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预防犯罪》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61263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PPT 页数:201 大小:7.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预防犯罪》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青少年预防犯罪》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青少年预防犯罪》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青少年预防犯罪》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青少年预防犯罪》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预防犯罪》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预防犯罪》PPT课件.ppt(2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生被害预防,中西方学生被害预防比较,主讲人:福建闽荣律师事务所 李 色 阳 律 师,祝: 泉 州 师 院 附 小 全体师生:工作愉快! 学习进步!,李色阳 华侨大学“优秀毕业生”,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泉州市人民政府侨务顾问律师,泉州市总工会法律顾问,泉州电视台财经频道特邀嘉宾,泉州晚报特约评论员,东南早报顾问团律师,泉州市律协刑辩专业委员会和涉台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巴黎以“面向21世纪”为主题的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结束之际,75位与会者发表宣言昭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对人类生存的忧患,只能从中华文化教育的精髓和谐中寻找答案。,犯

2、罪侵害就象是隐蔽的病毒,如非典型肺炎(SARS)。它悄然漫步于学生之中,许多人被侵害,甚至失去生命。人们恐怖非典,却对犯罪侵害的视而不见。,警示,这一代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被称做小皇帝,别斯兰人质事件,Who can save my child?,什么是恐怖?当恐怖成为残忍,成为杀戮,成为游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人类的心已经死去。没有悲哀,只有愤怒。向上帝怒吼:生命为什么会如此脆弱?,我,冷。,2001年6月,在巴基斯坦一个阿富汗难民营里,悲痛欲绝的亲人为死去的小男孩举行葬礼,画面上,孩子稚嫩安详的遗容和亲人们悲切沧桑的手令人心痛不已。,第一讲。学生被害人概念图,被害人H结构 犯罪行为的发出者

3、: 罪犯、违法者、青少年罪犯、青少年不良行为发出者。 犯 罪 行 为: 刑法学意义的犯罪。犯罪学意义的犯罪:犯罪;违法;不良行为中小学生。 被 害 人: 刑事被害人。犯罪被害人:指被犯罪行为、违法行为与不良行为侵害的中小学生。,被害性理论(本质与情景论),被害性(Victimity)是指被害人在遭受侵害时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某些人极易成为被害人。 被害性由本质特征与情景特征组成。 1。本质特征包括: 共同本质特征,即中小学生作为群体所有的年龄、生理、心理、知识等特性。 个体本质特征,即中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2。情景特征包括: 外部,即时间、空间、氛围等特征。 内部,即个体性格、行为方式的

4、情景特征。,“原因难控,条件易控”。,原因:产生犯罪的原因千变万化,有生理、心理、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例如杀人案中婚恋纠纷、伤害案件中的矛盾与报复,都有着深层次的社会背景。 条件:控制与改变社会政治经济大背景是艰巨、漫长的系统工程。整体犯罪升降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诱发犯罪的条件则相对单一。 例如:犯罪高发时间段,犯罪高聚集区,犯罪易发氛围,应对犯罪侵害技能技巧等。控制不了原因,但可以控制条件,这是“微观可防”理论的出发点之一。,“孵蛋原理”,一只鸡蛋变成小鸡,是由于鸡蛋是受精卵。不让母鸡受精有多种方法, 1。将公鸡母鸡分开, 2。为鸡采取避孕措失等,这都是在控制原因。 但鸡蛋孵化有一

5、个条件,需要一定的温度与一定的孵化时间。切断必要的温度与时间,更容易中止鸡蛋变为小鸡的过程,这就是控制条件。,“加害方难控,被害方易控”,犯罪分子设计犯罪是一个隐蔽、复杂的过程,控制难度大。很难预测加害的时间、地点、与被害人。这都使得预防工作难度增大。 被害人的自我防范是可控的,对中小学生而言,提高防范观念,掌握正确反应方式,避免犯罪高发时间段与犯罪高聚集区。从我做起,自助自救就可以预防犯罪侵害,或将侵害降低到最低点。世界预防犯罪的大趋势:“从预防犯罪到预防被害”,正反映了上述理论。,第二讲。中西预防犯罪比 较,序:中国古代预防犯罪的辉煌成就,秦镜高悬 赏得秦王镜 判不惜千金 非关欲照胆 持是

