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第三章.ppt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854736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177 大小:7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第三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201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第三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201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第三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201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第三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201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第三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第三章.ppt(1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依据,李慧,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政策,李慧,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目的和构成 1、含义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外贸活动进行有组织的协调和管理行为。,李慧,2、目的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4)积累资本或资金; (5)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 (6)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生产力、 内外均衡),李慧,3、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因素(P70) 一项完整的

2、贸易政策应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政策手段 政策主体: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各国或地区政府; 政策客体:贸易政策所规划和指导的贸易活动以及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或个人; 政策目标:贸易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李慧,政策内容:贸易政策的具体指向,它反映了贸易政策的倾向、性质、种类和结构等; 政策手段: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李慧,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内部构成看应包括三个层次: 对外贸易总政策 进出口商品政策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李慧,三个层次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1)各国对外贸易总政策。 它是各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根据本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及发展战略

3、,结合本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而制定的、在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它是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政策,是整个对外贸易政策的立足点。,李慧,2)商品和服务贸易政策 它是各国在本国对外贸易总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结构和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制定的政策。其基本原则是对不同的进出口商品实行不同的待遇。主要体现在关税的税率、计税价格和课税手续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对某类进口商品,有时采用较高税率和数量限制手段来阻挡其进口,有时则对其实施较宽松的做法,允许较多的进口。,李慧,3) 国别、地区贸易政策 它是各国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依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它在不违反国际规范的前提下

4、,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外贸策略和措施。对不同国家规定差别关税率和差别优惠待遇是各国国别政策的基本做法。,李慧,从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具体内容来看,一般而言,它主要包括一国的关税制度和政策、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做法、鼓励出口的体制和手段、管制出口的政策和手段等。这些范围内的有关体制、政策和基本做法都反映着上述三方面的含义,因而构成了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李慧,二、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类型(P70),全球经济发展理论的两种思潮: 一种叫经济自由主义,它主张全社会的经济活动应该按照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自由地进行,政府不必加以干预和管制。 另一种叫政府干预主义,它认为本国政府应该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

5、制,有时候这甚至是决定性的,让其放任自流是不行的。,李慧,这两种基本思潮在实现国际贸易政策目标的做法上,同样表现为两种不同的主张。前者主张自由贸易,后者推行保护贸易政策。 所谓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活动不加干预,即对商品进口不加限制,不设障碍,对商品出口也不给予特权和优惠,任其依据市场经济规律自由地竞争与发展。 所谓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商品进出口活动积极进行干预甚至管制,利用各种措施限制商品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品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而对本国商品的出口则给以优惠和补贴,鼓励扩大出口。 长期以来,两派各执一词,争论激烈,其结果对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发生着互为消长的重要影响。,

6、李慧,补充: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之对外贸易政策,李慧,外贸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要坚持在稳定增长的同时优化外贸结构,促进贸易平衡,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 (一)稳定外贸增长。 提高对稳定外需的认识。培育外贸新竞争优势。 (二)调整贸易结构。 优化出口产业和商品结构。优化经营主体结构。优化贸易方式结构。 (三)促进贸易平衡。 进一步扩大进口规模。增强进口的主动权。完善进口促进体系。 (四)优化空间布局。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优化国内区域布局。 (五)推进基地、平台和网络建设。 建设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国际商务平台。建设国际营销网络。 (六)推动“走出去”带动贸易。 推动“走

7、出去”带动出口。推动“走出去”带动进口。推动“走出去”提升竞争力。,李慧,三、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由国家立法机构进行。 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享受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 本国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 本国国内物价、就业状况; 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各国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信奉的贸易理论。 (即经济发展战略、国内经济状况、竞争力、与他国的关系),李慧,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管理进口;(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国家政府出

