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与表现主义.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83219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70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卡夫卡与表现主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卡夫卡与表现主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卡夫卡与表现主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卡夫卡与表现主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卡夫卡与表现主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卡夫卡与表现主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卡夫卡与表现主义.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卡夫卡与表现主义,一、表现主义概述 1890 1930 何谓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 强调表现作家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从而导致对客观形态夸张、变形乃至怪诞描绘的一种思潮。 概念由来: 绘画领域 玛蒂斯 首先提出“表现” 反对写实主义对客观事物具体细致的描摹 反对印象主义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瞬间印象的捕捉和描绘 要求突破事物外在表象以表现其内在实质,写实主义代表作1:库尔贝石工,写实主义代表作2:米勒拾穗者,印象主义代表作:莫奈日出印象,表现主义代表作:蒙克呐喊,文学领域 沃林格尔 正式提出“表现主义”,北欧传统艺术与西方古典艺术的区别: 西方把艺术看作是对这个世界的和谐反映 北欧则

2、要求用感情去夸张自然形象 “把现实转化为神奇、变形的东西”, 追求“一种幽灵似的、变形的真实” 代表作家作品 小说 奥地利 卡夫卡 短篇小说变形记 戏剧 美国 奥尼尔 剧本毛猿,表现主义文学的美学原则和艺术特征,1、要求突破客观事物的外在表象, 表现外部世界在人内心世界中的折射。 以主观感受的真实代替客观存在的真实 摒弃对人的表面行为和所处环境的描绘 揭示其心灵世界 世界存在着,再去重复它就没有意思。 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 挖掘当代人精神感受对世界的恐惧感、灾难感、孤独感、无能为力和无所归属感 叫喊的戏: 独白、旁白、群白配合梦境、幻觉 结构:打破时空界限,跟着人物感觉走,2、要求突破对具

3、体个别现象的抒写,,表现普遍本质和永恒真理。 不再停留在对暂时、偶然现象的叙述 乌提茨:表现主义关心的不是落下的石头, 而是万有引力的定律。 在较大时空范围内对现实作整体性的探讨 表现带有普遍意义的主题 人无所归属感、人性丑陋、人异化为非人 人物性格的抽象性和艺术手法的象征性 人物、时间、地点的空泛和不确定性,二、卡夫卡(18831924),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表现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最早描写现代社会“异化”的作家 “卡夫卡热” 、 “卡夫卡学” 生平与创作道路 一个弱质的天才 长期生活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 捷克人?奥地利人? 说德语的犹太人,“我”究竟是谁?,不被认同的处境 现代

4、人“自我”的丧失 家庭环境 父亲是白手起家犹太商人,性情暴躁专制 严重压抑卡夫卡个性的发展 父子俩从体格到气魄天壤之别 自惭形秽 恐惧感、负罪感、内疚感 所受教育 本专攻文学,后屈从父命改读法律 法学博士,工作经历,正职律师事务低级职员 业余全情投入文学创作 发泄 逃避 感情生活 三次订婚三次主动提出解除婚约 菲丽斯 尤丽叶 个性优柔寡断,懦弱 无力承担责任,不敢面对现实 奥登: “卡夫卡之所以对我们重要,是因为他的困惑,亦即现代人的困惑。” 卡夫卡是时代情绪出色的代言人,卡夫卡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 判决、变形记、 在流放地、乡村医生 长篇小说 美国、审判、城堡 “孤独三部曲” 1935卡夫卡

5、全集六卷 1950 九卷,变形记情节,葛利高尔旅行推销员 变形:人大甲虫 在床上挣扎,焦急、忧虑: 不按时上班耽误公司生意 被解雇: 挣钱养家?替父母还债? 攒钱供妹妹上音乐学院? 变形后,初期 仍得到家人的关怀,妹妹悉心呵护 后期 好转无望,成了家人的累赘 备受冷遇、训斥、毒打 妹妹:“我们一定得把他弄走”。 结局,“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 临死“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变形记的“异化”主题,何谓异化? 德国古典哲学术语 本意是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其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与主体相对抗。 上帝造人? 人造上帝? 人把自然“类”的本质异化为一个全能的和无限的上帝

