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80126.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83140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8012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8012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8012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8012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01905280126.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1-20题,每题1分,21-40题,每题2分)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2在图示甲时期( )A被子植物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海平面高于现代 D水稻小麦等频频歉收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淋溶作用强烈,铁、铝氧化物因流动性小而相对积累起来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据此完成3-5题。3.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4.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A赤红壤 B砖红壤 C红壤 D黄壤5.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候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B. 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C. 陡峭的山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D.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风化物逐渐加厚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人酷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于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历史上,木鞋和风车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据此完成第6题。6.荷兰木鞋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 气候全年湿润 B.

3、 红壤广布,土质黏重C. 高原地形,地势高峻 D. 河阔水深,水流湍急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 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C. 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 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8. 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 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C. 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 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下图为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回答第9题。9.该山地北坡属于( )A. 阳坡、迎风坡 B. 阴坡、背风坡 C. 阳坡

4、、背风坡 D. 阴坡、迎风坡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ABC三地陆地自然带依次是()A. 温带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 B. 温带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C. 热带雨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D. 荒漠带、草原带、落叶林带11.有关图13中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的正确说法是()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差异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差异三个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更替 三个自然带由低纬向高纬更替A. B. C. D.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据此回答12-13题12.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

5、是()A. B. C. D. 13.下列关于多年平均雪线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纬度越低雪线越高 B. 气温越低雪线越高C. 降水越多雪线越高 D. 副热带雪线最高读图,完成14-15题14.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A. 平原 B. 山地 C. 高原 D. 盆地15.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甲丙之间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虚线处是鞍部 B. 虚线处是河谷 C. 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 虚线处等高线密集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

6、大效应”。据此完成第16题。16.“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 ( )A. 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 B. 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C. 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D. 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下图表示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回答17-18题。17.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最大不同:我国是以( )为主要消费能源,而世界是以( )为主要消费能源。A. 煤炭 天然气 B. 石油 天然气C. 煤炭 石油 D. 煤炭 核能18.我国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购买石油以保证能源消费,分析降低石油大量进口的根本措施是( )A. 增加进口石油的自主产量 B. 提高利用率,开发新能源C. 提高国内石油市

7、场价格 D. 加大我国近海石油开采力度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以上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斜坡多,陡坡相对少,每年有百十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读图回答19-20题。19.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的含义是()A. 滑坡、降雨量、崩塌 B. 崩塌、滑坡、降雨量C. 降雨量、滑坡、崩塌 D. 降雨量、崩塌、滑坡20.关于该市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表明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B. 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C. 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D. 海拔高处滑坡多,海拔低处崩塌多

8、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不同的国家),回答第21题。21.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A. 1、2、3 B. 4、5、8 C. 7、9、10 D. 6、11、12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迅猛,预计2012- 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由1.94亿增长到4.83亿,老龄化水平由14.3%提高到34.1%,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发达国家长时期、分阶段出现的老龄问题将在我国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读201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完成22-23题。注:高龄化是指年龄在80岁

9、以上的老人群体占全体老人(大于60岁或65岁)的比例趋于上升的过程。22.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特点有( ) 老年人口绝对规模大 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老年人口高龄化显著 老年人口比重高A. B. C. D. 23.我国的老龄问题被压缩到短期内同步呈现、集中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速度快 B. 大量国外移民迁人C.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 环境人口容量下降2011 年 12 月 23 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 1270.19 万人:预计到 2020 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 1500 万内,这“1500 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

10、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回答24-25题。24.广州提出的“1500 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 万”是指( )A. 环境人口容量 B. 人口合理容量 C. 环境承载力D. 土地承载力25.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A. 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B. 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C. 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D. 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如下图为我国春运期间各省区(不含港澳台地区)人口流出、流入首位流(单纯基于一省人口的总流出或总流入的强度)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的粗细代表流入和流出强度。读下图,完成26-28题。26.图示反映出影响人口首