8、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协调工作。,李慧,第二节 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一、主要演变过程 1、古老的贸易保护论:重商主义 15-18世纪中叶 早期:威廉斯塔福货币差额论 晚期:托马司孟贸易差额论 2、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并行:18世纪中叶第一次产业革命后(19世纪中叶) 【英】 【美、德】 内容:废除谷物法 内容:李斯特的保 降低关税 护幼稚工业论 取消特权公司 改变殖民政策 推行贸易扩张,李慧,3、超保护贸易政策:1930二战后 【美】凯恩斯 内容:从保护农业推广到工业 就业理论 乘数理论 4、贸易自由化:二战后 【美】 1947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

9、通过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 5、新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美】 保护的商品增多、保护措施多样、保护制度系统、保护程度提高 6、贸易自由化的深化:90年代之后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倡导贸易自由化,保护浪潮渐弱。,李慧,二、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P71),1、背景 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应属重商主义,它产生于15世纪,时值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始积累时期。在具体贸易政策重心上,不同时代的重商主义者的主张是不同的,由此而使重商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了早期与晚期两个阶段。,李慧,2、主要观点: 1)财富观 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或货币就是财富。 2)获得财富的手段 人们获取财富的来源是金银矿的采掘和商

10、品的交换,其中商品的交换更具持续性。 3)国际贸易观点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要想使这种商品交换能够增加一国的财富总量,就必须开展对外贸易。 因此,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理论是,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使另一方受损,要增加一国的财富总量就必须在国际贸易中多出口、少进口,实现贸易收支的顺差,形成外国对本国的贵金属支付。,李慧,3、两个阶段:,1)早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其贸易政策主张的鲜明特征是,强调限制进口甚于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 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该是尽可能少地输入且尽可能多地输出,最好的政策是光输出不输入。 由于早期重商主义者特别强调金属货币余额,因此

11、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李慧,在16世纪中叶之前的大约150年时间内,欧洲主要君主国的贸易政策都带有重金主义的特征。其中最典型的做法,莫过于严禁输出贵金属。比如,英国在爱德华四世统治期间,即14611483年间,就将输出金银定为大罪,与叛国罪相提并论。而欧洲大陆的西班牙、葡萄牙、法兰西等国,亦有类似法规或政策。 对于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的政策,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经这样来形象地予以描述:“各国彼此对立着,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忌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李慧,2)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6世纪下半叶之后。其鲜明特征是,强调鼓励出口甚于限制进口,为着扩大

12、出口的目的,赞成适当输出金银。 只要出于扩大贸易的目的,适当的金银输出是有利的;只要在贸易中始终保持顺差,即出口大于进口,就会增加一国货币存量,因而增加一国的财富。 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强调贸易差额甚于货币差额,因此晚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贸易差额论是重商主义国际贸易思想中的核心内容,比货币差额论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李慧,这些思想在英国最著名的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的论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孟在1641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中写道:“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 对于出于扩大贸易的金

13、银输出,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农民把玉米撒在土地上,初看起来有点疯,但到收获季节,则可以看到他们的远见与智慧。,李慧,评价,重商主义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其观点是把货币当作财富象征,把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视为财富的源泉。 这种观点把社会经济现象局限于流通领域是幼稚的。,李慧,4、政策措施,国家需要采取的政策方向是奖励出口、限制进口,使贵金属或财富在本国积累起来,从而增加本国的财富总量。 在这重商主义流行的几个世纪中,西欧各国采取的贸易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施奖出限入政策。 严格的关税保护政策。 积极的出口鼓励补贴政策。,李慧,2)禁止金银输出。 3)垄断对外贸易。 4)国家武力垄

14、断的海上运输。各国竞相颁布航海法,实行国家对外贸运输的特许与垄断经营。 5)颁布谷物法,限制谷物进口。,李慧,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在重商主义影响下,西欧一些国家在外贸上执行奖出限入,独占殖民地贸易,制定航海法,鼓励外国技工移民和人口繁殖等政策。 早期采取的措施:严格禁止货币输出(P72)。 晚期重商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限制进口政策(例限制法国葡萄酒进口) 促进出口的措施:例如给予津贴、出口退税、减免出口税、鼓励进口原料加工后再出口等等。 其他措施:如保护农业、采用本国船舶运输等。,李慧,5、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在当时曾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方式

