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理疗》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56810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理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穴位理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穴位理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穴位理疗》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穴位理疗》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穴位理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理疗》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 然 疗 法,之 穴 位 理 疗,刮痧疗法概述,刮痧: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疗法调病原理,中医认为:痧症是人体受秽浊邪气所伤,经络不通,气血逆乱。通过刮拭人体一定部位,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同时使体内邪热疫气外泄,宣邪通表,则实热可泻,痧毒可除。,刮痧的操作技巧,刮痧板应与人体皮肤呈60或90角,刮痧板在刮拭时先涂抹介质,再以施术部位为中心,并尽量向外周扩大其范围。 由上到下,由里向外,单一方向,用力揉和,劲量拉长距离。 不能来回刮,动脉血液流动是单方向的,要增加动脉的离心运动,加速血液流动有利于出痧。

2、,刮痧的操作技巧,出痧的基本原则为:有病就出痧,无病不出痧,病重痧就重,病轻痧就轻。 刮痧时间每次10-20分钟为宜,辩证虚证与实证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1.从发病时间上,新病、初病或病程短者多属实证。旧病、久病或病程长的多属虚证。 2.从病因上,外感多属实证,内伤多属虚证; 3.从体质上,年青体壮者多属实证,年老体弱者多属虚证。,实证和虚证的鉴别,刮痧的注意事项,1. 一定要先在施术部位涂抹一定量的介质后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刮板与皮肤的摩擦,降低对皮肤的损害,而且更可以增强渗透力,加大治疗功效。 2在患者体表施术时,施术者应根据患者的自身和疾病的特点掌握力度和控制时间进行刮痧治疗。,(1)

3、“实则重之,虚则轻之”。 (2)治疗操作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和注意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 (3)对于某些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脏器严重受损等特殊情况的病人不应使用刮痧疗法,或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刮痧的禁忌,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 身浮肿等疾病出现浮肿者 2、感染性疾病如急性骨髓炎、传染性皮肤 病等 3、急性扭挫伤、局部出现肿胀者 4、有出血倾向者(如患有血小板减少症、 白血病、贫血的病人)禁刮,刮痧的禁忌,5、妇女行经期、孕期、哺乳期应慎 用,尤其孕期妇女的小腹,腰骶部、 三阴交、合谷等穴位禁用,否则可 能导致经期紊乱、流产。,6、刮痧不配合者,如醉酒、精神分裂、 抽搐

4、禁刮 7、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痣、斑 疹和不明原因包块禁刮 8、接触性皮肤传染病忌用或者严格消 毒后方可 9、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头部刮痧,头部,颈肩部刮痧,颈肩部刮痧,肩颈部,风池,陶道,肩井,背部刮痧,腰背部刮痧,背部刮痧,1、中医:背部有膀胱经,背部有督脉,是人体阳气输注的地方。 2、西医:背部是大脑和肢体,大脑和内脏连接的桥梁,大脑的指令通过背部传递到内脏,所以刮拭背部有调理五脏六腑的作用。,背部,刮痧常见病症例证-颈椎病,颈肩部重点穴位:大椎、陶道、天柱穴、风门、肩井,天柱,风门,刮痧常见病症例证-颈椎病,上肢重点穴位:肩髃、曲池、合谷,肩髃穴,曲池,自 然 疗 法,之

5、穴 位 理 疗,祛瘀疗法(放血疗法),针刺方法的一种,即内经中的刺络法,是用“三棱针”根据不同的病情,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活血理气,达到治疗的目的。,点刺法,1、直接点刺法:先在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郁血积聚。右手拇、食两指持针柄,中指紧靠针身下端,留出12分针尖,对准已消毒的穴位迅速刺入12分,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对重症患者有时可出血十数滴,血由黑紫变红为止),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点刺法,2、挟持点刺法。此法是将左手拇、食指捏起被针穴处的皮肤和肌肉,右手持针刺入0.5 0.1寸深。退针后捏挤局部,使之出血。 3、结扎点刺法。此法先以橡皮带一

6、根结扎被针部位上端,局部消毒后,左手拇指压在被针部位下端,右手持针对准被刺部位的脉管刺。立即退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待出血停止后,再将带子松开,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操作注意事项,首先给患者作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放血针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宜划破即可,切不可割断血管,操作注意事项,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一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出血量大在100毫升左右,可以10-15天一次。小于50毫升,可以一周一次,小于30毫升,可以3-5天一

7、次。 ) 如本疗法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全面检查,再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祛瘀疗法高血压,本疗法适应年龄在1870岁之间,并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尤其适用于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原发性高血压。,耳尖:单耳耳轮顶端,祛瘀疗法腰病,本疗法取穴:委中,主要看血络,在血络上点刺,点刺后上罐,多者出血50毫升左右。腰阳关,点刺3-5下,上罐出血约10-20毫升。适合腰病和坐骨神经痛。,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古代中医称面疮,酒刺,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 痤疮,相当于中医的“肺风粉刺”,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发于青壮年,祛瘀疗法青春痘,针刺放血

8、 攻邪最捷 血出邪尽 血气复行,走罐,走罐术:是中医传统拔罐疗法中的一种操作方法,它是延伸(单纯)拔罐“吸力”为动态“滑动摩擦力”,即将单罐的负压吸力与走罐时的摩擦力,共为合力,作用于人体体表皮层。,拔罐的起源,拔罐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朔到2000多年前,五二病方中就有记载。,走罐,通过掌握走罐的速度、频率、密度(面积),控制合力的大小、方向、作用力点,有可能达到选择性和增强吸拔的强刺激、弱刺激,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走罐的作用,扶正祛邪 调整阴阳 疏通经络 调节脏腑 散寒除湿 行气活血等作用,走罐的手法,轻吸快推 重吸快推 重吸缓推,走罐操作要领,1、掌握拔罐吸力。 2

9、、启动走罐术。 3、控制走罐频率。 4、吸力与频度组合。 5、掌握走罐时间。 6、密切观察罐痕。 7、治则治法。 8、治程安排。,注意事项,1、本疗法应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之部位,走罐前,在罐口或皮肤上涂上凡士林之类的润滑油,现时便于推动,减少疼痛;二则避免皮肤损伤。 2、推罐时,用力均匀,要求罐口有一定的倾斜度。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这样上、下、前、后、左、右地移动,就不会产生较大的阻力。 3、走罐疗法宜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圆、厚、平滑,禁忌人群,白血病 皮肤过敏溃烂部位 大血管、心尖搏动处 五官、二阴部位 孕妇、月经期间 神经错乱者 6岁以下儿童,印色反应,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演绎自然医学 共享自然天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