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7080201130.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73547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708020113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708020113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708020113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708020113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7080201130.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

2、社会阶层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3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4吕氏春秋孟冬纪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秦代官营手工业A.质量管理严格 B.产品做工精美 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5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

3、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6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

4、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8郑观应曾作了这样的论述,“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员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其论述A.指出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 B.揭示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C.触及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D.反映了知识阶层改造传统思想的迫切愿望91896年,全国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自办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直至清朝灭亡,一直拥有发行钞票的特权,并代

5、替传统钱庄,提供了国内工商业经营所需的绝大部分贷款。这表明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中国近代金融体系已经确立C.外国资本输入份额减少 D.金融变革利于民族工业发展10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B.引进了一批外商企业C.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D.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11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

6、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12“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话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在四个世纪(1500一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13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

7、政府联系,这表明A、美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得到了完善 B、垄断资本主义逐渐趋于成熟C、垄断组织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 D、垄断组织加强与政府间联系14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A.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B.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15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该材料表明新航路

8、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A.弘扬欧洲的科学精神 B.推进近代的工业文明C.传播西方的天主教 D.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6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举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17“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 , 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 ,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 这则材料能够

9、反映A.核能的运用促进了经济垄断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18有人认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在客观上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机遇”。下列表述中能够佐证该结论的是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B.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有利于扶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资本主义的侵略能够激起全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情感D.有利于中国的对外开放19下面表格反映的现象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主要影响是中国茶叶产销量18361838年1894年数量(万担)比例(%)数量(万担)比例(%)内销165.2976.781

10、71.484.32外销5023.22215.4455.68产量215.29100386.92100A.中国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B.促进自然经济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C.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D.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20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B.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C.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D.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21. 2

11、0世纪60年代初,陕西户县农村党员杨伟名牵头写的万言书当前形势怀感,描述了当时的农村情况:“就农村而言,如果拿合作化前和现在比,使人感到民怨沸腾代替了遍野歌颂,生产凋零代替了五谷丰登,饥饿代替了丰衣足食,濒于破产的农村经济面貌代替了昔日的景象繁荣。”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三大改造的推行过于激进 B.八字方针落实不力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D.“文革”对经济的破坏22下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23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

12、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 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经济指导思想C.将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左”倾冒进错误24“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遭受浩劫。1967年到1968年,“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其表现是经济工作机构瘫痪,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革命”A. B. C. D.25.“文革”期间,经济建设仍能取得一定成绩的主要原因是“文革”主要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

13、 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A. B. C. D.2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改变管理模式 克服平均主义 解放生产力 改变所有制性质A. B. C. D.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C.为消除“左”倾错误而采取的措施 D.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28.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14、由此做出的决策是A.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B.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和开放浦东地区 D.环渤海地区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9.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社会的发展进步 坚持改革开

15、放政策A. B. C. D.30.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展国企改革二材料题(31、32题各20分,共40)31. (20分)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我们有良好的政府,我们有丰富的煤炭,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 1816年,英国下院议员 材料二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

16、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主导世界市场“独特的有利条件”有哪些。(6分)2.据材料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分析,“工业文明”对世界市场的影响。(4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经济现代化起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起步的结果如何? (4分)4.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探索民族独立自强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 这两个时期的两条“路”各指什么?从实施的结果中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 (6分)32. (2

17、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年份民国元年民国二年民国三年民国四年民国五年民国六年民国七年民国八年数量1737375033342923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 材料二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比例一览表(%)材料三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织厂平均纱锭数量示意图 材料二、材料三摘自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材料四 1919年全国各省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单位:家)省区江苏直隶浙江广东山东福建奉天数量155454233312019省区湖北陕西黑龙江广西甘肃其他省数量1933113注:江苏含上海;直隶含北京、天津。陈真中国近代工

18、业史资料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并简要分析其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民族工业的特点。 (6分) 包铁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历史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ADDACDDCDAAACB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CABCCAADBBDBCB二材料题(共计40分)31.(20分) 1.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资源丰富;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累了雄厚资本。(答出任意三点即可)。(6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

19、加紧掠夺原料,输出商品,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等方式,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分)3.19世纪60年的代洋务运动。结果:推动了中国的早期近(现)代化,但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4分)4.(6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 (城市中心论),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或者工农武装割据) (2分) 建国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或者斯大林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 认识: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32.(20分)1.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民族工业逐渐衰落。原因: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识之士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投资于近代工业;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对民族工业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又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4分)2.民族企业规模小,同外资企业相比较相差悬殊;重工业基础薄弱,轻、重工业比例不平衡;工业布局不合理,绝大部分企业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6分)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