也称为软尸。 (2)尸体表现:尸体显著缩小,重量减轻,变软易屈。 (3)法医学意义:泥炭蹂尸可将生前损伤保存下来,对推断死因提供依据。,4、浸软 (1)定义:指8周以上的胎儿,在子宫内死亡后,不能完全被溶解吸收,浸泡于无菌的羊水中发生自溶改变,称为浸软(maceration)或称浸软儿。 (2)尸体表现:由于时间不同,浸软的程度有不同表现。第一度,皮肤表层黄色或黄褐色水泡形成;第二度,水泡破裂,或表皮剥脱露出红棕色真皮;第三度,累及深部组织,真皮表面暗红褐色,胸腹腔含血性浆液,内脏膨胀、软化,颅骨缝、关节肌肉等松弛,有时游离,胎盘肿胀、质软。浸软胎儿可被细菌感染,取出暴露于空气中,则迅速腐败。 (3)法医学意义:推断胎龄;推断死亡原因。,THANK,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