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9140125.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87664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WPS 页数:7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9140125.wps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9140125.wps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9140125.wps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9140125.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709140125.wps(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2016-20172016-2017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 卷 选择题(共 50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25小题,每小题 2 2 分,合计 5050分。 1.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 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 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2.“西周初年,周成王因年纪幼小,尚缺乏裁夺政事的能力,周公旦 乃摄政当国”

2、;后来,周 “厉王被国人所逐,召公和周公共同摄政,号称 共和”。这些亊实说明在西周 A.贵族政治占重要地位 B.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 C.周王常常是统而不治 D.分封制存在严重弊端 3“ 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 一家一姓的君主 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 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 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 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 ”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4.唐初,

3、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 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5.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 ”民如子 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 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6.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

4、比的变化,因 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 上是: - 1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7.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 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A.专制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B.专制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C.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中央与地方权利日益增大的趋势 8. “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 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 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

5、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 ”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 由此,嘉庆帝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是 A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 B“” 敲打 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 C明确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 D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9.“汤因比曾评价说, 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 可以 ”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 汤因比是在评价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建立 C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 D中华民国的建立 10.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 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

6、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 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 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 1:3。这一选举法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11雨果小说九三年中描述 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 既是正式选举 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 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12.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规定:在市镇中,年收入在 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付 10 镑以上 房产租税者,在郡乡中,年付 10镑田土租税的六十年长期田地

7、租用者、年付 50镑田土租税的 短期田地租用者及年付 2 镑地税的自有土地者皆享有投票权。这一规定 A.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满足了工人阶级的参政愿望 C.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13.1875 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 2 - 1958 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 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定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14. 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

8、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 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 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 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 A邦联制 B两党制 C议会制 D.共和制 15.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 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16.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 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 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 ”在于它简洁

9、。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 其意在肯定宪法 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随时代发展不断完善 17“有学者认为 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 ”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 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B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 D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 18.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 ”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地开始行动。 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A.民主的直接性 B.决策的民主性 C.

10、程序的复杂性 D.参政的平等性 19.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 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 20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 ”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 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总统可否决国会提出的法律 B.总统是美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 3 - C.美国以联邦制取代邦联制 D.美国总统、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21下图是法国 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

11、4年 8 月 14 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主要目的是 A.否定巴黎公社 B.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 C.确立共和政体 D.进一步打击法国封建势力 22.“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 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 ”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 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 与 公天下 共存 23.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 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依附于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

12、是由国王任 命的。这反映出当时英国内阁制的特点是 A首相掌握最高行政权 B建立在两党制的基础上 C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D“”国王是 统而不治 的虚君 24. 德意志联邦议会由 25个邦派出的 58 名代表组成,其中普鲁士占有 17 席。1871年帝国宪 法规定,联邦议会中 14票足以否决议案。以上材料说明 A.德国为君主立宪制,皇帝决策受制于各邦 B.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占居主导地位 C.联邦议会通过议案须得到帝国议会的批准 D.地方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其权力均衡 25.古罗马的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 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

13、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的出现客 观上 A.缓和居民之间的矛盾 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4 - C.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D.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 第 卷 非选择题(共 50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 家政统于家长”的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不忠不孝是十恶之首。家长对子女 “不仅有主婚权,而且大清律例有关惩治 子孙违反教令”罪的条例中,已把处死权 “赋予封建家长了。直到解放前,还有家族对 不贞”女子执行死刑的情况。家庭又把向 国家交纳田税赋税以及服差役当作重要的责任,宗法制家庭成为维护封建国家的有力因 素。随着一体化结构的强化,封建统治者也有

14、意识地加强宗法制度。宋明以后,宗法制 度的家族组织同构作用强化到这种地步,以至于在结构形态上也和国家社会组织一样由 三个子系统组成。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一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材料二 直到晚清时期,传统的中国家庭同一个微型王国一样,家长拥有君主之权威,他 有权实施家法并操纵家庭成员的生死大权。政府承认家庭的这种全能作用,而且不干涉 家庭内部的父子、夫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外国学说和政治哲学的传入, 许多研究西学的学者开始推行这样一些基本观念:家长的权利逻辑上隶属于国家,个人 拥有不可剥夺的、不受家长控制的权利;男女作为国家的基本分子,是平等的。这些观 点,动摇着家

15、庭关系的根基,在年轻人中间广为流行。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家族制呈现出的基本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家庭中家长地位受到冲击的原因。(8 分) 27(2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 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势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 汉以后,主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主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 “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 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 天下大事, 皆朕一人独任”。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

16、统 材料二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 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 3 次4 次,凡 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 - 5 - 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 “举手的方式,按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明朝、淸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并

17、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14 分) 28.28.(141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 “之成为 委托代理”“的 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 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 “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 有限 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 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 共和 与 民主 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

18、界定 材料二: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 频繁。1870年 9 月 4 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 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 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 年 1 月 30 日国民议会以 353 票对 352 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 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产者的派别。国 民议会通过了 5 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 1875 年宪法。 (1“)根据

19、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 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 ”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 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 1875 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8 分) - 6 - 第 卷 选择题(共 5050分)答案 1-5 BADCB 6-10 CACAD 11-15 CDABC 16-20 BDBAD 21-25 BDCBC 26(1)基本特点:以宗法制为依托;与封建等级制、伦理道德观紧密联系;宋明时期空前强 化。 (6 分) (2)原因:近代中国国门洞开,西方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的传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的兴起与发展,传统儒学遭受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20、政治变革的推动;自给自足自 然经济的逐步解体。(8 分) 27(1) 措施: 西汉时期,任用尚书令、侍中,参与决策,削弱相权,集中了皇权;明朝时期, 废除丞相制度,建立内阁,皇权进一步强化;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8 分) (2)特点:主权在民的直接民主;公民内部人人平等;集体决策。(6 分) 主要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雅典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公民参政议政 的民主意识;平民的长期不断斗争。(共 8 分) 28. (14 分) (1“”)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 分权制衡 机制。(6 分) (2)原因:共和制逐渐获得广泛支持;国民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和派的变化;君 主派与共和派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宪法吸收了各派意见,借鉴了英美经验(8分) -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