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王东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84292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技术王东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技术王东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技术王东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技术王东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筑工程技术王东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天津建筑工程职工大学毕业论文(施工实习报告)题 目:如何做好高层住宅工民建工程施工与管理 姓 名: 王 东 专 业: 建 筑 工 程 技 术 年 级: 130901005 完成日期: 2015年11月 目 录 一、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 2 二、如何做好工民建建筑的管理-2 三、施工管理与砼强度离散性控制- 3 四、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4 五裂缝出现的原因- 5 六. 裂缝的预防与控制- 5 七. 裂缝的处理措施 - 6 八、结语 - 7 参考文献 - 7 【摘要】从当前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提出结合实际的管理,谈谈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以及所存在的

2、问题。【关键词】施工技术;施工质量一、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不到位。安全是做好建筑施工管理的关键,尤其是现场施工管理,关系到整个工程进程。但是很多部门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未能将这一思想意识放在战略高度强调,使得许多施工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很多人在现场施工不带安全帽,安全措施和意识极其淡薄,这种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对安全方面的忽视和压缩,从而导致施工管理出现安全隐患。施工资料管理不到位。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除了材料、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识别,还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料的管理。当前,很多建筑企业都把施工管理资料当做可有可无的事情,只有上级部门来检查的时

3、候,才临时应付,或者等一项工程竣工后,开始补所有的资料,从而使得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有效按照计划行事,往往靠经验来衡量,而非科学依据,资料只是形式,脱离实践现实。施工管理人力不到位。建筑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建筑现场施工时,往往劳动力投入较多,故难以对每个施工人员实现有效控制。二、如何做好工民建建筑的管理1、做好施工预案的重要性 要针对整个工程的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其中应包括: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工序的安排,不同工种的插入时间,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预控措施,制定出成品保护措施等。工程管理中,要抓住关键问题,使管理处于“受控”状况,才可能达到工期缩短,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长的效果

4、2、严格控制工民建工程的变更 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的造价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例有近10%,有时甚至更多.在施工过程中,各方面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超出原设计图纸的要求,或者由于设计考虑不周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等,就会出现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而这些变更必须会带来工程造价的增加.也就可能出现工程造价难于控制好的局面.目前,导致绝大多数工民建工程造价突破控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3、做好工民建施工工程监理工作 工程监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投资控制.即工程造价控制.其次,执行工程监理的监理工程师都是工程技术专家.他们的经验、阅历比较丰富.在设计及施工监理过程中能提出许多积极的降低工程造价的建议、尤其在施工阶段

5、关系到是否要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的决定时,他们往往能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这一点许多建设方代表因其经验、阅历及技术受各方面的条件制约而无法做到。再者,在施工过程中。甲、乙两方因各自的立场、观点不同,有时会出现一些影响施工正常进行的情况,监理单位作为公正的第三方,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双方关系,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这样能为完成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利条件。三、施工管理与砼强度离散性控制许多从事现场施工多年的施工员都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个现象,为使两批强度一样的砼试件所代表的砼强度的保证率一样,强度分布较分散的一批必须提高砼平均强度,也就相应地增加了水泥用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通过加强管理

6、来控制砼强度离散性可解决这一问题。离散性是表示砼强度的分散情况,它通常用两种指标表示,一种是绝对指标(标准差),另一种是变异系数.标准差越大,砼强度分布越分散,则说明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越低,那么控制砼强度离散性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大家都知道,砼强度离散性的波动大小反映在砼强度的波动上,所以控制离散性须从影响砼强度波动的原因下手。1、材料质量 对砼组成材料质量的控制特别要注意水泥品种和标号的选择、水泥强度的波动和施工前强度的复试、骨料品种的选择,颗粒级配、含水量和含泥量的波动、外加剂品种的选择及性能的变化。2、控制试验误差 试验误差是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强度波动.例如试模尺寸偏差、成型操作不规范、

