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消防工程师案例讲义第2篇(孙乔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4130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6.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消防工程师案例讲义第2篇(孙乔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2016消防工程师案例讲义第2篇(孙乔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2016消防工程师案例讲义第2篇(孙乔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2016消防工程师案例讲义第2篇(孙乔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2016消防工程师案例讲义第2篇(孙乔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消防工程师案例讲义第2篇(孙乔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消防工程师案例讲义第2篇(孙乔治).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消防设施应用案例分析,一、市政消火栓系统 二、室外消火栓系统 三、室内消火栓系统 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五、防排烟设施 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七、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 八、灭火器,一、市政消火栓系统(略),1、设置范围: 城镇(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开发区、工业区等)应沿可通行消防车的街道设置市政消火栓系统。 。,二、室外消火栓系统,1、设置范围: 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和堆场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17-1,18-1,19-1) 用于消防救援和消防车停靠的屋面上,应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3、设置要求:,建筑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根据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和保护半径经计算确定,保护半径

2、不应大于150.0m,每个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10L/s15L/s计算。(17-1,18-1) 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一侧;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 工艺装置区等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场所,其周围应设置室外消火栓,数量应根据设计流量确定,且间距不应大于60m。 室外消火栓的充实水柱无法完全覆盖时,宜在适当部位设置室外固定消防水炮。,三、室内消火栓系统,1、设置范围: 下列建筑或场所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 1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m2的厂房和仓库; 2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1m的住宅建筑; 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设

3、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3体积大于5000m3的车站、码头、机场的候车(船、机)建筑、展览建筑、商店建筑、旅馆建筑、医疗建筑和图书馆建筑等单、多层建筑;(17-2) 4特等、甲等剧场,超过800个座位的其他等级的剧场和电影院等以及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等单、多层建筑; 5建筑高度大于15m或体积大于10000m3的办公建筑、教学建筑和其他单、多层民用建筑。 (节选),2、室内消火栓(案例17),设计流量:,17-2,注:当建筑物室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或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等一种或两种以上自动

4、水灭火系统全保护时,高层建筑当高度不超过50m且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超过20L/s时,其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可减少5L/s;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可减少50,但不应小于10L/s。(节选),3、设置要求:,室内消火栓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用DN65室内消火栓,并可与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水龙设置在同一箱体内; 2应配置公称直径65有内衬里的消防水带,长度不宜超过25.0m;(节选) 3宜配置当量喷嘴直径16mm或19mm的消防水枪,但当消火栓设计流量为2.5L/s时宜配置当量喷嘴直径11mm或13mm的消防水枪;(节选),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包括设备层在内的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 屋顶设有

5、直升机停机坪的建筑,应在停机坪出入口处或非电器设备机房处设置消火栓,且距停机坪机位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消防电梯前室应设置室内消火栓,并应计入消火栓使用数量。 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满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同时达到任何部位的要求,但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0m且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m3的多层仓库、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4m且每单元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的住宅,可采用1支消防水枪的1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建筑室内消火栓栓口的安装高度应便于消防水龙带的连接和使用,其距地面高度宜为1.1m;其出水方向应便于消防水带的敷设,并宜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或向下。 室内消火栓宜按直

6、线距离计算其布置间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火栓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布置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0.0m; 2消火栓按1支消防水枪的1股充实水柱布置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50.0m。,室内消火栓栓口压力和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火栓栓口动压力不应大于0.50MPa;当大于0.70MPa时必须设置减压装置; 2高层建筑、厂房、库房和室内净空高度超过8m的民用建筑等场所,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35MPa,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3m计算;其他场所,消火栓栓口动压不应小于0.25MPa,且消防水枪充实水柱应按10m计算。,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

7、宅,当设置消火栓时,可采用干式消防竖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干式消防竖管宜设置在楼梯间休息平台,且仅应配置消火栓栓口; 2干式消防竖管应设置消防车供水接口; 3消防车供水接口应设置在首层便于消防车接近和安全的地点; 4竖管顶端应设置自动排气阀。,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消火栓系统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不大于20L/s,且室内消火栓不超过10个时,可布置成枝状; 2当由室外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系统直接供水时,合用系统除应满足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以及生产和生活最大小时设计流量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流量和压力要求; 3室内消防管道管径应根据系统设计流量、