15、的发展。但它只局限于流通领域,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财富和利润都是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对外贸易是财富和价值增值的源泉,这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货币差额论将货币与商品绝对地对立起来,而且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设法要把侥幸得到的货币保存在国内并把它贮藏起来,只有贸易差额论才开始认识到货币运动与商品运动的内在联系。,李慧,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能够打开出口市场,我们不得不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请分析评论这种说法。,李慧,三、自由贸易(P7377),(一)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 1、背景: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欧洲

16、各国和美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改善了交通运输通讯工具,消灭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完全确立并占统治地位,世界经济进入商品资本国际化阶段,产生了适应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国际贸易政策。在这个时期,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不同,因而也就采取了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德等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李慧,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 背景: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 棉织业、交通业等迅速发展,以大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强大的工业体系在英国建立起来了。 原因:产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大量从国外进口原料,因而要求取消重商主义贸易保护政策。 标志:

17、1846年6月25日,谷物法被议会宣布废除,重商主义的大坝开始瓦解。(谷物法是英政府1815年颁布的旨在限制或禁止谷物进口的法律),李慧,2、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理论的形成 自由贸易理论起始于法国的重农学派(鼓励农产品出口以换取工业品),完成于古典派政治经济学派。法国的重农主义和英国的休谟都提出了自由贸易的主张,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国际分工,实行自由贸易的理论,大卫李嘉图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李慧,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1、重农学派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3、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人物: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

18、论),李慧,在英国,1817年,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问世,给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放宽了对外贸易的管制,减低了进口税率,但同时采取了带有保护色彩的滑动关税政策,如粮食的进口税率随国内粮价的跌涨而升降。 1846年废除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谷物法,才标志着自由贸易在英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860年,英国与法国“科伯登条约”的签定,从此为欧洲开辟了一个经济自由主义的新时代,形成了国际贸易史上的第一次自由贸易趋势。 废除航海法和取消特权公司,把海运和贸易权开放,把对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开放给所有英国人。,李慧,(一)绝对优势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起源 亚

19、当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倡导自由贸易的带头人。,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李慧,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通过对国家和家庭进行对比来描述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他认为,既然每个家庭都认为只生产一部分它自己需要的产品而用那些它能出售的产品来购买其他产品是合算的,同样的道理应该适用于每个国家。 斯密首先从劳动分工开始论述国际贸易问题,他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劳动数量。 其中前者的作用尤其大,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主要取决于分工。因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分工可以专业化生产节省时间,分工

20、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以制针为例,每个工人单独劳动时,一日绝对制不成20枚,说不定连1枚也造不出来。但经过较精细的分工后,一人一日竟可制成4800枚针,劳动效率提高了百余倍。 他得出结论,国际贸易应该遵循国际分工的原则,使各国都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好处。,李慧,一国内部的劳动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那么,国际分工如何进行呢?他强调,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在各自占有优势的自然禀赋中后天获得的有利条件。前者是指导致自然赋予的有关气候、土壤、矿产、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 各国应当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然后交换各自的商品,从而使得各国的资源、劳力、资本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相反,不注意发挥优势进行生产,

21、只能导致国民财富的减少。 譬如,苏格兰可以用暖房栽培葡萄,然后酿出上等美酒,但成本要比国外高30倍。如果苏格兰禁止一切外国酒进口而自己来生产,那就十分荒唐可笑。,李慧,2、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所讲的优势实际上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意在说明为了更多地增加国民财富,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劣势,即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所以通常称之为“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 一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获得的优势又总是体现为生产某产品的成本优势,即该国生产特定商品的实际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所花费的成本,因此这个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A

