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十七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理解和探究新人教版20170912.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86161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WPS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十七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理解和探究新人教版20170912.wps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十七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理解和探究新人教版20170912.wps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十七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理解和探究新人教版20170912.wps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十七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理解和探究新人教版20170912.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十七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理解和探究新人教版20170912.wps(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集训提升练 十七 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理解和探究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4分)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 肖复兴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 E-mail,告诉我利用这个假期,他要开车从他所在 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 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得克 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这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 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 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

2、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 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 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 “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 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 10”美元。 就是怀 揣着仅有的 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 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 “北大荒的 大烟炮儿”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

3、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 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 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象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 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 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 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象力,便能收获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 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作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

4、年有游戏 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1 一辈子总是待在舒适的温室里,再是宝鼎香浮,锦衣玉食,也会弱不禁风,消化不良的; 一辈子总是离不开家一步之遥,再是严父慈母、娇妻美妾,也会目短光浅,膝软面薄的。青春 时节,更不应该将自己的心锚一样过早地沉入窄小而琐碎的泥沼里,沉船一样跌倒在温柔之乡, 在网络的虚拟中和在甜蜜蜜的小巢中,酿造自己龙须面一样细腻而细长的日子,消耗着自己的 生命,让自己未老先衰变成一只蜗牛,只能够在雨后的瞬间从沉重的躯壳里探出头来,望一眼 灰蒙蒙的天空,便以为天空只是那样的大,那样的脏兮兮。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

5、有能力长出飞天的 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 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 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和家 里不断升级的鸡吵鹅叫、单位里波澜不惊的明争暗斗。 尽人皆知的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17 岁就曾经随其父亲和叔叔远行到小亚细亚,21 岁独自一人漂泊整个中国。美国著名的航海家库克船长,21 岁在北海的航程中第一次实现了 他野心勃勃的漂泊梦。奥地利的音乐家舒伯特,20 岁那年离开家乡,开始了他维也纳的贫寒 的艺术漂泊。我国的徐霞客,

6、22岁开始了他历尽艰险的漂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当然, “”我还可以举出如今被称为 北漂一族 那些生活在北京农村简陋住所的人们,也都是在年 轻的时候开始了他们的最初漂泊。年轻,就是漂泊的资本,是漂泊的通行证,是漂泊的护身符。 而漂泊,则是年轻的梦的张扬,是年轻的心的开放,是年轻的处女作的书写。那么,哪怕那漂 泊是如同舒伯特的冬之旅一样,茫茫一片,天地悠悠,前无来路,后无归途,铺就着未曾 料到的艰辛与磨难,也是值得去尝试一下的。 “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 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 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决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 朋友阿细注和

7、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七个大海和十三条河道。我将 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 了。”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 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 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注】“”“”阿细 指 我 的母亲。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年轻时应该去远方,在作者眼中,远行、游历也是漂泊的一种。 2 B.收到儿子的 E-mail很高兴,支持儿子的远行,

8、引出全文要谈的话题,只要有勇气漂泊,就 能战胜暂时经济困难。 C.只要敢于漂泊,哪怕经济困难,也能闯荡出来。哪怕是被动漂泊,也能让你全面体悟生活。 D.漂泊的痛苦与残酷,也能成为精神的财富。漂泊能让你发现世界有虚幻丑陋也有真美。 【解析】选 C。C 项,原文未提及被动漂泊。 2.“”文章题目中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 ,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5 分) 答:_ _ _ 答案:漂泊能扩大人生的范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漂泊能培养吃苦耐劳的能力,锻造 坚强的意志;漂泊能丰富人生经验,增加美好的回忆;漂泊能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走出 枯燥的牢笼;漂泊能丰富想象力,给人生带来浪漫色彩。(每点 1