8、流速和压力要求经计算确定;室内消火栓竖管管径应根据竖管最低流量经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DN100。,室内消火栓环状给水管道检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消火栓竖管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停用的竖管不超过1根,当竖管超过4根时,可关闭不相邻的2根; 2每根竖管与供水横干管相接处应设置阀门。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宜与自动喷水等其他水灭火系统的管网分开设置;当合用消防泵时,供水管路沿水流方向应在报警阀前分开设置。 消防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但任何消防管道的给水流速不应大于7m/s。,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需注意的其他几点,1、消防用水量的计算 火灾灭火用水量应按需要同时作用的室内外消防给水用

9、水量之和计算,两座及以上建筑合用时,应取最大者。,2、消防水池,设置消防水池的条件: 1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网或入户引入管不能满足室内、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2当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或只有一条入户引入管,且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20L/s或建筑高度大于50m; 3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建筑室内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消防水池有效容积的计算: 1当市政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2当市政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

10、的要求。,消防水池设置要求: 1消防水池补水时间不宜大于48h,当消防水池有效总容积大于2000m3时,不应大于96h。消防水池进水管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100。 2消防水池采用两路消防供水且在火灾情况下连续补水能满足消防要求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100m3。当仅设有消火栓系统时不应小于50m3。 3消防水池的总蓄水有效容积大于500m3时,宜设两格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当大于1000m3时,应设置能独立使用的两座消防水池。 4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共用的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5消防水池的出水、排水和水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水池的

11、出水管应保证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能被全部利用; 2消防水池应设置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并应在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等地点设置显示消防水池水位的装置,同时应有最高和最低报警水位; 3消防水池应设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设施,并应采用间接排水。,3、消防水泵,单台消防水泵的最小额定流量不应小于10L/s,最大额定流量不宜大于320L/s。 消防水泵的选择和应用要求: 1消防水泵的性能应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所需流量和压力的要求; 2消防水泵所配驱动器的功率应满足所选水泵流量扬程性能曲线上任何一点运行所需功率的要求; 3当采用电动机驱动的消防水泵时,应选择电动机干式安装的消防水泵; 4流量扬程性能曲线应为无驼峰、无拐点的

12、光滑曲线,零流量时的压力不应大于设计工作压力的140,且宜大于设计工作压力的120;,5当出流量为设计流量的150时,其出口压力不应低于设计工作压力的65; 6泵轴的密封方式和材料应满足消防水泵在低流量时运转的要求; 7消防给水同一泵组的消防水泵型号宜一致,且工作泵不宜超过3台; 8多台消防水泵并联时,应校核流量叠加对消防水泵出口压力的影响。 消防水泵应设置备用泵,其性能应与工作泵性能一致,但下列建筑除外: 1建筑高度小于54m的住宅和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等于25L/s的建筑; 2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等于10L/s的建筑。,消防水泵吸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水泵应采取自灌式吸水; 2

13、消防水泵从市政管网直接抽水时,应在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置有空气隔断的倒流防止器; 3当吸水口处无吸水井时,吸水口处应设置旋流防止器。,离心式消防水泵吸水管、出水管和阀门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组消防水泵,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2消防水泵吸水管布置应避免形成气囊; 3一组消防水泵应设不少于两条的输水干管与消防给水环状管网连接,当其中一条输水管检修时,其余输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4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应满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运行安全的要求,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没深度应根据吸水管喇叭口的水流速度

14、和水力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600mm。当采用旋流防止器时,淹没深度不应小于200mm;,4、高位消防水箱,室内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层民用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m2且层数超过2层的公共建筑和其他重要建筑,必须设置高位消防水箱; 2其他建筑应设置高位消防水箱,但当设置高位消防水箱确有困难,且采用安全可靠的消防给水形式时,可不设高位消防水箱,但应设稳压泵,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高位消防水箱的有效容积:,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位置应高于其所服务的水灭火设施,且最低有效水位应满足水灭火设施最不利点处的静水压力,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

15、应低于0.10MPa,但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低于0.15MPa; 2高层住宅、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不应低于0.07MPa,多层住宅不宜低于0.07MPa; 3工业建筑不应低于0.10MPa,当建筑体积小于20000m3时,不宜低于0.07MPa;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统应根据喷头灭火需求压力确定,但最小不应小于0.10MPa;,5、稳压泵,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应满足要求: 1稳压泵的设计流量不应小于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和系统自动启动流量; 2消防给水系统管网的正常泄漏量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等确定,当没有管网泄漏量数据时,稳压泵的设计流量宜按消防给水设计