7、振捣不实、拆模碰破边角及养护不标准等,都可能引起试验误差,由于试验数据是检验和控制砼质量的依据,因此,也控制试验误差。3、提高管理水平、控制施工质量 严格控制砼的配合比,下料要准确,计量要准确,一定要控制配合比计量的精度,特别是用水量的控制,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搅拌要均匀,运输中防止离析,必要时要进行二次搅拌,振捣要密实,洒水养护要及时充分,注意拆模的时间,防止结构变形和产生裂缝。施工是造成砼强度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它包括了施工的全过程,即从开始至施工完毕,由于施工情况变动复杂,情况各异。因此,这种施工情况变化大而又不固定的影响因素,是造成砼强度离散性大的主要原因,是以控制施工情况变化来控制砼离

8、散性的关键,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应坚持在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可通过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来解决,是属于施工条件的差异而造成砼强度波动的主要因素,也是体现施工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方面。四、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1、推行工民建施工目标责任管理 工民建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周期一般比较长。这就要求工民建施工单位必须推行目标责任管理,层层落实责任,抓好各个环节之间的互相衔接,确保整个工民建施工工程的全面推进。由于目标责任管理是顺利完成工民建施工项目指标与质量的根本保证,因而必须下大力气抓好落实。要善于针对整个工民建施工各个环节的技术、质量、要求和难易程度,结合施工管理和技

9、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严格目标责任管理,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确保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点范围,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2、健全工民建施工监督监管机制 监督监管机制是确保工民建施工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对工民建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很多工民建施工安全与责任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然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监督监管不够到位造成的。可见,健全工民建施工监督监管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了。工民建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监督监管机制,并落实到整个工民建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取得实效。同时,要把对工民建施工的监督监管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扎实抓紧抓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10、得到有效控制。3、全面推广工民建施工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是保证工民建施工质量、加快建筑施工进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工民建施工的质量控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此,工民建施工单位一定要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引进先进、高效的高新技术、设备、工艺、材料等,积极运用工民建施工的各个环节中,真正,做到现代化、专业化、机械化,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着力提高工民建施工效益与质量。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和帮助工民建施工单位运用高新技术,不断提高工民建施工单位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工民建施工的质量控制。五裂缝出现的原因 多年建筑的实践和经验得出,裂缝出现往往都是下面两个主要原因所造成,因此就下面两个原

11、因进行有目的的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性做出合理有效的的预防控制,并且在出现裂缝后如何有效的解决是我们需要重点讨论和认知的问题。 5.1 材料自身特性因素 混凝土材料本身允许的变形范围远远小于工程中实际收缩的范围,因此,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是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外荷载因素 有时在计算荷载的时候,因为考虑不周全,出现漏算荷载,从而导致施工和使用时因超荷载而产生裂缝。 六. 裂缝的预防与控制 裂缝的预防与控制主要通过前期设计及施工过程来保证。 6.1 前期设计的裂缝控制措施工程结构设计期间,要确保结构的计算模型尽量与实际施工状态想贴近。同时,有必要采取相对应的结构措施,以确保构建的裂缝范

12、围小于按照规定所设定的最大裂缝尺度。具体措施如下: 6.1.1 在保证建筑平面造型满足使用规格的前提下,力求平面造型的简单,平面造型过于复杂的建筑物,比较容易出现结构扭曲等附加应力丽导致出现裂缝。 6.1.2 严控建筑物的比例,长高比例越小的建筑物,其刚度越大,而且适应不均匀沉降的能力也就越强。 6.1.3 对建筑物各部分承重结构的受力情况,要在设计时认真调整,使结构的荷载均匀承担,尽量不让受力集中在一起。 6.1.4 如果地基受到不均匀的重力。就会导致地基变形,从而出现裂缝。这就需要在基础设计时,采取调整地基的埋置深度,针对不同的地基强度采取相对应的垫层厚度,保证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量,也加强