6、一切权威都是异化,马克思资本论:,“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 人所创造的物(金钱、机器、生产方式) 变成异己的力量 反过来统治人,操纵人,把人变成物的奴隶 “人的异化”就是人不成其为人 人成为非人,成为“物” 即人失去人的本质,人本是社会的主导 人的劳动创造了世界 同时也创造了人自身 劳动的本质被异化 马克思: 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 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 劳动创造了美, 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 劳动生产了智慧, 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一、人的社会角色的异化, 大甲虫 挣钱的工具,成为了“物” 失去了作为人的本质 一夜之间变成甲虫,变形? 无力承

7、受生活的重压和心理上的沉重负担的结果 象征性地表现当代文明社会竟将一个本应完美的人异化为与大甲虫形异神同的畸形儿,葛里高尔异化为“非人”,二、人与他人关系的异化,人与人之间本在劳动过程中自然形成 一种团结协作,理解信任,和睦相处的关系 私有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 冷漠、疏远、无法沟通 变形前,一家经济之柱,得到家人的呵护,关怀 变形后,开始时希望他好转,仍对他关怀备至 后来好转无望失去价值 翻脸不认“亲人” 生活在亲人中间,却举目无亲,孤苦无告 葛里高尔正是死在他全心全意地爱着的家人手里 骨肉至亲尚且如此,三、人的自我异化,马克思: “人的物种的特征就在于

8、他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就生活本身也显得只是生活的手段。” 当人在劳动中感到的不是自我的实现, 而是自我的丧失时, 当他的躯体迫于内外的压力, 干着他灵魂所厌恶的事时, 那么人就失去了自己作为 “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因而是自由的存在”的本质,葛里高尔肩负着全家的重担,长年累月 机械的重复 劳动创造的欢愉根本无从谈起 没有追求,没有乐趣, 更谈不上成就感,只有道义上的责任 对生活的厌倦在不知不觉中日积月累, 量变引起了质变 变形 因不堪生活重压而导致人格分裂,是灵与肉的分裂 也是主人公潜藏已久的想卸掉生活重担的一种隐隐约约的愿望,变形记的艺术特色,主张表现主观感受的真实 荒谬 揭示本质 震撼人心 一、

9、以虚妄荒诞的形式表现社会的本质 人变成大甲虫 甲虫具有人的思想 表现现代人正在失去自我的惶恐 现代社会的异化在这个“变形”中 得到具体、深刻、令人毛骨悚然的表现,二、荒诞与现实的结合,情节荒诞 描写手法写实 细节描写真切、细腻 甲虫的生活习性和心理变化 变形后内心倾诉 凄婉动人 “非人”与正常的人同居一室 “非人”有人的思想感情 更有人情味,更象一个人 用写实的手法叙述非现实的事件 卡夫卡小说独特的新奇怪异的风格,法律门前,出自长篇小说审判第九章 神甫讲的一个寓言 主人公K 被捕 法院 贪官污吏 “女人” “画家” “当事人” 坚信无罪却投诉无门 真理何在? 法律为何物? “真理是有的,但通往

10、真理的道路障碍重重”,法律门前主题,1、表现现代西方人深刻的思想危机,无从把握自我的精神困顿,欲求真理而不得的苦恼和彷徨 2、嘲讽与揭露现存制度特别是司法制度的罪恶与腐败。,法律门前艺术特色,1、变形、荒诞的表现方式 2、比喻、象征的表现手法 多义性 K、乡下人: 作者自身的写照 一类人(弱势群体)、全人类的象征 卫士: 法律、执法者、国家机器、恶势力 跳蚤: 国家的“公仆” 一道亮光: 一线希望,饥饿的艺术家,“饥饿的艺术家”象征什么? 心态: 十分指着和自尊、自重、自律,有极强的荣誉感和事业心 自我折磨、自我虐待 被迫害狂 多重的寓意: 艺术上得不到满足的精神饥饿 卡夫卡的自画像 艺术的殉

