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080502201.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73845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0805022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0805022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0805022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0805022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7080502201.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块考试高一期中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 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回答12题。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河流降水地形A B C D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路交通枢纽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完成34题。3该地近几十年气候的变化是()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

2、冷交替变化4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D海平面下降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上限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完成第56题。5.图中所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上的共同问题是()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利用率过高,缺水严重C.水污染严重 D.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6.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河流径流量较小 B.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C.灌溉用水量大 D.工业用水量大据统计,截至2010年3月末,日本全国登记人口较

3、去年同期减少了18323人,为2007年以来首次减少。此外,死亡人数超过114万人,而出生人数约为107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7以下国家与日本人口增长模式不同的是()A德国 B中国 C印度 D美国8有关日本的人口再生产,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增长率高 B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C社会负担加重 D性别比失衡下图为20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读图,完成910题。9关于2010年我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2亿 B沪宁杭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C上海市老年人口数高于山东 D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平均年龄最高10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在重庆和四川,原因是()A生育意愿

4、低 B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C人均寿命长 D大量老年人迁往西部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中国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1 583万人,比2013年年末减少371万人。左图为发达国家历年劳动年龄总人口图,右图为中国历年劳动年龄总人口图。据此回答1112题。11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速度及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快经济发展速度很快B慢医疗卫生事业发展C快计划生育政策实施 D慢城市化速度非常快12针对劳动力年龄人口状况,中国应()A大力鼓励生育 B吸引人口的迁入 C调整产业结构 D遏制人口老龄化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

5、的潜力大小。读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1314题。13.上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和 B和C和 D和14.关于上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不断递减B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右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516题。15.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

6、分离16.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下图是某特大城市开发区社区居民不同购物行为的空间差异图。读图回答1718题。17.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是 A.食品、日常用品 B.服装、家用电器 C.服装、日常用品 D.食品、家用电器18.影响居民购买食品空间倾向的主导因素是A.出行距离 B.天气状况 C.交通方式 D. 购物环境19.改善地区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 )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 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 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公共空间A.

7、B.C.D.20.目前有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其目的是( )A.抑制私人出租车 B.优先发展公交车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减少就业压力读下图,回答56题。21影响图示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有()城镇布局地形起伏河流流向矿产分布A B C D22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道路应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 山谷中的道路应该避开陡坡 道路在缓坡上呈“之”字形弯曲A B C D下图为20082030年我国014岁人口数量及比重变化图(含预测),读图,回答2324题。23图示反映我国的人口现状是()A人口增长速

8、度快 B人口自然增长率低C少年儿童比重下降 D人口平均寿命延长24为缓解图示人口问题,最合理有效的措施是()A严格户籍管理制度 B实行渐进式退休C摒弃计划生育政策 D禁止人口流出25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A城乡差距 B家庭原因 C计划生育 D个人原因 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超过忍耐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比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627题。26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面临极限,某些部分甚至遭透支,

9、其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土地资源交通科技水资源A B C D27日本地狭人稠,下列是其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利因素的是()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A B C D下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其中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甲区域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回答2829题。28图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AaBbBcDd29如果r城是s城的卫星城,建设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卫星城的城市等级 B减轻中心城市人口压力C扩大中心城市服务范围 D改善卫星城的生态环境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10、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第30题。30下列对图示事物的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第卷(非选择题,共 40分)二、综合题(4个小题,共40分)31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计算方法是_。(2)图中处于“过渡人口增长模式”阶段的是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国家或地区大多属于

11、该类人口增长模式。(3)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三低”模式,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填字母)阶段。(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_”模式,即处于图中由_阶段向_(填字母)阶段转变的过程中。这种转变主要是我国大力开展_工作而取得的。32.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城市规划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图中、三个符号分别代表三类企业。假设这些企业的布局是合理的,那么,在这些企业中,污染性最小的是_(选题中符号填空),依据是 。(2)a、b、c、d四地中,环境质量最好的应该是_。其判断理由是什么?该处适宜建 厂 。(3)现假定要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的一处建设一个高档生活小区,那么该小区应选择在何

12、处?为什么?33.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甲)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10分)甲 乙(1)据甲图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2)说出该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指出形成这种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3)分析该市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外迁的原因。34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和绘制了一些地理资料,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下表为山区和平原地区修筑同等级铁路每千米工程量和造价的比较表(20世纪90年代)。地形类型土石方(104m3)桥梁(延长米)隧道(延长米)造价(万元)A3524无1 2001 400B1112451063

13、4004 000材料二西藏地区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1)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A、B两种地形中,_(填字母,下同)为平原,_为山地。修路的技术要求高和易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是 。(2)试述交通线路在A、B地区形态的差异。(3)根据材料二分析图中城镇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块考试高一期中 地理答题纸(2017.4)31.(10分)(1) (2分)(2) (3分)(3) (1分)(4) 、 、 、 (4分)32(10分)(1) (2分)(2) 、 ; 。(4分) (3) 、 、 。(4分) 33(10分)(1) 、 、 (3分)(2) 、 、

14、 、 (4分) (3) 、 。(3分)34. (10分)(1) 、 、 (3分)(2) 、 。(4分) (3) 、 。(3分)地理参考答案:1DDADB 610CCCBB 1115CCCCC 1620BBACC 2125AACBC 2630CDDBB31.答案 (10分)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2分) (2)B、C发展中 (3分) (3)D (1分) (4)三低CD计划生育 (4分)32.答案:(10分)(1) 该企业布局在住宅区 (2分)(2)d 地势较高,处于上风地带,大气环境较好;远离工业区和生活区,污染小;靠近河流,且在河流上游方向。 自来水厂 (4分) (3)丁。处于城

15、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地带,大气环境较好;靠近文化区,文化生活资源丰富;远离工业区,污染较小。(4分)33. 答案(10分)(1) 总体上,各种土地利用面积呈上升趋势,21世纪以来工业用地减少,住宅用地面积迅速增加。(3分)(2)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经济因素(地租高低)。(4分)(3)老城区地价高,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而郊区地价低,交通便捷,环境质量好,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3分)34 答案(10分)(1)ABB (3分)(2)A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线路的布局形态呈网状;而B地区为山地,地表崎岖,交通线与等高线平行,呈“之”字形。(4分)(3)城镇主要分布在深切河谷地带。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为地形和水源。(3分) 说明:基础卷:(60分) 包括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综合题3132两小题 ,每题10分共20分 发展卷:(40分) 包括选择题213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综合题3334两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