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54894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142 大小:1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道》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消化道》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消化道》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消化道》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消化道》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化道》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道》ppt课件.ppt(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腹部,(一)胃十二指肠溃疡(gastric ulcer,duodenal ulcer) 好发于2050岁,有25%的人曾患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病理改变: 胃肠壁的溃烂形成缺损,直径5mm20mm,深5mm10mm,溃疡周围炎症,粘膜水肿 穿透性溃疡-深达浆膜层 胼胝性溃疡-周围有坚实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复合型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溃疡 急性溃疡穿孔-穿入游离腹腔内,疾病诊断,1. 胃溃疡 直接征象-龛影(溃疡本身),多见于小弯侧切线位呈现乳头状、锥状或其它形状,边缘光滑整齐,密度均匀,底部平整或稍不整 良性溃疡(龛影)周围水肿,透明带表现 良性溃疡的另一征象是正位观察见龛影周围粘膜纠集,并嘴尖逐

2、渐变细,粘膜线1mm2mm 项圈征5mm10mm 狭颈征,影像学表现,粘膜线() 透亮带1mm2mm,项圈征() 透亮带5mm10mm,狭颈征() 龛影有一狭颈,胃壁,胃溃疡(粘膜线征),胃溃疡(粘膜线征),胃溃疡(粘膜线征),胃溃疡(项圈征、粘膜纠集),胃溃疡(项圈征),胃溃疡(项圈征),胃溃疡 (狭颈征),胃溃疡(粘膜纠集),胃溃疡(粘膜纠集),胃溃疡(粘膜纠集),间接征象,痉挛性改变-对侧壁指状痉挛切迹 分泌增加-胃潴留 张力、蠕动紊乱-增加或降低,瘢痕改变-“蜗牛胃”、“葫芦胃”(沙钟胃)或幽门狭窄和梗阻,胃溃疡(指样切迹),胃溃疡(指样切迹),胃溃疡的特殊表现: 穿透性溃疡:深和大,

3、 均1cm,周围较大水肿带 穿孔性溃疡:大如袋状,液面,气液钡分层 胼胝性溃疡:龛影大1.5cm2cm,深度1cm, 较宽透明带,粘膜纠集,与恶性难辨,胃溃疡恶变征象,龛影周围出现小结节状充盈缺损,指压迹征 粘膜皱襞杵状增粗,中断 龛影周围不规则,尖角征 治疗过程中龛影增大,2. 十二指肠溃疡 直接征象-龛影,4mm12mm大小,多为正位 像,粘膜纠集 恒久的球部变形(瘢痕、痉挛所致),也能作出诊断 间接征象:激惹征 幽门痉挛 分泌增加 张力增高或降低 固定压痛,山字形、三叶形、葫芦形,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龛影),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变形),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4、二) 胃癌,胃窦、小弯和贲门区常见 分型:蕈伞型、浸润型、溃疡型 影像学表现 1. X线造影表现,充盈缺损 胃腔狭窄,胃壁僵硬(革袋状胃) 龛影:形态不规则,在胃轮廓内,半月综合征 粘膜皱襞破坏、中断,异常增大 瘤区蠕动消失,*半月综合征: 胃轮廓之内 不规则半月形 外缘平直,龛影周围环堤征、指压迹征、尖角征,龛影(*):巨大,位于胃轮廓内 指压迹征() 尖角征() 环堤征:围绕龛影周围的充盈缺损,*,*,*,胃癌(增生型),*,*,*,*,胃癌(溃疡型),胃癌(溃疡型),胃癌-半月综合征,胃癌-半月综合征,胃癌-半月综合征,胃癌-半月综合征,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 癌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不论大

5、小或有无转移 型 隆起型 5mm 型 表面型 型 凹陷型 5mm,表面隆起型- a 表面平坦型- b 表面凹陷型- c,隆起或凹陷均5mm,型 隆起型,a 表面隆起型,b 表面平坦型,c 表面凹陷型,型 凹陷型,混合型, + c,c+,型,早期胃癌各型示意图,特殊类型胃癌特点,A.胃底贲门癌-胃泡内肿块,钡剂分流、绕流 B.胃体癌-无蠕动 C.胃窦癌-“袖套”样套入狭窄段 D.弥漫性-革袋状,排空快,*,*,胃底贲门癌,胃底贲门癌,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早期胃癌CT检查有一定限度,进展期胃癌CT检查有利于观察病变的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2. 胃癌CT表现,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鉴别诊断,胃窦癌