22、bsolute Cost)。,李慧,(1)怎样确定一国在哪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呢?绝对优势的衡量有两种办法:,第一,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来衡量。产品j的劳动生产率可用( )来表示,其中Qj是j产品的产量,L是劳动投入。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李慧,第二,用生产成本来衡量,即用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的要素投入数量来衡量。单位产品j的生产成本(劳动使用量)可用 = 表示。如在某种产品的生产 中,一国单位产量所需的要素投入低于另一国,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李慧,(2)举例,假设有两个国家:“英国”和“法国”,两国

23、都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但生产技术不同,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在国际分工发生前,英、法两国各自生产小麦和布两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力数量如下:,李慧,李慧,按照判断绝对优势的方法,我们判断两国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法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即每人生产小麦的数量是0.5吨,英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即每人生产小麦的数量是0.33吨,法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英国,所以法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法国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是0.2匹,英国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是0.4匹,英国生产布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法国,所以英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见表2.2)。,李慧,李慧,从生

24、产成本的角度来说,法国生产小麦的成本,即生产1吨小麦的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是2人,英国生产小麦的成本,即生产1吨小麦的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是3人,法国生产1单位小麦的生产成本低于英国,所以法国在小麦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法国生产布的成本,即生产1匹布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是5人,英国生产布的成本,即生产1匹布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是2.5人,英国生产1单位布的生产成本低于法国,所以英国在布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见表2.3)。,李慧,李慧,通过两种方法确定两国各自具有的绝对优势的产品是一致的,所以按照绝对优势的贸易理论,法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小麦,英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布。进行国际分工后,两国各自生产的商品

25、数量如表2.4:,李慧,李慧,两国进行专业化分工后,法国专门生产小麦,英国专门生产布,法国将其所有的劳动力资源200人用于生产小麦,可生产100吨小麦;英国将其所有的劳动力资源200人用于生产布,可生产80匹布。所以,在同样的劳动投入情况下,小麦的生产总量并没有变化,但布的生产总量由原来的40匹增加到80匹。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技术条件等并没有变化,而仅仅是由于开展了国际分工,两国都专业化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使世界范围内的总产量增加了。,李慧,按照1小麦:1布的交换比较开展国际贸易后,虽然两国小麦的消费数量没有发生变化,但布的消费数量都增加了。这说明,两国按照绝对优势理论进行专业化

26、生产并开展国际贸易,对英、法两国都有好处,使两国的可供消费的商品的数量都增加了。,李慧,总结: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指按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 分工的利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分工。因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分工可以专业化生产节省时间,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 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李慧,(3)评价:,斯密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

27、 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很大,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有些国家比较先进发达,有可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些国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贸易仍然在两种国家之间发生,而斯密的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从而暴露出他的理论具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李慧,(二)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1、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背景: 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一书论证了以“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理论。,李慧,李嘉图考察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同亚当斯密一样,也是从论述个人的分工和专业化开始,而且也明确指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活动应该根据各国的自然优

28、势和后天获得的优势来进行。所不同的是,斯密讲的优势是指绝对的优势即生产成本绝对低于别国,而李嘉图心目中的优势则是一种相对的优势,也就是比较优势。李嘉图反对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基础建立在各国绝对优势的差别上,认为这种理论无法解释所有产品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同样要参与国际交换的现实。,李慧,2、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李慧,比较优势理论举例,假定制一单位布,英国需要50个劳

29、动日,葡萄牙需要25个劳动日;制一单位酒,英国需要200个劳动日,葡萄牙只需要25个。可以看出,葡国制酒、制布所需的成本都比英国绝对低,即都处于绝对优势。 不过,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中表现出的优势更大,葡萄牙的制酒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势,制布成本相对高,处于比较劣势。而英国制布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放弃生产比较劣势的酒,专门生产比较优势的布。如此分工,两国合起来不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酒和布,英国还可以用布换到较多的酒,而葡萄牙用酒可以换到更多的布 。,李慧,必须指出,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是个简化了的理论模式,有着许多重要的假定作为前提条件。大致说来,主要有如下9条:,1、世

