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2017.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74763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赣榆县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20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赣榆县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20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赣榆县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20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赣榆县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20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赣榆县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案人民版必修22017.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学习目标】1.说出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2.说出近代以来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变化的史实。 3.理解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自主学习】一、物质生活的变化1服饰(1)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 ,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 转变。(2)近代:本阶段的特征为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男子: 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鸦片战争后, 传入中国,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西装;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 ,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女子:20世纪20年代以后,改良 成为城镇新潮女

2、性的日常着装。(3)现代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 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山装和以 、 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流行。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盛行 和“干部服”。改革开放以后,要求穿得好、穿得 、穿得 。2饮食(1)传统菜系:鲁菜、粤菜、川菜、 菜影响最大,号称四大菜系。(2)西餐传入:19世纪 年代起,西餐传入,中西餐 。3居住(1)北方传统住宅: 是北方地区典型民居。(2)西式住房出现: 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 的新式住宅。(3)中西合璧: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居室建筑融入西式建筑的特点, 成为典

3、型的特征。二、社会习俗1. 婚姻习俗:由父母之命、 到 、恋爱自由;婚姻礼仪也开始 ,仿效西方的 。2丧葬礼俗:趋于简化,出现新式丧礼;一些城市建立了殡仪馆与公墓。新中国成立后,由 向火葬改革。3其他(1)剪辫易服: 成立后,政府颁布法令剪辫易服。(2)历法: 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3)社交: 取代了跪拜作揖, 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4)妇女解放: (废止缠足);女子获得受 权利,开始走出家庭,步入社会。【归纳总结】1近代以来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特征、总趋势和原因。(1)特征:阶段性、时代性、不平衡性(由城市到农村、从沿海到内地)(2)总趋势:从封闭到开放,逐步走向世界。(3

4、)原因:内因:中国历史的巨变(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思想解放的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史料探究】 材料一: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想史材料二:武昌起义胜利后,当时有一名为越风的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材料三:1950年以后,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开始流行中国式的

5、服装,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山装、解放服或列宁装,以后又流行所谓毛式短上衣。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主张社会习俗变革的政治意图。(2)材料二中民众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对此你如何认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解放服或列宁装”流行的内外因素。(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人类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巩固检测】1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列强侵略的加剧西方文化的渗

6、透崇洋风气日盛政府的大力倡导 A,. B. C. D.2. 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3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

7、时尚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4. 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5改良旗袍作为交织着历史转型时期社会风尚、审美心理、文化习俗的服装,体现出中西合璧、古今混通的特点,深受人们关注。三十年代,阮玲玉、胡蝶等一批电影明星,以及红极一时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无一不是以旗袍作为重要元素。如果中国政府决定以其申遗,你觉得下列哪种服装具有与改良旗袍类似的身世和文化特征,可以作为配伍项目一并申遗?A西装 B中山装 C连衣裙 D长袍马褂答案:(1)革除陋习以开民智、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2)认识:社会习俗的变迁是社会变革的表层反映, 不能反映社会变革的本质。剪辫与否不能作为判 断新旧与革命与否的标准。(辛亥革命后,百姓剪 辫并不意味着革命的成功)(3)内外因素:新中国的建立;“一边倒”的外交政 策;“冷战”的国际环境。主要因素:经济的发展;政权的更替;社会的变革;观念的更新;外来文化的影响等。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