6、自明心 最早的安全门 中国百姓的人生观,荆轲刺秦王,铜 镜,What is it?,Everything must be peaceful,一、西方的各国犯罪状况(99年),二、欧美预防犯罪新战略,二、欧美预防犯罪新战略 1、欧美技术预防的反思 2、软技术预防: 软技术预防=观念预防+简单的技术预防+科学评估,1998年11月,北京市14岁的中学生马某和他的堂弟去观看流星雨,凌晨回家时被一名自称是联防队员的人拦住,要查看他们的证件。二人信以为真,弟弟回家去取学生证,姐姐则以去派出所为由被带上出租车。几天后,人们在郊区的一个公园里发现了她的尸体。,红山文化-“削”,3、三大预防方法,(1)犯罪行

7、为预防Criminality Prevention。六大政策: 城市预防政策 Urban Policy 健康预防政策 Health Policy 家庭预防政策 Family Policy 教育预防政策 Education Policy 青年预防政策 Youth Policy 就业预防政策 Employment Policy,(2)情景预防 Situation Prevention,增大犯罪代价 Measures which Increase the Effort of Offending 目标加固 Target Hardening 入口控制 Access Control 转移犯罪 Deflec

8、ting Offender 控制装置 Controlling Facilitators,电 椅,“即将到来的恐惧”,有人认为:“治乱世用重典”,严厉的刑罚就可以抑制犯罪。其理论基础是“即将到来的恐惧”。人们恐惧惩罚而不敢犯罪。严惩制在古代英国达到高峰,死刑多达300余种,连在皇家园林打猎兔子也要受极刑。但犯罪不仅不下降,反而迅速上升。当时英国执行绞刑时,必须组织2万人的围观,以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但事与愿违,成千上万的小偷混在人群,单等绞刑执行的瞬间,将手伸进别人 的口袋。 近20年,我国进行了长期“严打”工作,极大地震摄了犯罪分子的气焰。但无法扭转犯罪上升的局面。每年犯罪率以两位数比例上升,

9、无回落的迹象。,2.增大犯罪的危险 Measures which Increase the Risks of offending 正式监督 Formal Surveilance 雇员监督 Surveilance by Employees 自然监督 Natural Surveilance 3.减少犯罪所得 Measures Which Reduce the Rewards of Offending 目标移动 Target Removal 财产标刻 Property Making 转移诱因 Remover Inducements,正式监督,报 警 器,3、被害人的救助,4、玩具与警语,“背心和裤衩

10、覆盖的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6、危害评估,骗情骗财综合型犯罪被害人的危险预测(女性) 1、年龄在3035岁之间的白领女 性。(5分) 2、从事银行、保险或财经工作。 (5分) 3、婚后510年,婚姻生活平淡。(5分) 4、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爱看言情小 说。(5分) 5、情感丰富,性格内倾。(5分) 6、有上网史,喜欢网上聊天 。(5分),城市中的村庄-宁静的欧洲小城镇,三、项目的设计与评估Planning,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ng Crime Prevention,(一)五步曲。1988年,艾克勒姆采用了五步分解法: 1、收集信息 2、分析解释(空间标图法;时间

11、标图法) 杀人通道,贩毒铁锚,时间分布,较为平安一二三, 四月五月往上窜。 夏季多发强奸案, 冬季侵财到峰颠。,犯 罪 日 历,1月警示:1月本事绿色月,外出乘车防扒盗;节日外出带好娃,预防诈骗要警觉。 2月警示:2月新春较平安,年前早把欠债还;庙会灯节少带前,儿孙不叫离身边。 3月警示:春暖花开三月三,防止火灾记心间;春雷一响害虫醒,各类案件向上翻。 4月7月警示:初夏外出保平安,各类案件往上窜;老板谨防抢与骗,女孩警惕色与奸。,8月警示:8月慎防性侵犯,暴露衣裙应少穿;盛夏之夜危险大,观念预防记心间。 9月10月警示:秋风刮气不平安,侵财侵人双发案;强暴风波才下去,盗窃高峰又重现。,11月

12、12月警示:年底侵财到峰颠,外出尽量少带钱;手护提包防“两抢”,与人交往防诈骗。,3、战略设计 4、贯彻实施 5、科学评估:外部评估 10%的评估预算 程序评估 结果评估 实验法:寻找处理变量(预防措施)与结果变量(犯罪率)的关系,去除其它变量的干扰,建立数学模型。 准实验法,允许其它变量的干扰。,四、欧美预防犯罪新战略的几个趋势,重在治本是欧美预防犯罪的核心 社区预防措施占主导地位 从预防犯罪到预防被害的转变 从注重发案上升到再造社会和谐 从以警察为主,到警民共建,自警自救 “软技术化”的倾向 对实验项目采取谨慎的科学评估,五、中外预防犯罪比较,1、风水设计与抵御犯罪。如故宫(上有青龙,下有