16、流量的13计,且不宜小于1L/s; 稳压泵的设计压力要求: 1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满足系统自动启动和管网充满水的要求; 2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保持系统自动启泵压力设置点处的压力在准工作状态时大于系统设置自动启泵压力值,且增加值宜为0.07MPa0.10MPa; 3稳压泵的设计压力应保持系统最不利点处水灭火设施在准工作状态时的静水压力应大于0.15MPa。 设置稳压泵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应设置防止稳压泵频繁启停的技术措施,当采用气压水罐时,其调节容积应根据稳压泵启泵次数不大于15次/h计算确定,但有效储水容积不宜小于150L。,6、消防水泵接合器:,设置场所: 1高层民用建筑; 2设有消防给水的住

17、宅、超过五层的其他多层民用建筑; 3超过2层或建筑面积大于100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10L/s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 4高层工业建筑和超过四层的多层工业建筑; 5城市交通隧道。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和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等水灭火系统,均应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给水流量宜按每个10L/s15L/s计算。每种水灭火系统的消防水泵接合器设置的数量应按系统设计流量经计算确定,但当计算数量超过3个时,可根据供水可靠性适当减少。,7、消防水泵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独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

18、泵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地下楼层; 3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其疏散门应直通安全出口,且开向疏散走道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8、分区给水 消防给水系统应分区供水: 1系统工作压力大于2.40MPa; 2消火栓栓口处静压大于1.0MPa; 3自动水灭火系统报警阀处的工作压力大于1.60MPa或喷头处的工作压力大于1.20MPa。,9、排水设施 消防给水系统试验装置处应设置专用排水设施,排水管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统末端试水装置处的排水立管管径,应

19、根据末端试水装置的泄流量确定,并不宜小于DN75; 2报警阀处的排水立管宜为DN100; 3减压阀处的压力试验排水管道直径应根据减压阀流量确定,但不应小于DN100。,四、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设置范围: 下列厂房或生产部位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不小于50000纱锭的棉纺厂的开包、清花车间,不小于5000锭的麻纺厂的分级、梳麻车间,火柴厂的烤梗、筛选部位; 2)占地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单、多层制鞋、制衣、玩具及电子等类似生产的厂房; 3)占地面积大于1500m2的木器厂房; 4)泡沫塑料厂的预发、成型、切片、压花部位; 5)高层乙、丙

20、类厂房; 6)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丙类厂房。,下列仓库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棉、毛、丝、麻、化纤、毛皮及其制品的仓库;单层占地面积不大于2000m2的棉花库房,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每座占地面积大于600m2的火柴仓库; 3)邮政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空邮袋库; 4)可燃、难燃物品的高架仓库和高层仓库; 5)设计温度高于0的高架冷库,设计温度高于0且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大于1500m2的非高架冷库; 6)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可燃物品地下仓库; 7)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

21、00m2的其他单层或多层丙类物品仓库。,下列高层民用建筑或场所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除游泳池、溜冰场外)及其地下、半地下室; 2)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及其地下、半地下室的公共活动用房、走道、办公室和旅馆的客房、可燃物品库房、自动扶梯底部; 3)高层民用建筑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下列单、多层民用建筑或场所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特等、甲等剧场,超过1500个座位的其他等级的剧场,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或礼堂,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5000人的体育场的室内人员休息室与器材

22、间等; 2)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展览、商店、餐饮和旅馆建筑以及医院中同样建筑规模的病房楼、门诊楼和手术部; 3)设置送回风道(管)的集中空气调节系统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办公建筑等;游艺场所(除游泳场所外)。 4)藏书量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 5)大、中型幼儿园,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老年人建筑; 6)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7)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或地上四层及以上楼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除游泳场所外),设置在首层、二层和三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除游泳场所外)。,2、设置要求,民用