9、 分) 3.从全文看,引用泰戈尔新月集中诗句的作用是什么?(6 分) 答:_ _ _ 答 案:作者引用诗句,形象地鼓励年轻人只要抛弃急功近利的物质营谋,只要肯切实行动起 来追求美好理想,就可以有和诗中儿童一样的诱人未来。引用诗句,增加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升华了漂泊对人生的意义的主题。引用诗句使文章结尾有了浪漫的情致,使年轻人的漂泊增 添浪漫色彩。(每点 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4分) 透明的红萝卜 莫 言 太阳像抽风般颤抖着,一股股肃杀的秋风把黄麻吹得像大海一样波浪起伏,一群群麻雀惊 恐不安地在黄麻梢头噪叫。风穿过桥洞,扬起尘土,把半边天都染黄了。 小铁匠双臂煞开,一

10、上一下起伏着,像两只羽毛丰满的翅膀。他在窄窄的石栏杆上走起来, 身体晃来晃去。他慢走变成快走,快走变成小跑,桥下的人捂住眼睛,又松手露出眼睛。几个 “大胆的石匠跑上闸去,把小铁匠拖了下来。他拼命挣扎着,骂着: 别他妈的管我,老子是杂 技英豪,那些大妞在电影上走绳子,老子在闸上走栏杆,你们说,谁他妈的厉害”几个人 累得气喘吁吁,总算把他弄回桥洞里。 3 “他像块泥巴一样瘫在铺上,嘴里吐着白沫,手撕着喉咙,哭叫着: 亲娘哟,难受死了, ”黑孩,好徒弟,救救师傅吧,去拔个萝卜来 人们突然发现,黑孩穿上了一件包住屁股的大褂子,褂子是用崭新的、又厚又重的小帆布 缝的。这种布非常结实,五年也穿不破。那条大

11、裤头子在褂子下边露出很短的一截,好像褂子 的一个花边。黑孩的脚上穿着一双崭新的回力球鞋,由于鞋子太大,只好紧紧地系住鞋带,球 鞋变得像两条丑陋的胖头鲇鱼。 “”黑孩,听到了吗?你师傅让你去干什么? 一个老石匠用烟袋杆子戳着黑孩的背说。 黑孩走出桥洞,爬上河堤,钻进黄麻地。黄麻地里已经有了一条依稀可辨的小径,麻秆儿 都向两边分开。走着走着,他停住脚。这儿一片黄麻倒地,像有人打过滚。他用手背揉揉眼睛, 抽泣了一声,继续向前走。走了一会,他趴下,爬进萝卜地。那个瘦老头不在,他直起腰,走 到萝卜地中央,蹲下去,看到萝卜垄里点种的麦子已经钻出紫红的锥芽,他双膝跪地,拔出了 一个萝卜,萝卜的细根与土壤分别

12、时发出水泡破裂一样的声响。黑孩认真地听着这声响,一直 追着它飞到天上去。天上纤云也无,明媚秀丽的秋阳一无遮拦地把光线投下来。黑孩把手中那 个萝卜举起来,对着阳光察看。他希望还能看到那天晚上从铁砧上看到的奇异景象,他希望这 个萝卜在阳光照耀下能像那个隐藏在河水中的萝卜一样晶莹剔透,泛出一圈金色的光芒。但是 这个萝卜使他失望了。它不剔透也不玲珑,既没有金色光圈,更看不到金色光圈里苞孕着的活 泼的银色液体。他又拔出一个萝卜,又举在阳光下端详,他又失望了。以后的事情就变得很简 单了。他膝行一步。拔两个萝卜。举起来看看。扔掉。又膝行一步,拔,举,看,扔 看菜园的老头子眼睛像两滴混浊的水,他蹲在白菜地里捉

13、拿钻心虫儿。捉一个用手指捏死, 再捉一个还捏死。天近中午了,他站起来,想去叫醒正在看院屋子里睡觉的队长。队长夜里误 了觉,白天村里不安宁,难以补觉,看院屋子里只能听到秋虫浅吟,正好睡觉。老头儿一直起 “腰,就听到脊椎骨 叭哽叭哽”响。他恍然看到阳光下的萝卜地一片通红,好像遍地是火苗子。 老头打起眼罩,急步向前走,一直走到萝卜地里,他才看清那遍地通红的竟是拔出来的还没有 完全长成的萝卜。 “作孽啊!”老头子大叫一声。他看到一个孩子正跪在那儿,举着一个大萝卜望太阳。孩 子的眼睛是那么大,那么亮,看着就让人难受。但老头子还是不客气地抓住他,扯起来,拖到 看园屋子里,叫醒了队长。 “”队长,坏了,萝卜