13、白虎,左有朱雀,右有玄武;三大殿无树,防刺客;金水河防火;景山嘹望),光绪皇帝和他的内廷侍卫,“大内卫士”在故宫内“巡视”,2、犯罪太极与八卦 犯罪太极:阴与阳,不同接触论(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Edwin. H. Sutherland)常规行为与犯罪行为 漂移论(Delinquency & Drifty David Matza)常规行为与非常规行为 精神分析法(Psycholoanalysis, Sinmur Freud) Idsexual & aggressive drives Egocontrol system Superegothe moral eleme

14、nt of personality,雨雪截途,犯罪八卦 上三爻:个人失衡 - 个人内部心理、生理的危险(矫正分子) - 触发犯罪的条件(情景预防) - 个人小环境(不同接触说) 下三爻:社会震荡 4.- 道德规范(亚文化论) 5.- 社会生态(再造社会和谐) 6.- 社会震荡(社会瓦解论),新中国建立以后迅速消灭了旧社会遗留的黄、赌、毒等丑恶现象 创造了人间的奇迹,第三讲,世界被害人研究的五个大趋势,1从预防犯罪到预防被害,1。 西方发达国家的年犯罪率已达到了800件/万人(我国只有28件/万人)。在西方社会,犯罪已经达到了一个稳定的水平,仿佛与现代的社会达成了默契。 一定的犯罪是一定的政治经

15、济的产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应承认犯罪上升的现状。带犯罪发展。人们对于抑制犯罪的失望导致了自我防范意识的飞速发展。 “从预防犯罪到预防被害”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大趋势。,2从以警察为主体到以社会为主体,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人们认为预防与抑制犯罪是警察的事。犯罪的每一次波动,警察都招致指责。而现代犯罪学与现代警察学研究证实,犯罪与警察关系不大。 一定的犯罪是一定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的产物。而该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决定了该社会的犯罪总量,英国社区警务之父约翰安德逊认为:产生犯罪的根源在于社会,抑制犯罪的主力军也应当是社会。家庭、社区、学校、单位联手共建,再造和谐。社会在预防犯罪与

16、预防被害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 校园内的犯罪与校园内的被害是整个社会犯罪大背景的缩影。抑制与预防校园内的犯罪侵害,其主力军是学生、教师与家长。,3从防范外部的犯罪分子到预防青少年的罪错,30年前,西方预防犯罪经历过一个特别强调技术预防的时代。例如北美建立“无犯罪城”(Crime Free City)的试验。普遍采用防盗门、防盗栅栏、电子报警系统与电子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这种思潮的假设是:犯罪分子是外部的敌人。只要在住宅区、学校的外部架设铜墙铁壁,就可以把犯罪分子阻挡在外。 但是实践的结果证明:犯罪的侵害不仅源于外部,更多的危险在小区的内部。青少年犯罪在全部犯罪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侵害被害人的违法犯罪

17、,更多的源于内部。,4从技术预防到软技术预防,西方预防犯罪与预防犯罪侵害经历了一个从技术预防到软技术预防的历史过程。技术预防, 是指以高科技、计算机、防范仪器与防范工作为主的预防犯罪活动。而观念预防则更多的强调 树立防范意识的观念。今天西方预防犯罪与预防犯罪侵害的有效途径是“软技术的预防”, 即:简单的技术预防+观念预防+科学的评估。,5从守旧的道德教育到自我防范观念的更新,近30到50年,西方在预防少年被害方面进行了许多观念上的更新。,观念上的更新,(1)不与陌生人讲话。西方警察上街巡逻时带有玩具小熊,分发给孩子们。小熊身上的缎带 上写着一句话:“与陌生人说不”(Say no to stra

18、nger)。教育孩子们提高警惕,远离犯罪 分子。从听话的好孩子到敢于说不,这种观念上的更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2)“生命第一 ,财产第二”。,在现代西方社会,警察与学校教育孩子们要重视个人的生命与生存的权利。例如在宣传材料中,教育儿童在被抢劫犯罪侵害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可以放弃财产从而保全自己的生命,这样做不但不会被大人批评,反而值得肯定。,3)不要将人分成好人和坏人,传统道德中,教育孩子们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对好人服从,对坏人拒绝。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犯罪分子总是以朋友、长辈的面目出现。因此,西方转变了教育观念,教育孩子不要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而应提高警惕。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要注意防