23、建筑和工业厂房的系统设计基本参数,系统选型: 环境温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的场所应采用湿式系统。 环境温度低4,或高于70的场所应采用干式系统。 具有下列要求之一的场所应采用预作用系统: 1) 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时,严禁管道漏水; 2) 严禁系统误喷; 3) 替代干式系统。,喷 头 湿式系统的喷头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做吊顶的场所,当配水支管布置在梁下时,应采用直立型喷头; 2、吊顶下布置的喷头,应采用下垂型喷头或吊顶型喷头; 3、顶板为水平面的轻危险级、中危险级I级居室和办公室,可采用边墙型喷头; 4、自动喷水一泡沫联用系统应采用洒水喷头; 5、易受碰撞的部位,应采用带保护罩的喷头或

24、吊顶型喷头。 干式系统、预作用系统应采用直立型喷头或干式下垂型喷头。 水幕系统的喷头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分隔水幕应采用开式洒水喷头或水幕喷头; 2、防护冷却水幕应采用水幕喷头。,下列场所宜采用快速响应喷头: 1、公共娱乐场所、中庭环廊; 2、医院、疗养院的病房及治疗区域,老年、少儿、残疾人的集体活动场所; 3、超出水泵接合器供水高度的楼层; 4、地下的商业及仓储用房。,报警阀组 一个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湿式系统、预作用系统不宜超过800只;干式系统不宜超过500只。 2、当配水支管同时安装保护吊顶下方和上方空间的喷头时,应只将数量较多一侧的喷头计入报警阀组控制的

25、喷头总数 。 连接报警阀进出口的控制阀应采用信号阀。当不采用信号阀时,控制阀应设锁定阀位的锁具。,末端试水装置 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楼层均应设直径为25mm的试水阀。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应便于操作,且应有足够排水能力的排水设施。 喷头布置 直立型、下垂型喷头的布置,包括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喷头的间距及相邻配水支管的间距,应根据系统的喷水强度、喷头的流量系数和工作压力确定,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1报警阀组漏水 (1)故障原因分析。 1)排水阀门未完全关闭。 2)阀瓣密封垫老化或者损坏。 3)系统侧管道接口渗漏。 4)报警管路测试控制阀渗漏。 5)阀瓣组件与

26、阀座之间因变形或者污垢、杂物阻挡出现不密封状态。,2报警阀启动后报警管路不排水 (1)故障原因分析。 1)报警管路控制阀关闭。 2)限流装置过滤网被堵塞。 3报警阀报警管路误报警 (1)故障原因分析。 1)未按照安装图样安装或者未按照调试要求进行调试。 2)报警阀组渗漏通过报警管路流出。 3)延迟器下部孔板溢出水孔堵塞,发生报警或者缩短延迟时间。,4水力警铃工作不正常(不响、响度不够、不能持续报警) (1)故障原因分析。 1)产品质量问题或者安装调试不符合要求。 2)控制口阻塞或者铃锤机构被卡住。 5开启测试阀,消防水泵不能正常启动 (1)故障原因分析。 1)压力开关设定值不正确。 2)消防联

27、动控制设备中的控制模块损坏。 3)水泵控制柜、联动控制设备的控制模式未设定在“自动”状态。,五、防排烟设施 1、设置范围: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防烟系统。,应设置防烟设施: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厂房、仓库和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楼梯间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1 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 2 前室或合

28、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前室两个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面积分别不小于2.0 m2 ,合用前室分别不小于3.0 m2 。,厂房或仓库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 建筑面积大于5000 m2的丁类生产车间; 3 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丙类仓库; 4 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 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29、,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地下或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2 中庭; 3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 4 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5 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 ,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置排烟设施。,自然通风设施的设置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 m2 ,且在该楼梯间的最高部位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0 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

30、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 m2 ,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 m2 。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应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2%,且每个朝向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m2。,可开启外窗的有效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开窗角大于70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 当开窗角小于70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当采用侧拉窗时,其面积应按开启的最大窗口面积计算; 当采用百叶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有效开口面积计算; 当采用平推窗设置在顶部时,其面积应按窗的1/2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 当平推窗设置在侧墙时,其面积

31、应按窗的1/4周长与平推距离乘积计算,且不应大于窗面积。,机械加压送风设施的设置: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0m的建筑,当楼梯间设置加压送风井(管)道确有困难时,楼梯间可采用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楼梯间两点部位送风的方式,送风口之间距离不宜小于建筑高度的1/2; 直灌式加压送风系统的送风量应按计算值或的送风量增加20%; 加压送风口不宜设在影响人员疏散的部位。,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该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 除直灌式送风方式外,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前室、合用前室