14、,让这个小熊给拔了一半。 4 队长睡眼惺忪地跑到萝卜地里看了看,走回来时他满脸杀气。对着黑孩的屁股他狠踢了一 “脚,黑孩半天才爬起来。队长没等他清醒过来,又给了他一耳刮子。 小兔崽子,你是哪个村 ”的? 黑孩迷惘的眼睛里满是泪水。 “”谁让你来搞破坏? 黑孩的眼睛清澈如水。 “”你叫什么名字? 黑孩的眼睛里水光潋滟。 “”你爹叫什么名字? 两行泪水从黑孩眼里流下来。 “”他娘的,是个小哑巴。 黑孩的嘴唇轻轻嚅动着。 “”队长,行行好,放了他吧。 瘦老头说。 “”“”放了他? 队长笑着说, 是要放了他。 “队长把黑孩的新褂子、新鞋子、大裤头子全剥下来,团成一堆,扔到墙角上,说: 回家 ”告诉你爹

15、,让他来给你拿衣裳。滚吧! 黑孩转身走了。起初他还好像害羞似的用手捂住小鸡鸡,走了几步就松开了手。老头子抽 抽搭搭地哭起来。 黑孩钻进了黄麻地,像一条鱼儿游进了大海。扑簌簌黄麻叶儿抖,明晃晃秋天阳光照。 (节选自中国作家1985 年第 2 期,有改动) 【注】透明的红萝卜创作于 1984年冬天,主要讲述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公社社 员的生活,黑孩儿跟着同村的小石匠去帮公社加宽村后的泄洪闸,黑孩砸过石头,到铁匠那去 拉风箱,小铁匠不仅让黑孩儿高强度地干活,还时常指使黑孩儿去偷工地附近的农场的地瓜和 萝卜。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小铁匠自称是杂技英

16、豪,还叫黑孩去拔萝卜,小铁匠与黑孩形成鲜明的对比,形成艺术的张 力,增强了小说人物形象的感染力。 B.小铁匠随意就叫黑孩去偷萝卜,根本没想过这样做对小孩子来说究竟对不对。生活的困苦造 成了农村价值体系的崩溃,人们已经丧失道德和良知。 C.老头子发现黑孩偷萝卜后,不客气地揪着他,队长对他又打又踢,揭示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社 会人情的冷漠,人们没有一丝温情可言。 D.小说运用浪漫主义艺术手法,通过对小黑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对底层民众不幸而无奈 的命运的关注,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 5 【解析】选 A。B 项,偷萝卜是饥渴之需,不能上升到道德的高度,且后文老头子的善良真实 流露。C 项,老头子最后表

17、现了同情善良,人们仍有温情。D“项, 小说运用浪漫主义艺术手 ”法 只是一部分,如写黑孩拔萝卜的情景等,小说反映的农村贫困现实是现实主义。 5.小说开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有何作用?请进行具体分析。(5 分) 答:_ _ _ _ 答 案:铺设背景,故事发生在寂寞荒凉、贫穷落后的农村,渲染悲凉萧索的气氛,奠定了小 说悲凉的感情基调。推动情节的发展。压抑贫穷的环境为黑孩的悲惨遭遇埋下了伏笔。衬 托人物形象。恶劣的环境加剧了黑孩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答出一 点得 1 分,答出两点得 3 分,答出三点得 5 分) 6.“”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以 透明的红萝卜 为题目的用意。(6 分) 答:_ _ _ 答案:“”小说写的是黑孩拔萝卜的故事,以 透明的红萝卜 为题符合故事内容。 红萝卜是童年的象征,是黑孩内心渴求温暖和幸福的一种象征。 红萝卜作为一个意蕴丰富的象征物,体现了黑孩在不幸的生活中对纯洁、幸福或者另一种世 界的憧憬,或许是一切纯洁善良的精神净土,他到菜地里去寻找,但他最终没有找到红萝卜, 象征了希望的破灭。(每点 2 分)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