19、范。,(4)勇于打破常规,传统的教育强调纪律和秩序。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但在防范犯罪时,应该见机行事。甚至可以打破常规,保全自己的生命。例如,在与犯罪分子周旋和斗争中,可以欺骗、说谎,可以毁坏财物。中国古代司马光打破缸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5)个人的身体神圣不可侵犯,西方警察在散发给儿童的防范犯罪的宣传资料中,教育孩子们“背心和裤衩覆盖的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用这种方式防范性侵犯和性虐待。并且引进人权的基本教育。,(6)斗智与斗勇相结合,传统教育中,面对犯罪分子,往往鼓励勇于斗争,舍生忘死。而警务工作的实践证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斗勇会导致无畏的牺牲。因此,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在遭

20、受犯罪侵害时,审时度势,冷静分析,采用斗智与斗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周旋。 在辽宁省发生的7起强奸案中,被侵害的妇女没有被杀害,而被侵害的中小学生,由于大声呼叫,被犯罪分子杀害,结果发人深醒。,第四讲。现阶段学生被犯罪侵害的五个担忧,1.中小学生中被犯罪侵害的群体扩大,违法犯罪与暴力侵害呈隐蔽性,被害案件多是“暗数”,不被人知晓与重视。本课所依据的中小学生被害调查显示: (1)41%的学生遭受过“被别人威胁和打骂”。其中隐藏着抢夺罪、伤害罪、虐待罪等等。 (2)31%的学生遭受到“被人勒索钱财”的侵害。其中西部城市高达379%。 (3)36.2%的学生被盗窃侵害过。中小城市达到39.8%。 威胁、

21、勒索、盗窃一般高达40%,这个数字是令人担忧的。与西方比较。主要西方国家1996年的被害人调查,一般遭遇侵害的仅占4%,我国的数字偏高。,2.面对犯罪侵害,缺乏应有的预防知识与对策时”,41%的学生选择拼命反抗大声呼救。 这种做法很值得商榷。根据公安机关的研究,在知识与对策的缺乏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错误观念的误导,例如当面对“女生怎样保护自己女性遇到犯罪分子的侵害时,应牢记“生命第一”的原则,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应更多的采用斗智的方式。拼命反抗,大声疾呼易激怒犯罪分子,激发激情杀人。 二是体现在知识的贫乏。例如,在面对勒索的侵害时,束手无策和忍气吞声的占到1。鉴于我国有几亿在校学生,绝对数字

22、一定很大。对于这部分学生,普及自警自救知识的工作极为迫切。,(1)学校。中小学生没有此类课程。有的开设法制讲座,但缺乏预防犯罪与预防侵害的知识教育。既使在部分中小学开设的法制讲座中,也没有预防犯罪侵害的知识教育。 (2)家庭。虽然家长十分关心子女的个人防范,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家中没有像法制版、犯罪学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家长又拿什么来教育学生呢?,3.普及防范知识的工作落后,(3)社会。社会十分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做过一些防范宣传工作,但就几亿少年儿童而言,这类活动太少了。一些宣传操作性差,停留在口头的说教上,甚至有些是错误的。 (4)教师。我国中小学教师缺乏足够的法律观念与防范对策的知识。只有

23、1%的教师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少年儿童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只有14%的人知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缺乏应有的被害人救助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被害人救助体系,例如英国专门对儿童设立的“虐待儿童之母”、“无家可归者之家”,美国的“我妈家”离家出走学生庇护所,还有全社会性的“强奸救助中心”、警察咨询电话等。而我国被害人救助基本还是空白。儿童性侵害,强奸与犯罪的被害人基本无法获得应有的医学、心理、法律等的援助。2001年震动全国的“香香的证据”一案,正说明中小学生被害人在犯罪面前是多么的可怜与无助。,5.校园内的暴力活动(Bully)与违法犯罪,成为侵害中小学生的主体

24、之一。 第四次犯罪高峰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犯罪率为28/万人,进入风暴式猛增阶段。),青少年犯罪在全部犯罪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逐渐成为犯罪的主体之一。过去把对青少年的侵害主体还放在社会上的成年犯罪分子身上,而现在不得不承认青少年犯罪是侵害青少年的主体。更应当注意的是,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被害存在不仅是侵害与被侵害的关系,还有相互感染,相互转化的特殊关系。这又使得校园内外的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被害人相互转化,形成恶性循环,雪上加霜。,大学生被犯罪侵害的担忧,一。马加爵的启示 1。解密“A级通缉令” “马加爵的被捕,通缉令起到了很大作用。”公安部刑侦局的一位官员说,“从3月1日发令,只用了15天,他就在

