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中考化学研究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研究第九单元溶液精练检测20170801346.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70271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7中考化学研究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研究第九单元溶液精练检测2017080134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2017中考化学研究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研究第九单元溶液精练检测2017080134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2017中考化学研究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研究第九单元溶液精练检测2017080134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7中考化学研究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研究第九单元溶液精练检测2017080134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7中考化学研究复习第一部分考点研究第九单元溶液精练检测20170801346.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溶液精练版习题基础过关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 (2016上海)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A. 花生油 B. 食盐 C. 白糖 D. 白酒2. (2016眉山)如图所示,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U形管B液面降低了一些,A液面上升了一些,则加入的物质是()第2题图A烧碱B硝酸铵C食盐D生石灰3. (2016郴州)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C. 豆浆、牛奶都是溶液D. 溶液都是无色的4. (2016龙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

2、来选种B. 高锰酸钾和碘两种物质分别加入汽油中都能形成溶液C. 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D. 根据溶液的稳定性来推理,温度不变、水分不蒸发,蔗糖和水不分离5. (2016淄博)一定温度下,向图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第5题图A. 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 溶质的质量增加D. 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6. (2016江西样卷二)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6题图A.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B. 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5%C. 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3、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 t2 时,将30 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所得的溶液的质量为130 g7. (2016江西样卷五)下列关于实验室配制100 g 5%的NaCl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B. 称量NaCl时应垫质量相同的纸片以避免污染托盘C. 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D. 量取95 mL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偏大8. (2016常德)将100 g 98%的浓硫酸注入900 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9.8% B. 10.0% C. 10.9% D. 11.1%二、选择填充题(本大

4、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9. (2016江西样卷二)下列物质溶于水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 高锰酸钾 B. 蔗糖C. 汽油 D. _10. (2016江西样卷一)下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304050溶解度/gKCl34.037.040.042.6KNO331.645.863.985.5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40 时,10 g水中加入5 g KCl充分溶解后得到质量分数为33.3%的溶液C.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 D. 50 时,20 g水中加入10 g KNO3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_(填“饱和

5、”或“不饱和”)溶液11. (2015玉林、防城港改编)图一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二是30 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 g分别放进盛有10 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 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C. 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D. 将3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11分。每空1分)12. (2016金华)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

6、入25 g、15 g、5 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第12题图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13. (2016广州)硫酸是工农业生产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试剂。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49 g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1)经计算,所需水的质量为_g,所需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mL。(2)量取上述体积的浓硫酸所选用的仪器为_。(填选项)A. 10 mL量筒 B. 100 mL烧杯C. 100 mL量筒 D. 胶头滴管(3

7、)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_。(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_,然后涂上3%的小苏打溶液。14. (2016武汉)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第14题图(1)烧杯中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是_(写名称或化学式)。(3)将t1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g。(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内上层清液中

8、溶质的质量分数B.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C. 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D. 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15. (2016青岛)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杰设计实验测定了其溶质质量分数。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注:滴入酚酞试液的质量忽略不计)第15题图(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中,应边滴加边摇动锥形瓶,当观察到溶液颜色恰好_时,停止滴液。反应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_g。(2)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

9、出计算步骤)(3)问题讨论:小红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比小杰得到的结果偏小, 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填写一条即可)。满分冲关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2分 ,共6分)1. (2016荆州)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加入CaO加入Ca(OH)2升高温度降低温度A. B. C. D. 2. (2016湘潭)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 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 欲将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D. 25

10、 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3. (2016宜宾)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题图A. 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B. t2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可得到100 g a的饱和溶液C. 将t2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D. 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4. (2016赤峰改编)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和做法中正确的是

11、()A. 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入试剂瓶B.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细口瓶中,并贴上标签C.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 mL的量筒量取45 mL蒸馏水D. 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5. (2016吉安二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5题图A. 1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B. 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法C. 30 时,将4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 gD. 将10 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 ,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三