6、与胃窦炎的X线鉴别诊断,空肠与回肠 一、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空肠、回肠以造影检查为主,其中双对比造影为最敏感的方法 (二)CT检查 不是首选方法,检查前30分钟-60分钟口腹500ml-800ml对比剂充分充填肠腔。了解肿瘤向腔外生长情况及有无转移,在X线检查中,为便于描述,把小肠分为6组(Cole氏法) 第1组:十二指肠 第2组:左上腹部小肠(近段空肠) 第3组:左下腹部小肠(远段空肠) 第4组:中腹部小肠(近段回肠) 第5组:右中下腹部小肠(中段回肠) 第6组:盆腔部小肠(远段回肠) 小肠分组示意图如下:,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X线 1.正常表现,1,2,3,4,5,6,空肠、回

7、肠鉴别,小肠蠕动影像播放,空肠与回肠,空肠与回肠,空肠与回肠,2. 异常表现 (1)肠管的改变:狭窄、扩张 (2)肠腔轮廓和粘膜改变:充盈缺损、肠管受压、变形,管壁僵硬;粘膜破坏、中断消失,粘膜展平等 (3)位置和功能改变:肠管受推压、移位,肠管粘连固定;蠕动增强、减弱,分泌增多,空肠癌,粘膜破坏及龛影(),(二)CT表现,CT可显示小肠肿瘤的肠壁增厚(),三、疾病诊断 (一)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 好发于回盲部,其次为空、回肠 病理上分为溃疡型与增殖型 X线表现:肠管痉挛收缩,粘膜皱襞紊乱 “跳跃”征-溃疡型 粘膜皱襞破坏,小点状、小刺状龛影 盲升结肠狭窄、

8、缩短和僵直-增殖型 多数小息肉状充盈缺损,(二)小肠腺癌 小肠腺癌(small intestinal adenocarcinoma)好发于十二指肠、小肠近段,呈息肉状或浸润性生长 影像学表现 局限性环状狭窄 粘膜破坏 不规则充盈缺损 龛影 受累肠管僵直、蠕动消失 狭窄近端肠管扩张,结肠与直肠 一、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 X线平片检查价值不大,主要行造影检查,多主张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检查前应做结肠清洁准备 (二)CT检查 明确肿瘤肠腔外侵犯、有无肿瘤转移及肿瘤的分期 方法:平扫、增强、三维重建,钡剂灌肠检查,分别显示充盈相和粘膜相,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9、 (一)X线 1. 正常钡灌肠表现 绕行于腹部四周,横结肠、乙状结肠位置、长度变化较大。结肠特征是结肠袋及它们间的半月襞不完全间隔。大肠粘膜:纵横斜三种方向交错结合。大肠的蠕动为整体蠕动,大肠X线图,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大肠粘膜相示:大肠粘膜纵、横、斜三种方向交错结合,阑尾,2. 异常灌肠表现 (1)肠腔轮廓的改变 充盈缺损、管壁僵硬、龛影、结肠袋消失 (2)管腔大小的改变 狭窄(局限性或广泛)、扩张 (二)CT 仿真内窥镜可发现直径1cm以上的息肉状病变,充盈缺损,管腔狭窄,腹内肿块影乙状结肠受肿块推压向右上方移位(),(二)CT 仿真内窥镜可发现直径1cm以上的息肉状病

10、变,CT仿真内窥镜检查,结肠电子内镜,三、疾病诊断 (一)结肠癌 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分为增生型、浸润型和溃疡型三型 影像学表现 不规则充盈缺损 粘膜破坏 肠腔一侧或环形狭窄,钡剂通过受阻 肠壁僵硬、蠕动消失 较大的龛影,结肠癌(增生型),结肠癌(浸润型),结肠癌(浸润型),消化道肿瘤的异同,(二)结肠息肉( polyp of colon) X线表现: 圆形充盈缺损、光滑、稍可动,蒂为带状透明影 双重造影示边界锐利的肿块,环绕以一圈钡影,多数为腺瘤性、炎症性,少数为错构瘤性。腺瘤性为癌前期病变,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恶性征象: 表面粗糙,分叶或菜花状,表面出现溃疡 息肉较大基底较宽(息肉直径3cm, 70% 80%有恶变可能) 附着之肠壁内陷和僵直 息肉增长迅速(1年内增大一倍),结肠息肉,结肠息肉,蒂,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famlial multiple polyosis) 多发腺瘤样息肉,广泛累及结肠甚至小肠 染色体异常的家族遗传性疾病,恶变的机会大,好发于儿童和青年,诊断年龄20岁40岁,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