25、海南落网。”,2。群众路线、20万悬赏,权威统计表明,在通缉令发布后,全国公安机关共接到有效线索1560条。最终,亡命天涯的马加爵因群众举报被捕。 “这充分说明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王大伟分析说,“在中国,每1万人拥有11名警察,相当于西方一些国家的13。而我们的警力资源诸如装备、办案经费也与发达国家相差不少。但中国警方一直秉承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走群众路线。所谓警力有限,民力无穷。”,3。不爱说话,性格孤僻,跟他以后的 犯罪行为有联系?,我们还不能做最后的定论,但是肯定马加爵的性格、人格上是有缺陷的。一种概念叫反社会人格,什么叫反社会人格,他就是对其他人和整个社会和集体的一种极度的不忠诚,

26、他表面上表现麻木不仁,拒绝忠诚,自我至上。根据他的同学的反映,他有的时候沉溺于武侠小说,或者是沉溺于一些光盘、黄色录像,有的时候,有的人说他在高中的时候就有离家出走的记录,在大学里,大家反映他也不是很合群,甚至说他有时候想表现一点幽默,好像也不很恰当。,4。马加爵的人格是有缺陷的,现在我们有一种概念叫反社会人格,但是我们要承认一点,我们讲的人格,他是性格和气质两部分组成的,那么在心理学上,气质往往偏重于先天,而个性往往偏重于后天。什么叫人格呢,是先天和后天的一种合因,所以马加爵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一方面要强调他先天的因素,但这绝对不是决定的因素,而真正决定的因素必然是他后天的,他的生活,他的环

27、境所造成的一种合因。,5。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研究,本案给我们的提示,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研究,特别要重视加强对那些心理扭曲的,有心理疾患和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青少年的救助和干预、预防,我们现在看到青少年经常有这样一个词,郁闷、无奈,6。心理亚健康,本来应该是一个花季,为什么这么多郁闷和无奈呢,可能有社会上的压力,学习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各方面,但是我们要说的是什么,你遇到这个压力怎么宣泄,怎么测定,我们社会怎么伸出手来帮助他们,现在实际上根据国外的一些心理的研究,在青少年中,这些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人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它是呈上升趋势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到我们能做一些什么。,8。心理辅导,有这么一

28、个数字,西方在青少年这里边,对于青少年进行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的人是1500:1,也就是1500个青少年就有一个心理辅导的老师或者是一个专业的医生,而我们国家是多少呢,现在根据一个统计是万分之二到万分之六,显然我们和世界的平均水平还是比较低的,这个就说明什么呢,我们要重视这方面的干预、预防和救助。,郑新民案件启示,鲁迅说过:强者向更强者挑战,弱者向 更弱者挥刀。,效仿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不会上演失败者最后的疯狂!,第五讲。四次犯罪高峰与青少年犯罪,我国的刑事发案经历了两个阶段与四次高峰。伴随着这四次犯罪高峰,青少年犯罪经历了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1977年以前,被称作传统的封闭式的政治经济

29、阶段,其间有三次犯罪高峰,即1951年,1961年以及“文化大革命”阶段。1977年以后至今,被称作改革开放的政治经济阶段。前28年,犯罪在震荡中起伏,而后25年犯罪进行风暴式猛增阶段。 每次犯罪高峰的产生都遵循一个特定的模式,即: 社会震荡源引起社会震荡;社会震荡破坏社会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平衡的破坏导致刑事发案上升。,四次犯罪高峰,30 /10000,1980,1960,1970,1950,20 /10000,10 /10000,Cultural revolution 10 years,The 4th Crime Wave,红卫兵在天安门广场跳“忠字舞”,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先

30、后用硫酸泼伤了5只熊。,当民警们冲入时,当场在按摩床上抓获了1名涉嫌卖淫嫖娼的年轻男子。这名男子自称是某校学生,这名男子见民警询问,捂着脸号啕大哭了起来。,第六讲。学生被害人研究。,一、本课的创新之处,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即学生被害人研究。,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 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Victims in School)是教育领域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它既是学校、家长与社会关注的焦点,又是教育学研究的肓区,理论的处女地。 本课首次提出,学生被害人问题,应成为教育学研究的内容。,二、 本课的另一创新在于其实证性。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揭示了中小学生被犯罪侵害的触目惊心的现状.,三、本课建议关

31、注校园内的犯罪人,教师犯罪和青少年犯罪,就中小学生被害人而言,传统观点认为学校外的犯罪分子是侵害的主体。 本文提示:应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校园内的犯罪人身上。校园内的犯罪人主要指教师犯罪人与青少年犯罪人。,对传统观念的反思,警惕性公式,V(警惕性)= 1T(信任程度)F(熟悉程度),警惕性公式 V警惕性=1T信任程度F熟悉程度 警惕性与信任程度与熟悉程度成反比。即信任程度越高,熟悉程度越高,警惕性越低。 1信任程度:人们对信任的人与事物会放松警惕,对不信任的人与事物会有所警觉。这种现象就是公式所示的:警惕性与信任程度成反比。在校园内老师犯罪人的威信高,欺骗性大,很少会引起学生的警觉。 例如在一些校

