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赤壁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07271155.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88581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赤壁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0727115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赤壁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0727115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赤壁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0727115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赤壁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0727115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赤壁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1707271155.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09课 赤壁赋知识概览【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寒门地主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后因奔母丧回蜀,嘉祐四年始沿长江、经江陵再度赴京。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期间苏轼针对财乏、兵弱、官冗等政治弊端,写了大量策论,要求改革。苏轼凤翔任满,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他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初还朝任

2、职。其时神宗用王安石变法,苏轼的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如王安石主张“大明法度”,多方理财,并迅速向全国推行新法。苏轼则强调择吏任人,而反对“以立法更制为事”(策略第三);主张“节用以廉取”,而不赞同“广求利之门”(策别十八);他还提出“欲速则不达”,“轻发则多败”,在兴革步骤上力主稳健,因此,他连续上书反对变法。由于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在这期间,他曾经惩办悍吏,灭蝗救灾,抗洪保堤,对邑政进行了某些改革,收到了“因法便民”之效。苏轼不满意变法,尤其当看到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不敢默视”,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

3、以讽”(东坡先生墓志铭)。王安石罢相后,何正臣、舒亶、李定等新进官僚却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因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经过几个月的折磨,苏轼侥幸被释,谪贬黄州。在元丰时期的贬斥生活中,他虽被迫表示要闭门思过,但并未缄口搁笔,他仍然关心现实,同情人民,写了不少有价值的作品。元丰七年,苏轼改贬汝州,离黄州北上时,路经金陵,曾拜会退休宰相王安石。两人政治见解虽有分歧,但还保持了私交,共游蒋山,互相唱和。元丰八年神宗病死,哲宗年幼,高太后临朝,次年改元元祐,起用旧党司马光执政,苏

4、轼被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不同意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校量利害,参用所长”。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苏轼认为差役免役“二害轻重,盖略相等,今以彼易此,民未必乐”(辩试馆职策问札子),这又引起了旧派疑忌,元祐四年,出知杭州。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七上封章乞除一郡”(乞外补迴避贾易札子),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苏轼在杭州,曾减赋赈荒,掘湖修堤;在定州,曾整饬军纪,加强边备。在元祐保守气氛充满朝廷的时代,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进行某些兴革。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祐旧臣,苏轼又成为这些新贵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今广东

5、英德)、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尽管当时“饮食不具,药石无有”,条件极为艰苦,苏轼却能“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并对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流露了深厚的同情。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重点理解】一、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6、(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

7、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5.其(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2)其声呜呜然(代词,那)(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二、实词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

8、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一词多义一、一词多义(实词)1歌(1)扣舷而歌之:名作动,歌唱(2)歌曰:歌词(3)倚歌而和之:歌曲(4)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诵、朗诵2望(1)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2)望美人兮一方:眺望(3)德高望重:名望、声望(4)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观察(5)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6)并、汾乔木,望秋先殒:临近3下(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名作动,攻占(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下面(3)无边落木潇潇下:落下4如(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如同(2)纵一苇之所如:往(3)王如其言:依照、遵从(4)固不如也:及、比

9、得上(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假如、如果4.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0、(语气词“也”,表判断)2.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4)渺渺

11、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7)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8)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9)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10)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11)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12)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13)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14)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15)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四、重点语句翻译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

12、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5.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五、成语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

13、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难点探究】1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探究】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2本文的体裁特色是什么?【探究】这是一篇散体文赋。赋

14、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汉代是铺张扬厉、繁缛富赡的,被称为大赋。到了六朝讲求对仗工稳、字句整饬,叫做律赋。宋代则突破了声律的种种限制,使之自由挥洒,富有灵活性,叫做文赋。这篇作品便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它融诗、赋、文为一体,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各因其情理所宜而运用自如。如叙事,则简括清晰,历历在目;写景则景物清爽,令人神往;抒情则情思幽渺,淋漓尽致。议论则即景生论,寓说理于景物描写之中,赋予抽象道理以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行文有偶有散,错落有致,挥洒自如,犹如行云流水,极尽变化,既有整饬之美,又有通达流转之妙。兼于偶句中用韵帖切,转换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