12、、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14分。每空1分)6. (2016江西样卷五)下表为甲、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甲27.634.040.045.551.156.7乙13.331.663.9110169246请回答:(1)20 时,比较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甲_(填“”“”或“”)乙。(2)40 时,将30 g甲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g。(3)若将20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60 ,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若乙中含有少量的杂质甲,要得到纯净的乙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具

13、体的操作是_。7. (2016丹东)小莉、小晶两位同学用如下两种不同的方法,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小莉用固体氯化钠和水配制溶液】(1)小莉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_和试剂瓶。(2)小莉实验时应进行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_、装瓶并贴标签。【小晶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3)小晶实验时应量取水的体积是_ mL(水的密度可近似看做1 g/cm3)。(4)若小晶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5%(选填“”、“”或“”)。8. (2016河池)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第8题图1(1)0 时,三种物

14、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2)t2时,在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35 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3)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_(用“”、“”符号连接)。(4)将甲溶液由A点转变成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_(填一种即可)。第8题图2(5)如图2,将放有固体X的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向试管内加入液体Y,一段时间后丙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对应的X和Y物质是_(填序号)。A. 氯化钠和水 B. 镁条和稀盐酸C. 硝酸铵和水 D. 氢氧化钠和水溶解度曲线专项训练(必考)考向1一条曲线1. (2016泉州)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

15、法错误的是()A.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降低温度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C. 60 时120 g硝酸钾与100 g水充分混合可以形成饱和溶液D. 60 时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30 时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 (2016陕西)20 时,将不同质量的NaCl晶体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NaCl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组别物质质量ABCDENaCl晶体质量/g515203040所得溶液质量/g105115X130136第2题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组的溶液为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C组X的值为_。(3)如图

16、为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_。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NaCl相反。则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室温,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填“”“【解析】(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试剂瓶。(2)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并贴标签。(3)用浓溶液稀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其原理是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量取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有20%(100 gx)100 g5%,解得x75 g,需水的体积为75 mL。(4)量取水时,如果俯视读数,读出的结

17、果偏大,所量取水偏少,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8. (1)丙(2)80(3)丙甲乙(4)增加溶质(合理即可)(5)BD 【解析】(1)在0 时,丙的溶解度最大。(2)在t2 时,甲的溶解度为60 g,表明此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60 g甲物质,所以50 g水最多溶解30 g甲物质,故形成80 g溶液。(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t3降温到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t1时它们的溶解度相等,故此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从t3降温到t1时,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在t3时的溶

18、解度大于甲和乙在t1时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和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为丙甲乙。(4)在t3时,A点对应的是甲溶液的不饱和溶液,B点对应的是甲溶液的饱和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增加溶质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5)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烧杯中丙的饱和溶液中有固体析出说明溶液的温度升高了,所以固体X与液体Y接触要放热。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A错误;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热,B正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错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D正确。溶解度曲线专项训练1. D【解析】根

19、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A、B正确;由图可知,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120 g,故在此温度下,100 g水与120 g硝酸钾充分混合会形成饱和溶液,C正确;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D错误。2. (1)不饱和(2)120(3)36bc,降温到t1 时,因为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a、b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且仍为ab,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c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变化,且cb,故acb,D错误。10. C乙甲丙11. (1)30 g(2)等于(3)升温(4)甲丙【解析】(

20、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 时甲的溶解度为30 g。(2)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t3 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3)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要通过改变温度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应该升高温度。(4)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析出晶体,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乙大,所以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由t3 降温至t1 时,甲溶液中析出晶体较多,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饱和溶液降温时没有晶体析出;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然是饱和溶液,即降温后

21、得到t1 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降温后,变成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仍然为t3 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于t3 时丙的溶解度比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大,所以t3 时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大,即降温到t1 时,所得溶液中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12. (1)A t1 时B、C的溶解度相等 (2)BCA C (3)恒温蒸发溶剂加入固体B【解析】(1)t2 时A物质溶解度曲线位置最高,说明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最大,P点是B、C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t1 时B、C的溶解度相等。(2)由于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t2 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