32、园内的强奸案与猥亵案中,老师利用学生对自己的充分信任,连续几年施暴,而不被学生与家长识破。,2熟悉程度: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往往对熟悉的人员与事物放松警惕,对陌生的人员与事物抱有戒心。熟悉程度越大,警惕性就越小。 例如,把青蛙放在高温水中,由于水温与青蛙体温温差大,青蛙会奋力一跳,从水中逃生。而把青蛙放在与体温近似的水中逐渐加温,青蛙由于熟悉水温不会有所警惕,最后被烫死,也不会逃生。,教师犯罪人的特点: 教师作为犯罪侵害的主体,有以下特点: 1隐蔽性。教师长期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角色神圣。因此,不易引起社会、家长的警觉。学生出于对教师的敬仰,在遭受侵害后也不报警。 2长期性。少数教师对中

33、小学生的犯罪侵害呈长期性。例如强奸、猥亵可长达几年无人知晓。又如肉体虐待与精神虐待可横穿整个教育过程。,3中和性。“中和”是西方犯罪学中的特有概念,指将犯罪行为美化为常规行为的技术。教师可以将虐待美化为“从严管教”;将猥亵美化为“生理检查”。披着“合法”、“关心”的外衣,实施犯罪活动。 4恶劣性。教师实施对学生的侵害,会引起学生身体与心理的极大伤害。使学生失去生活的信心,长期处于恐惧的境地。少数恶性案件披露之后,造成严重的后果,家长不放心,学生不敢上学。例如安徽省淮南市教师逼迫学生用刀片刮脸皮案,使得6名学生长期不敢上学,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5广泛性。教师实施的对学生侵害,范围较广。包括

34、强奸、猥亵、伤害、虐待、非法搜查、侮辱等罪行。,山西新绛一小学女教师逼全班38名学生吃屎,“危险人群”与“高危人群”,把教师中易犯罪人群分为“危险人群”与“高危人群”对易犯罪人群进行干预等,重点监视高危人群。 以暴力侵害为例:男性教师,有暴力倾向者,纪律散漫者,人格内倾者可倒入进行干预人群。但对其中有暴力违法前科者,爱与女生单独交往者,学生对老师的不良行为已有举报者,人格极度内倾行为隐蔽者进行重点干预。,“双重高危”人员预测问卷,例一:学校问题分数 1本学校是否发生这学生被侵害案件? 是10分,不是0分 2本学校是否发生过教师对学生的侵害? 是10分,不是0分 3本学校学生被侵害案件是否在上升

35、? 是10分,不是0分 前3个问题可确定本学校的危险程度,决定是否采取干预手段。 例二:教师问题 最近发生的教师性侵害学生案中,该教师有哪些性格特征? a性格外向,善于表现自己。 b性格内向,不善言语。 c性格矛盾,喜怒无常。 d其它。 通过上述问卷,确定高危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各种特征。,青少年犯罪是学生被害的主要因素 人们认为罪犯与被害人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而本人认为,在大量的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中,中小学生被害人常常“飘移”到犯罪之中。两者关系如下: (1)青少年犯罪与中小学生被害热关系密切,青少年犯罪是青少年被害的主体之一。因此,要将预防犯罪的着眼点放在学校自身。,(2)在犯罪侵害过程中,侵害

36、与被侵害是相互作用的。被害人的行为既可诱发犯罪,也可中止与减少犯罪。这为预防犯罪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被害人与加害人的角色可以互换。被害人可以变为加害人;加害人也可以成为被害人。青少年犯罪中大量的是轻微违法行为。角色互换特性更加突出。 (4)校园暴力与青少年被害人免疫力的形成。一定的校园暴力对形成青少年对犯罪的免疫力有促进作用。就如同常患感冒的儿童对感冒有一定的免疫力。,青少年犯罪团伙犯罪呈上长趋势,有“斧头帮”、“东方五怪”等,四、本课试图探讨预防犯罪侵害的规律与对策,揭示犯罪的时空分布规律,这是学生预防犯罪侵害的必备知识。,1、犯罪的时间分布,首先是月份特征。各种犯罪对学生的侵害,