15、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声调铿锵和谐,增强了文章的音乐美。其中采用的主客问答的方式,虽然沿袭汉赋,但并不像汉赋那样板重,而是运用得十分灵活巧妙,恰足以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整个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诗情画意俱现。3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探究】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客人一曲洞箫,“倚船而和之”,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脉也因之曲折流转,曲流中跃起浪花。第3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

16、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连用了两个问句,这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

17、更开阔,文章又一次再涌波澜。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景和情犹如长江在经历了蜿蜒曲折、波涌浪叠、惊涛拍岸之后,辽阔而祥和地汇入大海。总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4.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第3、4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探究】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

18、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第4段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5.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

19、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请你从本文中再找出几例加以说明,并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探究】“白

20、露横江,水光接天”结构相同,“横”和“接”都是动词,意义相近,都有宽阔、广远的意味。“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结构相似,“纵”和“凌”都有任意飘动的意味。“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和“友”是近义词,都是名词用做动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加点词语的意义是相反的,蜉蝣渺小,沧海博大;须臾短暂,无穷永恒。“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声色相对,无禁和不竭意思相近。韵味相同、相对或相反的词语和句子,构成形式和意义上的对举,起到对比、突出、强调的作用,读起来也音韵铿锵,琅琅上口。6.下面是后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仔细阅读,体会它与本文所描绘

21、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探究】两赋写景的主要句子是:前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

22、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前赋所写之景,限于舟中,字字初秋之色;后赋所写之景,多观于岸上,句句初冬之状。7.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苏轼正是在贬谪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名作。如何看待“穷而后工”这种现象?你还能从古代文学家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探究】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能力提升【课内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窈窕(yo) 愀然(chu) 蜉蝣(f) 山川相缪(lio)B和歌(

23、h) 枕藉(ji) 幽壑(h) 扣舷而歌(xin)C渔樵(jio) 桂棹(zho) 匏樽(po) 酾酒临江(sh)D菜肴(yo) 扁舟(bin) 麋鹿(m) 横槊赋诗(shu)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史铁生走了,他走得安静,走得坦然,走得无悔,因为他使生命绽现了辉煌,使人生取得了最大值。逝者如斯,而他留下的精神,将永远地激励着我们。B对于中国古代诗歌的浩繁而言,我所学到的不过是沧海一粟,还远不能说了解了它的全貌,但是,我从中汲取的文学元素和精神营养却足以让我享用终身。C在一场场的灾难当中,伟大的中国人民演绎了多少如泣如诉的故事,这一切的一切,彰显了中华民族善良勇敢、勤劳

24、智慧、坚强不屈、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D季老讲课,语调平稳,语言朴实,旁征博引中没有半点张扬,更没有一丝的煽情,可就是在这平静的讲说诱导中,叫你不能不正襟危坐,洗耳恭听。3.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全部循环一次为60年。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记日,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最后一日为晦。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为星宿的名称,即为“斗宿”和“牛宿”,均为二十八星宿之一。D“苏子”当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孟子等,诗经氓中“将子无怒”中的“子”也

25、是一样。3.D【解析】D项中“将子无怒”中的“子”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 属:劝酒。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C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到去。4.D【解析】适:享有。5.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 侣鱼虾而友麋鹿B.东望武昌 顺流而东也C.泣孤舟之嫠妇 从百余骑来见项王D.方其破荆州 步余马于兰皋兮 5.C【解析】C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B项,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D项,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6.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相

26、同的一项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B.客有吹洞箫者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固一世之雄也D.而今安在哉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C【解析】C项均为判断句;A项,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B项,定语后置/判断句;D项,宾语前置/被动句。7.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相与枕藉乎舟中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B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C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8.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