13、了基础的刚度。 6.2 施工过程的裂缝控制措施 施工控制包括前期防控、过程的控制、裂缝处理等三个阶段。根据产生裂缝的原因,可以在施工控制的三个阶段进行综合性预防控制裂缝。 首先是混凝土材料的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是首选,避免采用安定性不过关的水泥;选择粗骨料的标准是空隙小、质地坚硬而且料粒合理、无有害杂质;粗糙石要选择含黏土和砂粘岩片状不大于1的,最好是小于1的;细骨料则应该选择中砂,标准是粒径较粗、空隙较小、含泥量很小的比较干净的砂;还可以加入外掺料,比如膨胀剂、减水剂、粉煤灰等可以改良混凝土工作度、降低其用水量、降低开裂几率。配比材料要合理。材料的配合比应采取低水灰比的方

14、式。降低用水量,让混凝土降低收缩开裂;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绝对不允许随意加水;对原材料的配料,一定要准确,搅拌务必要均匀。钢筋在制作和加工时,要严格审核钢筋的品种、质量规格、数量等因素。模板的质量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模板构造一定要合理。务必预防模板变形、松动等情况,要在混凝土水化热峰值过后,进行拆模,以降低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裂缝出现几率。其次是加强施工控制和养护。浇注砼时,拌合物不能出现离析现象,振捣要适度,要充分;在浇注过程中,不能踩踏钢筋,不能任意拉扯已定位的钢筋,以防止钢筋移动而出现钢筋错位的现象;如果施工时气温较高、空气湿度比较低,而且风比较大,就要及时洒水,早期的养护是很关

15、键的,最好能延长养护时间。浇捣后要加强养护。整个施工过程都要进行混凝土的养护,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如果不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从而使得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失去过多水分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偿,这样就会出现裂缝。尤其如果施工时是高温天气,更要注意及时浇水养护,这样才能减少因温度过高而产生的结构裂缝,而且能够减小因混凝土的遇热收缩而出现的约束应力,从而有效控制裂缝。而且,要严格按照施工顺序操作进行对水泥砂浆地面的养护,以有效控制水泥地面出现裂缝。在预埋线管处特别是管线集中的地方,容易出现裂缝。如果预埋线管的直径太大、线管的铺设走向重合,会较容易导致楼面裂缝,所以,如果管线较粗或者多种

16、线管集中度比较高,就要在这些地方增设抗裂的短钢筋,建议采用直径6至直径8之间的短钢筋,间距不易大于100。 七. 裂缝的处理措施 针对板面的裂缝,如果楼板存在较厚的垫层,应该在垫层施工的时候在裂缝处铺设钢丝网或比较短的钢筋网进行处理,龟裂处则应该先把裂缝清理干净,然后用环氧浆液将缝隙填满,表面再进行涂刷封闭。对于板底出现的裂缝,应该用符合增强纤维这样的材料粘贴好。建议符合增强材料的粘贴宽度在350900mm左右为最佳。一般裂缝宽度在0.3mm以上的比较大的贯通性裂缝,则需要用结构胶粘钢进行补强,裂缝处再用灌封胶进行高压灌胶处理。如果楼板出现面积很大的裂缝,就有必要针对楼板做一下静载试验。以检验

17、楼板的安全性,必要时,应该在楼板增设一层钢筋网,以加强楼板的整体性。八、结语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全面、深入细致的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全过程,不仅需要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还需要广大员工的积极配合,并以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有效措施的执行作保障。因此,要搞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就要做好做细每一个环节,只有提高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水平,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水平,才能实现在高层住宅施工中的安全稳定性的提高,实现建筑施工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范志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防范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9). 2莫锐登.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J.四川建材.2007,(3). 3倪向阳钢筋混凝土屋面井字粱裂缝的分析与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8,(16) 4郑茂强钢筋混凝土屋面井字粱裂缝浅析J.科技资讯,2006,(30). 5任卫国浅谈在工民建中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J.黑龙汪科技信息,2007,(15) 6扬振华工民建现浇混曩土结构裂缝控制的探讨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2) 7王增业钢筋混凝土屋面井字梁裂缝分析与处理J大众科技,2006,(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大学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