32、应每层设一个常闭式加压送风口;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送风口不宜设置在被门挡住的部位。 送风井(管)道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且宜优先采用光滑井(管)道,不宜采用土建井道。当采用金属管道时,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20m/s;当采用非金属材料管道时,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15m/s;当采用土建井道时,管道设计风速不应大于10m/s。,排烟系统: 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应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防烟分区面积不宜大于500 m2 ; 2 采用隔墙等形成封闭的分隔空间时,该空间应作为一个防烟分区; 3 防烟分区的长边不应大于60m;当室内高度超过6m,且具有自

33、然对流条件时,长边不应大于75m; 4 防烟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结构梁及隔墙等划分; 5 储烟仓高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10%,且不应小于500mm,同时应保证疏散所需的清晰高度。,自然排烟设施的设置: 排烟窗应设置在排烟区域的顶部或外墙 1 当设置在外墙上时,排烟窗应在储烟仓以内或室内净高度的1/2以上,并应沿火灾烟气的气流方向开启; 2 宜分散均匀布置,每组排烟窗的长度不宜大于3.0m; 3 设置在防火墙两侧的排烟窗之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 4 自动排烟窗附近应同时设置便于操作的手动开启装置,手动开启装置距地面高度宜1.3 m1.5 m; 采用自然排烟时,厂房、仓库排烟窗的有效面积应符

34、合下列要求: 1 采用自动排烟窗时,厂房的排烟面积不应小于排烟区域建筑面积的2%,仓库的排烟面积应增加1.0倍; 2 采用手动排烟窗时,厂房的排烟面积不应小于排烟区域建筑面积的3%,仓库的排烟面积应增加1.0倍。,机械排烟设施的设置: 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独立设置。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式或轴流排烟风机(满足280时连续工作30min的要求),排烟风机入口处应设置280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该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该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 排烟阀或排烟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排

35、烟口应设在防烟分区所形成的储烟仓内; 2 走道内排烟口应设置在其净空高度的1/2以上,当设置在侧墙时,其最近的边缘与吊顶的距离不应大于0.5m;,防烟系统设计计算: 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少于30m3/h计算。避难走道前室的送风量应按直接开向前室的疏散门的总断面积乘以1.0m/s门洞断面风速计算。 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25Pa30Pa; 2 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与走道之间的压差应为40Pa50Pa。,防烟系统设计计算: 当排烟风机担负多个防烟分区时,其风量应按最大一个防烟分区的

36、排烟量、风管(风道)的漏风量及其它未开启排烟阀或排烟口的漏风量之和计算。 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应根据计算确定,但下列场所可按以下规定确定: 1 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0 m2的房间(防烟分区,挡烟垂壁,不到顶的隔断构造都不算房间),其排烟量应不小于60m3/(h m2 ),或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建筑面积1%的排烟窗; 当公共建筑仅需在走道或回廊设置排烟时,机械排烟量不应小于13,000m3/h,或在走道两端(侧)均设置面积不小于2m2的排烟窗且两侧排烟窗的距离不应小于走道长度的2/3。 当公共建筑室内与走道或回廊均需设置排烟时,其走道或回廊的机械排烟量可按60m3/(hm2)计算或设置有效面

37、积不小于走道、回廊建筑面积2%的排烟窗。,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设置范围: 1、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制鞋、制衣、玩具、电子等类似用途的厂房; 2、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棉、毛、丝、麻、化纤及其制品的仓库,占地面积大于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卷烟仓库; 3、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展览、财贸金融、客运和货运等类似用途的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 、图书或文物的珍藏库,每座藏书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重要的档案馆; 5、地市级及以上广播电视建筑、邮政建筑、电信建筑

38、,城市或区域性电力、交通和防灾等指挥调度建筑;,6、特等、甲等剧场,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其他等级的剧场或电影院,座位数超过2000个的会堂或礼堂,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 7、大、中型幼儿园的儿童用房等场所,老年人建筑,任一层建筑面积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疗养院的病房楼、旅馆建筑和其他儿童活动场所,不少于200床位的医院门诊楼、病房楼和手术部等; 8、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9、净高大于2.6m且可燃物较多的技术夹层,净高大于0.8m且有可燃物的闷顶或吊顶内; 10、电子信息系统的主机房及其控制室、记录介质库,特殊贵重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机器、仪表、仪器设备室、贵重物品