37、具有其独特的地方。 (1)夏季的暴力犯罪高峰。 (2)冬季的侵财高峰。震惊。,其次是时辰特征: (1)上学与放学的时间,包括路上行走的时间,学生受犯罪侵害的可能性增大。 (2)寒暑假的上午与下午家长上班时间。在大城市的高层建筑中,传统的邻里守望丧失。人际关系淡漠。上班时间成为入室抢劫与盗窃的 案发时间段。,2、犯罪的空间分布,本人认为侵害学生的犯罪多发于: (1)上学放学的路上; (2)校园附近; (3)城乡结合部; (4)矿山、工厂区; (5)农村田地; (6)教师办公室; (7)独居居民区; (8)教室。,3、本课呼吁正确开展 小学生防范侵害的教育,编写学生防范犯罪侵害知识读本。模仿西方警

38、察预防犯罪的宣传手册,以可操作的要点为主要内容。简明易懂、易学、易背、易实用。,将防范定为四个要素: 时间、空间、氛围、技能。,时间 空间 氛围 技能,加害方,被害方,防贼要诀,贼眼左右乱看, 手拿报纸雨伞。 男的衣着平凡, 女贼花枝招展。 总在车门瞎转, 挤上挤下添乱。 若遇刹车混乱, 猛的贴在身边。,防入室抢劫,显弱露富 显弱露富第一难: 单身女子巧隐瞒, 来访只在客厅坐, 保险箱存在深院。 引狼入室 引狼入室第二难: 生人敲门门紧关, 防查电表送报人, 猫眼门链都安全。,预防中小学生被犯罪侵害的警语,,总则7条 1放学早回家。 2不与陌生人说话。 3不与陌生人出去。 4不给陌生人开门。

39、5背心、裤叉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触摸。 6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7拒绝毒品。,学会与陌生人说“不”(面对拐买、绑架犯罪),1学会与陌生人说“不” 2放学早回家 3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4不与陌生人外出 5学会有时不说话,当你面对大灰狼时(面对抢劫、勒索犯罪),1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2可以骗坏人 3可以放弃财物、父母不会责怪你 4留下个人的标记,后911时代 反恐与中国无关?,直面性侵害(面对强奸、猥亵犯罪),1背心、裤衩覆盖的部位不许别人触摸 2向黄色影视书刊说“不” 3心里的委屈要告诉家长 4斗智与逃生相结合 5被坏人欺负要保存证据,马上报警,“见义巧为”与“见义勇为”(面对突发暴力犯罪),1最重

40、要的是保护生命 2不能救助同伴,要马上报警 3保留证据 4学会与坏人斗智 5保护自己,记住坏人的特征,2004-09-12,简阳市贾家镇4名小学生在当地的天宫水库游泳时,其中一名学生遇到危险。其他3名学生急忙伸手救援,不幸一同沉入水中。事发后,当地上百村民与消防官兵全力打捞抢救,遗憾的是最终未能挽回4个孩子的生命。,儿童护身符系列,制作儿童护身符系列包,内装: 1预防犯罪侵害玩具。卡通小熊,身着警察服装。身上的缎带上书写警语:“不与陌生人讲话”。 2小学生用的铅笔、尺子、橡皮,上面印有各种警语,例如:“放学早回家”,“不与陌 生人讲话”等。 3不干胶的小学生护身符贴片,如下图: 姓名: 家长姓

41、名: 住址:联系电话: 血型:疾病: 小学生外出时贴在衣服内侧,以防不测。,4中小学生预防犯罪手册。将犯罪的规律,犯罪时空分布,应对犯罪的对策,以简明的方式,教给中小学生。 5“尖叫报警器”。 6手电筒。 7指南针。 8压缩干粮。 上述8样产品,放入一个小包中。这个系列产品,由教育部监制,定价20元。对象是城市中小学生。这在世界上是一个创举。,五、本课建议创建中国中学生犯罪被害预防体系与被害人救助体系,法制课,创立多种形式的宣传机制,开展学校园安全活动,法律救助与保护,创立学生被害人救助机构,预防救助体系,第七讲。犯罪与预防,一。中小学生的刑事被害,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类犯罪:,中小学生的刑事被害

42、,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类犯罪: 1性侵害类罪行。包括:强奸罪、奸淫幼女罪、猥亵罪、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传播淫秽物品罪。 2盗窃类罪行。盗窃罪等。 3抢劫类罪行。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校园暴力等。 4伤害类罪行。伤害罪、虐待罪、侮辱罪、打骂等。 5拐骗类罪行。拐骗儿童罪、拐卖儿童罪、绑架罪。 6毒品类罪行。走私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吸食毒品等。,二。盗窃抢劫类财产犯罪(侵犯财产罪类型)的刑事被害,盗窃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等在刑法中属于“侵犯财产罪类型”。本分类是按照中小学生犯罪侵害的种类划分的。,1盗窃罪。,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