11、位流指向的主要因素有( )空间距离 交通方式 经济发展水平 地形阻隔A B C D27.图中甲、乙两省(区、市)分别是( )A山西、青海 B广东、安徽 C云南、北京 D山东、内蒙古28.该图说明( )A历史因素对人口流动首位流的影响最大B东北地区流入首位流地域分布最为复杂C河南流出人口流向浙江的最多D全国各省区流出首位流主要指向北京、天津、上海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29-30题。29.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A. 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 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C. 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D. 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30.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12、)A. 拉力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 拉力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C. 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D. 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读“某城镇略图”,完成31-32题。31.图中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 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32.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 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 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 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 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读“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完成33-34题。33.阶段I 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13、)A. 初级阶段B. 郊区城市化阶段C. 逆城市化阶段D. 在城市化阶段34.阶段II 中,城区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交通不便 地价上涨 污染严重 远离商业中心A. B. C. D.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居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如图)。据此完成35-36题。35.居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36.“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读图,回答37-38题。37.关于该城市化模式图所代表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前主要发生

14、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后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ABCD38.该城市化模式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城市地价不断上涨 城市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经济地域差异日益缩小ABCD “村中城”是指很多村落内或邻近村落间围绕特定市场或产业自发形成的“城”。解放前,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民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丝区的集散中心。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纺织业蓬勃发展,民乐迅速走上乡村城市化的道路。2000年以后,民乐纺织业转移到西樵科技工业园,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读民乐地区图,完成39-40题。39.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A水运交通便利 B科技力量雄厚

15、C改革开放政策 D国内市场广阔40.2000年以后,民乐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可能引起A产业布局靠近河流 B纺织产业技术提升C当地就业结构改变 D户籍人口大量增加二、综合题(共40分)41.“千里秦岭,千里汉江”,山青水秀的陕南地区是生物资源的富裕地,也是自然灾害的频发区。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陕南地区植被类型多样,自中部汉江谷地向北至秦岭,依次可见的阔叶林、针叶林和草甸景观,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简释其成因。(4分) (2)陕南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试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成因。(4分)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伴随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

16、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材料二 我国 20092015 年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和财政养老补贴示意图。材料三 贵州省某山村原有居民 208 人,人们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过着清贫的生活。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村民陆续外出打工、经商,逐渐迁出了大山。如今, 山村里只剩下 2 位 80 多岁的老人和一条狗。(1)从年龄结构的角度出发,说明人口老龄化加剧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2)分析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4分)(3)结合材料三,请你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提出几条建议。(6分)43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7

17、8 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 80 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下如图 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因为城市发展过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1)说明江苏省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拉力有哪些? (6分)(2)分析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城市问题。(6分)(3)对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6分)高一期中地理答案1.D 2.B 3.B 4.B 5.C 6.A 7.A 8.C 9.B 10.B11.A 12.B 13.D 14.B 15.D 16.C 17.C 18.B

18、19.C 20.B21.A 22.A 23.C 24.B 25.C 26.C 27.B 28.C 29.C 30.D31.D 32.D 33.A 34.B 35.D 36.B 37.C 38.D 39. A 40.C41.4分(1)垂直地带性;随着海拔的升高,热量和水分发生了变化,植被也随之变化。4分(3)陕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汉江支流众多,且源于南北侧山地,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汇流速度快;汉江谷地地势平缓,泥沙淤积,排水不畅,易造成洪水泛滥,所以该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答对3点)42.4分(1)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需求减弱,影响经济发展;从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

19、”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社会生产;老龄化加剧,使社会、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影响生 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4分(2)提高少年儿童的比率,降低老年人口的比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负担过重、 劳动力短缺、兵员不足等问题。6分(3)完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兴办农村福利养老机构,建立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 的制度;建立农村老人活动中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加强尊老、爱老、养 老、敬老的宣传教育。43.6分(1)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6分(2)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严重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社会治安压力大等。6分(3)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