30、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此即所谓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或22模型;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 无运输成本; 给定生产要素的供给量,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完全竞争市场; 收入分配没有变化 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 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李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不仅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进步作用。 认为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是自然永恒的现象;而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范畴及规律有历史相对性。 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其理论是建立在一些前提条件基础上。 提

31、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如科学技术等要素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国际要素说)。 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国际价值规律。用交换价值代替价值,掩盖生产关系。,3、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李慧,1、根据表中所列数据分析,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ACD ) A.美国的小麦生产绝对成本低于中国 B.美国的小麦生产相对成本低于中国 C.美国的布匹生产绝对成本低于中国 D.美国的布匹生产相对成本低于中国 E.美国的布匹生产与小麦生产的绝对成本都高于中国,李慧,2、根据下表数据,正确的选项有(ABC ) A甲国的小麦生产绝对成本低于乙国 B甲国的小麦生产相对成

32、本低于乙国 C甲国的布匹生产绝对成本低于乙国 D甲国的布匹生产相对成本低于乙国 E甲国的布匹生产与小麦生产的绝对成本都高于乙国,李慧,3、根据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一国应该进口本国( BCE) A比较成本低的产品 B比较成本高的产品 C稀缺要素密集的产品 D丰裕要素密集的产品 E绝对成本高的产品 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进口( ) 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 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 C比较成本低的商品 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李慧,4、根据西方的国际分工理论,发展中国家应该向发达国家出口本国( ) A比较成本低的产品 B比较成本高的产品 C资本密集型产品 D劳动密集型产品 E绝对成本高的产品,李慧,1、简述

33、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2009、2011) 答:首先分析了国际分工的利益,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有三:(1)分工能提高劳动熟练程度;(2)分工使某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能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与改进生产工具。(2分) 斯密认为一般的分工理论也适用于国际分工,每一个国家都有适宜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1分)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其他国家更为有利的地位,(1分)如果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分

34、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1分)。,李慧,2、简要回答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2010),李慧,要素禀赋说(P75),背景: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在其诞生一个世纪以后,遭遇到严重的理论挑战。著名的瑞典经济学家贝蒂尔戈特哈得俄林(BertilGotthardOhlin,18991979)接受他的老师伊菲赫克歇尔(Eli F.Heckscher 1879-1952)的基本论点和大致思路,撰写出一部重要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著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年)。在这部被称颂为作出开创性研究的著作中,俄林系统阐发了生产要素禀赋学说,用以

35、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这就形成后人称作的赫克歇尔俄林学说(简称HO学说或模型)。由于该学说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又一块基石,俄林还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李慧,俄林首先创立了区域贸易学说。他认为,地区是进行贸易的最初的基本单位,地区间贸易的发展才演化成国际贸易。这里地区的划分不是人为的,其划分标准是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 所谓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例如有的地区劳动力充裕,有的地区资本量雄厚,有的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同样是自然资源丰富或自然条件良好,矿藏、水源、气温、湿度、日照、降雨等方面又会有众多差别。 总之,不同地区的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或者说生产要素比例有着明显的

36、差别,地区间贸易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展开的。就全世界而言,一个大地区可以包括若干个国家,一个小地区又可以只是一个国家的一部分。 因此,国际贸易实际上是区域贸易的组织部分。,李慧,生产要素的丰裕是个相对的概念,意指要素的供给相对需求而言比较充足,相对他们要素的供给而言也更为充足。它不能简单用绝对数值加以衡量,可采用两种定义。 一种是价格定义,倘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低于其他要素的价格,则称该要素丰裕, 另一种是实物定义,用生产要素供给的实物量表示,如一单位劳动拥有资本量很多,说明资本丰裕。所以,日本的劳动力丰裕导致其劳动价格相对便宜,美国的资本量丰裕造成其资本价格的相对便宜。俄林进而得出结论,在每