27、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麋鹿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固一世之雄也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欲呼张良与具去8.C【解析】C项中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的”;A项,介词,被/介词,在;B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D项,连词,和/介词,和。9.将下面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原意。苏东坡的盖世才华固然是使他让无数后人崇拜和偏爱的主要因素,但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则是他令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又一原因。答:_ 9.苏东坡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是除他盖世才华这一主要因素之外令无数后人崇拜和偏爱的又一原因

28、。【解析】衡量单句的标准是:只有一套主谓结构。所以解题时先确定句子主干,再把其它的句子变为句子的修饰成分,如定语、状语等,还不能丢落内容。10.苏轼的诗不仅“诗中有画”,而且“诗中有理”。请将他的惠崇春江晚景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然后用一句话说出其中蕴含的哲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改文:_ 蕴含的哲理:_ 10.示例:春天来了,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吐出新芽的蒌蒿,芦笋也抽出了嫩嫩的短芽。此时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示例:一个人只有

29、经常与某种事物保持接触,才能敏锐地把握住任何细微的变化。(言之成理即可)11.将下面五个句子排列成一段内容连贯的文字。(只写序号)神宗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被调往杭州等地担任地方官念奴娇赤壁怀古正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游赏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时所作元丰二年在湖州太守任上又因作诗讽刺新法,遭到御史弹劾、论罪,被捕入狱这首词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苏轼为官关心政治,但思想比较保守排序: 11.【解析】文段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说苏轼关心政治但思想保守,第二个层次说苏轼被贬官之后写出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个层次是第二个层次的前提条件,应该排列在前面。细分第一个层次,应该先总说,再举例分说关心

30、政治但思想保守,即在前,在后。中的“又”字说明应该在后。接下来是第二个层次,句中的“这首词”决定了其应该排列在最后。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赤壁赋中,苏轼运用一系列比喻形容洞箫声,描写听者感受的语句是:“ , , , , 。”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 。 赤壁赋中,苏轼写泛舟赤壁,如同架风飞行,飘然欲仙的语句是: , ; , 。 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 。 “ , , , 。”苏轼赤壁赋中的这

31、几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赤壁赋中,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 。 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 。 赤壁赋中,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 。赤壁赋中,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 。赤壁赋中,苏轼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 。 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共同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 , 。 , 。 , , , 。12.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舳舻千里 旌

32、旗蔽空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解析】(略)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

33、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

34、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波不兴 兴:起。 B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C顺流而东也 东:向东。 D正襟危坐 危:端正。2 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扣舷而歌之 拔剑切而啖之C.其声呜呜然 君知其难也D.渺沧海之一粟 行李之往来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展现了一幅诗情画意的夜游图,表达了作者夜游赤壁的兴奋

35、之情。B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歌词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C文章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客的一番话是试图用曹操的经历说明人生短暂,要珍惜时间,创造“一世之雄”的伟业。 D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阐述了这样一个哲理: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译文:_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译文:_ 【答案】1.C2.C3

36、.C4听任(任凭)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4.第(1)题要准确译出重点词语“纵”“如”“凌”“茫然”“冯”“御”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第(2)题要准确译出重点词语“寄”“渺”“哀”“羡”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译文语意通顺。【课外拓展】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完成14题。(甲)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37、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乙)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38、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注】雪堂:苏轼被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时,于宋神宗元丰五年筑“雪堂”于赤壁旁的龙王山坡,为其居住躬耕之所。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B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逆流而上。C顾而乐之 顾:回头看。D今者薄暮 薄:迫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当其欣于所遇 复游于赤壁之下B倚歌而和之 归而谋诸妇C舞幽壑之潜蛟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D以待子不时之需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甲文首段正面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B甲文所说的“美人”,实际上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C乙文为作者再游赤壁时所写,相对前次所见之景,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D甲文限于舟中,着重写水;乙文观于岸上,着重写山。甲文写的是初秋之色,乙文写的是初冬之景。4.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