43、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抢劫罪。,刑法236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44、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王大伟的忠告,(1)时间。从月份分析,针对成人的侵财案件多在冬季,春节前后。而春节前儿童的压岁钱 、零用钱也多起来了。这时要提高警惕。从一天分析,上学放学的时间段是针对中小学生侵 财犯罪的高发时间段。 (2)空间。针对中小学生的侵财空间高发区域为:上学放学的路上,教室内外,校园附近的 小卖店、游戏机厅。等等。对这些区域,应教育学生提高警惕。 (3)氛围。避免单独上学放学,最好结伴而行。男生是被抢劫的主要对象,要对犯罪分子斗 智斗勇,团结一致。,王大伟的忠告,(4)技能。 a生命第一的原

45、则。手表、自行车等较为贵重的财物被抢,如果力量悬殊,敌强我弱,也不应硬拚反抗。记住犯罪分子的特征。 b学习西方的财产标刻法。在贵重物品上刻字或做标记。如书本、书包可写上姓名。自行车做特别标记。 c不给陌生人开门。 d不带压岁钱去学校,不向同学展示自己的零用钱。不穿高级名牌鞋上下学。 e书包紧贴腰部,以手相护。 f上下公共汽车,特别是在拥挤时手放在有钱的口袋中。大量的钱要贴身携带。 g遇到抢劫后,应马上报告老师。在上下学路上被劫,马上告诉家长。切不可保全“男子汉”的“脸面”而不报案。,林婆婆急中生智戒指只值5角钱,林婆婆接着讲:我心想,这光天化日的你俩也太大胆了吧,竟抢到我老太婆身上了!但他们有

46、刀,不能把他们惹毛了。说实话,当时我心里直发抖,但又不敢喊救命,弄不好就真把老命给搭上了!突然我灵机一动,有办法了!我随手将无名指上的那戒指抹了下来,很不屑地跟他俩说:“这戒指是我媳妇花5角钱在地摊上买的,你们也要嗦?那拿去嘛。”我故意甩在地上,戒指弹了一下,掉到路边污水沟里去了。两个小伙子互相瞪了一眼,竟站着不知咋办了。 林婆婆又说:“把它捞起拿去嘛,我身上只有几块钱,要不要嘛?”他们看沟里很脏,就信了我的话,以为那真是地摊上买的,那个高点的拉了拉矮个子说:“算了,快走。”说完两个人拔起腿就往人民南路方向逃跑了,我想大喊救命,但心砰砰跳得厉害,喊不出来了。 婆婆说,那个“5角钱买的戒指”其实

47、是个生肖金戒指,是媳妇给她买的,林婆婆庆幸自己反应快,不然真的会被抢了。,三。性侵害类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类型),1强奸罪 强奸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违背妇女的意志,强行与其发生性交的行为。明知妇女是精神病患者或者痴呆者(程度严重的)而与其发生性行为的,不管犯罪分子采取什么手段,都应以强奸罪论处。与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未发病期间发生性行为,妇女本人同意的,不构成强奸罪。 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 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

48、刑或者死刑: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二人以上轮奸的; 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2奸淫幼女罪,,1。 奸淫幼女罪,是指与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发生性的行为,其特征是:1被害幼女的年龄必须是不满十四周岁;2一般地说,不论行为人采用什么手段,也不问幼女是否同意,只要与幼女发生了性的行为,就构成犯罪;3只要双方生殖器接触,即应视为奸淫既遂,对奸淫幼女的,按第一款的法定刑从重处罚;具有第三款规定的情节的,按该款的法定刑从重处罚。 2。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的男少年,同不满十四岁的幼女生性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依

49、照刑法第十条的规定,不认为是奸淫幼女罪,责成家长和学校严加管教。,3猥亵儿童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小学生防范性侵害研究,英国各郡市警察队总部,公众可免费获得各处各样的预防犯罪宣传品。 (1)在家。注意检查门锁、窗子。家庭主妇有责任经常留意家庭安全措施;夜幕降临,拉上 窗帘,以防窥视,如觉得户外有可疑的人,切勿外出探看,可打电话给朋友或警察;单身妇 女不可在凉台上凉晒女性衣物;不要在报纸信箱上留下女子姓名;如下班回家发现门窗被撬 迹象,切勿进屋,也不要叫喊。此时罪犯可能还在屋里,快到邻居家找人。,(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