37、一个地区,应该进口那些昂贵生产要素占较大比重的商品,而出口那些便宜生产要素占较大比重的商品。 可见,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既决定了各国的相对优势和贸易格局,又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李慧,三个结论: 依据上述分析,俄林较严密地阐发了要素禀赋说。 1、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3、商品贸易趋向于(即使是部分的)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李慧,3、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结论(观

38、点),(1)在自由贸易论者看来,自由贸易可以形成相互有利的国际分工。 一是经济效率更高,二是社会福利更大,即为自由贸易政策的两大基本长处。 绝对优势论和比较优势论。,李慧,(2)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如果各国都参加其中的国际分工,并且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那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全世界生产资源就能得到最佳的配置。具体地说,不仅世界各国的生产资源配置处于最佳境地,而且各种具体产品的要素投入、人们的收入以及消费水平都最为理想。同样,自由贸易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获取经济福利,而保护关税一类保护政策则是少数人受益和多数人受损。,李慧,(3)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首先

39、,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使得出口企业不得不同外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竞争,国内企业不得不同进口商品竞争,这无疑是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必要途径。 其次,开展自由贸易可以促使出口企业去寻求新的市场,而国际市场的扩大及其带来的新需求又会促进原有工业企业的发展和新工业企业的产生,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李慧,再次,实行自由贸易可以促使国发展本国具有现实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淘汰和放弃某些不合理的产业,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最后,开展自由贸易必然带来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换,特别是现代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孕育出的效率观念、福利观念、服务观念

40、、冒险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等,必然会对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上述见解同样成了一些自由贸易论者各自的主要理沦根据。,李慧,(4)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可以通过国际贸易降低实际工资,提高利润,促进资本积累。,李慧,4、对自由贸易政策与理论的评论 (1)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848年到1866年期间不列颠工业和贸易的空前发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废除食品和原料的保护关税引起的。” 马克思 自由贸易政策实施后,农业的发展也是惊人的。作为废除谷物法的补偿,地主们获得了低息贷款,大量资本投入到农业上来,最终使英国农业对外竞争

41、能力增强了。,李慧,(2)自由贸易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掩盖了英国资本自由扩张的实质,抹煞了国际分工中的生产关系。 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对外实质上是一种经济侵略政策。英国资产阶级在国内大肆鼓吹自由贸易的同时,英国资本主义在对外进行更大规模的殖民扩张。 李嘉图所谓自由贸易能引起各国普享其利的国际分工也掩盖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情况。 自由贸易论者的目的是英国应当成为世界工厂,其它一切国家要为其提供原材料等服务。,李慧,(二)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P76),(1)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贸易自由化的表现: A. 关税大幅降低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42、 WTO) 欧盟 普惠制(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 B. 降低或撤消非关税壁垒,李慧,(2)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特点,A. 美国是积极推行者 B. 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是物质基础 C. 具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 D. 区域贸易集团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李慧,E. 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 区域贸易集团内部自由化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 不同商品贸易自由化程度不同:工业品超过农业品,机械设备超过工业消费品 F. 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李慧,4、80年代中后期管理贸易,1)背景

43、: 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 发达国家竞争优势发展不平衡. 地区经济贸易集团的发展. 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要求. 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要求对贸易进行协调管理.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实践.,李慧,2)特点:,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以协调国家经济利益为中心,以政府干预贸易环境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全面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贸易制度。 不同于自由贸易,具有很多人为因素 不同于保护贸易,兼顾贸易伙伴的经济利益。,李慧,3)理论基础,博弈论: 零和博弈 正和博弈 负和博弈 管理贸易是非零和条件下,通过双方妥协合作,放弃最优选择,选择