39、库房,设置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 11、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50m2的可燃物品库房和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营业厅; 12、其他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13、设置机械排烟、防烟系统、雨淋或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固定消防水炮灭火系统等需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锁动作的场所或部位。,住宅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建筑高度大于54m、但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公共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套内宜设置火灾探测器。 建筑高度不大于54m的高层住宅建筑,其公共部位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当设置需联动控制的消防设施时,公共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高层住宅建筑的

40、公共部位应设置具有语音功能的火灾声警报装置或应急广播。 建筑内可能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报警形式的选择 根据设定的消防安全目标、建筑的具体情况及系统的功能不同选择系统的形式: 1)区域报警系统; 2)集中报警系统;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区域报警系统 1)系统的选择要求 适用于仅需要报警,不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的保护对象,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2)集中报警系统 系统的选择要求 适用于不仅需要报警,同时需要联动自动消防设备,且只设置一台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保护对象,并应设置一个消防控制室。 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

41、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系统的选择要求 (1)设置了两个及以上消防控制室; (2)或已设置了两个及以上集中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室 1、消防控制室设置条件 具有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中应设置消防控制室。 2、设置要求:,火灾探测器选择的一般设计原则(即根据火灾的特点选用)1)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火灾探测器。 2)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择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火焰

42、探测器或其组合。 3)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烟、热的场所,应选择火焰探测器。 4)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且需要早期探测的场所,宜增设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 5)对使用、生产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的场所,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掌握查表计算)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点型火灾探测器安装间距要求:,点型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火灾探测器常见故障 (1)故障现象。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故障报警,故障指示灯亮,打印机打印探测器故障类型、时间、部位等。 (2)故障原因。探测器与底座脱

43、落,接触不良;报警总线与底座接触不良;报警总线开路或接地性能不良造成短路;探测器本身损坏;探测器接口板故障。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的原因 产品质量 设备选择和布置不当 环境因素 他原因,七、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备用电源 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小于1.5h; 2、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m2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 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少于1.0h; 3、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疏散照明 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

44、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 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 2、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m2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3、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 4、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 5、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照度 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 lx; 2、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 lx;对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 lx; 3、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

45、于5.0lx。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2、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

46、应大于1.0m。,疏散指示 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1、总建筑面积大于8000m2的展览建筑; 2、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地上商店; 3、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5、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 6、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候车、侯船厅和航站楼的公共区。,八、灭火器,1、灭火器的灭火机理 冷却、隔离、窒息、化学抑制 注:灭火器代号为M; 举例:MFT50表示50kg的推车式干

47、粉灭火器;MSQ9表示9L的手提式清水灭火器,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1.9 高层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和公共建筑内应设置灭火器,其他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宜设置灭火器。 厂房、仓库、储罐(区)和堆场,应设置灭火器。,2、灭火器适用范围 A固体火灾;B液体及可融化固体;C气体;D金属;E带电;F烹饪物,工业建筑灭火器配备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 1. 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 大火灾损失的场所;通常为甲、乙类厂房和库房。 2. 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通常为丙类厂房和库房。 3. 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

48、慢的场所。通常为丁、戊类厂房和库房。,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 1. 严重危险级: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2. 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 3. 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的场所。,3、灭火器的设置(节选) 3)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灭火器箱不应上锁。,4、灭火器配置场所的配置设计计算 1)确

49、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险等级。 2)划分计算单元,计算各单元的保护面积。 3)计算各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 4)确定各单元内的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 5)计算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 6)确定各单元和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的类型、规格与数量。 7)确定每具灭火器的设置方式和要求。 8)一个计算单元内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9)在工程设计图上,用灭火器图例和文字标明灭火器的类型、规格、数量与设置位置。,5、灭火器配置场所计算单元的划分 1)当一个楼层或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各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相同时,可将其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2)当一个楼层或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各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不相同时,应将其分别作为不同的计算单元。 3)同一计算单元不得跨越防火分区和楼层。,6、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的计算,案例分析,(一)案例17、18、19、21、24 分别分析 1、室外消火栓系统17、18、19、21、24 2、室内消火栓系统17、18、19、21、24 3、自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