11、道者、真理的探索者、完美的追求者,龚特尔安德尔评价卡夫卡:,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 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 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中不是自己人; 作为波西米亚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 作为劳工工伤保险公司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 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 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 而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耗费在家庭方面; “可是在自己家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 .“,阿瑟密勒,生平与创作道路(1915 -) 美国当代著名剧作家 尤金奥尼尔漫长的一天到黑夜 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 *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 美国

12、大萧条时期 1929 人的脆弱、缺乏安全感、道德危机 父亲破产 中学毕业开始工作 大量阅读文学作品 戏剧 上密执根大学,主要作品,幸运儿(1944) (The Man Who Had All the Luck) 全是我的儿子(1947) (All My Son) 推销员之死(1949) 742场 (Death of a Salesman) 主题:探讨当代美国的社会问题,同情小人物 “一个被悲剧所迷惑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枚被巧妙地埋藏在美国精神大厦下面的定时炸弹”,推销员之死,作品内容 主人公的现实经历(外部情节) 主人公的心理历程(内心情节) 现实经历 在公司的遭遇 威利洛曼 与两个儿子的冲

13、突 比弗 哈比 在公司 巡回推销员 Loman (Low man下层人、小人物 ) 年轻力壮 美国梦 才干和人缘 年老力衰 心力交瘁 精神恍惚 幻觉 榨不出油的石头 自杀 悲剧?并不是因为他的死亡,而是因为他活得太累,太沉重,还因为他至死仍坚信美国梦,以结束生命来实现其抱负。全剧是一首失败者的挽歌,推销员之死,一个推销员的悲剧: 小人物“潦倒失败”的悲剧 美国梦幻灭的悲剧 原因 自身性格弱点: 生活信条 省吃俭用、广结人缘、门门在行 生活在虚幻的梦想中,不愿面对现实 社会根源: 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无情的金钱法则 美国梦本身的欺骗性 强烈的共鸣,杰克克罗尔 Jack Kroll:,推销员之死把

14、我们民族的某些最有深远影响的、最致命的矛盾冲突以隆重的方式公布在大众眼前。它是一出关于在美国社会中被扭曲了的人们的遭遇的戏剧观众深深理解那个以虚幻的梦想欺骗自己而且至死不肯醒悟的威利洛曼。,在家里 比弗 哈比 给予厚望 灌输“美国梦” 只要努力,就能出人头地;只要肯闯,就能创造奇迹 有过幻想和追求 比弗:球星,有干劲,有魄力 苦闷、彷徨的美国青年代表 哈比:玩世不恭 早年儿子视父亲为偶像 现在父子两代冲突不断,一个父亲的悲剧,传统的父子关系 父亲对儿子寄于厚望 儿子视父亲为偶像 兄弟俩的彷徨与堕落 美国一代青年的苦闷、挣扎、找不到出路,粉碎了所谓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成功的美国梦。 父亲的悲剧

15、既痛心又无可奈何 自始至终深爱着儿子 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心理历程 回忆、幻景,与哥哥本大伯 与老朋友查理 与妻子、儿子 与情妇 在回顾往事时的内心反省 本大伯 威利的哥哥 一生最钦佩的人物 成功的秘诀: 人吃人的世界、吃人的能力与手段 遍地金刚钻、又粗又硬 揭露“美国式成功”背后的“人吃人”的本质,查理 威利的老朋友 财运亨通 “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卖得掉的东西” “你有钱,人家自然喜欢你” 揭示美国当代社会的价值标准,金钱成了社会的杠杆,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艺术特点,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手法 时空交错,人物的现实行动与回忆、幻景相互交织;借用灯光和音乐变换场景,展开情节。 回忆: (传统戏剧 回忆交代) 把往事化为具体、直观的场面 打破时空限制、打破舞台界限 幻景 与现实场面相联 对“本”的幻影 自语 心理外化 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