44、次优选择,实现利益最大化。,李慧,博弈论基本模型:囚徒的困境,李慧,4)管理贸易实现的机制和途径,通过国际会议实行意向性的管理。 地区贸易集团通过条约、协定和建立超国家机构对地区贸易进行管理。 通过多边政府协定和组织对参加方的贸易关系进行管理。 通过具体的商品协定和生产国组织对具体商品的产、销、价格进行管理。 通过标准化对国际贸易行为、商品规格、质量进行管理。 通过双边政府贸易协定或协议协调和管理双边贸易关系。 各国政府加强对贸易活动的宏观干预。,李慧,5)评价,纯粹的自由竞争让位于有组织的自由竞争或不完全的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让位于管理贸易政策 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连带性和包容

45、性增强 国家的经济实力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参与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主要筹码,李慧,四、保护贸易(P78),(一)自由竞争时期保护贸易 1、产生背景 在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同时,美国和德国则开始实施严格的保护贸易政策。美国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于1791年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制造业报告,为美国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保护幼稚工业思想被德国历史学派先驱李斯特吸收并进一步发挥,并集中反映在后者于1841年出版的巨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之中。从此,国家主义、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为后起资本主义国家所奉行。在美国,建国之初就提倡新工业,利用保护关税手段来扶植民族工业,甚至不惜冒战争危险禁止英国商品输入。从

46、1789年到1866年,美国将平均关税税率从8.5%逐步提高到48.3%,许多商品的税率越过100%,到1897年平均关税税率达到57%。在德国,19世纪40年代后开始不断提高关税,实行保护关税政策。1871年统一后,为使新兴的产业避免外国工业品竞争,继续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李慧,1870年开始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打破了原有世界经济秩序,美国与德国借助这次产业革命迅速崛起,对英国等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国构成威胁。英国则因依然沉醉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的优势地位而不忍淘汰旧的产业及设备,加上巨额的海外资本输出,工业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扩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而逐步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宰地位。自由贸易政

47、策越来越难以维持。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帝国的经济实力终于为后起的美国所超越,国际竞争力急剧下降,不得不废除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自由贸易政策。,李慧,2、政策特点,保护的阶段性 保护的有选择性 贸易保护政策的执行与整个国民经济、工业发展目标结合 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关税、补贴等。,李慧,3、理论依据,在欠发达国家中,贸易保护最重要最流行的依据是保护幼稚工业(infant industry)论。保护幼稚工业论的主要观点是: 后起国家的新兴工业起步时如同幼儿一样没有自立能力,在自由贸易环境下,必然会被国外有竞争力的同类工业所摧毁而永无长大的可能,因此在欠发达国家中,政府必须通过征收关税限制国外同类产

48、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李慧,4、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第一,指出“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因为本国的工业将越来越弱。 第二,批评古典派自由贸易学说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 李斯特的经济发展五阶段说:271页 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自由,葡萄牙) 农工业时期(保护,美、德)农工商业时期(自由,英国) 第三,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例:植林者可主动造林而不是只期待风力吹播种子造林,喻为国家可采取适当干预的保护措施。,李慧,(2)保护的对象与时间 保护对象的条件是: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 保护时间:3

49、0年为最高期限(P80),李慧,保护时间和对象,从经济方面看,国家必须经过以下各发展阶段:原始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时期,农工商时期。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各国应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 在农工时期以前的三个阶段,应采取自由贸易政策,以便于国内农产品的出口和外国工业品的进口,逐步培育本国工业基础; 进入农工时期后,由于本国产业处于幼稚阶段而缺乏竞争力,应采取保护贸易政策以利于本国工业的生存和发展; 而到了农工商时期,随着本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应消除保护政策来充分享受自由贸易的利益。 李斯特主张的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发展,保护的对象是受到国外强有力竞争的有发展潜力的幼稚工业,保护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具体措施是以禁止进口和征收高额进口税为手段。,李慧,(3)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 一般商品禁止进口: 禁止输入、征收高关税 复杂机器鼓励进口: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李慧,5、对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评价 (1)“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